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教师 第449节

  去年年底,金龙大战的惨败让王建林和万哒明白了宣传渠道的重要性,这几个月万哒一直在暗中运作此事,现在事情已经差不多搞定。他信心十足地道:“万哒在媒体这块已经在发力了,跟百度、新浪、以及多家新媒体都谈好,会共同组建一个新媒体平台,所有联盟成员进行深度合作,联盟成员优先获得万哒集团旗下所有公司投放的订单;而这些媒体也将优先对万哒的项目进行推广和宣传。”

  张纬平听到这话就笑了起来,猛拍王建林的马屁:“既然百度、新琅这些互联网巨头都将跟万哒结盟,那万哒的宣传资源就不比世纪巅峰差了,果然姜还是老的辣的!”

  在座众人都有心跟万哒合作,大家很快就合作的内容进行协商。他们很快取得了一致,此次合作要打通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韦恩斯坦负责电影北美的宣发,而万哒负责中国电影市场;而且他们还约定将共同投资商业大片,用好莱坞技术包装中国故事。当然,现在主要谈的还是框架性的东西,具体内容还需要反复沟通、反复谈判,往往没几个月时间是完不成的。

  不过等到会谈结束的时候,王建林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笑容,都非常看好这次合作。

  哈维拿起手机晃了晃,上面是《洛杉矶时报》刊登的《未来启示录》的影评:“张然的《未来启示录》下个月就要上映了,我们就拿这部电影试试联盟的实力吧!”

第939章 影评出炉

  张纬平问道:“美国媒体对这部电影是什么反应?”

  哈维皱了皱眉,道:“反应很奇怪,关于《未来启示录》的报道很多,但关于电影的评论却少得可伶,直到今天才有几篇像样的影评出炉,但还是很少!”

  张纬平又问:“那媒体评价怎么样?”

  哈维轻轻摇头道:“全部都是好评,而且评价都高得吓人。”

  《金陵十三钗》在北美的口碑惨败后,张纬平对北美影评人深恶痛绝。在他看来,如果不是媒体恶评如潮,《金陵十三钗》票房会多几千万。听到《未来启示录》口碑极佳,他马上道:“这些影评人是被张然收买了,不然影评早就出来了,怎么会今天才出来!”

  哈维摇头道:“应该不是,这几篇文章都是权威媒体发表的,不是野鸡媒体,应该不是被收买了!”

  王建林直接道:“哈维,说说你的想法吧!”

  哈维晃了晃手机,道:“根据这些影评提供的信息,《未来启示录》讲的是人类对机器人进行压迫,最终导致机器人发动起义。在电影中与机器人作战的是美军骑兵第一师,整部电影是有反美倾向的!当初国防部拒绝为《未来启示录》提供支持,就是认为电影在抹黑和丑化美军。另外电影下半部的监狱部分,也有映射美军虐囚丑闻的嫌疑!”

  张纬平明白哈维的想法,但他对此有些怀疑:“《阿凡达》也被认为是反美反美军的电影,可票房都破记录了,美国观众应该不在乎这种事吧!”

  哈维笑道:“美国保守势力是很强大的,而保守势力非常强调爱国主义。前两年,有个运动员在升美国国旗的时候,没有将手放在了胸口位置以示尊重,就引发了美国网友的质疑,网络上一片骂声。《阿凡达》有反美嫌疑,但并不明显,而且卡梅隆跟张然不一样,对美国民众来说是卡梅隆自己人,而张然是中国人!就像黑人之间开玩笑可以说对方是黑鬼,要是白人你敢喊个黑鬼试试,绝对会打起来!有些事自己人说没有关系,那叫自我检讨,但哪里轮得到外人来说三道四的!”

  哈维脸上浮现了阴森森的笑容来:“只要我们把这件事炒起来,必然会引起保守群体的抵制。《未来启示录》是R级,片源又已经泄露,回本压力本身就很大,如果再有部分民众抵制这部电影,那么《未来启示录》必然惨败!”

