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教师 第97节

  张然淡淡地道:“自然不甘心!”

  吴瑞德凝视着张然的眼睛:“那你就没其他的想法,只是想做电影?”

  张然吸了一口气,认真地道:“半年前,我经历了一次小小的挫折。如果不是李哥借我220万,我的项目怕是被别人生生抢走了。从那天开始,我就更加确信自己最初的想法是正确的。要做自己想做的电影,就不能只做电影!”

  吴瑞德对这个问题充满期待:“哦,那么你打算做什么?”

  张然缓缓地道:“电影是产品,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平台,我要做的是一流企业!”

  吴瑞德一怔:“一流企业做什么?”

  张然轻轻的吐出四个字:“生态系统!”

  吴瑞德眼睛一亮,这是一个全新的提法,闻所未闻,这个张然确实有门道:“什么是生态系统?”

  张然不紧不慢地道:“北美电影收益靠的是产业链,电影票房只占20%,DVD出租出售占40%,电视和周边占40%。拿迪士尼来说,电影、电视电台、衍生产品、迪士尼乐园,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这就是生态系统。不过好莱坞模式在中国行不通,DVD几乎卖不了钱,电视台在国家手中。在中国做电影靠票房能活下来,还能活得不错,但最终难免会成为巨头的食物。我在想,影视圈和时尚圈是连在一起的,光是服装这一项国内市场每年就超过千亿,十年后会超过万亿。如果能将时尚产品和影视整合在一个平台,通过影视作品和明星带动潮流,推动时尚产品的销售,那就能形成一个以影视作品为起点的生态系统!”

  吴瑞德相信张然是有想法的,但张然真的说出来后,他还是有些呆了,这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非常独特的想法,不过这种模式闻所未闻,你觉得实现的可能性有多大?”

  张然对此显得十分有信心:“在这个时代只有创新才能赚大钱,今年春节《时间囚徒》带动MP3销售就是一个例子;美国有一个叫橘滋的服装品牌,名不见经传,但最近美国流行街拍,这个牌子顿时就火得一塌糊涂;再说韩流,韩国影视作品在中国赚不了多少钱,但这些影视作品带起了一股哈韩的风潮,却让韩国商品在中国大行其道。光是衣恋这个牌子的服装去年在中国的销售额就达3亿,并且以每年60%到70%的速度增长,十年后衣恋在中国的年销量会轻易突破百亿!”

  吴瑞德微一沉吟,指出其中的问题:“服装是传统产业,投资回报偏低,一个品牌要几年才能做起来。服装和影视是不同的行业,你如何整合,让其步调一致,而不发生内耗?企业必须有战略重心,什么都做,往往什么都做不好。90年代初,摩托罗拉CPU、移动通讯、数字信号处理这三块都拥有世界最强的技术。只要垄断其中任意一个,摩托罗拉都会成为巨无霸,但摩托罗拉什么都在抓,结果什么都没有抓住!”

  张然点头道:“你说得很对,很多伟大的公司都是死于内耗!影视和时尚要整合在一起确实不容易,不过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一切皆有可能。不管电影公司,还是服装公司都会网络化,这是大势所趋。互联网为整合提供了可能!将来,我在网站上看完电影电视剧,觉得里面的服装漂亮,我直接就在网站的商城下单,第二天快递就把服装送到我家里。这并不是幻想,是完全可以实现的!我想建立的就是这样一个包括平台、内容、终端、应用的生态系统,一个整合了吃穿玩乐的全产业链!”

  吴瑞德手微微抖了一下,如果真的建立起这个一个生态系统,那将是一个庞大的帝国!不过正因为如此,他反而看不明白了:“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构想,要实现的话需要很长的时间,那你为什么还不着手,反而继续当老师呢?”

  张然微笑道:“影视和时尚要靠明星来推动的,与其包装那些既没有演技,又没有品位的成名演员,还不如我自己来训练自己学生!”

