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照在香江上 第16节

邹老板从半岛酒店谈完回去,第一件事就是托人打听华联出版社的情况。他也算是香江一号人物,所以消息收集反馈的倒是很快。

大楼摆在那里就不用说了,有个朋友还帮他从汇丰打听到,这位孙生是汇丰的大客户,副总沈弼的亲密朋友。

心里有底的邹老板于是便把好友,在邵氏当制片人的何观昌喊到家里共同商议。

何制片听邹老板把事情经过讲述了一遍,想了半天才开口劝到:“闻怀,这事还是需要慎重啊!咱们跟这位孙生素不相识。。。”

“这我知道,但机会难得啊!”邹老板摸出烟点上:“邵老板事业做得这么大,但对手下实在是。。。我跟着他干了快十年,现在手上才存了几十万。孙生跟我第一次见面,直接就肯给三百万的干股。顶我在邵氏干多少年?”

听到这个,何制片无语的也取过支烟抽了起来。

“我想过了,只要合同签的严密,就算最后买不下公司,但每年光是分红的钱总是少不了的。以咱们拍电影的本事,何必在邵氏拿这点固定薪水!”邹老板狠狠吸了一口烟:“咱们都已经年过四十了,再不抓住机会就没机会了。”

“你要是下了决心,那我没话说,肯定是跟着你的。我回头悄悄试探一下,看有几个人愿意跟着走。”邹老板如果走了,何制片肯定在邵氏待不下去。

“好!不要着急,千万别走了风声!咱们不需要马上就给华联那边答复,拖上一段时间效果更好。”邹老板点了点头:“另外一个,我打听到的消息说,那位孙生还没结婚,又年轻又有钱,跑来投资做电影说不定也有点别的想法,你选人的时候注意一下。”

“明白的!到人家手底下吃饭,总是要把关系处理好。”未来做了某位歌星干爹的何制片会意的笑了笑。

在邹老板还在摆着矜持模样的时候,李瀚的老同事周石经受不住李瀚的反复劝说,加上孙强所承诺的报社股份的诱惑,最终从商报辞职,就任新成立的华联日报的社长兼总编,开始筹备华联日报的创刊发行。

孙强跟周石李瀚签了份股权期权奖励协议,等到报纸做到发行量前三名,经营层就可以拿到15%的股份。

孙强除了明确了要做发行量超过传统大报的小报这一经营方略外,就不再插手这摊子的具体事了。

华联大厦的一、二层都被拨给了华联日报,两千多平米的面积,足够他们用了。华联出版社的牌子还保留,继续每二十天出一卷双龙传,但实际上所有人员都并入了报社,李瀚当上了副社长,同时兼任新收购的印刷厂的厂长,统一管理报社和出版社的出版发行事务。

几乎就在同一时间,“心灵鸡汤”开始在欧罗巴主要国家同时上市了。销售数据反馈过来,首日总共卖出近25万册,算是个相当不错的开局。

对比之下,香江这边就有些可怜。这么好的鸡汤,居然一个月只卖了不到十万,负责此事的李瀚无奈的决定,等日报出版的时候,专门开个栏目连载做为宣传。别人都是连载之后出单行本,到了这里却颠倒了个。

明明就是后世卖遍全球,长期霸占畅销榜的大作啊,居然在香江卖不动。。。。

孙强是绝对不会承认是自己选书的错的,只能暗暗鄙视一下这届香江人确实不行!

第四十一章

白伍德已经跟雷洛谈好条件,七月份就要接受他入股。于是赶在这之前,香江安居置业完成了一次重组。

物业管理被从安居置业剥离出来,成立了一家名叫香江安居物业的独立公司。

安居物业以承接外包服务的方式,接手了安居置业原先那些服务性琐事,同时也开始向安居置业之外的其他业主承揽物业服务。

依托安居物业,将成立一个叫做“居民互助会”的松散组织,主要组织入会居民在日常生活之中互相帮忙的小事,例如临时看护老人,小孩之类。“互助会”会按区域进行组织,由林志强挑选的那些桩脚进行协调管理,福利待遇则是可以领到安居物业给予的一些兼职补贴。

这个公司几乎没有资产,完全是个劳务服务性质的企业。所以孙强很干脆的把公司的所有权直接挂到了林志强的名下,避免等到安居置业被玩到崩盘时,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互助会组织被波及。

林志强身为“卧底”,刚刚争取到侦查对象的初步信任,就被硬扣上公司“老板”的身份,摇身一变成了个剥削者。这让他非常苦恼,却又不能生硬拒绝,只好勉强接受安排,并在心里下定决心,绝不让这家公司有任何盈利,亏损了就找孙强要补贴!