  张纬平和雅各布森他们眼前一亮,张然这么多年来,一直是票房保证,要是《未来启示录》票房惨败的话,对张然肯定是个巨大的打击,当即叫起好来。

  王建林见众人群情激昂,好像取得了多少胜利似的,有种遇到猪队友的感觉,开口道:“不行,不能这么做,你们这么做不但不是再害张然,反而是在帮张然!”

  众人非常不解,这怎么是在帮张然呢?哈维更是直接问道:“为什么这么说?”

  王建林冷冷地道:“就算这部电影赔了,就算票房为零,也不过几亿美元,难道张然赔不起吗?可要是这部电影因为反美在美国票房惨败,那中国民众会怎么想,中国政府会怎么想?对张然的好感是不是会大大提升?你们这是在为他送政治资本。在中国做生意,尤其是做到我们这种程度,已经不光是经济问题,很多时候都是政治问题!”

  王建林见哈维他们一脸茫然便,用略带嘲讽的口气道:“张然为什么把世纪影都放在之江,你们以为没有政治上的考虑?难道张然不知道主题公园项目回本慢,对公司的发展是个拖累?张然非常清楚,但他的资产绝大部分在国外,在这种情况下,国内银行怎么敢轻易贷款给他,国家又怎么会信任他?所以,他才会加大在国内投资,搞了这些主题公园。”

  哈维他们几个美国人对中国的情况不了解,对王建林的话不是很理解,但张纬平却听明白了:“我们不但不能说这部电影是反美的,还必须说电影是亲美的!”

  王建林露出了孺子可教的表情:“要想真正搬倒张然,就是要削减国家对他的信任。只要国家觉得张然不可信,那他离完蛋的日子就不远了!”他见哈维他们一脸狐疑,用不容置疑地语气道:“你们按我说的来做!”

  也就在这天,著名电影学者大卫·波德维尔发表了《未来启示录,关于人类命运沉思》的文章。前年波德维尔盛赞张然的《一个人张灯结彩》是新世纪的《公民凯恩》,曾引发不小的争议。到现在两年过去了,已经没人再质疑他的说法,在很多影评人眼中《一个人张灯结彩》就是新世纪最佳影片。

  现在波德维尔对《未来启示录》的评价出炉,自然引起了极大关注,很多人都想知道这次他会在怎么评价张然的新片。当这些人翻开波德维尔的文章,只看了一行,就被震住了,波德维尔对《未来启示录》的评价并不比《一个人张灯结彩》差。

  在这篇将近3万字文章的开头,波德维尔写道:“雷德利·斯科特曾经说过,在《2001太空漫游》之后,科幻电影已死。很长一段时间,我认为这是正确的,《2001太空漫游》之后,再也没有那么激动人心的科幻电影了。不过看完《未来启示录》,我知道自己和雷德利·斯科特都错了。即使科幻电影真的曾经死去,《未来启示录》也让它活过来了。”

  在文章中,波德维尔从光线、色彩、结构等多个角度对《未来启示录》进行了详细分析,其中结构是他分析的重点:“《未来启示录》是一部极其特别的电影,电影分为上下两个部分,而上下两部分又都是三幕式结构,都有各自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单独拎出来完全可以作为两部独立的电影存在,电影上半部分是战争片,下半部分是监狱片。一位导演要拍一部电影就很不容易了,张然却在一部电影中拍出了‘两部好电影’,这是前所未有的壮举。这种独特的结构源自于中国传统诗歌宋词,宋词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半部分叙事,下半部分抒情,上下两部分前后呼应。

  第一遍看《未来启示录》,我对电影的结构感到纳闷;直到看第二遍我才意识到这种结构的奇妙之处。我甚至做了很多页的笔记,但由于电影信息量太多,还是可能错过了很多巧妙安排的元素。

  从大结构来看,电影上半部分是讲机器人受到人类压迫,发动了起来,在战场上取得了优势;而下半部分,监狱中的人类受到了机器人的压迫,为了自由和尊严进行了暴动,最终机器人换掉了原来的监狱长……”

