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教师 第430节

  张然微微一怔,随即大笑起来:“我也是在北平奥运会之后产生的这个想法,看来我们是英雄所见略同啊!”

  时间过得很快,在剧组工作人员和演员的共同努力之下,《金陵十三钗》今天的拍摄任务顺利完成。张艺谋宣布收工,然后带头鼓掌,剧组工作人员也都纷纷起身鼓掌,对演员们今天的工作进行肯定。张然微微点了点头,这掌声和鼓励对倪旎她们这样的新人来说非常重要,能够增强她们的信心,老谋子果然是很懂演员的。

  晚上,张然和张艺谋在酒店观看了《金陵十三钗》已经完成的镜头。就已经拍摄的镜头来看,《金陵十三钗》在人物塑造、艺术风格等方面跟上一世基本一致,不过这次的版本有个地方不同,电影中一直强调女学生是孩子。比如十三钗和女学生吵起来的时候,就有人劝,不要跟小孩子一般见识。

  《金陵十三钗》讲的是大屠杀来临时,一群中国男人站出来保护女性,当这些男人死光后,这些被保护女性中的成年人又站了出来,舍身保护未成年的女孩子们。这个故事本身是很有意义的故事,但电影上映后,有部分人故意曲解,说什么妓女换处女,妓女换女学生,甚至提出人生而平等,妓女的生命就不如女学生重要吗?

  其实按照这种逻辑,电影《泰坦尼克》中让妇女儿童先走就是错误的,难道男人和老人的命就不如妇女儿童重要吗?

  正因为知道有些人会拿这个说事,张然才不希望观众被这些人给带歪了,所以,就建议张艺谋在电影中要强调这些女学生还是孩子,她们只有十二三岁,让观众明白《金陵十三钗》是一群成年人前赴后继保护一群孩子的故事。

  张艺谋的电影不管好坏都有人骂,从《红高粱》开始一直被骂到了现在,而且是从各种不同的角度骂。在听到的张然的建议后,张艺谋觉得“首文界”拿这个说事的可能性确实很大,就听取了张然的建议,在电影中反复强调女学生还是孩子。

  聊了一阵电影,张然突然想起下午庞丽微给自己说的事,便问道:“老谋,我听说张纬平三番两次让你加床戏,让玉墨在赴死前与约翰上床?”

  “是小庞对你说的吧,这个小庞!”张艺谋摇了摇头,有些无奈地道,“张纬平是让我加床戏,说了几次,前天晚上把他叫到餐厅单间里反复说,他说剧本他看了,这场戏如果玉墨和约翰不上个床他都觉得扫兴。”

  张然皱眉道:“你是怎么想的?”

  张艺谋叹了口气,道:“我觉得在这里加床戏有点多余,不符合当时人物的状态,有点画蛇添足!”

  张然也是这种感觉,其实看过《金陵十三钗》的人大多都有这种感觉,这段床戏完全没有必要,就道:“反应屠杀的电影不是不能有床戏,关键在于有没有必要。《辛德勒的名单》是大屠杀题材,就有床戏。辛德勒雇用的一个犹太人被杀了,他在质问德国军官后,紧接着就是床戏,这是辛德勒内心愤怒情绪的发泄;同时,由于斯坦被抓,辛德勒又不得不中断床事救人,能够展现事态紧急,所以,床戏是必要的。在《金陵十三钗》中,玉墨赴死前加床戏能展现事态紧急吗?不但不能,反而会让观众觉得奇怪,都生死关头了,还在想着上床,更重要的是床戏让约翰的高尚情操大打折扣。”

  这话张然本来不想说,最终还是说了出来:“张纬平加床戏是想以此做宣传噱头,因为《金陵十三钗》成本很高,风险很大。不过张纬平错了,越是这样的大制作,越应该宣传电影的品质,靠精良的制作吸引观众,床戏这种噱头太低端了。难道《金陵十三钗》就拿不出手,只能靠这种庸俗的噱头来吸引观众吗?”

  张艺谋跟张纬平合作多年,也知道张纬平是想拿这个做宣传的噱头:“我也是这么想的,电影可说的地方很多,没有要拿这个来炒作,所以,我一直没有答应他!”

