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一首赤伶,震惊了蘑菇屋 第34节

艺术人生专访的直播还没有结束,但是沈亦这番话的影响,已经在扩散了。

而且最让人诧异和羡慕的,便是杜兴方竟然是第一个对沈亦这番话做出回应的。

“几天前,我曾经送了沈亦这个年轻人八个字:后继有人,戏曲之幸。”

“今天看完沈亦在艺术人生中的专访后,我觉得很欣慰,因为他真的做到了这八个字。”

“沈亦曾经写过一首诗,叫做《死水》,里面有一句诗是这样写的。”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丑恶究竟是谁,我不便多做点评,但我现在期待的是,如果把戏曲世界让沈亦来开垦,我想看看,这个年轻人到底能造出个什么样的世界。”

杜兴方这条微博,瞬间震动了整个华夏的戏曲界。

以他今时今日的影响力,说出去的话,绝不会是无的放矢。

他说把戏曲界让给沈亦来开垦,这句话让人不禁深思了起来。

杜兴方老爷子的微博,很快引出了更多戏曲界的人士发言。

“沈亦这个年轻人的《赤伶》,我是听过的,这首歌中有很多的昆曲元素,当时我只觉得很新奇,但是今天听完沈亦这番话后,我反倒是有些惭愧了。”

“我以前一直觉得,我们戏曲人,只要做好自己的本分,为观众们演出好每一场戏,无愧于我们这一身戏服就可以了。”

“但是今天沈亦这一席话,对我是当头棒喝,戏曲要的不仅仅是传承,还要发展,要发展,就要适应这个时代的审美。”

“所以杜老爷子的话我很赞同,我也期待,沈亦能够在戏曲界开垦出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昆曲大师闫廷芳,紧随其后的一条微博,再次让人震惊。

随后,越剧大师李梅松,豫剧名家舒望行也跟着响应。

一时间,不仅仅是戏曲界。

甚至连其他行业的人,也全部都因此一片哗然。

网络,就更不用说了,早已经是一片惊涛巨浪,那些在微博发言的戏曲大师们,在专业人士的科普之后,网友们纷纷震惊这些大师们的来头之大。

同时,也为沈亦所造成的影响所感到震惊。

……

京戏协会。

王子泰在看到杜兴方这条微博后,脸色霎时间失去了血色,一片苍白。

与此同时,他的电话响了起来。

王子泰一看来电提醒,立刻把茶杯放下,接通电话。

“喂,秦司长……”

几分钟后。

王子泰挂断电话,整个人变得失魂落魄,眼神一片空洞的坐在那里。

刚才那个电话是光电人员打来的,不出所料的,送给了他一个噩耗。

京戏协会的演出权,被剥夺了。

在这之前,京戏协会之所以能够有影响力,就是因为手中掌握的演出权。

戏曲虽然没落了,基本很少有人会主动去观看。

但华夏为了保护国粹,大型晚会,会规定一定要有足够时长的戏曲表演。

以往,大型晚会期间的承办方,都会直接联系京戏协会,让他们把演出的名单报去就可以了。

但是现在,光电一个电话,就把这种权利给收走了。

没有了演出权,谁还会在乎他们京戏协会?

京戏协会,完了!

王子泰现在终于知道,杜兴方微博那句“把戏曲界让给沈亦来开垦”,到底是什么意思了。

……

采访室内。

胡澈和沈亦,并不知道在直播期间,外面已经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了。

“众所周知,沈亦老师除了是一名京戏演员之外,还是一名非常优秀的现代诗人。”

“沈亦老师写的几首现代诗,在我个人而言,实在是太对胃口了。”

“嗯,大家不要误会,我说的是沈亦老师的诗作,是很具有批判精神……”

胡澈说到这里时,故意发出了一阵只可意会的笑声。

正在收看直播的观众们,顿时明白了胡澈在笑什么。

尤其是他最后的那一句解释,就更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了。

他不解释还好,一解释谁还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了。

沈亦写的几首诗,除了《一代人》之外,基本全是骂人的,观众们哪个不知道。

【哈哈,艺术人生不愧是羊视的节目,真敢说啊!】

【笑死我了,主持人说的好,我们也觉得沈亦老师的诗太对胃口了。】

【羊视就是羊视啊,有这个底气。】

【这要是换成别的节目,这一段估计早被掐了吧!】

【也就只有羊视了,敢说自己欣赏骂人的诗作。】

ps:跪求鲜花,打赏,月票,催更票,评价票的支持!!!

