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教师 第84节

  等到十一点半,剧组宣布休息。张然带张婧初到外面吃饭。其间两人聊到《爆裂鼓手》,张然提醒道:“电影会送到东京电影节去参赛,东京电影节跟奇幻电影节不同,关注度非常高,必须准备礼服。这个必须要提前准备,否则时间上来不及,千万不要忘了!”

  张婧初点点头,然后又笑道:“我还没走过红地毯呢,这回要好好体验一下!”

  吃过中午饭,张然回到《黎明之前》剧组,让剧组派了一辆大巴,将班上的学生送到了义乌。学生们结束了这一学期的学习,现在他们该回家了。

  第二天上午,《黎明之前》剧组在国贸大厦举行发布会。全国各大媒体都赶了过来,现场人山人海。他们一边思考着自己要提什么问题,一边等待着发布会的召开。

  《黎明之前》这部电视剧算是本年度最受期待的电视剧,张建东导演这两年拍电视剧拍一部火一部,又有陈道名、陈保国两位大腕加盟,再加上张然这个引入关注的导演新星,因此不管是媒体,还是普通观众都对这部电视剧充满了期待。

  上午十点,张然和张建东带着陈道名、陈保国、左小清他们几位主演来到了发布会的现场。刹那间,闪光灯疯狂的亮起,强烈的白光闪个不停,咔嚓咔嚓的照相机快门声不绝于耳。

  张然看了一眼,现场的位置坐满了密密麻麻的媒体,就连过道里都站满了媒体记者。他知道陈正宏为了这场发布会没少花力气,邀请这么多媒体就是为了制造声势,营造出《黎明之前》未播先火的氛围,这样等接下来的首播招标会才能爆出高价。

  张然瞥了众人一眼,大家的反应神情各异,左小清有些不适应,虽然正视着前方,脸上带着笑容,但能感觉到她的紧张;陈道名、陈保国这些老江湖则非常的淡然,简直像是参加茶话会班轻松。

  发布会很快开始了,首先是制片人,以及导演感谢媒体的支持,然后谈自己对这部戏的看法。张然作为导演自然也要谈自己的看法,不过他知道记者过来是要找新闻点的,自己要是滔滔不绝的讲废话,记者肯定不爽,要是记者不爽,他们手下的笔头就可能带着情绪,然后写出让人不舒服的东西来。所以,他只是简单谈了几句,把时间留给记者们提问。

  等到张然讲完了,记者们都变得兴奋起来,接下来该大家提问了。一个女记者率先举手,他站起来问道:“张然导演,你是非常优秀的导演,很多人都非常看好你,张建东导演也是非常优秀的导演,执导了《刑警本色》、《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在内的引起轰动的电视剧,不知道在剧组你们谁听谁的?”

  张然看了提问的记者一眼,这个问题可不好回答,涉及到他跟张建东的关系,一个不好,就可能被这帮记者大做文章。他笑着道:“这位美女,我是在《黎明之前》开拍一个月后才进组的,肯定是副手,不然剧组没法运作的,你说对吧?我跟张建东导演经常会就拍摄的问题展开讨论,有时候也会争吵,不过他从来不会拿总导演的权威压人,跟他合作非常愉快。”

  在场的记者听到张然的回答都点点头,不愧是做老师的,说话有条有理,逻辑清晰,而且表现得相当有涵养。要利用他制造点矛盾,炮制出一篇导演矛盾的新闻,看来这只是大家的美好愿望而已。

  女记者刚坐下去,一个男记者站起来问道:“张然导演,听说《黎明之前》这部戏有一个角色本来定的是另外一位演员,但你为了捧自己人,强行换成了张婧初,有这回事吗?”

