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教师 第438节

  “真是没有最烂只有更烂!《龙门飞甲》剧情毫无新意,只会炒冷饭!徐克导演本来还挺待见你,但你这次让我失望了!影片里两个人打打,竟然开始聊天了,我靠!简直,电影院里耻笑声一片,这竟然被你们花钱买来的马甲影评说成是偶尔的笑料!尼玛,怎么想的,为了挣钱,就让这么烂得港剧到中国来骗广大喜欢电影,真心爱电影的百姓的钱!没有可以监管这样的商业制作,真心出来骗钱的片子的部门吗?”

  万达也不是完全没有反手之力,于东在电影圈经营多年,在媒体中还是有些人脉,更重要的是在华谊被世纪巅峰彻底打垮后,万达收编了京圈势力,再加上与世纪巅峰不和的《新晶报》等媒体,至少在传统媒体上,万达的力量不可小觑。

  在万达的操控下,以《新晶报》为首的媒体,以朱大柯为首的专家教授们,在为《龙门飞甲》大唱赞歌,说成华语武侠电影的新标杆,同时纷纷发文从各个角度对《金陵十三钗》进行批判,什么“情色爱国主义”、“消费国难”、“中国人为什么要让外国人来救”、“妓女救处女”,“为什么要用妓女换处女”之类的;其中有人更是把美国媒体对《金陵十三钗》的差评搬了过去,高呼“美国人不好骗,《金陵十三钗》恶评如潮”。

  在世纪巅峰与万达暗战的同时,《金陵十三钗》和《龙门飞甲》双方的粉丝也在豆瓣、时光网上疯狂给自己的电影刷五星,给对手刷一星。由于双方参战人数不相上下,《龙门飞甲》的评分始终在5分左右波动,而《金陵十三钗》一直在7分上下徘徊。最终于东不得不出动水军,来维护《龙门飞甲》在豆瓣和时光网的好评度。

  时间很快到了星期一,最新一周的票房数据出炉。

  《金陵十三钗》以1亿8750万登顶,《龙门飞甲》以1亿4250万紧追其后。虽然《金陵十三钗》和《龙门飞甲》表现都不错,但贺岁档的井喷局面没有出现,两部电影也没有打破任何一项重要的票房纪录。不少业内人士都对《金陵十三钗》与《龙门飞甲》的首周表现略微失望,在市场扩容的情况下,两部电影都没有达到去年贺岁档《让子弹飞》首周2.1亿元的霸气水准。

  对《金陵十三钗》和《龙门飞甲》这样的大制作来说,首周主要依赖的是轰动效应,第二周才是成败的关键,而第二周在很大程度上靠的是电影的口碑!

第911章 虚报票房

  世纪巅峰和万达都知道第二周是胜负的关键,在一周票房出炉之后,双方都在上卯足劲,各自出招。

  12月22号美国金球奖公布提名,《金陵十三钗》获得最佳外语片奖提名,这是华语片连续三年获得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奖的提名。就在同一天,张纬平高调宣布,《金陵十三钗》向第84届奥斯卡评委会报名13个单项奖,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女主角等,在加上已经报名参加最佳外语片奖的角逐,《金陵十三钗》已经申报了14项奥斯卡奖项。

  业内都知道《金陵十三钗》获奖的可能性为零,但在世纪巅峰的操控下媒体一个劲的吹《十三钗》冲奥:“《十三钗》冲击奥有戏”、“张艺谋要拿最佳影片”、“张艺谋携《金陵十三钗》冲奥斯卡:细剖五大优势”等。媒体的疯狂报道吸引了不少观众,也让更多的观众走进了电影院。

  万达也下足了功夫,给各大院线发消息,表示只要维持《龙门飞甲》的排片将返10个百分点给院线。与此同时,出动水军,将美国媒体对《金陵十三钗》的差评疯狂转发。

  在世纪巅峰和万达开战后,张然不再像前些天那样不问世事,他每天都会抽时间看看世纪巅峰和万达的战况,同时也非常关注《金陵十三钗》在美国首映的情况。

  张婧初不明白世纪巅峰为什么会和万达开战,问道:“万达为什么一直挑衅世纪巅峰啊?”