  在用大量笔墨对电影的结构进行分析后,波德维尔开始探究电影的主题:“张然曾经说过中国人的信仰是历史,而中国历史有个有意思的现象,中国历史是一个不断循环的历史,一个王朝腐化堕落、对人民进行残暴的统治,于是这个王朝很快被推翻,新的王朝建立起来。而这个新王朝开始表现总是很好,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变得越来越强。但随着国力的强盛,统治者逐渐腐化堕落,对人民的统治越来越残暴,最终又天下大乱,政权被推翻,然后又一个新的王朝建立起来,又开始了一个新的循环。

  其他国家很少看到像中国这样明显循环的历史,但从整个人类历史来看,也总是在不断重复,不断循环的,还惊人的相似。14世纪的时候西班牙是全球的霸主;到了17世纪荷兰取代西班牙成为全球霸主;18世纪英国取代荷兰成为世界的霸主;到了20世纪美国又取代了英国成为世界霸主。

  不只人类历史如此,纵观整个地球历史,在人类出现之前已经出现了无数的主宰,地球的历史也是一个不断的交替循环的过程,人类只是地球智慧生命交换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而下一个取代人类的可能就是机器人。

  电影的主角亚当斯,并不喜欢战争,但他还是非常坚定的与机器人进行战争,而他作战最重要的理由是,机器人太过强大,随着机器人崛起,人类很可能会被机器人奴役。而他的猜测在电影的第二部分得到了证实,在南极的监狱中,人类会因为对机器人的反抗而被肆意枪杀。到这里,电影的主题呼之欲出,就是人类的过去和未来是一种循环,或者说轮回。

  《未来启示录》是在讲人与机器人的战争,但这场战争其实是两种生命或者两种文明更替的开端,所以,电影本质上是关于人历史以及未来的思考。对于机器人是否会取代人类,电影并未给出确切的答案。不过张然最后还是给大家留下了希望,善良是智能的一部分,而善良最终会让我们获得拯救。”

  在文章最后,波德维尔总结道:“很多导演都找到了将类型电影转为艺术电影的方法;比如韦斯·安德森和他的喜剧,还有保罗·托马斯·安德森和他的情节剧,但这些都很少能拍成既是口碑之作又是大片。

  库布里克做到过,在拍完商业精品《斯巴达克斯》《洛丽塔》和《奇爱博士》之后,他执导了《2001太空漫游》,这是一部有关生命的沉思,也是科幻片宇宙观的奠基之作。从那之后,他拍任何电影都如鱼得水,既可以拍熟悉的类型,也可以尝试挑战性的叙事或主题。张然现在做到了同样的事,《未来启示录》是张然的《2001漫游太空》。对我们这些热爱电影的人来说,这是最大的幸运!”

  波德维尔对对东方电影、东方文化比较了解,那本著名的《香港电影的秘密》也正是他的手笔,侯孝贤、杜琪峰等人的电影,他都有过分析。正因为如此,波德维尔对《未来启示录》的解读要比其他北美媒体更深入。很多看过盗版的北美观众在读完他的文章后好似醍醐灌顶,甚至不少影评人也大受启发。

  在波德维尔的文章发表后,《好莱坞报道者》、《综艺》等媒体纷纷跟上,《未来启示录》在北美的媒体评价终于开始爆发。

第940章 结构革新

  几乎所有《未来启示录》的影评都会用大量的笔墨分析电影结构,不少影评认为这是昆汀的《低俗小说》之后,电影结构的又一次革新。

  1994年被很多人认为是最伟大的电影年,这种说法当然有些夸张,比1994年更牛的年份并不是没有,但1994年确实是电影大年,在这年出了很多好电影。而在这一年的所有电影中,影史地位最高的无疑是昆汀的《低俗小说》。

  在《低俗小说》之前,类型片在叙事上严格遵循因果关系,按时间顺序出现的事件序列;而《低俗小说》打乱事件出现的时间顺序,形成的闭环结构是对类型片语言的彻底改写,《低俗小说》的非线性叙事结构本质上是对再现体制话语规范的颠覆,是对电影结构的一次革新,影响了后来的一批电影,因此《低俗小说》影史地位极高。