“查清楚怎么回事了?”李老板声音里带着怒气。昨天公司几个中层管理下班时被人堵住,莫名其妙的被打得鼻青脸肿。

公司副经理连忙回答:“老板!查过了,是那家安居置业的人干的,前两天程大明带人去谈收购一栋旧楼,安居置业的人插进来搅局,争执之下就动起了手,把对方的人打进医院了。昨天他们是在报复这事。”

“对方请的是哪个社团的人动的手?”李老板也是潮汕人,自然跟潮汕社团有些联系。听到对方一点交涉都不做,直接打上门来,首先考虑的就是对方是不是有些社团背景。

“不是社团的人,就是他们公司自己的安保。”副经理脸上带着担忧:“我去问熟悉的那几个社团的时候,还打听到一个消息,那边的背景很硬,据说是警队高层的关系。几个月前,警队就分别跟几家社团都打过招呼,不许惹这家公司。”

“直接让公司的安保动手?这是摆明了不怕惹麻烦啊。。。”李老板皱着眉头推断着。

有点规模的公司总会请几个安保,但一般干脏活的时候,肯定还是要撇清关系,宁愿花钱请社团出手的。这样有恃无恐的硬干,李老板还真是第一次遇到。

“这样吧,你带上程大明去医院,给被打伤的那个人赔礼道歉,所有医药费由我们承担,对方如果索要赔偿也可以商量。”一向长袖善舞的李老板,觉得没必要给自己找一个背景深厚的敌人,如果花点钱能摆平这事,那就认了。

交代完这事,李老板开始处理公司其他事务,到了下午便看到副经理一身狼狈的进了自己的办公司。

“老板!”副经理愤愤不平的诉苦:“安居置业的人太蛮横了!我连话都没讲完,就被他们的人架出来丢到了马路上。程大明干脆就被打到吐血,我刚把他送到另外一家医院了,先赶回来给您报个信。”

李老板眼角有点抽搐,强压着火气问:“对方说了什么吗?”

“他们说:如果道歉有用,还要警察干什么?”

嘭!李老板狠拍了一下桌子站了起来。泥菩萨也有三分火性,对方实在是太欺负人了。

在办公室里转了好几圈后,李老板总算是稍稍平抑了心中的怒气,冷静下来。

如果是仅仅被打几个人也就算了,实际损失不大,更多的是伤了点面子。对于李老板这样一个商人而言,脸这种东西,要不要都无所谓。但对方明显是不肯就此收手,如果不好好应对,后面说不得还会有更大的麻烦。

李老板最后决定,还是要找个足够分量的人出面说和。至于谁才够分量,则需要先知道对方的后台背景到底有多大。

李老板深吸了口气,语气平稳的对着等了半天的副经理交代:“还是先查清楚安居置业公司老板的背景再说,一个小小探目,绝对不敢这样乱来。”

副经理并没有让他等太久,第二天晚上他就在家里接到了电话。听完汇报,李老板默默的放下电话,感觉自己的麻烦可能有点大。

这家安居置业的老板竟然换成了一位鬼佬前总帮。还有几十位现任警司级的鬼佬跟这家公司有密切来往,甚至包括了总警司这种处于整个香江警队最高层的人物。更有不确定的传闻说,雷洛可能在这公司里有股份,这让李老板连鱼死网破的心思都不敢有了。

还没等他想明白自己怎么就会惹上这样的麻烦,工厂又打电话过来汇报,有一间仓库起火了。

匆忙赶到厂子里处理了整宿,李老板回到家中的时候已经是清晨了。他满脑子里想的都是,到场的侦缉队差佬给出来的勘察结论:管理不善导致货物自燃。

那是间机械备件仓库,里面存储的物件是铁的!铁的!!

