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照在香江上 第7节

搞文娱,电影动漫看着挺爽,但没任何专业经验的他,除非肯去从头学起,否则抄都不知道如何下手。能抄的只有小说,已经给李明建安排上了。

盘点了一番,孙强只能说自己跟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这些专业名号无缘。而金融投机暴富机会又不是年年都有,孙强想给自己弄到资本家的Title,还需要慢慢熬时间。

警队方面的经营在确定目标后,四个小弟正分工合作,按着计划逐步推动着。当小弟们形成团队后,他就不需要抄心了。

安奇警司已经着手打点,准备调任香江警校校长。以后将由他牵头落实孙强在警队的团队经营。白伍德负责安利“投资银行业务”,为同僚们的身家安全和港英政府的税收增长而努力。李安森正在游说他的同乡,日后出逃的总警司葛柏出面组织警官协会。戴肯则忙着跑关系为自己谋一个总部行政人事的职位。

跟团队合作不同,一号工具人刘在明不仅独自打理着香江安居置业的正常业务,还得抽空关注一下孙仲那边的打手招募。另外还得不时帮着孙强料理一下其他杂事,忙得手忙脚乱。但幸好孙强目前的资金都集中在他那里,加上陆陆续续收到一百来万的客户“存款”,招募了充足人手后,各项业务都顺利开展。

李明建那边更加没问题。毕竟主要是抄,改动不多,拼着手酸一点,每天六千字的稿件不仅能完成还会有富余,总是能提前交稿,从不拖更。只能说,作家这种职业,脑袋里如果有东西还是比较好干的,确实是穿越重生流的黄金职业。

做为附属品一般存在的出版社,业务简单明了,李瀚尽心尽责,也不用孙强多管。

这样不行啊,一年之计在于春,怎么能刚开年就无所事事呢?孙强觉的自己好像忘了点啥。。。

要在作死边缘疯狂试探啊! 居然一不小心就跑偏成重生商业文了。。。

孙强恍然大悟!

随即在李嫂异样的眼神里,孙强又开始写写画画,不时还自言自语地拟定新计划。

左派看不起他,忽悠失败还丢了个丑的孙强,决定就自己单干了。对于信仰这东西,曾经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孙强还是有点心得的。

到了一个陌生环境,比如新学校,新单位,认识了一个跟你家住隔壁小区的人后,你会产生莫名的亲切感?

恭喜你!你是一个智人的后代。

不止是华国人喜欢攀老乡,同学,全世界智人的后代都是如此。

原时空中曾有科学家研究得出结论,尼安德特人在体力占优,智力基本持平的情况下,之所以短时间内就被现代人类的祖先智人所淘汰,就是因为缺乏形成从“国家”到“老乡”这类虚拟实体概念的想象力。

人类大概只能管理约150人的社交关系,超过这个数量的交往,就无法进行适当的维护了。绝大多数人的手机通讯录里,不会有超过80人的经常联系对象。这是因为,古代人类采集狩猎为生,需要足够的地盘作为食物来源区域,超过一定数量的大部落就会分裂成若干小的部落,因此人类(包括智人和尼安德特人)并不需要进化出更多的社交关系处理能力。

于是,缺乏相应想象力的尼安德特人的小部落,在面对智人用“氏族、图腾”这类的概念组织起来的,超越了单个部落范围的大联盟时,只能是一败涂地。

而这些虚拟实体的概念,包括:“国家”、“氏族”、“联盟”、“民族”,就是系统定义的“信仰”的根源所在。

第十八章

临时转职为哲学家的孙强,面壁数日终于参悟出了系统所定义的“信仰”巩固和转化率的真谛。

这一切都是利益!

人类是一种个体差异不大的社会性群居生物,集体的力量总是压倒个体,这就逼迫个体之间需要区分出“我们”和“别人”以形成不同的利益共同体来争夺和维护自己的那份利益。

白帽子为什么能在后世那种无神论教育的大环境中逐渐扩大?因为你信了就能变成三等人,能升学加分,能不执行计划生育,能犯法后从轻处罚,能过高速不缴费。。。你不信?连牛羊肉补贴都领不到!

在这个过程中区分了能够得到利益的“我们”,这种信仰肯定牢固!