  张然郑重地道:“电影是展现南京大屠杀的,要是拿床戏做宣传噱头,不要说其他人,就是我在情感上都无法接受。张纬平要是再跟你谈,要求你加床戏,你就说我不同意。要是张纬平有意见,就让他来找我,让他跟我谈!”

  张艺谋心里顿时松了口气,张纬平是很怕张然的,张然既然发话了,张纬平根本不敢多说什么,床戏的事就顺利解决了。他心里对张然是十分感激,就道:“张然,谢谢!”

  张然摆了摆手道:“跟我就别这么客气了!”

  在随后的一周里,张然就呆在《金陵十三钗》剧组,除了跟张艺谋讨论电影外,剩下的时间他基本上都在指导剧组的演员。

  一周的时间,张然不可能教什么高深的技巧,也不可能对倪旎她们做什么特别的训练。表演讲的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靠的是积累。他能做的就是进行心理辅导,提升倪旎她们的信心,提升她们的信念感,让她们将郭珍的训练成果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

  张然是中国最红最火的导演,是很多演员心中的偶像,当张然通过心理暗示,以及诚挚的语言告诉倪旎她们,你们有天赋,有成为优秀演员的潜质;倪旎她们自然是信心大增。

  演员有了自信心,就可以把各种外来刺激转化为能量;倪旎她们在获得了足够的信心之后,在表演的时候都将自己最高水平发挥了出来,整个表演鲜活了不少。

  张艺谋对此极为满意,请张然帮忙果然是不对,可惜张然在呆了一周后,就飞往临安,为新片做准备去了;如果张然能够多留些日子,《金陵十三钗》的表演会更出色。

第891章 临安团队

  张然到达机场的航站楼出口,天工重彩临安分部的负责人江波已经等在了那里。江波是天工重彩成立之初,从国外招回来的特效师之一,跟张然是UCLA的校友,技术和能力非常出众,现在不但是业内有名的特效总监,也成为临安团队的负责人。

  江波看到张然,立刻迎了上来,道:“张总,好久不见了!”

  张然哈哈笑道:“江波,好久不见了!”

  简短寒暄了两句,江波便带着张然往外走,上了停在外面的汽车。

  九年前天工重彩成立的时候,只是一个拥有十多个人的小团队,但经过九年的发展,尤其是在世纪巅峰收购顶峰娱乐和漫威之后,公司获得了更多参与好莱坞大片特效制作的机会,让公司获得了足够的技术积累。到如今,天工重彩已经发展成为拥有上千名员工,拥有北平、临安、蓉城和洛杉矶四个制作基地的大公司。

  现在天工重彩具有完善的影视特效制作流程,而且与清华、浙大、以及斯坦福的图形工作室都有合作,拥有强大的研发能力,已经成为世界一流的特效公司了,尤其是在灾难特效这一块,可以说是世界顶级水平。

  由于有了彼得杰克逊和《指环王》,维塔成为了世界上最顶尖的特效公司,新西兰也成为世界特效的重镇;由于《哈利波特》系列的锻炼,英国特效在短短数年间也出现了一批顶尖的特效公司;而有了张然和天工重彩,中国特效行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

  天工重彩待遇相当好,而且接世纪巅峰的项目能够拿分成,这在全世界所有的特效公司中都是独一无二的。不过即使是这样,公司每年也有不少技术人员离职,开办自己的特效公司。对这些离开公司的创业者,天工重彩非但没有打压,反而进行相应的扶持,把自己项目的部分内容外包给他们。这样,天工重彩能够接更多的项目,而离职者的公司也获得了发展,可谓一举两得。现在国内排名前十的特效公司,有一半都源自于天工重彩。所以,业内都说天工重彩是中国特效行业的黄埔军校。

  由于中国特效技术不错,价格又特别便宜,很多韩国和东瀛的电影也都聘请中国团队制作特效。这样一来,韩国特效公司就纷纷破产,整个韩国特效产业就被中国特效给挤垮了。上一世,中国电影的特效被韩国团队主导,被韩国人占据半壁江山;而这一世,由于张然和天工重彩的努力,韩国特效行业飞灰湮灭了。