  张然解释道:“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万达正在进军好莱坞,想跟好莱坞合作。如果你实力不够,在好莱坞大公司面前是没有话语权的,所以,万达希望跟我们干一架,告诉好莱坞,你们在中国我们不逊世纪巅峰,跟我们合作好处大大的。这样在跟好莱坞对话的时候,他才能够获得话语权。还有一个原因,最近有消息说国家会发放进口电影发行领域的第三张牌照。你想如果能够拿到第三块牌照,就能够直接发行好莱坞电影了,这是多大的利益啊!不压我们一头,万达是不可能拿到这张牌照的。”

  张婧初虽然不懂业务,但作为电影人,她非常清楚这张牌照意味着什么,立刻道:“世纪巅峰应该全力拿下这张牌照,不给万达机会!”

  张然淡然一笑:“如果国家真的要发放第三张牌照,我们肯定会尽力争取,但这种可能性不大。至少在十年之内是不会发这个牌照的,只有等到中国电影工业建立起立,国产电影成为市场主流,我们真正打得过好莱坞之后才有可能。”

  张然记得上一世《金陵十三钗》在美国遭遇到了大量的差评,这次在美国遭遇差评早在意料中。因为除了电影本身存在许多不足之外,东瀛这些在美国撒了很多钱,培养知日派,尤其在东亚研究领域做了很多工作,他们资助了这些领域的人做研究。如果你的研究经费是来自东瀛,你会站在那边说话呢?当初张纯如的《南京暴行》出版后,在美国为什么遭到那么多学者的围攻,除了书确实存在不足外,很重要一点就是这些学者本身就是站在东瀛人那边的。

  不过在看完《纽约时报》影评人迈克·赫尔的文章后,张然还是非常愤怒,文章竟然认为“《金陵十三钗》是民族主义、沙文主义,在对侵华日军的妖魔化”。

  张然有些忍不住了,在Fly上发了一篇长文进行反驳:“迈克·赫尔先生,你很喜欢东瀛导演小津安二郎,在你的笔下,他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导演,在你的眼中他温暖、细腻、充满温度。可但凡对小津做过一点研究的人都知道小津是侵华日军中的一员,而且是毒气部队的成员,对中国人使用过毒气,屠杀过中国人,而且到死都没有忏悔,也没有反思。

  小津是怎么描绘杀人的呢?他在日记中写道:‘砍人和古装片一模一样。一砍下去,那人一动不动,然后啊的一声倒下。’而他对待中国人又是什么态度呢,他写道:‘看到中国兵,一点也没有把他们当做人。他们是无所不在的虫子。我开始不承认人的价值,他们只不过是傲慢地进行反抗的敌人,不,是个物件,不管怎么射击,都显得心平气和。

  你眼中细腻、温暖、充满温度的小津,你眼中最伟大的导演小津在1938年的中国,在他的眼里中国人不是人,是虫子,是物件,他心平气和的屠杀着中国人,这是何等的冷血。请问,连细腻、温暖的艺术家小津在面对中国人的时候都变成了毫无人性的畜生,那我们有什么理由相信当时的其他日本士兵不是这样?

  《金陵十三钗》对东瀛兵的描述是准确的,电影中的长谷川大佐从某种程度来说就是小津,他们有不凡的学识,会思念家乡,看起来有人性,但这种人性是在面对东瀛人的时候,而在面对中国人的时候,他们不存在任何怜悯。《金陵十三钗》是从书娟的角度回忆那段历史,不是全知全能的角度。如果从书娟的角度去讲这个故事,还冒出一个有人性的东瀛兵出来,那才是真正的虚假。

  我一直计划拍摄一部关于张纯如的电影,为此查阅过不少南京大屠杀的资料,也采访过大屠杀幸存者,至少在我查阅的资料,以及幸存者的口中,在1937年的南京城不存在像陆钏《南京南京》中角川那样有人性的东瀛兵,一个都没有。你认为陆钏的《南京南京》很经典,但我却认为像陆钏那样臆造出一个善良、有人性的东瀛兵,才是真正对历史、对亡灵的不敬。”