而追星这种,根本就得不到实际利益的盲目崇拜,虽然也能列入系统定义的“信仰”范围,但牢固度和转化率就不值一提了。

作为验证,孙强觉得自己这套逻辑完全可以解释,为什么偏偏是“国家”、“民族”、“宗教”这三个虚拟实体的信仰最为牢固和转化率高。

国家、民族、宗教,是后世形成“我们”这个利益共同体,所能覆盖最大范围的概念,换而言之就是涵盖了最大的利益范围,并且还都各有鲜明的特征来进行识别。

国家具有地理范围特性,还可以通过政府管辖所及进行确认。民族在语言文化习俗上具有可识别性。宗教更不用说了,对教义中一句话的解释对不上就可以区分出正统和异端。

通过“信仰”这些概念,可以先联合起足够大的利益共同体,把其他人排除出去。然后再内部继续细化各种利益集团继续争夺,最后再安慰争夺失败者一句“肉烂在了锅里”或者给大家分点汤汤水水了事。

利益足够大,而且具有很高的辨识度。这就能够让人们最普遍的使用这些概念来进行“我们”这个利益共同体的区分,并把自己归类为这个利益共同体的一部分。进而对这个虚拟实体概念产生“喜爱、信赖、认同、惋惜等正面情绪”也就是系统所定义的信仰。

而像“全人类”这种概念,倒是覆盖范围更大,但外星人没来之前,利益争夺一般就是发生在人类之间,这无助于区分出“我们”这个利益共同体。

反之,像“全世界无产阶级大联合”倒是很容易的区分出了“我们”和对立的“资产阶级”,但其所代表的利益分配矛盾是很隐蔽的方式进行,不是亲身经历过残酷剥削的人就缺乏切身感受。因此,对此的信仰也是随着阶级矛盾缓和而衰减的。

所以,基于这些概念人们所产生的“信仰”的牢固性和转化率就要差之一筹。

“系统!出来看看我这套推理正确不正确?”完善了自己逻辑的孙强,呼叫出很久没有发声的系统。

“逻辑上成立!警告!警告!宿主吸引到大神注意的概率正在大幅提升!”系统发出了急促的滴!滴!滴!

“放心!我就蹭蹭,不进去!”孙强的目光深邃,似乎穿透了现实看到了那个若隐若现的大坑。

既然已然明白了“信仰也是门生意”,那剩下的事就好办了,不外乎是怎么做成生意呗。

首先是要跟谁做?这个生意对象很好确定,要在香江收集信仰,必然首先要考虑本地人。

难点在于这笔生意要做得,能让香江人觉得自己跟卖家是一伙的才行,区分“我们”时把自己和卖家定义到一起,进而产生信仰。也就是俗话里说的,被卖了还帮着数钱的状态。

不能纯忽悠,至少要在表面上看起来,如果生意做成对香江人有实际利益。

孙强开始抚摸自己的双下巴陷入沉思。

面向全体香江人进行利益输送,自己没这么大能耐啊。那就只有选择性输送,但还要让全体香江人觉得都能得利。。。

这不就是卖保险嘛!

孙强眼睛一亮,随即又泄了气。这玩意早就被人玩出花来了。

要不开发一款低价国民保险?在香江这种没有社保的地方估计能让不少人产生信赖感。但这窟窿太大,不太好填,自己得赚多少钱才能经得住这样长年累月的亏?做慈善也不能这样搞,太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精神了。

“咦?!我为什么要卖自己的东西呢?完全可以卖别人的东西做无本生意啊!”

孙强觉得自己白瞎了后世的见识,太老实了!

米国在全世界贩卖民主,卖的是他们自己的东西吗?当然不是!他们卖的都是其他国家自己的东西。不过是先标榜一下“普世价值”,就可以向其他国家的百姓贩卖政治权利了。。。那玩意根本不是他们自己的啊,然后米国就成为“灯塔”了!

“这里的民众失去了一切,他们所遭受的创伤和损失是空前的。。。。废墟下有尸体,你可以闻到尸体的气味,他们的家人就在这儿。。。但他们很高兴。。。虽然他们一无所有,但他们自由了!”

瞧瞧,这神操作!

卖的东西不是自己的,代价也不用自己付。这才是做生意的最高境界。

感觉豁然开朗的孙强,略做思考,便扯过纸笔,郑重写下了:“港人治港,高度自治!”

“系统!这个不会触发警报吧?”

“经过严密论证,这一点都不历史虚无主义!”

“Binggo!男子汉大丈夫,言而有信,说不进去就不进去。”孙强觉得自己这蹭蹭的很到位,恰到好处,实在是太机智了!

第十九章

一理既通,百理皆然。

孙强随后又顺利想出了“改善民生”,“中文运动和普及教育”两项贩卖内容。本来还要加上“惩治腐败”的,后来想想自己正要依靠腐败网络图谋发展,那就先搁置不提。

按照系统要求,“信仰”汇聚的对象需要被孙强掌控,才能完成信仰的采集,因此还得组建对应的机构来主导推行。

“香江自治联盟”,嗯,这个名字不错,比叫促进会更好。促进会是作为外部力量推动,联盟则是主体,更容易汇聚“信仰”。不过被港英当局直接打压针对的风险也更大。管他呢,反正是弄个小弟出面。万一这小弟被关到摩云岭了,还可以乘机写一首《光辉岁月》嘛!