  不过国产影视作品中五毛特效的状况依然严重,中国懂特效的导演太少,而且影视作品的制作费的大头都被演员拿走了,留给特效的费用少得可怜。只有五毛钱来制作特效,做出来肯定只有五毛钱的效果。要改变这种局面,只有中国电影实现工业化后才有可能。

  张然这次之所以过来找临安团队,是因为他的新片主角是一个老头和一只瞎了眼的狗,而这只狗非常有灵性,真狗演肯定演不出来,只能通过特效来完成,就像《少年派》中的老虎,只能通过CG来完成;而临安团队是天工重彩4个团队中最擅长动物特效的。

  汽车没开多久,便到了富阳区的世纪影都影视产业园。张然让司机开车在产业园中转转,看看产业园建设情况。

  江波尽管是天工重彩的负责人,不是世纪影都的负责人,不过他们入驻世纪影都已经三个多月,对工程的进度还是知道一些的。他告诉张然,世纪影都一期工程除了工程量特别大的电影宫外,其他工程都已经完成,产业园综合服务楼、办公楼、部分摄影大棚,以及后期制作车间、研发中心等已经完工,而且已经有不少企业入驻。

  在世纪影都旁边的主题公园也已经开工,不过刚刚完成了土地平整工作,现在还看不出任何东西来。

  工地其实没什么好看的,而且张然也不想打搅大家工作,就连他最关心的电影宫也只是透过车窗看了看,并没有下车。汽车在产业园转了一圈后,张然便让司机向天工重彩临安分部所在的楼开去。

  汽车停下后,张然和江波抬脚朝楼上走,进门后上了电梯,江波按下了五楼。他告诉张然,天工重彩是今年一月份搬进来的,这边各方面条件都相当好。

  电梯很快到了五楼,随着电梯门打开,两人走出电梯。走了几步,张然便看到红色印章上的“天工”二字,天工重彩临安分部就在眼前。

  进入天工重彩后,张然看到特效师们正在繁忙的操作着设备,专心致志制作特效,以至于没看到张然他们。江波拍了拍手,大声喊道:“大家停一停,你们看看谁来了!”

  在场的特效师们抬起头,看到张然,立刻响起了阵阵惊呼,几乎所有人都跟放下了手中的活,就跟粉丝见到偶像似的,呼啦一下围了过来,激动的向张然问好。

  江波赶紧拍了拍手,示意大家安静,然后看着张然道:“张总,给大家讲两句吧!”

  所有员工立刻热烈鼓掌,脸上透着说不出的兴奋。

  张然笑摆摆手,让大家放下手,然后道:“我真没什么好说的,这次我过来是为新片做准备,我的新片主角是一个老人与一只狗,这只狗特别聪明,特别通人性,甚至可以说就是不会说话的人。用真的动物肯定无法完成,只能通过CG、通过特效来完成。咱们临安团队在动物特效方面有口皆碑,我就想把这部电影的特效工作交给你们,所以,就拜托大家了!”

  现场又是一片掌声,在场的特效师大多非常年轻,很多人都视张然为偶像,能够与偶像合作,无疑是最激动的。

  跟特效师们简单聊了聊,并跟大家合影留念后,张然在江波的带领下进了会议室。紧接着,将要参与张然新片的几位特效总监也走进了会议室。

  在江波的介绍下,张然和几位特效总监握手认识,然后他看了看几位特效总监,道:“剧本相信大家都已经看了,我们这部电影是打算拍成3D的,特效镜头比较多,我现在想听听大家对这部电影特效看法有什么看法。”

  其中一个总监道:“这部电影场景并不复杂,要制作的动物也不是特别多,主要是老鼠、黄狼、以及一只瞎眼的盲狗。其中最重要的是这只狗,我们必须先确定这只狗的形象,然后才能去找真狗,对它的动作动作、表情进行采集,所以,我们必须先知道你对这只狗有什么要求,它的品种是什么,形象是什么样的。”

  张然点了点头道:“我对这只狗的最大要求就是真实,我们这部电影准备拍成5K的画面,要上IMAX的,我的要求就是在IMAX也要非常真实,要做到以假乱真的程度。所有观众看完电影,他们第一反应这是真狗,而不是特效。至于狗的形象,这只狗一定是土狗,或者说中华田园犬,不能是外国品种,这只狗的形象要好看,尽管它是瞎子,但放在狗中应该是大帅级别的,而且是极品帅哥的那种!”