  张然的长文发出来后,很快被美国媒体报道,并引发了不少网友的议论,也让不少观众对《金陵十三钗》产生了兴趣。可惜迈克·赫尔没有回应,否则张然和他对骂起来,对电影会是良好的宣传。

  时间很快来到12月24号,在这一天有多部新片上映,包括万达的《亲密敌人》,以及世纪巅峰的《倾城之泪》。

  《亲密敌人》由徐静蕾执导,以都市职场爱情片为线索,讲述了一对相处7年的情侣分手7个月后,在职场相遇又破镜重圆的故事。全片充溢着职场、时尚、现代、感情等商业元素,引起了众多白领的关注。

  爱情片《倾城之泪》则主打温暖催泪牌,三对恋人除了周冬雨和窦骁这对新任的谋女郎和谋男郎外,其他的都是张家军,包括黄圣依、白灵、贾乃亮和常继荣。不同明星的粉丝,皆能从中找到共鸣。

  在这两部电影上映后,世纪巅峰和万达的暗战彻底变成了明战。世纪巅峰没有排《亲密敌人》;而万达没有排《倾城之泪》,各大媒体自然又是一番热议。

  一周的时间很快过去,票房出炉。

  《金陵十三钗》凭借良好的口碑,成功实现逆跌幅,以2.45亿高居榜首,累计4.32亿。《龙门飞甲》数据也非常抢眼,本周进账2.21亿,累计3.63亿。两部影片一部突破3亿大关,一部突破4亿,算是双赢。

  《亲密敌人》首周末三天票房5200万,周榜名列第三;《倾城之泪》收入4400万,周榜位居第四。在这样激烈的档期,两部电影能取得如此成绩,表现相当不错。

  就在这天下午,虎嗅发表了一篇文章“《龙门飞甲》片方,票房造假要不要这么明显!”,文章指出了万达的两宗罪,虚报票房,以及买票房。

  虚报票房在国内已经存在多年,可以说是公开的秘密,国内有超过八成电影的票房都有或轻或重的水分。之所以存在这个现象,主要是国内的电影院还没有完全实现联网,又缺乏统一的计算标准,也缺乏统一的发布渠道。

  现在国内发布票房数据的有三个地方,一个是刘嘉担任主笔的国内市场每周评点,一个是艺恩娱乐,还是一个是电影票房吧;刘嘉是太平洋院线的经理,她的数据是根据太平洋院线的票房推算出来的;而艺恩的数据是根据万达跟其他两家院线推算出来的;而票房吧的数据是网友根据网票网数据推算出来的。由于数据是推算出来的,就存在造假的可能。比如刘嘉的数据经常在电影上映前两周注水,帮电影宣传;后两周补回来,让票房在总体上处于平衡状态。

  最近几年,国内出现了两起比较有名的票房数据造假。一个是《阿童木》,电影上映3天实际票房只有1700万,但发行方光线影业宣称该片上映3日票房过4000万元,这一“骄人成绩”创下内地动画影片首映周末票房新纪录。

  几天后,《中国电影报》戳破了这一谎言:据国家电影专项资金办公室从各大院线的计算机终端获取的实际数据显示,《阿童木》上映3日票房为1700万元左右。

  另一个比较有名的票房造假是去年的《让子弹飞》,片方声称累计票房达到9亿,把姜文吹成了中国第一导演,注水将近1亿。只不过《让子弹飞》口碑不错,没有多少人计较罢了。

  由于最近两年虚报票房严重,总局也计划成立一个票房监理公司,用第三方的身份,负责监督片方和影院在市场中的行为,发布准确的票房数据。不过政府部门办事向来拖拖拉拉,到现在为止这家公司的影子都还没有看到。

  虎嗅指责《龙门飞甲》造假的文章提供了大量的数据和截图,详细分析了《龙门飞甲》是如何造假的。比如魔都万达影城共2100个座位。一场电影算上入场和清场平均耗时2个小时,影院一般从上午10点营业到晚上12点,因此一个厅最多可以放映7轮电影。

  这样算来,魔都影城一天最多可以接纳2100x7约等于15000人。而《龙门飞甲》占据65%的排片,假设当天该片上座率100%,也就可以坐15000*65%=9750人,但却产出了195万的票房。由此可以算得当天《龙门飞甲》的平均票价为1950000/9750=200元!

