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大佬 第12节

“你好,我是吴国红,哪位?”

“吴总您好,我是华美国际的王业,还记得吗?”

“噢,王经理啊,记得记得,前两周我们通过电话”吴总在电话里热情的说道

“是这样的吴总,我现在到蓉城来出差了,您看今天或者明天您什么时候方便,我们见面详细聊聊”

“你到蓉城了啊,怎么不早说啊,我去接你。这样吧,你在哪,我派司机过去接你来公司,这样也方便你考察一下我们公司实力嘛,呵呵”吴总笑着说道

“吴总您太客气了,我直接打个车过去好了,我知道您公司的地址”

两人客气了几句,王业感谢了吴总的好意,说好自己打车马上过去。

春光路八号,一栋外观看起来有些破旧的写字楼,王业来到十八层,这里就是吴总公司。她们公司是做白酒啤酒生意的,代理了几个国内知名的酒类品牌,生意做得很大。

吴国红是从省供销系统出来创业的,有着深厚的商业渠道资源,生意做得也是顺风顺水,早已身家过亿。

来到前台,告诉前台的小女生自己是来找吴总的,前台拿起电话给总经理办公室打了个电话:“您好吴总,前台有位王先生说有预约您见面……好的好的”

放下电话,前台小女生满脸堆笑对王业说:“王总请这边请”

王业跟着她穿过宽敞的办公大厅往里面走。吴总公司人数不少,办公大厅这边一眼扫去,大概有一二百号人,大家都忙忙碌碌的。

来到吴总办公室,吴总满面笑容的迎了上来:“王经理是吧,欢迎欢迎”

好吧,如果你一个职场新人,出外被人称为经理老总什么的,既不要沾沾自喜,也不用觉得尴尬,这只是商业互吹,客套话而已,不用当真就行了。

“吴总您好,我就是王业”

吴国红四十来岁,身材消瘦,短发,眉毛细而黑,面部线条稍硬,穿着一身灰色的香奈儿羊绒面料套装。

“来来,我们坐这边”吴总客气的示意王业坐下。

吴总的办公室面积毕竟大,约莫有一百平左右,巨大的曲柳木老板台后面是一面书架,上面摆满了各种书籍。这并不一定代表吴总喜欢看书,也不一定代表她满腹诗书,因为大多数有点成就的老板办公室都是这样布置的。无论文化高低,读书多或者看起来读书多总算是一件雅事。

两人对面坐下,互相交换了名片。

吴总一边动手沏茶,一边寒暄道:“刚来吧,蓉城是小城市,比不了鹏城那样的一线城市。”

“吴总说笑了,蓉城现在都快两千万人口了,面积更是鹏城的七八倍,发展潜力巨大啊。”

听起来是随便寒暄,但作为销售高手的王业,还是听出来吴总话中的含义了,或许她不是有意的,但从她这句话中,王业得到了不少信息。

“大鱼要上钩了”王业心中暗想。

第十九章 强势

吴总那句简单的听起来纯粹是寒暄的话,其实包含了多层意思。

首先问刚来吗,其真实意图是想知道王业来蓉城是不是立刻就约见她了。这样就可以判断出王业在蓉城有没有别的意向客户,也就是她有没有潜在的竞争对手。这样的小套路,大部分业务都会在猝不及防下如实回答,从而暴露出自己的底牌。

王业是谁呀,梦中八年,从一个基层员工混到一家中型品牌公司总经理的位置,跑遍全国各地,见识过无数大大小小的老板。听到吴总这么问,他立刻判断出吴总是对华尚这个品牌动心了,不然她不会玩这样的小套路。

然后吴总说蓉城是小地方,鹏城是大城市,深层含义就是她把蓉城视为她的地盘了,她想做整个蓉城的代理,不希望王业提太高的条件。

而王业呢,立刻拿数据说话,人口,面积,这些都是实打实的,也是在暗示吴总,想要这么大的市场,就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吴总有点惊讶地抬头看了看王业,她没想到这个看起来还非常年轻的小伙子这么精明,应对得如此恰当。

虽然自己的意图受挫,吴总反而愈加高兴。做生意毕竟成功的老板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他们挑选合作公司时,首先是看对方公司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她看王业的名片上职务是主管,真没想到华美国际的一个主管级别的职员都有这么强的能力,心里对这次合作更加期待起来。

