导演:特效太贵,只好实拍了 第188节

  跟《变形金刚》全球20.45亿美刀的总票房相距不远了,后续还有近半个月的延映时间,超过《变形金刚》的票房似乎不在话下。

  不过《钢铁侠》能够取得如今这个票房成绩,其实在一定程度上还得感谢《变形金刚》,毕竟导演徐诺的名声,就是靠着《变形金刚》一炮而红打起来的。

  许多外国观众看到是“实拍狂魔”徐诺的科幻电影新作,便纷纷想要去电影院一睹这部科幻大片,结果看完之后就被电影里面的钢铁战衣给迷住了。

  再加上徐诺在AI娱乐国际版的全球听证会上又穿了一套与电影中一模一样的钢铁战衣出场,瞬间就把《钢铁侠》的热度拉满。

  《钢铁侠》的票房虽说应该是可以超过《变形金刚》的,但其周边产品的畅销程度,却是比不上《变形金刚》。

  这个徐诺倒是能够理解。

  《变形金刚》的周边产品实在是太畅销了,对于真实集团而言,简直就像是一台印钞机。

  其实《钢铁侠》的周边产品自打真实集团开卖以来,也卖得相对不错,只是相较于《变形金刚》差了一些,跟全球其他影视IP的周边比起来,也算得上是遥遥领先了。

  这一个多月以来,徐诺除了关注一下自己公司的各个产业项目的进展情况之外,主要精力还是用来琢磨自己获得的黑科技。

  首先就是[微型导弹研制技术],当徐诺跟罗伟上校说了一下自己考虑在钢铁战衣上面加装武器系统的时候,罗伟上校顿时便来了兴趣。

  ……

  科技署,西南某基地内。

  “老徐,你说的在钢铁战衣上面加装武器系统这个事儿,科技署这边还真考虑过,虽然成本很高,但定制一套用来作为特殊行动的单兵装备,还是很不错的。”

  罗伟上校一边说着,一边从公文包里面拿出来了一份合同:“你看看。”

  “你们科技署要订购钢铁战衣?老罗,这可是我的心肝宝贝,挚爱玩具啊!”

  徐诺本来还以为罗伟上校叫自己过来,是谈关于微型导弹的事情,结果没成想,科技署竟然打起了钢铁战衣的主意。

  “你放心吧老徐,除去成本之后,少不了你赚的。”

  罗伟上校拍着胸脯说道。

  科技署这边不差钱。

  尽管你这一套墨甲二号钢铁战衣的造价至少上亿,但科技署还是买得起的。

  “咳咳,老罗,当初是谁第一次看到我这玩具之后,一点兴趣都没有来着?”

  徐诺想起了罗伟上校第一次知道自己造钢铁战衣时那“不屑”的表情。

  如今徐诺的钢铁战衣,却成为了连科技署都想要定制一套的宝贝。

  “谁知道你们真实集团的技术那么厉害呢。”

  罗伟上校现在是真香了,因为科技署那边决定搞一套钢铁战衣来作为单兵武器,毕竟这玩意儿在徐诺实拍《钢铁侠》的时候,凭借着小型的电弧反应堆装置和等离子推进器引擎,已经展现出了很强的机动性。

  如此一来,在军事装备这一块儿的实用性,自然也就大大提升了。

  “现在真香了吧。”

  徐诺笑着说道,同时翻开订单合同看了一下:“只要有小钱钱赚,那我就帮你们科技署造一套出来。”

  钢铁战衣的制造与变形金刚汽车还是有很大不同之处的,徐诺的公司虽然已经有了制造变形金刚汽车的智能工厂。

  但徐诺并没有用于制造钢铁战衣的智能工厂,毕竟两者所用的材料都完全不一样,钢铁战衣要用到极其珍贵稀有的金钛合金,这种材料一般也只有科技署这边能够出手阔绰的进行提供。

  所以徐诺要给科技署打造他们订购的这一套钢铁战衣,还得自己来才行,当然有了墨甲二号钢铁战衣的技术经验,再加上AI关雎和智能机械手臂的辅助,造这第二套的难度肯定是大大降低了不少的。

  徐诺接下来科技署的这一笔订单,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正好符合徐诺的计划。

  罗伟上校这边有了钢铁战衣之后,回头自己拍摄《钢铁侠2》,战争机器这个超级英雄角色也就是真实存在的了。

  不过徐诺得琢磨了一下,在第二部《钢铁侠》里面,不能把罗伟上校饰演的那个角色和钢铁战衣叫做“战争机器”。

  “需要多久?”