  一张票200元,就是《阿凡达》的IMAX都卖不到这么贵,典型的虚报票房!

  在《龙门飞甲》造假的文章出来后,#龙门飞甲造假#迅速登上热搜榜的首位,紧接着,搜狐、网易等网站第一时间跟进,以头条的形式推送了这篇文章。

第912章 操控舆论

  “多报票房在电影宣传里早已是潜规则,得到准确的数字,再注上水分,就成了宣传口径中的首周末票房数字;有的更离谱,宣传方都不问准确数字,直接报一个用来宣传的数字,而真正的票房只有上税的时候才用得着。”——导演冯小钢

  “对于很多片方而言,报高一点票房纯粹是为了电影宣传。因为观众看到这个片子那么高票房,就会觉得有很多人看过了,那我怎么能没看呢?所以片方就适当在真实票房的基础上做了加法,有的干脆做乘法……”——南方新干线赵君

  “虚报票房目的就是吸引一些对票房数字敏感的影迷,真正好看的片子没必要搞这种歪门邪道。票房数字注水,伤害的是影迷。票房注水,人心会被一时蒙蔽,但绝不会长期浮尘。与其在票房注水上苦下功夫,不如回归电影本身,把电影精品化,用电影赢取口碑。”——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会长杨步亭

  在《龙门飞甲》虚报票房、买票房的新闻曝光后,各路大V纷纷发文加入讨论,谴责《龙门飞甲》片方票房造假。

  就连张然也发了一条微博:“虚报票房对电影市场是一种损害,这个长年形成的恶习要改,我建议专资办在微博开设官方帐号,公布权威数据;同时,国家应该对虚假票房进行打击。最近一年多《电影产业法》一直在征询意见,虚报票房、偷票房、买票房等顽疾应该入法,这样相关部门才能依据法律对这些顽疾进行打击!”

  不过《龙门飞甲》和于东对虚报票房和买票房进行了坚决否认:“说《龙门飞甲》虚报票房完全是造谣,是某些竞争对手对我们的肆意抹黑。写文章的人在没有任何终端数据的情况下,以常规的网票网占全国票房比例来推算《龙门飞甲》的票房是不负责任的。《龙门飞甲》跟其他电影不同,北方票房比较一般,在南方非常火爆,尤其是两广地区。当然,部分电影院票房数据确实存在异常,但这不是造假,也不是买票房,而是万达最近在更新系统,是系统的问题。对某些肆意抹黑《龙门飞甲》的自媒体,我们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在驳斥票房注水言论的同时,万达展开猛烈反击,通过《新晶报》等媒体抨击世纪巅峰操控舆论。

  “据不完全统计,世纪巅峰集团与张然的高管团队两年多来,通过直接、间接、关联公司、个人入股等各类方式,将22家媒体纳入麾下或战略入股,包括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新晶报》

  “3年拿下22家媒体,世纪巅峰组建庞大公关喉舌。”——《南方娱乐周刊》

  “张然通过22家网络媒体,控制网络社会舆论!”——《新快报》

  在通过媒体发声的同时,京圈的专家教授们在网上纷纷发文声讨张然和世纪巅峰操控舆论,并出动水军满世界转发这些文章,试图以此来转移网友的注意力。

  “是可忍孰不可忍。一直以为资本控制舆论是只在西方才会出现的事情,如今就发生在我们的国家。当舆论被资本控制,媒介产业就成为大佬们的一桩桩生意。什么最能换来点击率发什么,什么最能赚钱发什么,什么对自己最有利发什么,大佬们关注的只有自己的利益,国家安全与人民利益都被抛到九霄云外。”

  “张然控制了全国22家最媒体,也就是说,我们现在能在网上看到的信息完全由张然说了算,想给我们看什么不给我们看什么都由他说了算,太可怕了吧!”