  吴瑞德有些明白了,怪笑道:“原来你是学楚庄王,三年不鸣,三年不叫!我们IDG投资向来看人,我很看好你这个人,所以钱我借给你!不过我有一个条件,我希望能够入股你的项目,需要多少资金你说。”

  张然是重生者,拥有两世记忆,但并不代表着会一帆风顺,半途翻船的事太多,敌人太多,一个人前行很难走远的,他需要盟友一起面对时代和命运的挑战。他没有丝毫犹豫:“差不多一年半,或者两年之后,我会开始自己计划的第一步。如果你们投1000万美元,我给你5%的股份。”

  吴瑞德皱眉道:“1000万美元才5%的股份,太少了!”

  张然信心十足地道:“一点不少,你们投这1000万,两年之后可能会翻十倍。其实我不需要任何投资,有足够的能力独立来做这个项目,那时候创意传媒差不多上市了!”

  吴瑞德沉吟了一下,终究还是点头道:“行,我相信你的判断!”

第184章 天工重彩

  天空突然下起雨来,砸在地面上,溅起细细的水花。

  昏黄的灯光下,室内各种物件都折射出温柔的光泽,看的人心暖暖的。

  张然悠然自得的独自坐在卡座里,端起杯子,喝了口茶。这时,他的视线注意到外面那个撑着伞向这边走来的男子,嘴角不由露出了笑意。

  陈宁宇这家伙,总算是来了!

  张然通过股票质押式的方式从IDG那里借到了2000万美元。拿到这笔钱,电影前期的很多工作就可以开始正式展开,摆在第一位的当然是特效问题。

  都知道做特效贵,只是很多人不知道特效贵在人工上。以为美国为例,一个中等水准的特效人员年薪4万美元左右,高级人员六万美元,顶级人员则十五万美元。一个特效密集的电影超过千人很正常,阿凡达特效人员高达就1855人。假设《六道众生》的特效人员有一千人,工期一年,这一千人都算成中等技术人员,那也是4000万。当然这些人很有可能同时做两三个项目,减半去一半,工资也是2000万!

  如果张然自己有个特效公司的话,那电影的成本会低很多。一千人做一年,工资只是2000万人民币。与美国相比便宜了8倍。这就是为什么后来许多好莱坞特效公司的项目都外包给中国的根本原因。

  当然,张然打算建特效公司,除了成本原因,更重要的一点还是为了方便。自己的公司自己可以负责整体框架,细节的东西分交给不同电影公司来处理,难的部分找大公司,简单的找小公司,这样整体的特效水平就能够掌控。

  自己有一个特效公司还可以让公司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研发,制造出对自己需要的效果,这也是好莱坞很多导演成立特效工作室的根本原因。

  陈宁宇打着伞走到咖啡馆的门口,甩了甩伞上的水,走出了大厅。他抬眼看了一眼,见张然正冲自己招手,便走了过去:“不好意思,来晚了!”

  张然点点头,笑得很爽朗:“行了,跟我客气什么,坐下说话!”

  陈宁宇跟张然也算老朋友了,没有客气,在张然面前坐下。

  张然还是老样子,脸上总是挂着微笑,看起来淡淡的,好像很随意,但陈宁宇知道张然并不是随意的人,他是那种极有主意的人。

  陈宁宇知道张然不会平白无故的叫自己出来喝茶,肯定是有事。至于张然找他做什么,恐怕除了特效不会有其他的。不过他并没有点破,很随意的聊着。

  “老陈,黄征他们现在怎么样了?”聊了几句,张然开口问道。黄征是陈宁宇的学生,当初参与了《时间囚徒》的后期,技术水平不错,不过现在他们已经毕业了。

  “他们都挺好的,有些进了动画公司,有些进了游戏公司。制作《时间囚徒》的特效是他们简历里最光辉的一笔,因为参与了这个项目,他们工资都比其他人要高一截。”陈宁宇微微一笑道,“不过他们离校的时候都挺遗憾的,说你可惜不继续拍科幻片了,不然大家就跟着你混。”

  其实五月份张然从奇幻电影节回来,那时他手里有一点钱,考虑过组建特效公司,把黄征他们留下。只是那时很多事情还不确定,他放弃了:“把他们召回来吧,这回我们要拍科幻片,而且是大片。我打算要组建一个特效公司,不会像上次那样,做完项目大家就散了!”

