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遭分手后我公布了可控核聚变 第111节

微博的热搜榜单身为第一名的江浩两个字直接领先第二名数亿的热度!

单单是讨论的帖子在半小时中就已经高达四亿!

哪怕微博有着庞大的用户基础。

但这种盛况是真的真的极其的少见!

甚至可以说是第一次。

而且全国各地名叫江浩的普通人都意外的火了一把。

时间到达了七点。

按照道理说,经过一个小时的狂欢,网民对于江浩的讨论度应该会降低一些。

可!

微博讨论度已经高达二十多亿。

发帖的人数已经逼近五亿了!

近乎所有人都参与进入讨论中。

因为!

太离谱了。

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靠着自己没有依靠任何的帮助研发出了可控核聚变以及核弹?

佚名网友。

【本人不才,九州首都大学学生,智商实测一百三十五。】

【我这个智商已经是国内顶尖的水平了,当然还有更高的,我也见识过,不过都有限,目前我知道的最高在一百五左右。】

【刚刚已经打过电话询问了。】

【根据西方那边传来的资料,我们几个讨论了一下。】

【不可能!】

【可控核聚变的模型设计,数据模拟计算,此外还有复杂的零件,以及各种链式反应的计算量。】

【假设这个名叫江浩的朋友智商在我们之上,我算他一百五十五甚至是一百六!】

【这已经是世界最为顶尖的智商了,再天才的人我真的没有接触过,也没有见过。】

【这样智商的人,用脑子一点点的算,一步步的去推,想要凭借着一个人的努力建造出完整的可控核聚变,起码需要八十年!】

【佚名是因为工作和项目的特殊性,当然可能是我孤陋寡闻了,也许真的有人的智商超过了一百六呢?】

……

随着这种类似的帖子在网络上不断的发酵。

从最开始的不可置信,大家已经开始从不可置信到怀疑了起来。

这真的不现实。

没有任何团队怎么可能研制出可控核聚变?

单单就依靠着自己的脑子怎么算出来的?

怎么知道数据的精准性?

如何计算出核聚变的合理性?

但时间已经来到了七点半。

他们最为期待的新闻终于开始了。

前半段和以往差不多。

只是在开头介绍的时候,主持人讲解了今天的直播略微有些不同。

无限期延长直播。

网络上虽然还在讨论,但很明显,大家的目光都开始凝聚在七点半的新闻上。

那一男一女的主持人依旧和往常一样,为大家播报今日的各种消息。

直到二十分钟后。

男主持人和女主持人同时放下了手稿,一起看向直播间。

“尊敬的观众朋友们。”

“刚刚收到本台消息,现在开始为大家播放今日讨论度极高的可控核聚变、核弹。”

“接下来我们首都电视台为大家隆重的介绍一位九州截止到目前年纪最轻,贡献最高的科研工作者。”

“江浩。”

第94章 新的时代

许悠悠目瞪口呆的看着电视机。

她的父母也面面相觑。

江浩?

就是那个女儿谈了很久的男孩子。

只是可惜。

这孩子人是不错。

但家庭不行。

父母双亡,也没有留下多少遗产。

但之前也还好。

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天都大学。

虽然他们不喜欢江浩,但不得不承认江浩这个男孩子的确很努力,很聪明。

而且也很成熟。

唯一不好的一点就是这孩子上了大学之后就不上进了。

每天就想着搞研究,学历也不考了。

这是觉得天都毕业就很厉害了?

二老曾经给过女儿底线。

江浩只要能考上研究生成为硕士,往后他们就不阻拦二人。

毕竟硕士学历,还是天都的硕士,再凭借着他们的关系,到时候安排一下,江浩也能得到一份稳定高收入的工作。

比如进入天都科研院。

但江浩没听劝。

一直在做实验。

最后他们也没有耐心了,强硬的要求女儿和江浩分手。

紧接着他们立刻给女儿介绍了一位同事的儿子。

在他们眼里,这才是真正的郎才女貌,门当户对!

凭借着二家的能力和关系,自家女儿和儿子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也不会像那些普通人一样,为了工作和钱财发愁。

原本已经过去接近一年了。

他们已经很久没听到江浩这个人的名字了。

女儿也按照他们的要求和男方在一起。

只等二人毕业,出了校门就领结婚证。

“悠悠。”

许悠悠的父亲看着女儿呆滞的眼神微微皱眉。

身为天都科研院的一位普通职员,许悠悠的父亲有点东西。

但东西不多。

毕竟他都不知道可控核聚变的事情。

当然。

如果她的女儿还是江浩女朋友的话,这位只是在天都科研院做一些基本工作的普通员工,怎么也能混一个薪资高更加轻松的职位坐一坐。

许悠悠的父亲意味深长的说道。

“江浩已经是过去式了。”

“你的未来很长。”

“不要听到江浩这个名字就想到那个人。”

“你们在一起,他也只会拖累你。”

“你也不是小孩子了,我相信你知道我的意思。”

许悠悠看着认真说教自己的父亲,转头给了他一个集讥讽、不屑、嘲笑、自嘲、淡漠的笑容。

无数种情绪和眼神透过眼神和嘴角拍打在许悠悠父亲脸上。

许父深深皱眉看着女儿。

自己女儿这是怎么了?!

他正想要继续追问下去。

此刻电视台中的女主持人激昂的声音从音箱中传来。

“江浩。”

“天都大学学生,新世界项目总工程师,可控核聚变创始人,核弹创始人。”

“于九州时间三零七一年四月十七晚十点,向天都科研院的陈报国教授邮件介绍可控核聚变。”

“三零七一年四月十八日早上九点,陈报国进入天都科研院检查文件后,注意到江浩邮件后立刻进行上报。”

“三零七一年四月二十一日,新世界项目成立,江浩成为新世界总工程师,全权负责可控核聚变研发。”

“三零七一年六月十五日,核弹项目秘密成立。”

“三零七一年九月三十日,第一枚核弹在江浩操作下落地。”

“三零七一年十月二十三日,可控核聚变通过超级计算机推算,数据成立模拟开机成功。”

“三零七一年十一月一日,可控核聚变正式开机,并成功放电。”

女主持人看着稿子上面的信息,面色微微泛红。

首节上一节111/19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