两人边喝茶边聊天。吴总也说起自己的白酒生意基本在西川也做到天花板了,而且公司已经非常稳定,所以自己就想抽身出来做点别的事情。毕竟是个女人嘛,平时对时装什么的也是很感兴趣,就想找个像样的品牌来做做。

王业立即表示赞同,从华美品牌在市场上的占有率以及销售额谈起,充分说明了国内品牌女装是个非常大的市场,而且在逐年高速增长。

并且随着国家经济高速增长,居民收入水平越来越高,那么消费水平也会相应的提升,对高品质的品牌服装需求会变大。

吴总连连点头,听完王业的话,她直截了当的说:“你寄过来的品牌手册和画册我都看过了,也调查了一下市场。这样吧,你把蓉城市场交给我独家经营。”

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王业端起茶盅一口喝下杯中的茶水,微笑着说道:“我知道吴总的实力,您来操作蓉城市场完全没问题,但是刚才我也说了,蓉城是个非常大的城市,潜力更是巨大。想独自吞下这个市场,不付出相应的承诺和保证,公司也不会轻易答应的。我想听听吴总的市场计划。”

吴总点点头,表情严肃地说道:“既然做了,我就准备做到最好。我初步是这样打算的,单独成立一个品牌管理公司,初期注资三千万,通过招聘挖角,把团队建起来,年内起码开业二十家以上的店,所有知名商场和商业街都要进驻。三年内开到五十家店铺,销售额突破一个亿。”

轻轻摇了摇头,王业打开自己的背包,拿出一副蓉城地图,示意吴总过来看。吴总起身坐过来,伸头看地图。这是一张A3纸打印出来的彩色地图,只见上面密密麻麻的用油笔画着小圆圈,还标注了很多数字。

“吴总请看,这是蓉城所有商圈和大型居民区的示意图,经过我统计,蓉城现在有62家百货商场,一百多条商业街,还有将近两百个大型小区。其中我们剔除一半消费水平较低的地方,那么还有差不多两百个点符合华尚这个品牌进驻。”

王业抬头看着吴总,语气坚定地说:“既然双方都有实力,市场又足够大,那我们就大胆一些,市场份额从来都是靠抢的,而不是靠自然增长!”

听到王业的这番话,吴国红有点心潮澎湃,她忍不住附和道:“王经理说得对,看准的事情就要全力去做,不能畏首畏尾的。”

她期待地望着王业问道:“那王经理认为我们怎么做比较合适呢?”

王业胸有成竹:“如果资金上问题不大的话,今年内我们在蓉城就要开50家店,而且是集中同一天开业,配合上本地电视报纸等媒体的广告。要让蓉城市民在所有的中高端商场,所有的步行街看到我们品牌。这样的规模效应,不担能降低吴总的经营风险,而且有着巨大的广告效果。”

五十家店同时开业,这可是大手笔,起码在吴国红的印象中,西川从来没有哪个品牌做到过。这样的事情如果是从自己手中做出来,可能自己就要一战成名,震惊整个西川商界了。想到这里,吴国红兴奋起来。

犹豫了一下,吴国红转头问道:“如果一次性开五十家店,前期要预备多少资金?”

王业拿出一张空白纸和一只圆珠笔边说边写:“我大致给你算一下”

五十家店,其中30家开到百货商场,进百货的话没租金,是扣点形式,这样的店前期投入很小,但要准备一定的流动资金,商场有结账期限,一般一个半月到两个月不等。一家百货商场的专柜,基本的装修费用加上货品再加上压账期,要40万左右.那么30家百货专柜也就要1200万的资金。

剩下20家店开在商业街,这个费用就大一些,因为街铺牵涉到转让费,还有租金一次性交半年甚至一年的情况,还要选在比较旺的地方。不过街铺的好处就是后期没有乱七八糟的事情,管理方便,而且资金回笼快。平均每个街铺要150万的前期投入,这样就是3000万的资金。

再加上前期的电视报纸户外广告等宣传费用,这个预算200万吧,不过宣传非要公司会给予一定的补贴。

最后就是办公场所和人员招聘费用了,这块准备个三五百万流动资金就行了。

总体算下来,吴国红要预备五千万的资金……

第二十章 大合同

王业和吴国红两人从中午谈到晚上七八点,午饭和晚饭都是吴国红让秘书订餐后送到办公室的。最终两人达成初步协议:

首节上一节12/113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