  罗伟上校问道。

  “这玩意儿机械结构复杂,涉及到的先进的技术也很多,制造起来远不是那么容易的,否则的话价格也不会这么贵不是么,得多给我一点时间嘛,最快春节之前……但是金钛合金材料你们科技署自己出,这你懂我意思吧。”

  徐诺寻思着,自己接下来的事情还挺多,肯定不可能把全把精力都用在给科技署打造钢铁战衣上。

  “金钛合金材料我们科技署会给你提供。”罗伟上校淡定的说着。

  “那行,剩下的就交给我吧,老罗,你这次把我叫过来,不单单只是跟我说钢铁战衣订单的事情吧?”

  徐诺忽地问道。

  “没错,还有一个事儿跟你说。”罗伟上校点点头,嘴角露出一抹笑意:“咱们的金属钯储备计划已经顺利完成。”

  “这么说,要公布我国已经掌握冷聚变技术的消息了吗?”

  徐诺闻言,颇有些惊喜的问道。

  此前一直没有公布冷聚变这个消息,那是因为一来冷聚变电弧反应堆装置的小改中、小改大还没有完成,以及需要暗中低调的收集采购全球范围内的金属钯。

  毕竟这玩意儿对于冷聚变而言,就是最为关键的核原料,在没有储备足够的金属钯的情况之下,肯定不能公开冷聚变这一重磅消息。

  但如今不一样了。

  全球范围内的钯矿床,都已经被开采了钯矿并售卖至国内,以及市面上原本流通的金属钯、钯粉等,也都被真实集团长期收集采购。

  现如今,可以说全球范围内绝大多数的金属钯都已经掌握在了科技署的手中。

  再加上电弧反应堆装置的小改中、小改大也顺利完成,并且第一个已经应用在了“渝州号”核动力航母上。

  既然一切都已经准备妥当。

  那么冷聚变这个机密,也就没有继续保持的必要了,反而是公布出来之后,对于华国来讲有着诸多的好处。

  “对,科技署这边已经同意了。”

  罗伟上校十分认真的点头道。

  这个消息对于徐诺来讲,那自然是值得高兴的,因为冷聚变技术一旦公开,这就意味着自己这个“钢铁侠”,不再是走地钢铁侠了,而是可以飞起来了!

  上一次在AI娱乐国际版的全球听证会上面,徐诺唯一遗憾的就是自己这个钢铁侠没能够帅气的从天而降。

  那个时候属实是没办法。

  金属钯的收集采购进度正值关键时刻,是不可能暴露出国内已经掌握了冷聚变电弧反应堆这种最高秘密的。

  所以徐诺就只能在大型厢运货车上面穿戴上钢铁战衣,然后亮相登场。

  “那是由你们科技署公开呢?还是我们真实集团这边先发一期科学期刊?”

  徐诺知道公开冷聚变的方式有两种。

  一个就是科技署这边直接宣布国内掌握了冷聚变技术,但这样公开的话,作为功劳最大的徐诺,可能就存在感显得比较弱了。

  第二种方式就是徐诺作为研发出冷聚变电弧反应堆的人,那么自然是由他发表科学期刊揭开冷聚变的奥秘,这样一来这一伟大的科学荣誉肯定就是徐诺收入囊中了。

  让人类掌握了核聚变能源,这一成就,足以让徐诺像爱因斯坦那样被写进教科书了,成为人类科技文明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了。

  “钯元素冷聚变电弧反应堆,是你的研究成果,那自然是得你自己来了,这般伟大的科学荣誉,难道你不想要吗?”