“光凭我自己是摆平不了这件事的,只能托潮汕的前辈大亨出面,花大代价请一位政府高官来干预了。。。”早餐的时候,李老板无奈的决定。

李夫人已经知道了事情原委,看着满面愁容的丈夫,试探着问到:“要不要我去找一下沈弼?他的面子,那些鬼佬应该会给的。”

李老板知道,自己夫人在某个社交场合结识了那位汇丰副总经理,关系一直处的不错。

“也好!”说完,李老板慢慢翻搅着碗里的养生粥,用调羹把那几片漂在粥面的青菜全摁到了粥里面。

第四十二章

“要想生活过得去,头上就得带点绿!”孙强义正言辞的大声说到。

今天上午他拿到了华联日报创刊号的样稿,感觉味道不对,急忙召集报社主要人员统一思想,如今正讲到关键之处。

听到这话,下面的一干知识分子们纷纷发出压抑不住的哄笑。

“你们不要笑!这是一种人生哲学,一种生存智慧,也是一种自嘲!你们如果不能理解这个,那就不能理解我们报纸读者的心理。”

孙强严肃的扫视了一圈:“我们的报纸是给谁看的?小市民!小心翼翼的苟活于市井之中的草民!没有安全感,随时担心自己的生活能不能维续,对现实无力反抗只能无奈接受。”

“那么,我们的报纸除了刊登那些他们喜闻乐见的内容之外,还要负责告诉他们两件事情:第一,这不是他们的错;第二,有人比他们更倒霉。这样写出来的报道才会受到他们的喜欢。”

“你们看看报样上的这篇报道:房事声音过大引街坊互殴。居住在观塘木屋的陈伯,因邻家夫妻半夜办事打扰睡眠,上门理论遭反呛:四五十岁了还单身,于是不忿动手。遭警员到场制服并诉控故意伤害。这篇报道是什么立场?是在嘲讽指责陈伯!”

“首先标题要改:木屋半夜叫床声引发血案!是什么让五旬男子走上了绝路?”

“内容叙述方式也要改:观塘木屋区居民,年近五十的单身男子陈伯,半夜受到邻居房事声音滋扰,影响第二天开工。上门争论产生口角进而导致互殴,最终惹来警员到场拘押控罪。木屋区条件简陋生活不便问题由来已久,政府公屋计划实施缓慢,为什么近十年来仅仅营建不过数千单位?香江到底还有多少“陈伯”?记者不禁陷入了深思。”

孙强最后总结到:“我们是小报没错,但要做有立场的小报!内容也都是庸俗的市井生活,但必须庸俗的有深度!”

会议室里的一堆文人们听得目瞪口呆,等了好一会,周石才犹豫的说到:“这样写,是不是有点太过牵强了?同行看到了会说我们哗众取宠,也容易惹到政府那边不快。”

孙强决然说到:“做报纸的,怕什么争议?争议越大卖得越好!政府要是有什么反应,我们就在头版打出口号:华联报社虽然钱没多少,但硬骨头还是有几根的!销量至少能够翻一番!”

从报社出来,回到六楼自己的办公室。孙强只觉得心累,现今香江的这些报人,居然还有那么一点点要脸,比起原时空他们的后辈们来说实在是差得太远了,用起来感觉不是很就手啊。

正琢磨着该怎么让这些人经受一番触动灵魂的思想洗礼,孙强桌上的电话响了起来。

“约翰,是我。”听筒里传来沈弼的声音。

“嗨!迈克尔,最近怎么样?”

“不是太好!布兰特告诉我,金价这段时间的最高价是41.5美元,我的感觉就像是损失了很多钱一样。”

恩?看来自己的投机交易还是对历史进程产生了点影响,以后记忆中的数据会越来越不可靠了。

脑中快速的闪过念头,孙强笑着回应:“迈克尔,你在圣经里难道没有读到贪婪是一种罪恶那句话吗?”