  如果说《低俗小说》是典型的圆形结构,而将宋词的结构引入了电影的《未来启示录》则是对称结构,同样是对电影结构的一次革新,自然受到影评人的热烈追捧。

  《视与听》的主编尼克·詹姆斯盛赞《未来启示录》是一次伟大的尝试,不过尼克·詹姆斯不像波德维尔那样精通东方文化,对电影结构的分析也不像波德维尔那么深入,他把分析的重点放在了视听语言上。

  尼克·詹姆斯在文中写道:“古典战争影片多用远景、全景镜头,以及长镜头展示历史的广阔背景,空间和宏大的战争场面给人以大气磅礴的感觉。这种战争片气势很足,波澜壮阔。从视角来看,镜头是架设在战场之外的,观众是以旁观者角度审视战争,不过这也带来了一个缺陷,观众的代入感和临场感不够,缺乏那种身临其境的震撼感。

  斯皮尔伯格的《拯救大兵瑞恩》完成了对战争片的革新,将战争片从古典带入了现代。其实斯皮尔伯格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把摄影机放在战场中间,大量采用主观镜头和手持摄影,让观众仿佛真的置身战场,具有极强的临场感。这种影片虽然在战争的宏大气势方面有所欠缺,但是通过细节的表现更善于表现人物的内心,更善于表现战争的残酷性,也更容易触及观众的心灵,形成冲击观众心灵的视觉震撼力。

  在《未来启示录》中,张然在古典与现代之间寻找到了平衡,让电影在拥有强烈的代入感的同时,具有大气磅礴、波澜壮阔的史诗感。电影中很多古典与现代结合的镜头,比如电影第一场战争戏的最后一个镜头,按照景别是一个大远景,这是古典主义电影视听语言的基本规范,作为结语的最后一个镜头应该是大景别,以表现整个战争的气氛和规模并且具有明确的结束感。但这个镜头又有些不同,这个大远景一直在运动,是持续的推镜头,最终镜头推向了亚当斯的长官,而他的长官已经死亡。正因为亚当斯的长官死亡,在接下来,他才会接到命令带领部队作战。因此,这个镜头的功能就不只是段落最后大远景镜头的造型和气氛渲染的作用,还具有明确的叙事作用。

  于是,整个镜头有两个功能,作为结束感的全景性镜头和作为叙事功能的近景性镜头,既满足了扫描全场表达气氛的功能又起到了叙事作用。这种处理既符合古典主义视听语言的基本要求又增强了叙事,并且能够直接快速进入到下一段落。在电影中有大量类似的手法,因此沃卓斯基姐弟以及其他导演才会说,《未来启示录》是古典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媒体和影评人对《未来启示录》分析和解读的很多,包括音乐、色彩、思想等等,而这些都是导演的精心设计,确实值得反复品读,比如电影的配乐,除了上下阕对称之外,为什么选择这些古典音乐都是有深意的。

  除此之外,媒体对电影中几位主演的表演也是赞不绝口,盛赞“这是马特达蒙从影以来最好的一次演出”、声称“那个伟大的罗伯特·德尼罗又来回了”、媒体纷纷表示他们将是今年奥斯卡的大热门。

  斯嘉丽·约翰逊的表演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赞赏,《洛杉矶时报》直接表示,对任何一个女演员来说,比艾米丽·斯通这个角色更吸引人、更具挑战性的角色不多。有关爱与仇恨、演员的表演以及角色转变都被融入角色中,斯嘉丽·约翰逊奉献了她职业生涯中最棒的演出,如果她角逐奥斯卡影后,很难有人能打败她。

  在《综艺》看来,张然是全世界最会指导演员的导演之一,在《未来启示录》中演员们都发挥出了超高的水准,而斯嘉丽·约翰逊也真正找到了自己,她对艾米丽的塑造令人印象深刻。

  《娱乐周刊》十分肯定地表示斯嘉丽·约翰逊将凭借艾米丽拿到奥斯卡提名:“我们并不想这么早就蹚奥斯卡这池水,但斯嘉丽·约翰逊的表演如同带电一般令人震颤,足以把死人从坟墓里震醒。”

