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他从1920就是世界首富 第70节

可枪好搞,火炮却难弄。

最后这些炮兵团基本成了摆设,一个师连二十门火炮都未必能凑齐。

而到了抗战时期的国军,炮兵方面的编制也大差不差,一个师二十门火炮顶天。

而这个时候,就要拿出经典的日军编制来对比

通常而言,一个日军师团有上百门火炮,近三百具掷弹筒。

哪怕这个数字除以二,也是这些军阀的一倍以上。

这些军阀早已经习以为常,也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

因为大家都一样,都没火炮,纯粹是菜鸡互啄。

他们当然不会觉得有问题。

可对于罗维而言,这是他所无法接受的。

但,他暂时不准备改。

“命令。”

罗维听完杨志平的叙述,缓缓开口。

“啪!”

闻言,原本坐在两侧的军官纷纷齐刷刷站起身。

“新编师编制为保安暂编一师,杨志平暂任保安暂编一师副师长。”

“啪!卑职领命!”

杨志平再次站起身,双脚一磕敬了个礼。

“坐下。”

罗维摆了摆手,接着道,“任命许元思暂任保安一团团长,林俊明暂任保安二团团长,孙琦暂任保安三团团长,邢文栋为保安四团团长。”

“以这四个保安团为基础,对新兵展开军事训练。”

“其余人等官升一级,排长变连长、连长变营长。”

“啪!”

众人双脚一磕,纷纷高声道,“卑职领命。”

“很好。”

罗维满意的点点头,缓缓道,“有什么问题就问吧。”

“司令。”

杨志平沉声道,“我们的武器在哪儿?”

要组建军队,光有人不够,肯定要有枪。

但现在他连军服都没看到更别说是枪。

“武器还在路上。”

罗维淡淡道,“再过半个月差不多就能装备全军,你们现在的首要任务是对这些新兵进行训练,还有没有问题?”

“没有。”

杨志平摇了摇头,缓缓坐了下来。

其实有没有枪也无所谓。

不可能新兵一上来就安排打靶训练。

刚参军的第一个月,肯定是要经历各种军姿体能方面的训练才是常态。

而在这期间,派不派发武器也就没所谓了。

“还有问题吗?”

罗维还寒道,“如果没有问题,就解散吧。”

“是,司令!”

杨志平等人纷纷抬手敬礼,而后井然有序的退场。

“九光。”

罗维这才将目光看向一旁的王亚樵。

开会期间,对方一直默默的站在一旁,一言不发。

但罗维,却从未忽视过他。

“我给你两个选择。”

罗维看着面前的汉子,缓缓道,“第一,我可以让你担任保安暂编一师的师长。第二,继续留在我身边替我做事。”

王亚樵跟他最久,也称得上是他予以极大信任的亲信。

所以,他给了王亚樵选择的权利

无他0 .........

在组建军队的事情上王亚樵也是出力不少。

如果罗维事后问都不问一下他的意见,这跟过河拆桥有什么区别?

就算王亚樵嘴上说着不介意,心里也肯定会留下芥蒂。

给他一个选择的机会,那无论做出何等选择,后果都要由他自己承担。

至于师长给了王亚樵,卢小嘉那边怎么办。

那也不成问题,卢小嘉那边大不了再重新帮他组建一个师。

他反正也不缺这点钱。

而王亚樵的选择也没有让罗维失望。

他选择了最适合他的那条路。

“我选第二条。”

王亚樵毫不犹豫道,“我愿意留在罗先生身边替你做事。”

说着,王亚樵咧嘴一笑,“罗先生,我也知道我不是领兵打仗的那块料。当师长就算了,我怕把您这点家底都败光。”

闻言,罗维露出欣慰的表情,他对此其实并不意外

一个从来没领兵打仗过的人,突然要他担任师长。

他肯定会自我怀疑,怕自己会做错,更怕辜负了罗维的信任。

所以他会本能的选择退缩

既然害怕做错,那只要不做就不会错。

而罗维,他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利用了这种心理。

因为他也不希望王亚樵去领兵打仗。

他要是上了战场,谁来给他当特务头子?

“好好干。”

罗维勉励的拍了拍王亚樵的肩膀,“我不会亏待你的。”

就如王亚樵自己所言,他不是领兵打仗的料。

但在暗3.7杀这方面,他无疑是一等一的高手。

所以在罗维心目中,他也更适合成为日后的戴雨农那样的特务头子。

他的战场理应在后方,而不是在前线上领兵打仗!

“罗先生。”

王亚樵摇了摇头,“不要说什么亏不亏待的,您让我做什么都是应该的!”

他其实看的很清楚。

罗维绝不是那种过河拆桥的人。

他如果选择当这个师长,罗维也肯定不会反悔。

但如果他真要当这个师长,那除非他真的能够靠军功不断晋升。

否则他这辈子也就到了头。

万一打了败仗,甚至还会被换下来。

反而是待在罗维身边替他做事,虽然暂时看起来连个一官半职都没有。

但这反而是比前者更好的选择。

毕竟罗维难道还能亏待了他不成?.

第六十三章 来自德意志的工人

这半个月内,罗维从始至终都没有插手军官们对新兵的训练。

因为他很清楚,这些人虽然被调到他的手底下。

但要说对他有多敬畏,那也谈不上。

他如果凡事都要指手画脚指挥一波,那和喜欢微操的某光头有什么区别?

他可不想闹出‘机枪阵地向左移动五米’的笑话。

而且即便是要指正。

那也是要在这些军官的训练方法表现出疲态弊端之时,他才会指正出来。

这就跟雪中送炭是一个道理。

得先让天上下雪,然后才去送炭。

这样才能让对方感激。

就像是在义务教育的统筹上,罗维也是这么干的

他先让周讯他们放手去做。

等他们做出来拿给自己看,有问题他才会指正出来。

而不是本着‘后世的就是最好的’的想法,直接把后世的课本照搬过来。

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

他得到了周讯等一大批文人的拥戴与尊敬。

而在军队里,这样的规则同样适用。

……

十二月二十七日。

首节上一节70/31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