“没有节制的贪婪才是罪恶!好了,不开玩笑了。约翰,我有点事想请你帮忙。”

“哦?那就请说吧,我的朋友。”孙强有点奇怪,沈弼能求他什么事。

“有一位开塑料花厂的李先生,跟我算是。。。朋友吧。他最近跟安居置业产生了点冲突。”沈弼说到:“约翰,你跟白伍德的关系比我跟他更紧密,我希望你能去跟白伍德先生以及你表哥说说,就让事情到此为止吧。”

咦?!孙强倒是没想到,李老板这么早就跟沈弼搭上了关系,但沈弼的面子还是要给的。

“迈克尔,你说的这件事我知道,我也很愿意帮这个忙。但你知道的,那间公司关系到很多警队成员的利益。。。”孙强沉吟了一下:“除非李先生愿意放弃收购旧楼的想法,否则我可能帮不上什么忙。”

沈弼那边显然在衡量这事,等了一会才继续说到:“约翰,香江的市场这么大,即便李先生退出,安居置业也会有其他的竞争对手。我想白伍德先生会理解这一点的。我的建议是,让白伍德先生和李先生谈一谈,也许各自划分一下业务区域,避免直接竞争会是个不错的主意。”

这话说出来,让孙强知道,沈弼显然不是碍于情面而简单打个招呼,肯定有其他瓜葛在里面。

没道理啊!李老板现在的身家有限,在众多潮汕商人中也顶多只能排在中流,所以孙强才敢放开手了欺负他。

一时想不通其中关窍,孙强只好先应承下来再说:“好吧!我觉得你说的也有道理,我会去劝说伍德先生的。”

第四十三章

孙强肯定是想一把弄废掉李老板的,但也仅仅就是想想而已。毕竟李老板身后还有个潮汕商团,借机发作欺压一番没问题,真做的太过分了,必然会有陆续不断的人出面干预。

孙强挂完沈弼的电话,随后就跟白伍德交代了一番,让他去跟李老板喝茶,把东西九龙地区圈住,不许李老板在这片区域内租购旧楼。至于港岛、新界,港岛没什么旧唐楼,购置成本也高,玩拆旧建新的空间有限。至于新界,如今离新市镇开发还早着呢,李老板喜欢囤地就让他去囤好了。

坑害完别人,孙强又开始担心自己会不会被别人坑害算计。而且这次的事情让他认识到,仅仅依靠警队还是有些太单一了,应该尽快对有活力组织进行布局。

因此,刘在明就带了四个精选出来的小伙子,第二天跑到了根德路进行集体有奖问答活动。这些打手都是孙仲招募,刘在明复核过的,身体素质没得挑,之前还找了家拳馆进修过。

其中两个选的是最机灵的,准备给孙强当保镖。另外两个则特意选的是家住慈云山屋邨的,因为孙强当年看过部慈云山十三太保的电影,貌似很牛叉的样子。

两个预备保镖没什么好说的,给有钱老板当保镖,听起来就比现在公司安保的名头来的响亮,待遇好危险度也不高。孙强就问了问愿不愿意从此忠心做事,然后就顺利完成招募。

而那两个计划要派去混有活力团体的,则需要孙强好好设计一下问题。这两人既然原先没混社团,而是跑来当安保,那说明本身还是想走正途的,需要引导他们重新考虑一下。

“两位小兄弟!我看你们骨骼清奇,是练武的好苗子。如果给你们一个机会,像武侠小说里的主角一样,可以扫平宵小,威震江湖。但前提是必须加入一个门派,永不背叛。你们愿意不愿意啊?”

两人对视了一下,怀疑自己是不是遇到传说中的奇遇了。就不知眼前这位奇人,是准备传授神功秘籍呢?还是干脆就把全身功力传渡给他们然后就此咽气呢?

现在的香江年轻人哪有不爱看武侠小说,天天幻想着奇遇美人的?!这个时代又没有那些吹得没边际,动不动就拳爆星系,脚碎洪荒的“高武”“高魔”网文。

首节上一节16/11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