  陈宁宇一怔,眼中浮现出兴奋的光芒:“你打算开一家特效公司?”

  张然点点头:“是的,而且我想请你负责特效公司!”

  陈宁宇目光炯炯地看着张然,眼中射出火一般的光芒来。做完《时间囚徒》,他就关注起国内国外特效的发展情况来。他意识到电影特效必定大行其道,成为电影发展的主流。

  此时,听到张然的话,陈宁宇激动地道:“愿意,当然愿意!”

  张然点了点头,微笑着道:“这回我们要做的是科幻大片,预计成本为9000万,有大量的特效,需要和国外的团队合作,因此必须成立一间特效公司来操作!”

  听到投资9000万陈宁宇吃了一惊,这投资在国内算是顶级大片了,敢玩这么大投资的也就张艺谋、陈凯歌,没想到张然竟然玩的这么大。他对张然是越来越佩服了:“9000万啊,冯小钢都不敢这么玩,靠国内肯定收不回成本,风险很大啊!”

  张然笑着提醒道:“不是9000万人民币,是9000万美元!”

  陈宁宇手一抖,杯子里的茶水泼到了桌子上。他手忙脚乱的收拾了一番,然后吃惊地道:“你不是在开玩笑吧?9000万美元,你在哪儿拉的投资,这么高的投资到时候怎么收回成本?”

  张然倒也没有多解释,这涉及到太多好莱坞运作的东西,保险、预售、完片担保等等,一两句话根本说不清楚,笑着道:“预算的问题,不用担心,我已经拿到了2000万,剩下的会通过好莱坞的方式来运作,不会有问题的!至于收回成本,靠国内当然不可能收回成本了,所以我们这部电影是全英文的,会请好莱坞一线明星担纲,男主角目前的人选是基努·里维斯,就算最后定的不是他,也会是同一个级别的,其他的演员也大部分是好莱坞的。你先看一下剧本吧!”

  说完,张然打开电脑,将故事板推到了陈宁宇面前。他是来跟陈宁宇谈特效的,肯定得让对象对剧本有个大致的了解。

  陈宁宇拿着鼠标,慢慢的翻着故事板。剧本的前半部分充满悬念,整个故事处在一种迷雾之中。后半部分节奏更强,冲突更加激烈。当最后的结局来临,男主角将大反派钉死在十字架上,站在空中仰天长啸的时候,整个人只觉热血沸腾!

  故事的套路有点好莱坞,但并不是单纯的爆米花电影!

  剧本看完,陈宁宇喉头蠕动了一下:“难怪要投9000万,最后这一场大战实在太有意思了。从地上打到天上,从一个世界打到另一个世界,然后第三个、第四个世界。这肯定会是一部很精彩的科幻动作片,不输《黑客帝国》!不过这么大的项目,靠我们这么点人肯定做不出来!”

  张然点点头:“这部电影有上千个特效镜头,靠我们要完成后期不知道后年马月了,更重要的是我们缺乏经验。我是这么想的,特效分为三块,都市风景由我们自己的特效团队来制作,处理打斗、追车和以及两场对战会请一家外国公司,此外,钢丝的拆取、合成、图形、标志牌、天空置换、环境和速度变化会另外请一家公司,整个项目由三家公司共同完成!除此之外,我会从国外请几个特效师加入我们公司,担任艺术总监,以及执行官,另外还会从国外临时聘用一批特效工作人员加入我们的团队,协助我们完成特效制作!”

  陈宁宇知道张然是在美国那边读书的,由他去请人问题不大,点头道:“既然有美国那边的公司和人员加入,那问题不大。”然后他又追问道:“聘请好莱坞的特效人员加入我们公司,肯定要花不少钱吧?”

  张然苦笑道:“肯定得开高工资,不然人家也不会来,而且很难请到真正顶尖人才!不过没办法,慢慢来吧!”

  陈宁宇听了张然的话,微笑着道:“是我,我们又穷,又没有名气,能来就不错了!”然后又想了一下,道:“我还有一个问题,国内电影用特效的极少,这部电影拍完后公司怎么办?”