  听到这话,众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张然见大家都在笑,也笑了起来:“这真的很重要,只有这只狗足够帅、足够萌,观众才更容易喜欢它,到了最后观众也才更容易被打动。”

  江波点头道:“我们会尽快去采样,去拍土狗的视频回来,让你选择最合适的。”

  张然知道要制作这只狗非常复杂,要先对模特狗的动作、表情进行采集,建模制作狗的骨骼,测算肌肉弯曲度,并在此基础上添加皮肤纹理、毛发特效,最终制作出狗的形象。拍《少年派》的时候,特效工作制作老虎,差不多花了一年。而制作这只狗的难度,未必比《少年派》中的虎容易,所以他肯定得给特效团队足够的时间。

  张然微笑着道:“我知道这部电影的特效在技术上难度特别大,而且特别耗时间。就拿要制作的狗来说,它有上百万根毛发,光是种植这些毛发都需要大半个月。我会给大家足够的时间,你们没有准备好,我们就不开机!”

  江波和几位总监相视一笑,随即自信地道:“制作动物对我们来说,其实并不算什么难事。去年我们应维塔的邀请参与了《猿球崛起》的特效制作,维塔选择我们,是因为我们开发了一款叫毛毛虫的软件,是专门给动物做毛发的。维塔有自己的毛发植入软件,不过他们的软件在植入时是一根一根地种上去,一只猩猩有500万根毛发,一根根种的话,工作量非常惊人;而我们的毛毛虫可以让毛发成团地植入,能够节约很多时间!”

  张然听到这话一怔,看来自己小看临安团队了,他们在动物特效方面比自己想象的要强大,便笑了起来:“既然这样,那我就彻底放心了。”

  聊了一阵特效的问题后,一个特效总监建议道:“这部电影特效最难的不是动物制作,而是光线,如果可能的话,我建议放弃外景拍摄,全部采用虚拟拍摄。”

  所谓虚拟拍摄,就是整个电影拍摄中全部镜头都在电脑里的虚拟场景中进行。一般的数字特技制作是把真人表演与提前拍摄的背景通过抠像来合成。但由于不能在拍摄现场看到合成效果,且缺乏精准的定位和捕捉系统,合成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

  采用虚拟拍摄系统拍摄可以直接进行合成,演员在绿幕之前表演是没有背景的,但监视器显示的画面绿幕却已经被扣掉,并替换成了真实的背景,甚至一些需要合作的数字角色,也可以直接置入背景中,这样导演就能够像在实景中那样调整和导演场景。

  虚拟拍摄由于非常准确的现场拍摄数据资料,可以节约后期制作诸如跟踪、建模等时间和精力,而且可以不受时间和现场环境的限制,能够提高拍摄的效率。

  尽管虚拟拍摄好处多多,但张然却没有急着答应,这需要听取摄影师赵飞,以及3D摄影师的意见:“这个需要和摄影师沟通,等赵飞他们过来之后,我们再讨论虚拟摄影的问题。”

第892章 3D测试

  两天后,在美国参加完电影摄影师协会组织的新设备培训的赵飞直接来到了临安,与他同行的还有摄影师迪米特·波特利率领的电影《雨果》的3D摄影团队。

  电影《雨果》现在还没有上映,但作为重生者,张然知道《雨果》是《阿凡达》后最好3D电影之一。为了让自己的新片在3D上做得更好,他直接将《雨果》的3D摄影团队打包了。

  在赵飞他们抵达临安后,张然很快召开了一次会议,就虚拟摄影的问题进行讨论。赵飞是传统摄影师,他还是希望能够实拍就最好实拍,拍完之后再进行合成;而迪米特·波特利和3D摄影团队则认为既然要做成3D,那还是采取虚拟摄影更好。