  “资本操纵舆论是一个严重的社会现象,社会必须警惕。张然已经控制了这么多媒体,张然,你想干什么?”

  尽管《新晶报》等媒体在声嘶力竭的呼喊,万达水军在疯狂转发,但网络媒体却安静如鸡,这些对世纪巅峰的质疑上不了热搜、没有自媒体和公众号转发,也没有门户网站转发,完全被冷处理了。

  两天之后,电影票房吧小吧主最爱燕姿1990公布的一张截图彻底将《龙门飞甲》打入深渊。这是一张广电总局电影专项资金办公室计算机售票系统统计的截图,根据截图显示《龙门飞甲》上周票房为1.7亿。

  电影票房吧是个鱼龙混杂的地方,有不少脑残粉,但同时也有不少数据爱好者,还潜伏着一些专业人士,其实最早质疑《龙门飞甲》和万达数据造假就出自电影票房吧。

  电影票房吧虽然是个贴吧,却是到目前为止国内唯一坚持每天发布电影日票房的地方,最初发布数据是网友手动统计网票网每天卖出座位数,根据各大城市各大影院的上座情况,再乘以一个占比系数,推算出来的。去年年初,吧友乌龙粽子设计了一个程序,能够抓取网票网观众买票情况,实时显示票房数据。

  这样一来,任何网友都可以根据实时票房乘以系数,推算出正在上映的电影票房。由于任何人都可以推算票房,国内电影票房注水,以及数据造假往往先是在票房吧引起质疑,然后引起媒体关注,并最终在全网发酵。

  由于电影票房吧能够提供实时数据,对整个内地电影市场都具有参考性,许多知名影视制作公司、宣传公司、发行公司都在关注票房吧的数据,并对其进行专业分析;同时,由于票房吧经常揭发电影数据造假,还有记者在此蹲点。

  所以,在最爱燕姿1990公布专资办的数据之后,立刻被蹲点记者写成文章,紧接着各大媒体在第一时间转发了这则新闻,当天晚上《娱乐无极》、电影频道的《中国电影报道》等节目也都报道了这件事,万达虚报票房,《龙门飞甲》票房造假事件彻底引爆。

  面对汹涌而来的舆论,于东终于顶不住了,向公众道歉:“近日包括《龙门飞甲》在内的国内影片虚报票房给整个电影行业带来了负面影响。我在此代表公司表示诚挚的道歉。我们不应该在权威统计数据公布之前,单方片面草率地臆测并公布票房数据,存在虚报的成分。而在实际票房结果出来之后,我们也并没有及时更正有关数据,使不良影响未能及时消除。对此,我们深感痛心并将认真反省。”

  《龙门飞甲》票房造假事件也惊动了总局,电影局专门召开会议,就电影市场专项治理严正表明态度,这种通过夸大票房借以吸引观众的作法,主管部门坚决予以反对。电影局副局长毛羽表示:“针对这一现象,相关机构会尽早建立公开、及时、权威的票房统计机制。”

  《龙门飞甲》本来就被舆论盖上了“烂片”的钢印,现在又闹出票房造假的丑闻,彻底凉了。除了万达院线还在挺《龙门飞甲》外,其他院线开始狂砍排片,《龙门飞甲》排片迅速从30%跌落到13%,而《金陵十三钗》的排片迅速从34%攀升到了41%。

  时间很快到了周一,新的一周票房数据出炉。

  在这一周里,《金陵十三钗》牢牢守住榜首位置,攫金1.75亿,累计票房6.97亿。《龙门飞甲》由于口碑欠佳,加上票房造假的丑闻,上演高台跳水,入账8190万,累计票房4.45亿元。

