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照在香江上 第104节

《南海石油狂揽超二十亿米元,政府申明将守诺免税!》

这是一张李家坡最大英文报纸,海峡时报的头版。

孙强是想闷声发大财的,可是李家坡政府不肯啊!

后世招商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其实是学的李家坡。南海石油投资之初就有五年免税的条件。老李眼红南海石油投机赚大钱,又不敢毁约坏了名声,纠结之余,就干脆拿这事做文章,替政府宣扬一下信守承诺的形象。

汇丰在李家坡有分行,沙雅拿到这份报纸不奇怪。汇丰现在外汇头寸极为紧张,他这段时间正是听不得米元、英镑的时候,不免就打起了主意。

孙强抵赖不掉,只好耍赖:“沙雅先生,地铁项目的贷款定好了是以收费权质押,不用额外提供担保的。。。”

“外保内贷,跟你在渣打那笔贷款一样办!”大家都是聪明的内行,沙雅不指望孙强这个时候会犯下把外埠米元弄回香江的错误。

“可我觉得,还是增加了我的风险。。。”孙强露出犹豫不决的样子。

“这个问题,我想,总督阁下会亲自找你谈的。你应该去找政府寻求补偿!” 沙雅对于孙强总是乘机捞好处的风格熟悉的很,断然堵上了他的嘴。

香江本地贷款余额中,汇丰约占其中的60%,也就是大概200亿香江元。此外,以包船王和会德丰为主要客户,还有近三十亿米元的外汇贷款。

在过去半年多里,经历了大批企业破产、华资银行挤兑等事件之后,200多亿的香江元贷款中,有五六十亿已经可以事实上划入坏账行列了。而且,还有几十亿也处于连利息都不能足额及时缴纳,随时可能成为呆坏账。

在这种情况下,“休克疗法”实际上对汇丰是有利的。香江汇率大幅贬值的结果,将是状态良好的外汇贷款占比大幅上升,而坏账的实际价值大幅缩减。

假若孙强肯以米元作为担保,汇丰就能再放出一大笔“无风险”的优质贷款,进一步提升整体资产状况。那现在这些足以让汇丰破产的坏账,就会变成可以忽略不计的小问题。说不定汇丰财报利润还能有一个非常靓丽的提升。

至于汇丰手头上的存款余额不足?他们可以自己印啊!

存贷比控制和存款准备?除了已经被接管的那几家华资银行,银行公会现在只剩下三家会员了,主席副主席银行,汇丰渣打,还有唯一的台下群众:有利。

孙强思索了一阵,看在汇丰很快也要变成自己控制的产业的情面上,决定勉为其难的接下这笔送上门的钱,帮他们改善一下香江元资产状况。

送走沙雅之后,他很是苦恼,为什么钱总是花不完呢?!

第二百六十四章

此时此刻,偌大一个香江。

能承担汇率大贬值的过程中的定海神针,为金融系统提供风险对冲;并充当那架撒钱的“直升机”,负责分发增发出来的巨额钞票,孙强就是唯一的人选!

这是香江政府高层和金融系统顶端人群,在得知南海石油手中攥着二十多亿米元现金后的共识。而他们还不知道的是,这连孙强所掌控财富的冰山一角都谈不上。

石油危机是一场超级盛宴,各个分舵为此早就准备多时,并以各种方式擢取了惊人的财富。

在英伦,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黄金做市商的英伦SDS公司,为孙强打理的投资,按每年纯利200%的速度,去年年初就滚到了2亿多英镑。而在七三年开始起飞的黄金大涨中,到年底就变成了15亿。这还是因为体量太大,哪怕同时在北米、英伦、和瑞士开展交易都已经无法加上太高杠杆的缘故。

到了年底,抽出十亿资金转战英伦的股市。做多各家原油公司和炼化企业的股票,在这波原油价格直接翻六倍的大浪中,随便加上几倍杠杆,几个月下来轻松超过五十亿。

除去这笔孙强个人名下的,英伦分舵手中还有当初众多小弟集体走资出去的九亿多英镑和李原平这几年卖辅酶Q10赚到一亿多英镑,扣除掉收购渣打花费的4.5亿之外,还有将六亿多当然也被投进去大赚一笔。就算是替孙强在渣打做过五亿英镑的担保,那也只是不能支取转移,照样可以拿来买股票。最后,英伦分舵就总共收获了三十多亿英镑,用于投资各种产业,并经营政坛势力。