  这个问题让在场记者都精神一振,有这等事,这可是大新闻啊?他们等待着张然怎么回答,是避重就轻,还是怒火冲天的大骂,不管哪一种这回新闻都好写了。

第160章 炒作

  张然微微皱了一下眉,他实在没想到一上来就遇到这种问题。不过这种问题不能回避,你要是回避,别人就会认为你有问题。面对这种问题必须要回答,而且要把事情说清楚,让对方无话可说。

  他看了一眼那个记者,保持着微笑:“不管电影还是电视剧,换角是相当普通的事情。在拍摄的过程中,我们确实换了一个演员,换演员的原因很简单,演员的演技实在太差劲了,根本达不到我们的要求。不过我们换掉的角色是一个相当小的角色,总共只有八场戏,如果按时间的长度来算的话,那个角色出场时间总共不到20分钟。我相信在场的媒体朋友都是讲道理的人,如果我要捧人,怎么着也该找一个重要角色吧,拿一个不到20分钟的角色来捧人,能捧出什么效果来?”

  台下的记者都笑着摇头,对一部电视剧来说只出场二十分钟,完全就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角色,看来传言不靠谱!

  那个记者贼心不死,继续问道:“你为什么不选其他人,一定要选张婧初呢?”

  张然淡淡地道:“因为她正好在横店,而我跟她合作过两部戏,对她比较了解,就让她过来客串了几场戏!”

  这番回答滴水不漏,那个记者也挑不出什么毛病,只能坐下了。

  然后有一个女记者举手,站起来,问道:“陈道名老师,你对这部戏有什么评价呢?跟张然这样的年轻导演合作有代沟吗?”

  陈道名神情淡然地道:“这是我从影以来哭得最多的一部戏,几乎把我这半辈子积攒下来的眼泪都哭光了。”此话一出,引得台下一片笑声。陈道名继续道:“这部戏心理的刻画比较细腻,情节环环相扣,剧情发展也有出人意料之喜,是一部聪明的好戏。至于张然嘛,他让我想起拍《一个和八个》时的张艺谋,同样的聪明,同样有想法,同样的努力,跟他合作非常愉快!”

  现场的记者都吃了一惊,竟然把张然和张艺谋相比,这评价未免太高了吧!

  接下来,记者们不停的提问。陈道名、陈保国他们都是老江湖,回答问题有条有理,滴水不漏;左小清倒是比较年轻,不过她是第一次做主角,属于比较新的新人,没有太多可挖掘的东西。一圈问题下来,记者们的观众点又重新回到了张然身上。

  “张然导演,你对《黎明之前》的前景怎样看,你觉得观众会喜欢这部电视剧嘛?”

  张然信心十足地道:“有陈道名老师他们的精彩演出,有张建东导演把控全局,再加上我的故事,相信《黎明之前》一定能受到大家的欢迎!”

  那名记者又问道:“既然你这么有信心,那么你觉得这部戏可以达到多少收视率呢?”

  张然脸上的笑容不减,肯定地道:“收视率这个东西不是我们能够掌握的,虽然我们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但这还是要观众去选择。不过如果你非要让我给出一个答案的话,我觉得能够达到15%!”

  整个现场突然间陷入了一片死寂,谁也没想到张然会抛出这么高一个数据出来。

  这两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娱乐方式越来越多,选择也越来越多,电视剧的收视率是逐年下降。四五年前电视剧的收视率达到20-30%并不稀奇,现在能够超过10%就已经是精品了。

  虽然这部戏有陈道名、陈保国,但15%这个数据还是有些夸张了。如果拿到15%的收视率,肯定是全年的收视冠军。

  “15%的收视率,你在开玩笑吧?”提问的记者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不仅是他,在场所有人,台上的演员,台下的媒体记者全部目瞪口呆。

  张然看了看其众人的表情,微笑着道:“我对《黎明之前》充满信心,这是一部开风气之先的作品,必然会成为经典,收视率不可能低于15%!”

  这话真不是吹牛,上一世《黎明之前》可是与《暗算》、《潜伏》并称为谍战剧的三大高峰,是绝对的经典作品。现在张然他们拍的这个版本,不但阵容更加强大,演员的演技也更加出色,因此他对收视率极有信心。

  不过现场的记者们不知道,在他们看来,谍战剧题材比较老套,想拿到这个收视率几乎不可能!

  “他竟然敢说有15%的收视率!”

  “15%的收视率啊,他可真敢说啊!”