  排名第三的是电影《亲密敌人》,影片在圣诞档成功切下一块蛋糕后,本周吸金4100万,影片总票房9300万左右,过亿只是时间问题。《倾城之泪》本周收入3560万左右,国产片榜排名第四,累计7960万。

  张然在看到《金陵十三钗》和《龙门飞甲》的数据后,知道这次金龙大战胜负已分。不过《金陵十三钗》的胜利在意料之中,他真正期待的是《金陵十三钗》在北美的表现。

  《金陵十三钗》主演是好莱坞巨星汤姆·克鲁斯,顶峰娱乐又砸了3000万宣传费,但电影在北美表现相当一般,首周票房只有2176万,最终票房大概就5000万出头。不过相较于上一世《金陵十三钗》可怜的36万票房来说,已经是巨大的成功。

  最让张然高兴的是北美观众对《金陵十三钗》的评价相当不错,尽管电影遭到了多家北美媒体和影评人的恶评,烂番茄只有48%,MTC评分只有51分,但IMDB的评分有7.8分;很多观众在看完电影后,对《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等媒体给出的差评进行了质疑。

  “中国曾经在战争和外来侵略中承受了太多苦难,特别是来自东瀛。东瀛对无辜平民犯下的暴行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从人体实验到用剑和刺刀杀害成百上千的人。为什么这令人愤慨的一页在东瀛历史中被粉饰了?中国人有权利将他们真实的历史展示出来。让全世界知道和了解它们,而不要去管结果会怎么样。”

  “这只是一部电影,与洗脑宣传或政治的东西无关。中国是一个共产主义国家,这是事实,但他们的人民就像世界上绝大多数其他受害者那样在二战中遭受了苦难。将政治观念带入到对这部电影的评价中是对那些在战争中死去的人们的不尊重。”

  “这不公平,为什么犹太人拍上千部大屠杀的电影来刻画德国纳粹的残酷就没问题,但中国这样干时,就被称之为洗脑宣传?”

  观众的反应让张然特别高兴,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张纯如曾经说过,我要让全世界的人了解1937年在南京发生的事情,让这样的悲剧不再重演。这也是张然投资《金陵十三钗》最重要的原因。

  北平万达总部,坐在会议室里的王健林面沉如水,任谁都看得出来,他心情不好。

  《龙门飞甲》输给《金陵十三钗》没有关系,万达和世纪巅峰的战争肯定是长期的,没必要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龙门飞甲》输了,在其他地方赢回来就是了。

  但现在因为于东虚报票房,把整个万达的名声都搞臭了。在这种状态下,万达拿什么去争取第三张牌照!于东真是愚不可及!

  就在此时,敲门声响起,紧接着万达总裁丁本锡急匆匆地闯了进来:“王总不好了,世纪巅峰在官网宣布,他们已经向AMC院线报价30亿美元,准备收购AMC100%股权,并承担全部债务!”

第913章 年度总结

  万达与AMC的收购谈判已经进行两年多,一直是秘密进行。王建林非常清楚,如果公开收购,那整个收购可能会变成一场竞标,就像世纪巅峰收购摩托罗拉那样,收购战就会演变成肉搏战,花不少冤枉钱。

  只是由于双方心理价位差距比较大,AMC股东又正在为上市奔走,出售公司的愿望并不强烈,双方始终没能谈拢。直到去年年底,AMC上市失败,整个谈判才进入快车道。

  王建林没想到在万达和AMC谈得差不多的时候,世纪巅峰竟然会横插一杠子。

  为了应对世纪巅峰的收购,王建林与万达的高层进行紧急会议,就收购事宜进行讨论。

  公司高层认为世纪巅峰并不是真心想收购AMC,院线在北美是几乎没有增长空间的夕阳行业,处于亏损中的AMC不说了,排名第一的帝王娱乐拥有五百多家影院、七千多块银幕,在2011年利润也只有4000万,相当微薄。六大电影公司除了派拉蒙的老板雷石东手里有院线外,其他五家没有涉足院线生意,就是院线不怎么赚钱。张然拥有不逊六大的顶峰娱乐,与六大能够平等对话,不可能把院线生意看在眼里。世纪巅峰之所以向AMC出手,只是单纯的想阻止万达收购,甚至可能就是抬价,让万达多花冤枉钱。