  媒体的如此好评让斯嘉丽·约翰逊笑逐颜开,这次冲奥的机会真的很大,但在兴奋之余她又有些担心,《未来启示录》是在7月份上映,这个时间段上映对电影冲奥是相当不利的。

  北美每年会有大批奥系电影上映,冲击奥斯卡。为了吸引观众和评委的注意力,获得奥斯卡大奖提名,大多数导演选择在每年的9月至12月上映自己的冲奥影片,于是9月至12月也被称为电影市场的冲奥季。

  因为电影越临近年底上映,越容易借助颁奖季的宣传深入人心,形成话题效益,还可以顺道省了二次宣传的费用,最重要的是能从潜意识里影响学院成员投票。如果冲奥影片放在暑期档或者年初,电影宣传周期过后,热度就大幅下降,学院成员对电影的印象就淡了,投票欲望自然大大降低,对冲奥十分不利。

  将《未来启示录》放在7月上映,说明张然和顶峰娱乐根本没有冲奥打算的,至少最开始是没有这种想法的;科幻片不受学院待见,拿奖比较困难,再加上张然的新片很快要开机,因此,张然和顶峰娱乐会不会花力气进行公关实在难说。

  斯嘉丽·约翰逊心里非常希望张然和顶峰娱乐能够全力公关,帮自己拿下奥斯卡,但她怎么想根本不管用,真正能做决定的只有张然。只是张然这个人看起来很好说话,但骨子里非常强硬,如果他不愿意冲奥,谁都拿他没办法。

  沉吟了一阵后,斯嘉丽·约翰逊拨通了张然的电话:“张先生,我想问你一件事。”

  张然直接道:“什么事,你问吧!”

  斯嘉丽·约翰逊不想显得自己太急切,委婉地道:“媒体和影评人对《未来启示录》的评价很高,认为是今年奥斯卡的大热门。不知道顶峰娱乐会不会全力冲奥,需不需要我们配合宣传。如果需要的话,我好提前协调档期,全力配合剧组进行公关!”

  张然轻轻一笑,斯嘉丽·约翰逊关心的不是电影冲奥,而是她能不能获得奥斯卡提名,甚至获奖。这完全可以理解,她在文艺片里摸爬滚打多年,也合作过不少大导演,但一直没有获得过奥斯卡提名,确实挺尴尬的;而且奥斯卡除了能给获奖乃至提名者带来巨大的声誉,还能带来真金白银的收益,明星获奖就意味着能获得更多的片约和更高的片酬。

  好莱坞经纪机构统计,获得奥斯卡表演类奖项的演员下一部电影片酬至少会提高20%。对于年轻演员来说,他们的片酬会因为奥斯卡获奖而呈现2、3倍的增长。比如在凭借《黑天鹅》获奖后,娜塔丽·波特曼的片酬迅速从百万美元级涨至千万美元级。

  现在斯嘉丽·约翰逊片酬就100多万的水平,如果她能拿下奥斯卡,片酬肯定会翻好几番。正因为奥斯卡能够带来切实的好处,所以,好莱坞明星为出演有潜力获得奥斯卡奖的电影不惜自降身价。

  张然仔细想了想,这届奥斯卡影后应该是詹妮弗·劳伦斯,是影后的小年。詹妮弗·劳伦斯是个极有天赋的演员,她在《冬天的骨头》里的表演让人惊叹,但在《乌云背后的幸福线》中表演相对一般,之所以能获奖,韦恩斯坦的公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对而言,斯嘉丽·约翰逊在《未来启示录》中的表演难度更大,完成度也更高,也更对学院的口味。如果顶峰娱乐全力公关,她还真有可能拿下影后桂冠!

  张然开口道:“《未来启示录》比较商业,又是科幻片,最开始并没有考虑过要冲奥,但现在有机会冲击奥斯卡,肯定还是要冲的,毕竟奥斯卡能够带来真金白银的收益。”

  听到张然这么说,斯嘉丽·约翰逊就放心了,呵呵笑道:“我以为只有我这种事俗人才考虑金钱的事,像你这样的艺术家肯定会蔑视金钱呢!”