  特效并不是一个高利润的行业,尽管目前好莱坞大片几乎都有特效镜头,但特效部门最终获得的利润只有5%左右。

  特效公司和电影往往签的是打包协议,项目多少钱一开始就定了。但特效制作存在很多主观成分,在制作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反复修改的情况,但最终所能得到的酬劳只是合约规定的价码,每一次修改的成本都是特效公司要承担。改得越多,成本越高,很多特效公司就是这么倒闭的!

  特效公司要生存下来是相当艰难的!

  张然对此倒有信心,上一世他看到了国内很多特效公司的成长,知道正确方向是什么:“维塔成立的时候只有几个人,经过《指环王》的淬炼,现在是世界闻名的特效公司,根本不担心没有项目。只要我们把这部电影做好了,展现我们的能力,就算接不到好莱坞的项目,接一些外包不成问题的。我们有成本的优势!更重要的是随着我们国家经济发展,进电影院的人会越来越多,电影会越做越精致,特效会越来越多,这是大势!”

  听到张然的这些话,陈宁宇拍拍手,笑道:“你说得很对,特效是大势所趋!不过说实话,现在国内电影人对这方面重视不够,甚至可以说没有这方面的意识。不说别的,就是咱们学校导演系的老师都没有这方面的意识,现在教学生的还是新浪潮的那一套。法国自己都守不住阵地,被好莱坞攻占了,他们还在教法国几十年前的东西!”

  听到陈宁宇的话,张然轻轻的叹了口气,上一世国产影视剧经常被骂五毛特效。其实特效师常用的软件Houdini、Maya等都能买到。很多美国剧组拍摄时用到一些特殊设备,比如运动捕捉,这些也是可以买到的。这些经过短期培训就可以上手,从技术上来说中国跟好莱坞差距并没有想象的大,真正差距在其实在导演身上!

  张然不想提这些让人不快的事情,笑着道:“这样,我拿1000万出来,是人民币,不是美元,作为运作的资金。你替我打理好这个特效公司,我给你15%的股份。怎么样?”

  陈宁宇自然不会拒绝:“我一直觉得你是做大事的人,现在我更加确信这一点。那我先谢过了,一会儿我定个章程出来,明天开始张罗这事!成立公司得有个名字,不知道我们这个公司叫什么?”

  张然轻轻吸了一口气,吐出是个字来:“天工重彩!”

第185章 宁皓要拍科幻片

  2002年10月22日,天工重彩在中关村科技园挂牌成立。张然没有大肆宣扬,只有宁皓他们几个导演组的人到场,其他人张然都没通知。

  现在公司只是雏形,只有十多个技术人员,以及几个管理人员。一家真正的特效公司,往往会包括人才培训基地、公关部、技术部等等多个部分,有上百人的规模。

  张然打算东京电影节后去一趟美国,把电影的一些前期合约签了,然后聘请几个特效师回来,作为公司的骨干。UCLA有相应的专业,毕业的学生从事特效工作的很多,华人从事特效的不少,挖几个人回来应该不是太难。

  张然对自己的特效公司有信心,大家都是年轻人,心气都很高,基本上都是真的喜欢电影。大家都憋着一股劲,想要干出一番事来。当然,他并不奢求天工重彩成为维塔那样的世界巨头,只是希望,等到十年之后,中国电影要做特效的时候不要清一色都是韩国团队,不要一提韩国团队就好像很牛!

  他不知道别人怎么想,反正他觉得那是中国电影人的耻辱!

  张然吸了一口气,对众人高声宣布道:“天工重彩以于本日成立了!”

  公司的员工听到张然将太祖的腔调学得惟妙惟肖,一个个都狂笑不止。

  太不严肃了!

  等笑声停下来,张然继续道:“公司能不能发展起来,靠的是我们整个团队所有人的努力!你们知道,我一直相信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所以我不会亏待大家。等公司发展起来,大家肯定会是直接受益者!”