“香江民生研究会”,这个是孙强用来碰瓷麦理浩的。毕竟改善民生相关措施的实施主体肯定得是政府,这个孙强没法争。

但完全可以在麦理浩上任之前,把麦理浩后世改革的主要内容都抢先提出详细方案,然后用各种方式大肆宣传鼓吹,弄得好像麦理浩是被逼的似的,把功劳抢到自己手上。如此一来“信仰”就很可能会汇聚到这个“香江民生研究会”上了。

“中文运动”实际上之前已经有部分学生在为此开展活动了,但正经成立组织还是今年的事,孙强抓紧点的话,插手截胡还来的及。

但仅仅只是争取中文的官方语言地位,离民众还是有点远,涉及面不够,孙强决定把诉求扩大到普及教育上。香江是1971年开始普及小学义务教育,而九年义务教育则要等到78年。现在提出这个议题时间正好。

只是相应组织的名称和功能定位有点为难。仅仅是促进,“信仰”汇聚对象可能会旁落,实施主体又很难争抢到。

干脆叫“中文法律地位及教育普及委员会”吧,孙强决定先弄个委员会名号含糊一下性质,前期可以作为促进性组织,后期如果有办法弄到官方认证和授权,那就能摇身一变成为实施主体了。

洋洋洒洒弄了一大篇的计划,孙强窝在书房里自我欣赏陶醉了半天。

这里面“港人治港”是重头戏,要是真的铺开来了,那效果。。。孙强想着就心底暗爽。

这把下去,估计得把港英政府坑的鼻青脸肿,如今米国毛熊正在合起伙来肢解日不落,说不定这机构还能从米国人手里骗到狗粮呢。啧啧!

香江人中意不中意啊?肯定中意的喽!

在没脑子弄明白社会运转的真相时,给他一个决定接受哪个人谎言的权利,就足够进行自我安慰和陶醉了。

看看后世网上台巴子们那副嘴脸就知道了,拽的好像他们真的能决定什么似的,最后还不是13K,小确幸?被卖了还帮数钱!

孙强这波操作就是准备让香江人领先台巴子们进入到这种状态。

要不,再弄出个“台人治台,前朝是外来政权”?

呸呸呸!赶紧打住,不能再浪了!

“对了,还有东南小岛!另外大陆市场也可以开拓啊!”孙强一拍脑门,香江弹丸之地,系统要求的信仰规模是很难凑齐的。要达到200万人狂热,2000万人中度信仰,或是2亿人的泛信,必然是要扩展到大中华区域的。

“让我想想。。。”

掌握了本质和方法,只是把做生意的对象从香江人换成整个华人群体而已,这倒难不到孙强。

“钓鱼岛!”记忆回溯之下,迅速找到了热点。

孙强仔细回想着相关资料,1970年8月米国宣布准备将钓鱼岛作为琉球群岛的一部分,移交给日本,从而引发了保钓运动。

现在这个时间点有点早,不过可以先准备起来。

要不就先弄个“中华海岛生态环境研究会”吧,顺便把南海诸岛都装进来。

南海那边,现在那几只猴子还没开始侵占。先有凯申公地图开疆47年画了U形十一段线。 虽然51年旧金山会议只说了日本放弃南海诸岛,却没明确说归还中国,但海峡两岸都没参加这次和会,所以现今国际上基本还是默认状态。甚至交趾还对53年大陆的领海声明表示了欢迎。

乘这个时间点,打着科研NGO的牌子过去设立点长期研究点什么的,实在再好不过了。回头再联合米国和欧罗巴的官方研究机构里的海洋生物专家过去做点项目,算是做个背书什么的。

等到后续猴子们有点什么异动,立马安排几个人死在那里,死的越惨越好,然后就可以等着收获两岸三地一波波汹涌而至的“信仰”了。

反复斟酌着又把具体细节考虑完善了一番,孙强觉得至少看起来还是很不错的。

唯一的缺点就是太费钱。。。

孙强是被系统逼的,换成其他重生香江文,有钱多的话,女明星上下两张嘴难道不香吗?地产泡妞大法难道不好使吗?

另外一个关键问题,每个计划都需要人手,孙强有些头疼到哪去找到这么多合用的杂鱼?杂鱼好找,但想合用,那就很考验选材技术了。

事分轻重缓急,最急迫的就是中文运动,估计这个时候,那些学生们已经在游说知名学者和教授们组织委员会了。再不赶紧掺合进去,翔都吃不上口热乎的。

第二十章

首节上一节7/11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