  “《康熙王朝》才13%,就算这部戏有陈道名和陈保国,但这个题材年轻人不喜欢,要达到这个收视率根本不可能!”

  现场的记者们议论纷纷,一个个神情身份激动,不管怎么样,这回新闻不会没写的了。

  张建东诧异的看着张然,作为导演他自然是希望自己拍的戏收视率越高越好。他对《黎明之前》很有信心,也相信这部戏会成为经典,但15%的收视率实在太夸张了,几乎不可能达到。

  一名记者站起来问道:“张然导演,不知道发你说的这个收视率,是地区的收视率还是全国的收视率?”

  现场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张然的身上,等着他给出答案。

  张然淡淡一笑:“我说的是地区收视率。”

  记者们对这个回答有点失望,地区收视率达到15%没什么稀奇的,要是全国收视率那就不一样了。

  看来张然虽然狂妄,但还没有彻底失去理智!

  张然继续道:“收视率要看播出的平台,如果是省台《黎明之前》的全国收视率不会低于10%,如果是央视肯定能超过15%!”

  听到这话,本来有些失望的记者们顿时又激动了。央视收视率超过15%,比《康熙王朝》的13%都要高,这也太敢说了!

  那名记者刚坐下,下一名记者站了起来:“张然导演,15%的收视率是个非常难达到的数据,你的信心来自哪里?”

  “去年陈道名老师《康熙王朝》收视率高达13%,陈保国老师的《大宅门》收视率接近21%,我们这部戏是他们两人联手,在加上张建东导演,再上与众不同的故事,低于10%,那无疑就是失败!”张然看了看台上的主创,又看了看台下的记者,十分肯定地道:“我敢这么说,这部戏收视率达不到10%,此生我将不再执导任何一部电视剧!”

  此话一出,好似在平静的湖里扔了一个炸弹,顿时掀起了巨大的波澜。

  “竟然说收视率达不到10%就不拍电视剧了,这到底是太有信心,还是太疯狂了?”

  “疯了,这简直是在拿自己的前途炒作!”

  记者们都变得有些疯狂了,现场的闪光灯疯狂地闪着,他们要用最直接的方式记录下这疯人的疯语。

  一个小时的时间很快过去,主持人宣布发布会结束。张然他们感谢了一下与会的记者,然后慢慢的走下舞台,离开了。

  吃中午饭的时候,张建东看着张然,摇头道:“张然,虽然咱们都对《黎明之前》有信心,但你给数据实在太高了!数据给高点倒也没什么,但你不该拿收视率打赌,万一你输了怎么办啊?”

  陈正宏还期望以后跟张然有更多的合作,对此也非常担心:“是啊,10%的收视率啊,到现在为止省台收视率超过10%的就只有还珠格格第一部和第二部。现在电视剧的收视率又在逐年下滑,恐怕明年还珠格格第三部也未必能够破十了!”

  《黎明之前》的制作成本很高,陈道名和陈保国两位大腕都是十万一集,加上其他各种费用,整部戏的制作成本达到了两千万,陈正宏几乎将全部身家都押在了《黎明之前》上。为此陈正宏不得不拉其他人进来投资,林慧茹正因为如此才有机会进剧组。

  这些是张然后来听张建东说他,他知道陈正宏承受的压力很大,因此希望在卖片上出一点力:“我这是为后面卖片造势,要是收视率能达到10%,就算不能拿到收视冠军,起码前三问题不大,应该能卖个好价钱了。”

  听到张然这么说,陈正宏不住摇头道:“那也不能拿你的前途开玩笑啊!”

  以《黎明之前》的故事,加上陈道名、陈保国的出色演绎,张然觉得自己冲到10%的希望很大,淡然一笑:“我不是赌徒,我敢爆这个数据,那么肯定是有把握的。就算真的不幸输了,也没什么了不起的,我本来对电视剧也没什么兴趣,不拍就不拍,无所谓的!”