北米同样如此,唯一不同的是,不像英伦有北海油田可以基本自给无虞。北米的炼化能力早就过剩,在这一波里,是需要被做空的那一类。

花费了六亿米元收购整合的南方石油公司并没有上市,但若是肯出手,现在三十多亿的价格也会有大把的公司抢着要。

当时分配到北米分舵的十亿米元,收购南方石油之后,加上小弟们自己的资产和这几年拍电影之类的收益,八亿多米元翻成四十多亿现金。足够卡斯帕从电影转向传媒,大展拳脚的经营起北米分舵的政治影响力。

从今年起,北米的产业投资将会聚集到刚刚兴起的半导体和计算机产业上。 虽然苹果还要过两年才会创立,但英特尔、德州仪器等公司此时都是进行收购投资的极佳对象。

然后就是自力更生的岛国分舵。

毫无技术含量,成本低廉的AV产业,一经发展起来那就跟印钞一样。不再搞多番目,周成缇改做源自华国传统单折戏的说法:“一本道”。短平快的每月推出两部甚至三部片子,人妻、素人、学生、职场,部部有新意,片片受热捧。

加上周边产品和H漫之类的产业,以及依靠市场倍增原理成为吸金怪兽的“岛国生命公司”,筹集了上千亿丹投进了石油危机的这个暴富良机。

最终,赚得盆满钵满后的岛国分舵对属下公司进行了拆分,以降低被岛国那些财阀们关注的风险。独立的证券公司、地产公司、还有专注于电视报纸传媒的投资公司被分别组建出来,各自拥上千亿丹现金,跟原本的TokyoHot,以及岛国生命,成为岛国分舵的五大支柱产业。

当地没有什么像样的石油工业,澳洲分舵则成了收益最小的那个。带着三亿米元闯澳洲的李察,主要还是靠投资黄金,才勉强把分舵资产堆上了十亿米元的门槛。

但接手了怡和洋行澳洲公司之后,倒是先把各种农产品和矿石贸易做了起来,收益虽然不高,可业务直接跟BHP对接。现已顺理成章的开始了谈判,准备收购这家必和必拓的前身。

连只来得及在东南小岛建成了不到两千万桶存储量的原油库的刘在明,也在未来的“经营之神”王老板的哀叹声中,赚取了小两亿米元,就此把建设炼化厂的前期投资尽数捞了回来。

只有南洋分舵的基地组织大头目,帕特里克,没从这场危机中赚到什么钱,依然还在吃救济。不过狗大户通过这场石油危机,从此真正可以称得上是富的流油,手指缝里随便漏一点援助出来,就足够基地国际大批兴建宗教场所和组织夏令营了。

林林总总,孙强已经懒得去计算资产数字。作为掌握历史走势的穿越者,只要用对方法,捡钱这种事实在是太轻松了。真正让他伤脑筋的是如何花钱?!

“阁下!这点风险对我来说不算什么!我曾经向您保证过,公共事业公司将与政府共同承担起任何风险。”没过两天,被麦理浩召见的孙强拍着胸脯,充满深情的说道:“我深爱着这片土地,为了香江的繁荣稳定,我哪怕倾家荡产也绝不推辞。。。”

如果不是有着五十多年的人生阅历和三十多年的官场经验,见惯了各种虚情假意的胡说八道,麦理浩差点就相信了。

“我很高兴你能有这样的决心。孙,政府将会给予你足够的补偿!”

孙强忍不住兴奋的搓了搓手:“那么,尊敬的总督阁下,我们什么时候开始?!”

“明天政府将会先宣布加薪!”

麦理浩脸上还是带有一丝迟疑,但物价上涨已经让各级官员们牢骚满腹,无论后续是不是真正实施“休克疗法”的其它各项措施,加薪这件事都是必须要做的。

“我知道了!公用事业公司立即开始准备,很快就会宣布不限人数的招聘临时工!”

对于留下一点残渣供香江市民们果腹,孙强表示毫不在意,都是血浓于水的同胞嘛!

第二百六十五章

《政府宣布:自本月起,所有政府以及公立机构职员,全体加薪300%!》

各家报纸全数转载了港英政府通过《宪报》发布的决定。一时之间,家中有人吃公家饭的家庭欢欣鼓舞,而其余人皆在羡慕妒忌之后,心中怒火开始升腾。

民生党随即发表申明,痛斥政府不顾民众死活,坐视普通市民生活陷入绝境,却大肆瓜分纳税人的民脂民膏以自肥!