  罗伟上校笑着说道。

  “嘿嘿。”

  徐诺也是笑了起来,随后又说道:“冷聚变技术意义非凡,这一次我不发在国际期刊上,直接发在国内的科学期刊,这样还能够提升我国科学期刊在国际上的地位。”

  “你这个考量倒是很到位啊。”

  罗伟上校顿时钦佩的看向徐诺。

  这家伙在这个时候,竟然还不忘提升一下国内科学期刊的国际地位,不愧是有格局的年轻人啊。

  “那等你发布了冷聚变的期刊文章之后,我们科技署和国家科学院立马跟上正式官宣,你看如何?”

  “不急!”

  “哈?”

  看着一脸懵逼的罗伟上校,徐诺并没有多做解释,反正到时候让国家科学院和科技署好好配合一下自己公开冷聚变这个事儿就行了。

  ……

  ……

  11月23日。

  徐诺将自己的一篇《关于钯元素可以催化引发冷聚变反应的研究》论文,正式发表在了国家科学期刊上。

  此消息一出。

  瞬间引发了全球科学界和吃瓜网友们的关注。

  “卧槽!冷聚变?等等……哪位兄弟可以给我解释一下什么是冷聚变吗?”

  “真实科技这么牛逼?竟然在核能源领域也有研究?”

  “这也太假了吧!”

  “这要是就能实现冷聚变的话,那么之前世界各国研究的热核聚变算怎么回事儿?”

  “作为一个吃瓜群众,你们说的冷聚变热核聚变啥的,就没人解释一下是什么意思么?”

  “徐导牛逼,这要是真的,并且能够将冷聚变产生的能量加以利用的话,那绝对是一个重大的科学研究成果啊!”

  “是徐导的科幻电影《钢铁侠》里面的那个冷聚变吗?那不是虚构的么?”

  “卧槽徐导,你别跟我说连电影钢铁侠里面的冷聚变都是实拍的?”

  “哈哈哈哈,徐导你这一波炒作营销是真的不错,但是这样炒作营销很有可能适得其反,遭到反噬啊。”

  网友们这才反应过来,徐诺发表的这一篇论文之中所讲到的冷聚变,不就是他拍摄的电影《钢铁侠》里面所涉及的一种技术么?

  然而那是电影啊!

  大家一看就知道,电影里面的那个什么冷聚变,根本就是虚构的,这要是都能够有理论研究支撑并且在现实之中实现的话,那还得了?

  所以不少网友都认为这很有可能只是徐诺和真实集团的一波炒作而已,或许确实是在钯元素催化反应冷聚变这一块儿做过一些研究,但这样的研究肯定是没有结果的,然后就用这些研究来发表一个论文,引发一个关于冷聚变的高热度讨论。

  事实证明大家都认为真实集团的这一波“营销”确实是做到了,很多网友都参与到了这个话题的讨论中来。

  可《钢铁侠》这不是已经上映快两个月,即将下映了么,徐导和真实集团搞这一出做什么?

  难道是想在《钢铁侠》下映之前的最后一波,搞这么一个热度再收割一点票房?

  虽说网友们对于核聚变什么的不甚了解,但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科学家们,在第一时间得知了这一消息后,还是引发了核领域研究的轰动。

  冷聚变?

  一种常温状态下的核聚变反应?

  华国竟然能研究出这样的聚变技术?

  要知道目前热核聚变都还处于一个很艰难的研究阶段,你们华国的科学家现在就能搞定冷聚变了,这怎么可能?

  不过,由于这一消息可以说是轰动了整个科学界,就算是作为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科学家们,也不得不严谨的对待起来。

  ……

  美利坚。

  某核聚变研究机构,安德拉斯作为美利坚赫赫有名的核聚变领域研究的科学家,他带领的团队在热核聚变的惯性约束这一方向上做出了不少研究成果。

  “金属钯确实是有着催化反应的作用,但是在常温状态下利用金属钯与氢同位素催化出聚变反应?这根本就不可能!”

  安德拉斯在看完了徐诺发表在国家科学期刊上面的论文之后,认为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一种聚变反应。

首节上一节188/46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