  张然轻笑道:“电影是烧钱的艺术,没钱想艺术都艺术不起来的。”

  跟斯嘉丽·约翰逊聊了几句,张然便挂掉电话,然后打开了网页看了看,烂番茄网页上全是红色的新鲜番茄。到现在为止烂番茄总共收率了17篇影评,全是新鲜,烂番茄指数100%;而影评人给出的评分也达到了惊人9.2分。MTC则收录了八家权威媒体的影评,其中有5个打出了满分,两个95,一个90分,平均分为98分。可谓是好评如潮。

  不过媒体的好评并没有清除片源泄露带来的负面影响,BOX最新的长期预测对《未来启示录》大幅度下调,首周从1亿下调到了6800万,总票房从2.4亿下调到了1.78亿。

  要是《未来启示录》上映后真是这个表现,肯定会亏本。不过现在事情到了这种程度,张然也实在没招,只能把希望寄托在观众身上来了。

  张然放下鼠标,靠在椅子上轻轻呼了口气,然后看了看时间,马上要两点了。今天下午,电影节有电影节创投会的路演,这关系电影节的未来,他必须到场。张然当即振作精神,匆匆走出房间,直接电影宫。

第941章 创投会

  张然走进电影宫,进入创投会现场时,大厅里面已经坐满了人。来参加今天这个创投会的,既有亚影的学生,也有小马奔腾、光线等电影公司的相关负责人。

  亚影的学生看到张然进来,都毕恭毕敬地起身问好;电影公司老板和投资人也纷纷过来跟他打招呼;而张然也非常有亲和力,跟大家很随意的聊着。

  小马奔腾的老总李民,感叹道:“这个圈子大忽悠太多,不靠谱的项目特别多,现在有你们来对电影项目进行筛选,我们就轻松多了!”

  其他电影公司的老总纷纷附和道:“上次我遇到个项目,号称自己将担任高希希执导的红色经典三部曲的制片人,号称葛优、王菲、刘亦菲等人均已答应参演。”

  “你这个不算什么,我遇到的项目才吓人,名字叫《别动队——让炮弹飞》,制片方说,他们将邀请姜文、葛优、周润发三大影帝再度携手,影片预计成本高达3亿人民币。”

  听到《让炮弹飞》现场一片笑声,这名字一听不靠谱,建筑太扯淡了!

  有老总感叹道:“现在电影产业发展特别好,大量的热钱涌了进来,就有一堆不靠谱的人,找几个写手瞎编的剧本大纲,男女主角的名字随便填,然后冲着那些有钱老板瞎吹牛,吹晕一个是一个。”

  “是啊,现在这个圈子太乱了,各种不靠谱的人都往里面挤!”

  张然笑着道:“这就是我们搞创投会的目的,把靠谱的电影公司和电影项目找出来。”

  中国电影最缺的是人才,其中导演特别缺。不过这里有个悖论,新人导演想要别人投钱给你拍电影,首先你得有一部电影来证明你自己的能力。可你在没有拍出一部电影来之前,投资人又不会信任你的,不会给你投资的。你拿不到投资,就没办法拍出作品来证明自己的能力。于是,整个行业就陷入了一边是电影公司缺优秀的导演,另一边是年轻导演又得不到机会的怪圈之中。

  张然搞创投会就是希望搭建一个平台,把有潜力的电影项目选出来,把有潜力的年轻导演找出来,同时把靠谱的电影公司和投资人请到电影节来,为双方牵线搭桥。

  电影节的创投会通过项目征集,将从众多的项目中选20个比较优秀的项目,而其中10个会成为种子选手。这10个项目会进入电影节的训练营,接受知名导演和制片人的指导,对剧本进行修改,同时接受培训,学习怎么跟投资人交流,怎么表达自己。

  电影节开幕后,会有专门的路演,会把国内外的电影公司和投资人请到创投会现场,给选出来的电影项目10到15分钟的展示机会,并接受评委的质疑和提问。电影公司和投资人在台下观察选手在台上的表现,记录评委的意见,对项目进行评估。如果他们对某个选手的项目感兴趣,在接下来的两天时间内约见自己想要合作的项目。