“我们正式向香江所有公司及个人发出号召:即日起,拒绝缴纳任何税费!”

民生党的骨干成员,大都称得上是香江社会贤达,拥有爵士、JP头衔的比比皆是。不仅仅有诸如周爵士、简爵士这些华人头面人物,更几乎全盘吸收了“香江革新会”。

香江革新会是一个在香江的英伦人所组织起来的左翼政治团体。于1948年成立之时,正当二战后首任港督杨慕琦当政。这位港督当时提出计划,准备推动香江成立自治领,让香江去殖民化。香江革新会就是这个“杨慕琦计划”的坚定支持者。可惜的是,在英伦内阁经过一番讨论同意了这项方案后,杨慕琦任期届满,港督换人了。最终,在新的港督葛量洪的杯葛和反对下,这个香江自治计划不了了之。

所以,喊着“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民生党在筹组之初,就与香江革新会的左翼英伦人士一拍即合,是本地华人与英伦人进行大联合的产物。革新会的创始人和主席,贝纳祺曾担任过律师公会主席,现今也是民生党的副主席。同为革新会创始人的叶锡恩,则名列民生党执行委员。正是靠着这些英伦左翼人士,民生党才与英伦工党建立起联系,并在成立之后不久,便加入了组织松散的第二国际。

有着曾被英伦批准过的“杨慕琦计划”在先,香江争取自治其实并不是什么特别困难的事情。偏偏的,杨慕琦计划提出后的几十年里,哪怕有香江革新会这群英伦人坚持不懈的推动,香江人就是宁愿安分的当着奴才,并不遗余力的找着机会花样翻新的为殖民统治者歌功颂德。

直到英伦主子拍屁股走人了,才一边如丧考妣的哭英伦,一边以从未在前主子那享受过的“民主自由”为标准,对实施的自治挑挑拣拣。对此,只能说是“贱人就是矫情!”

从政治上说,争取香江自治,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港英政府对于民生党的活动也一直没什么激烈反应。

但闹“抗税”则截然不同!

民生党内各种头面人物很多。党首陈友恭以频频提出民生计划而深受社会各阶层所看重,叶锡恩颇得下层市民好评。贝纳祺、简爵士等前后几任律师公会主席声名远扬,周爵士、冯爵士、香江会前主席施伦特等商界大佬为数众多,更有不少市民津津乐道的四大家族子弟。。。

但他们隔三差五的搞搞示威游行,发表一下报纸声明,折腾了大半年,其实在麦理浩等英伦官员眼中并不构成什么实质威胁。

因为,这些所谓的社会贤达们不够接地气!

任何一个政治议程,倘若不是直接关系到民众,至少是部分民众的切身利益。那么,民众从是非判断上可能是支持的,口头上支持乃至捐些钱财也没问题,但却极少有人能放下手边生计,而为这个议程投入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更是难以动员这些民众冒着坐牢、乃至掉脑袋的风险去做坚决斗争。

民生党发起“抗税运动”,则是第一次将市民的具体利益与政治议程结合在了一起。民众发现,支持民生党就可以理直气壮的不交税了啊!

显然,这么接地气的倡议,效果必然非常的惊人。而互助会早在一年前就不断的在反复向民众讲述“非暴力不合作”的成功范例,对这种行为营造出了“安全、有效、成功率高”的印象。

倡议一经提出,全香江民众纷纷响应,不仅华人民众热情空前高涨,连英资公司就算不公开宣布支持,至少税也是不会主动去交的。别人都不交,凭什么自己要交?!

港英政府就发现短短几日,办理税务申报的公司和个人的数量急剧下降到几乎为零。再然后,被动员起来跑去查税的政府人员就被愤怒的民众围殴。。。

交税,不仅是政府收入的问题,也是“统治”的具体体现。

哪怕港英政府这个时候已经准备用印钞来代替收税了,一年统共才二十来亿的税收,在开足马力的印钞机面前根本就不算什么。

但一个连税都收不到的政府,凭什么让别人承认管理权?!即便是不缺钱的“慈云山十三太保”,也多多少少的收“治安费”来彰显对于地盘的所有权。

首节上一节104/11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