查看小说目录>>

null

050:《清明上河图》登顶热搜 2/

瀚海运营后知后觉的时候,羊视的纪录片已经开始热播了。

华夏。

某城市。

于鹏在不停的切换着电视频道,眉头微微皱着。

忙碌了一个礼拜的他,只想在家喝着啤酒,看看电视。

但电视除了那些偶像剧之外,便是那些综艺选秀节目,早就让人觉得审美疲劳了。

就在这时候,于鹏刚好切换到了羊视纪录频道。

“惟有民族才是值得宝贵的,华夏下五千年历史,有多少灿烂璀璨的文化沉淀下来,下面有请欣赏纪录片《文明》。”

一段大气磅礴的旁白,让于鹏瞬间就停止了切换频道。

紧接着,画面是各种华夏的传统艺术文明的画面,不断的交叉着。

与此同时,纪录片的主题曲也开始响起。

一段清脆而又古韵十足的编钟声,混合着悠长的洞箫声,在开场就抓住了人的心弦。

“不愧是羊视啊,纪录片的主题曲做的真是用心啊,不错!”

于鹏眼睛一亮,舒服的靠在了沙发,把遥控器放下了。

“我俯身看去,那一帘秋雨。”

“落下的雨滴,却悄无声息。”

“雕刻在石碑的印记,是否隐藏着秘密。”

“在你的眼神中,我看到了情丝万缕。”

温润无比的嗓音,让于鹏不知不觉的就放松了起来。

眼睛一闭,歌词中的画面就浮现在眼前。

“古巷的忧郁,写下琵琶的旋律。”

“飘逸的外衣,街叫卖的小曲。”

“……”

“……”

歌声静静的以细微处,描绘着那一场盛世的繁华。

叫卖声、吆喝声,十分热闹。

听到这里时,于鹏不自觉的佩服起这首歌的作者,绝对是对华夏的传统文化非常了解的,否则不可能唱出这种古韵来。

下一秒,编曲中突然有一段急促的琵琶声响起。

于鹏心弦一紧,知道歌曲的副歌部分到了,仔细的聆听着。

“绫罗飘起日落西,奏一回断肠的古曲。”

“抬起画面如此的美丽,孰不知是谁的墨笔。”

“淡淡胭脂遮住了思绪,小酌几杯却有醉意。”

“多少能人将相书画三千里,河图雕琢的意义。”

戏腔一出,于鹏就像受到惊吓似的,蹭地从沙发站了起来,眼睛睁大的望着电视屏幕。

令人头皮发麻的戏腔,配合那一段嘈嘈切切的琵琶轮指。

惊艳绝伦。

于鹏脑海中唯一能够用来形容这首主题曲的词语,便只剩下了这一个。

更让于鹏觉得难能可贵的是,他能够从这首主题曲中,听到歌声中那种对华夏传统文化的那种强烈的自豪感。

华夏文明,下五千年。

那些流传下来的璀璨文化,的确足以让人自豪无比。

于鹏静静的听着主题曲,看着纪录片中,那些华夏传统艺术在当代是如何的艰难传承。

与此同时。

华夏还有很多地方,很多人和于鹏一样,深深的被沈亦那首《清明河图》震撼当场。

纪录片的时间只有十几分钟,主题曲《清明河图》却有足足五六分钟。

可任谁听过,都不会觉得主题曲有喧宾夺主的感觉。

纪录片放完之后,几乎所有人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看片尾字幕。

主题曲:《清明河图》。

首节上一节34/31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