  说到这里张然顿了一下:“特效并不是个赚钱的行业,好莱坞那边每天都有特效公司成立,也每天都有特效公司倒闭。我是这样想的,接其他公司的活就不说了,要是接我们自己的活,电影上映后特效公司将获得3%的利润分成!而且等到公司做起来了,我会拿出股份与大家分享!当然,这得等到公司做起来,所以大家一起努力吧!”

  在这个在信息大爆炸时代,一条消息在人们眼前往往是稍纵即逝。天工重彩的成立不过是长河里的一小朵浪花,顷刻间便归于沉寂,没人关心,也没人关注。

  下午的时候,张然带着导演组的人在会议室开会。特效公司成立了,一些需要前期准备的素材就可以准备了。

  上半张然对宁皓说过,愿意投资,让宁皓拍电影。这几个月,宁皓一直在改剧本。现在马上十一月了,也不知道剧本怎么样了。他不由问道:“宁皓,过了这么长时间,你的剧本应该完成了吧?”

  “《疯狂的石头》对我来说还是复杂了一些,我打算放一放。你说过第一部电影不能砸,要是砸了就没以后了。所以我打算拍相对简单的故事,我买了一篇小说叫《伤心者》,打算拍这个故事!”宁皓言简意赅道。

  “《伤心者》,是何夕的《伤心者》么?”张然眼睛顿时瞪大了,这真的有点出乎他的意料。

  宁皓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对,上个月我去《科幻世界》,准备买《爱别离》的版权改编电影,结果编辑告诉我,何夕写了一篇更好的,杂志社准备明年一月份发表,建议我看看,就是《伤心者》。”

  国内的科幻迷几乎没有不知道《伤心者》的,是何夕的代表作。最初张然也考虑过拍《伤心者》,只是《伤心者》与他一直修改的那个故事有些近似,因此他选择了《时间囚徒》。

  《伤心者》有两条线,一条是主人公何夕对科学的追求,另一条是母爱。

  何夕研究出来的东西导师的不支持、女朋友也不理解、所有人都不理解,只有母亲夏群芳坚定支持着。她将自己所有的存款都交给了何夕,让儿子出书。身为母亲,夏群芳的要求非常的简单,就是希望自己的儿子开心。不过虽然她费尽心力,世界却是无情的,何夕在各种打击之下最终疯了!

  一百五十年之后,科学家何宏伟无意间在女儿就读的小学图书馆中发现了何夕的著作《微连续原本》,通过这本书他解决了困扰整个人类一百多年的难题。

  这本书之所以保留下来,正是因为何夕的母亲夏群芳。她根本不知道《微连续原本》有多伟大,也看不懂这本书的内容。她只是想让自己的儿子高兴,告诉儿子,他的书被图书馆买走了。实际上,她只是将偷偷藏在各个图书馆没人的角落。就这样,这本闪烁着不朽光辉的巨著才得以保存!

  张然将故事的大概内容和其他人说了下,接着道:“《伤心者》好拍,但真要拍好其实很难。故事比较简单,缺乏明显的冲突,很容易拍成沉闷的文艺片。其他方面我不担心,就是担心节奏。说实话,国内导演绝大部分节奏都不好,这是和好莱坞的一个重大差距。不过我相信你能拍好。剧本改得怎么样了?”

  宁皓点点头:“剧本已经写两稿了,邢娜在帮我润色细节的东西。确实像你说的那样,故事比较简单,很容易拍得沉闷,因此我在结构上作了调整。我是这想的,将何宏伟作为第一视角。电影的开篇是何宏伟在女儿的学校图书馆看到了《微连续原本》。这本书是绝对的天才著作,给了何宏伟极大的启发。但何宏伟没听说过何夕,他很奇怪,这样的天才怎么会在历史上一点痕迹都没下来?于是,何宏伟开始追查何夕的线索。追查一个一百五十年前的普通人非常困难,何宏伟历经艰艰难也只找到两张何夕跟母亲的合影,以及何夕死前的一段录音。当然,电影在这里不会放出录音的内容,电影的最后才会放出来。

  在《微连续原本》的帮助下,何宏伟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发表了一系列论文,神速地完成了大统一理论方程式,并基于大统一理论制造出了时空转换设备。带着对何夕的好奇,何宏伟回到了一百五十年前。接下来就是小说的内容,何宏伟看到了何夕对科学的执著,母亲对何夕的爱。等到何夕疯了,故事就走向结局,何宏伟在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奖台上讲话,并播放了何夕死前的录音,两声呼唤,妈妈,妈妈!你觉得怎么样?”