  今天的创投会是针对青年导演的,电影节对参与者有严格规定,只有执导的电影在三部以内的导演才能参与,如果执导的影片超过三部,不管项目有多好,都没有资格参与今天的创投会。

  当然,电影节也有针对成熟导演的创投会,一些成熟导演有执导电影的经验,但由于名气不大,拉投资依然非常困难,而这个平台就是为他们准备的。这个创投会不光是针对中国电影,也针对海外项目。只要你的项目足够好,不管中国外国的项目都可以在创投会上获得展示的机会。

  其实张然最初是想把海外电影拿出来,单独搞个合拍片的创投会,但由于报名的海外项目太少,而且大部分项目质量偏低,最终就跟国内的创投项目合在一起搞。不过张然相信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急速发展,想要跟中国合作的海外电影会越来越多,针对合拍片的创投会一定能搞起来的。

  跟李民他们聊了几句之后,张然来到了第一排。本次创投会的三位终审评委,宁皓、江志强和冯小刚又过来跟他打招呼。宁皓他们将全面考察入围项目的风格定位、类型前景、团队组成及路演表现等,最终决选出评委会大奖、最佳剧本奖,以及最具创意奖三项大奖。

  时间很快走到了两点半,创投会正式开始,西装革履的黄勃作为主持人走上台。黄勃是个全才,演戏唱歌跳舞主持无所不通,还都做的不错。

  黄勃咳嗽一声,开始说开场白:“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欢迎来到第一届临安奇幻电影节青年导演创投会的现场,我是今天的主持人黄勃。临安奇幻电影节的创投会跟国内其他的创投会不同,主要是针对类型片。自从电影节公开征集项目以来,我们收到了345位青年导演投递的项目,创投会的评审团经过慎重选择,最终选出了二十个优秀的类型片项目,其中十个项目将带着他们的电影项目在今天亮相。他们将从作品立意、故事梗概、定位人群、市场反响等方面介绍了自己的作品。下面有请今天的第一位上场的导演忻玉坤!”

  站在入场口的忻玉坤,深深吸了口气,迈步着稳健的脚步走上了舞台。与此同时,他身后的大屏幕上出现了制作精良的PPT,上面写着三个字——心迷宫。

  忻玉坤站定之后,对着三位导师鞠了一躬,开口道:“各位老师好!我叫忻玉坤,是亚洲电影学院电影制作专业的学生,最近热播的《龙组》第二季中《空谷魔影》这个故事是我执导的。”

  在场的老板和投资人听到是亚影的学生,而且是《龙组》第二季《空谷魔影》的导演,马上在笔记本上作了标注,有投资人甚至拿起手机,对着大屏幕上的剧本简介开始拍照。

  忻玉坤沉稳地道:“我这次带来的项目叫《心迷宫》,一个贫穷山村突然出现一具烧焦的尸体,村长带人把尸体入殓之后,先是一家人认为是死者是其失踪的女儿,证实不是之后又被认为是村里一女人外出打工的丈夫,这个时不时遭遇丈夫家暴的女人怀着复杂心情准备‘喜当寡妇’之时,又被公安局告知发现疑似她失足掉下山崖致死的丈夫的尸体,棺材又转送到村里另一户穷人家里……”

  忻玉坤在对故事简单介绍后,着重讲述了故事的亮点,然后又对电影风格进行了介绍。接下来,忻玉坤开始介绍电影制作的问题:“《心迷宫》的预算是300万,我们打算在……”

  在场的老总听到《心迷宫》只要300万都有些惊讶,现在电影投资动不动就是上千万,忻玉坤是亚影的学生,而且又拍过《龙组》,凭借这两块金字招牌拉到上千万投资是完全有可能的,却他却只有300万投资,实在有些奇怪。

  十分钟的陈述很快完成,导师们开始发问。

  首当其冲的是宁皓,他是忻玉坤的班主任,但问起来问题却毫不留情:“我们接到的创投项目中,你这个成本是最低的,300万投资肯定没法请明星,制作也肯定会很粗糙,从卖相上来说,《心迷宫》不会太好,你是怎么考虑这个问题的?”

首节上一节449/53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