  电视剧太粗糙了,对一心拍电影的张然来说并没有太多的好处。如果不是欠着张建东和陈正宏的人情,如果不是可以带学生们来实习,他肯定不会参与《黎明之前》的拍摄。对他来说,电视剧参与过一次就行了,以后他不会再拍电视剧了。

  第二天发布会登上了各大媒体的娱乐版面,其中报道的重点就是张然对收视率的预测。这立刻引起了一阵热议。

  “这个张然实在太膨胀了,《时间囚徒》取得了高收视,又在国外拿了奖,他就以为自己是绝世天才。15%的收视率啊!有那么容易吗?现实肯定会狠狠地给他一巴掌,让他知道什么叫现实!”

  “太狂妄了,就当一次教训吧!相信经过这次失败之后,他肯定能认清现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也应该是一件好事!”

  众多的议论声之中,绝大部分是负面,甚至很多原本看好张然的人也因为这件事情失去了好感。

  张然倒是无所谓,对影视剧的宣传来说,不怕有人骂,有人骂说明有人关注,怕的是没人关注,后世无数的电视剧不都是越骂越火么?

  事实证明,张然的策略确实有效,在媒体的报道之下,一时之间满城风雨,无数人记住了这部叫《黎明之前》的电视剧。

第161章 杂志社

  北电标准放映厅。

  银幕上光影流动,学生周旭和老师陈为的冲突正在加剧,陈为的咆哮声让现场每一位观众胆战心惊。

  此刻,正在放映的是《爆裂鼓手》。这是专门为学校领导和老师组织的看片会,北电有一个传统,不管是学校的老师也好,毕业生也罢,只要拍了电影,都会带电影回学校组织看片。

  《爆裂鼓手》七月初就完成了后期工作,并且已经送去广电总局审核,不过张然在忙着拍《黎明之前》,才拖到了现在。

  一百分钟的电影很快播完。

  也不知道是谁率先拍起了掌声,然后掌声一片。到场的领导和老师都知道张然对《爆裂鼓手》有一个定义——鸡血片,现在他们彻底感受到了这一点,他们只觉内心激荡,情绪激昂,简直想大吼两声,整个人跟打了鸡血似的。

  张然听到大家的掌声,没有什么特殊的表情,这个反应在他的意料之中。

  郑冬天不可思议地道:“当初看剧本的时候我感觉故事不错,拍出来会是一部好看的电影,但我没想到会这么好看。全片节奏感太好了,丝毫不拖沓的一个半小时,看得我热血沸腾,整部电影只能用酣畅淋漓来形容!”

  其他老师也都对电影赞口不绝:“非常过瘾的一部励志片,可能只有偏执狂才能达到一般人难以企及的境地,看完令人震憾的同时也不免有一种唏嘘感!”

  “这并不是励志电影,我实在无法认同陈为的三观,如果一个老师不懂得拔苗助长和因材施教,那么他就是沉湎于个人世界的精神暴徒,太可怕了!”

  “对啊,我也这么觉得,整部电影看完让人背脊发凉!”

  张慧军看着张然,开口道:“这片子拍得很好,不过好莱坞风格太过明显,不知道你们准备送去哪个电影节参赛?”

  张然道:“这种好莱坞风格比较明显的片子三大不会收,因此我们打算先送去东京电影节参赛,然后送到圣丹斯电影节去!”

  张慧军点头道:“东京电影节比较注重发掘新人,给新人的机会比较多。咱们青影厂这几年一直没有拿得出手的作品,现在就靠你们这部电影打翻身仗了,要是有什么困难可以跟学校反映!”

  看片后的下午,张然在东京电影节的官网报了名,然后到邮局将《爆裂鼓手》的光盘寄给了电影节的组委会。

  邮件寄出去,剩下的就是等待,等九月中旬电影节公布入围名单。

  对此张然非常有信心。

  原版的《爆裂鼓手》拿到奥斯卡最佳影片在内的多项提名,张然拍的这个版本,其他方面和原版各有上下,但在镜头语言上丰富很多,入围东京电影节应该问题不大。

  现在该做的都做了完成,也没有其他事,张然比较清闲,因此,他打算在这段时间之内把自己接下来要拍的电影剧本先写出来。

  张然早就打定主意,接下来的电影要拍科幻片,而且要去美国拍。主要有两方面考虑,第一是到时候带学生到美国去,能够避开非典;第二是希望通过和美国团队的合作锻炼自己的队伍。