  “改得相当不错,这样故事就有悬念了,会好看很多。你小子果然对多线叙事也特别的癖好,本来只有两条线,结果你又添了一条线!”张然笑着冲宁皓鼓掌,这不是恭维,他是真觉得不错,“不过你这么改有大量的未来场景,成本肯定比较高,电影的预算需要多少?”

  “未来部分并没有多少大的场景,反倒是一下细节的东西比较费力,比如未来怎么看电视,怎么上网,这些都比较考验导演的想象力。我大致估算了一下,按照我的标准来拍,预计要500万。200万用于电影的拍摄,300用于后期和特效。”宁皓徐徐道。

  “500万的投资,要1500万的票才能收回成本。这很难,你打算怎么收回投资?”张然并没有指望这片子赚钱,就是最后真亏了他也能接受。宁皓还年轻,各方面都不成熟,拍得不尽人意可以理解,他看重的是宁皓的未来。

  宁皓敢要500万的投资,对收回成本还是有信心的:“电影频道能卖50万,VCD卖50万。有了联想MP3的成功,争取到广告植入不是什么问题。你想未来人们用的电器还是海尔、联想,那是多好宣传?我的目标是200万的植入,这不会太难。剩下200万,靠票房回本就不难了。《科幻世界》每个月能卖将近30万册,实际读者会更多。到时候肯定会一起宣传。只要电影质量不出问题,票房应该不错。另外,国内观众喜欢这种涉及亲情的感人电影,像90年代的《妈妈再在我一次》,去年的《我的兄弟姐妹》,票房都很好。如果我们营销得力,是有希望达到《我的兄弟姐妹》票房的!”

  《我的兄弟姐妹》是一部成本仅为280万的小制作,发行方就是抓住感人这一点大做文章,形成了话题效应,最终取得了将近2000万的票房。宁皓能看到这一点,说明他真的很有商业眼光。

  “演员方面怎么考虑的?”张然笑着点点头。

  “何宏伟我打算请胡君来演,年龄合适,演技又好。何夕想请黄垒老师来演,夏群芳打算找吕中老师来演,何夕的朋友老麦打算让黄勃演,何夕的女朋友江雪想请婧初来演,就是不知道她有没有档期,不知道她是不是你那部戏的女主角。”宁皓很希望张婧初出演江雪,《时间囚徒》的口碑很好,胡君和张婧初再次出现科幻片,是一个很好的宣传噱头。不过他知道张婧初是张然的御用演员,张然很有可能会让张婧初做《六道众生》的女一号。

  “现在还不确定,《六道众生》涉及到一些政策性的东西,现在我还搞不清楚。电影虽然是我投资,但故事是放在美国的,大部分演员也是好莱坞演员。广电会不会把我们算成外国电影?会不会要求必须有中国演员担任主演?这些东西不清楚。等我把制片人敲定了,到时候找广电了解完情况,才能决定女主角的事!”张然对此也相当无奈。

  “你的电影运作太复杂了,国内只有你敢这么玩,也不知道我何年何月才有机会拍这样的大制作!”宁皓一脸羡慕地道。

  “慢慢来吧,以后肯定有机会的!你赶快行动,等《伤心者》的剧本改完就开始建组,我对你这部电影很期待!”张然笑着道。

  “你这么说我压力很大啊!不过你放心,我肯定会尽力的。”宁皓虽然说得很轻松,但表情却很严肃。一个大四的学生能拿到500万的投资,要是放在一年前,那简直就是做梦。因此,不管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张然的信任,他都会全力以赴。

  张然暗自得意的笑了,上一世宁皓想拍刘慈新的科幻小说《乡村教师》结果没拍成,这回第一部电影就拍上科幻片了!

第186章 红毯上

首节上一节97/53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