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名太快怎么办 第636节

所以两人之间的关系开始迅速升温。

七七继续道:“而且我还准备直播呢,好不容易来一趟香格里拉,我可得给我的粉丝们直播这里的人间美景。”

感谢国家。

感谢奋战在一线的工人。

现在华夏全国各地都遍布着信号塔,虽然这里远在云南香格里拉的山里,但是4G信号依然杠杠的,完全不影响直播。

王桓道:“嗯,直播也不错,那你自己小心点。”

吕明军道:“放心,你选的这个地方,野外并无多少危险。而且现在天气渐冷,山里蛇蝎也已经不大活动,只需要小心蚊虫叮咬,以及随时补充体能,基本上不会出问题。”

这就是有一个兵王在身边的好处,野外的生活有了他,王桓几乎可以完全不去考虑各种危险因素,因为吕明军全都为你考虑到了。

……

晚上的时候,王桓找到了一个本地村民的家,家里是一对母女,女儿叫朵娅,这对母女和他脑海中《舌尖》的画面高度重合,所以王桓便确定了她们作为接下来的拍摄对象。

“你们的运气很好,这两天还在雨季,再过一个星期左右,雨季就会过去了,那时候松茸便会消失了,得等到明年五六月份才重新长出来。不过现在也有点问题,那就是松茸没有八九月份品相好,不嫩且影响口感,卖不出很高的价钱。”朵娅坐在篝火旁,给众人详细解释着松茸的采摘和其他注意事项,高原的风吹得她的脸庞有些黑,但是一双眼睛却十分明亮。

旁边,王桓吩咐道:“鹏哥,将摄像机架起来,对准火堆和朵娅拍摄,要特写镜头。亮哥,注意收音,不然弄砸了,以后可不好配音。”

“好的,桓哥。”

“好的。”

刘鹏、游名力、胡亮、陈薇,四人是陪着王桓来香格里拉的员工,充当着此次拍摄的助理。

这个时候,七七在询问了王桓的意见后,便打开了直播。

这些画面并不是什么秘密,无需保密。《舌尖》的精髓就在于高清摄像头的拍摄以及后期的剪辑和配音介绍。现在这些普通的画面放在网友们的面前,他们根本看不出来什么东西。

直播刚开始。

弹幕就飙升了。

“篝火?七七你这是去哪里了?”

“这是农村吧?七七你和桓哥去乡下喂猪了吗?”

“不得不说,现在肉价这么贵,喂猪是个很好的致富之路。”

“五花肉,35一斤,坐标深圳。”

“超市排骨,40一斤,坐标杭州。”

“肉价开始跌了,你们还不知道吗?今天去市场发现跌了五毛。”

“……”

还没几句话,网友们的话题就被带偏了,乐此不彼开始讨论猪肉价格的问题。

不过还是有一些网友注意到了旁边摆着的摄像机以及央视的LOGO,还有穿着央视工作服的王桓和刘鹏等人。

许多人一下愣住。

“这是央视的采访还是拍摄节目?”

“桓哥什么时候变成央视员工了?”

“卧槽,媒体居然没有任何消息透露出来,这么多记者吃翔的吗?”

“厉害!桓哥不声不响居然潜入了央视,他这是想干什么?”

“太不正常了,绝对有大动作!”

弹幕瞬间沸腾起来,很快,神通广大的网友们就挖出了事情真相。

一个名叫“真相只有一个”的网友说道:“刚刚去查询了微博,发现央视九套在今天上午发了一个消息,桓哥加入了央视九套,并且在导演一部名叫《舌尖上的中国》的纪录片,而且这部片子今天正式开拍。现在看来,七七直播的就是桓哥拍摄的这部纪录片了。”

许多人一看,乐了。

“哈哈哈,纪录片?桓哥你这又是闹哪样?”

“你能不能好好干你的正事?怎么又去导演纪录片了?”

“一档纪录片拍摄的再好,又没有收视率,桓哥你这不是自找苦吃吗?”

“毒王行事,我从来没有看懂过。”

“莫非这档纪录片,观众看了以后能够领悟到其中的奥秘,或者得到大自然的馈赠,然后成为一代厨神?”

“不,你想多了,你只会成为一代吃货。”

大家都在直播间各种调侃。

不得不说七七和王桓合体的影响力堪称恐怖,很快王桓导演央视九套纪录片的新闻就冲上了微博热搜,并且被各大媒体报道了出来。

【王桓低调导演央视纪录片。】

【去央视镀金?王桓加入央视,并且前往山区拍摄节目。】

【王桓策划并导演《舌尖上的中国》,这档纪录片到底有何出色之处?】

【……】

于是,《舌尖上的中国》首次进入了大众的视野。

一个纪录片冲上热搜,这可是以往从未有过的事情。仅仅从这方面来说,这档节目的起点已经比平行世界里高出了无数个档次。

平行世界里,因为《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没有任何曝光度,也没有打广告,所以刚开始播放的时候收视率低的惊人,后来随着口碑传颂,才慢慢变成一档王牌节目。

甚至因为第一季太过于出色,即使第三季被无数人诟病,但粉丝们依然将第三季的收视率顶到了2.3这个让人心悸的高度。

而现在这个世界。

首节上一节636/180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