  对于到底拍什么,张然一直比较纠结,到底是从记忆中拷贝其他人的电影,还是找自己喜欢的小说来拍。直接拷贝记忆中的电影相对比较简单,选择也比较多,成功的把握比较大,但他总觉得拍纯美国故事没多大意思;而找小说来拍的话,费力不说,关键是风险比较大。

  不过看完《爆裂鼓手》的成片后,张然对自己的能力更加自信了,他觉得自己有足够的能力拍自己想拍的电影。因此在权衡之后,他还是决定自己找喜欢的故事来拍。

  作出这个决定之后,张然坐飞机来到了蓉城,然后拦了一辆出租车来到人民南路四段十一号。这里是中国科幻迷心中的圣地,也是《科幻世界》杂志社的所在地。

  一九七九年,西川省科协创办了一个名叫《科学文艺》的科普杂志,就是《科幻世界》杂志社的前身。当时与它风格一样的刊物有北平的《科幻海洋》、天津的《智慧树》、黑龙江的《科学时代》和《科幻小说报》,被称为中国科幻的“四刊一报”。

  在那个百废待兴的时代里,《科学文艺》轻而易举就达到了二十万册发行量。其它几家科幻报刊也是一样。但是很快,在政治和市场的压力双管作用下,科幻杂志销量锐减,其它几家杂志无法抵挡,纷纷倒闭,只有《科幻世界》在苦苦坚持。

  最困难的时候《科幻世界》一期只卖了700本,为此编辑们不得不推着板车上街卖书。凭借着对科幻事业的热爱,《科幻世界》挺过了最艰难的岁月,慢慢走向了辉煌。如今,《科幻世界》已经成为全球销量最高的科幻月刊。

  张然是科幻迷,以前来杂志社拜访过,此时再来是轻车熟路。他直接坐电梯来到6楼,《科幻世界》的编辑部跟记忆中的一样,一间大办公室,十几个人在里面办公。张然在门口看了一眼,就准备往里走。

  就在这时,迎面走来一个十八九岁的漂亮女孩。作为北电的老师,张然见过太多的漂亮女孩,因此他的目光几乎没有在对方的脸上停留。

  但那个女孩看到张然却一怔,一双眼睛就在张然身上打转,就在要与张然擦肩而过时,她开口问道:“请问,你是张然对吗?”

  张然听到这话,不由打量了女孩一番,似乎在哪里见过,仔细一想便想起是谁了,是夏茄,后世有名的美女科幻作家。科幻一般分为硬科幻和软科幻,而夏茄的作品比软科幻还要软,因为被大家戏称为“稀饭科幻”。张然虽然对她的作品无爱,但还是十分友好地道:“我是张然,你好!”

  “真的是你!没想到来《科幻世界》杂志社参观能遇到你,真的太幸运了!”夏茄看着张然欢呼不已,整个人显得特别兴奋。她是科幻迷,今年考上了北大物理系,因此她专程来到蓉城拜访自己最喜欢的《科幻世界》,却没想到竟然遇到了自己最喜欢的导演。她原来还打算等9月份到北平上学的时候,偷偷溜进北电找张然签名,没想到竟然在这里遇上了。

  她兴奋的打开背包,取出一支笔和一个小本递想张然,满是期待地看着张然,问道:“你能帮我签个名吗?”

  “当然可以!”张然和善地笑道。对支持者,他肯定是笑脸相迎。他接过笔在笔记本上写道:“祝天天开心,心想事成!”

  夏茄将张然的签名收好,喜笑颜开地道:“我特别喜欢你的《时间囚徒》,真的太棒了!曹林和蔡妍很配的,他们没在一起可惜了。等你的新电影上映,我一定会去电影院支持!”

  张然笑着点头:“电影已经拍完了,年底你就能看到,是一部特别棒的电影!”

首节上一节84/53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