  万达是真心实意想收购AMC,按照王建林为万达设计的转型计划,到2020年万达商业地产的收入比重将降到50%以下。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万达最近两年正在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收购AMC将为万达集团开拓海外电影发行市场铺路。

  现在万达院线在国内的规模仅次于世纪巅峰旗下的嘉禾院线,如果能够收购AMC这个全美排行第二的院线,两者相加,那万达就是全球规模第一的院线。

  手里有了全球第一的院线,万达就有了与好莱坞六大平等对话的权利;并可以依托院线,让米高梅重建发行系统;最重要的是王建林接到了内部消息,中国政府已经与美国达成协议,要放开对好莱坞的限制,而且这个协议提出要增加民营企业发布进口片的机会,也就是说很有可能会发放第三张进口电影发行牌照。如果手里拥有全球第一大院线,那么万达在争夺第三张牌照的时候就处于有利地位。

  经过商议,王建林和万达高层认为,只要万达横心拿下AMC,世纪巅峰肯定会退却;但收购价格要是超过35亿美元,万达就放弃收购,转向其他院线。

  会议结束后,万达收购团队迅速调整报价,将收购价从26亿提升到32亿美元,比世纪巅峰的报价高了2亿美元。

  而世纪巅峰在万达提升报价后,没有再次报价,选择了放弃。他们本意就是抬价,让万达多花冤枉钱。

  王建林微微松了口气,能够拿下AMC是最理想的选择,要是去收购其他院线,又要花一两年,他实在不想浪费时间。现在世纪巅峰选择放弃,是最理想的结果。

  不过在庆幸之余,王建林又有些郁闷,本来26亿就能搞定AMC,现状却要花32亿来收购。足足多花了6亿美元,差不多就是40亿人民币。要知道整个万达集团去年一年的利润才90亿元,等于去年万达利润的一半打了水漂。

  世纪巅峰退出后,万达对AMC的收购就没有再遇到任何障碍,收购具体条款很快谈妥,不过万达没有急着举行发布会,也没有急着公布这则消息。在1月初,王建林接到了商务部对外贸易司的邀请,2月份会有国家领导访问美国,国内一些知名企业家会组成商贸团随访,希望他也能够跟领导访问美国。王建林自然求之不得,因此,万达没有急着公布收购AMC的消息,准备在领导访美时放一颗大卫星。

  时间很快来到2月16号,在经历了2个月的超长上映周期后,《龙门飞甲》和《金陵十三钗》从全国各地的电影院线下画。《龙门飞甲》最终票房为5.15亿;而《金陵十三钗》中票房为8.64亿,票房虽然不错,但距离张纬平“15亿票房”的口号仅仅过了一半。

  与此同时,《金陵十三钗》在海外也纷纷下线。凭借着汤姆克鲁斯的号召力,以及世纪巅峰强大的宣发能力,《金陵十三钗》在海外表现不错,北美5325万美元,英国1254万美元,韩国153万美元……

  《金陵十三钗》下线的时候,全球总票房达到了2.95亿美元。电影成本5000万美元,总票房接近3亿,听上去《金陵十三钗》应该大赚了。不过由于电影在全球烧了7000万美元宣传费,加上汤姆克鲁斯要拿15%的分成,光看票房《金陵十三钗》还处于亏损状态。等到DVD和付费点播等收益出来后,电影应该能够赚钱,但赚得也不多。

  就在同一天,在张然的主持下世纪巅峰召开了2011年工作总结会议,对去年的工作进行总结,对来年的工作进行布置。

  张然微笑着进行总结:“2011年,世纪巅峰在吴瑞德总裁带领的执行团队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成绩非常喜人。集团总资产达到了1227亿美元,收入为294亿美元。在偿还部分到期债务后,净利润利润为23亿美元……”

首节上一节438/53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