  在权衡之后,张然决定采用虚拟摄影。不过虚拟摄影必须在专门的虚拟摄影棚中进行,到时候他肯定得找到世纪影都的负责人,让他们将现有摄影棚改造成虚拟摄影棚。

  接下来,张然和众人开始就3D的问题进行讨论。

  人用肉眼看到的世界是有立体感的,因为两个眼睛细微的角度差别经由视网膜传至大脑里,就能区分出景物的前后远近,进而产生强烈的立体感。3D电影就是以人眼观察景物的方法,利用两台并列安置的电影摄影机,分别代表人的左、右眼,同步拍摄出两条略带水平视差的电影画面。放映时,将两条电影影片分别装入左、右电影放映机,同步运转,形成左像右像双影。当观众戴上特制的偏光眼镜时,通过双眼汇聚功能将左、右像叠和在视网膜上,由大脑神经产生三维立体的视觉效果。

  3D电影是在普通电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推拉摇移这些手法都可以用,但3D电影和普通电影在制作上还是有所不同,3D技术为电影的拍摄带来了很多限制。比如3D电影的剪辑不能太快,因为人的眼睛要感知镜头中的内容需要3秒左右,而要感知3D镜头中的内容需要5秒。如果达不到这个时间,就感受不到3D效果,像《谍影重重》这种快速剪辑风格的电影,你要是做成3D,拿肯定没有多大效果。

  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这就是张然选择迪米特·波特担任3D摄影师的根本原因,他希望跟有拍摄3D电影经验的人合作,听取他们的意见,尽量少走弯路。

  张然看着迪米特·波特,道:“你们有拍摄3D电影的经验,而我完全是菜鸟,所以,我希望听听你们的建议,有哪些问题是我们需要避免的。”

  迪米特·波特听到张然这么说,当即讲解起来:“在拍摄《雨果》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如果电影处处充满3D,反而难以产生强烈的冲击。要想让3D达到最理想的效果,最好的办法是先将平面效果保持一段时间,等到需要的时刻来临,然后一下放出来,这样得到的效果是双倍的。你们想想一下,你先看到的是平面、浅层次的影像,等到都暂时了忘记3D,然后突然间,嘭!3D效果出来了,那感觉就无比惊艳!”

  张然笑道:“感觉像看恐怖片,突然那么来一下!”

  迪米特·波特笑着点点头,继续道:“还有一点,我们发现很多时候单个镜头看起来3D效果特别好,会看到画面中的物体迎面扑来,让人目瞪口呆,但把单个镜头放在整部电影中经常会达不到想要的效果,就没有那种震撼感了。”

  张然点了点头,这个问题卡梅隆也曾经对他说过,就道:“3D技术虽然已经出现了一百年,但用3D拍电影对任何导演来说都还是新挑战。新技术的应用肯定会带来新的电影语言,而要找到属于3D的电影语言,需要所有人努力,不断进行摸索。”

  迪米特·波特利突然笑了起来:“斯科塞斯听到你要拍3D电影就说,现在3D电影的镜头语言还处在对传统电影镜头语言的发展和丰富阶段,不过随着3D创作的深入,会迎来3D电影语言的大发展,而你最有可能取得突破,的。”

  张然对3D电影并没有特别大的热情,因为他相信VR电影才是未来,3D电影必然会被VR电影取代。不过他并没有把这些说出来,笑着道:“马丁太看得起我了,他这么说我压力太大了。不过说过真的,3D是个新课题,我们必须拿足够的时间进行测试,为我们这部电影寻找到最理想的视听语言。”

  整个会议持续了一周,在就电影的特效和拍摄进行了一系列讨论后,张然带着摄影组进行3D摄影测试了。

  在电影筹备阶段,摄影师往往会对摄影机进行测试,因为每台机器的感光件不一样。它们有不同的质量、不同宽容度、不同色彩空间、色彩深度,以及过曝和欠曝的表现,伪摩尔纹的表现等等。作为摄影师,就必须找出所用摄影机的优点,并用自己的方法将这些优点发挥出来,而不是依赖人家告诉你机器的优点。同时还要避开摄影机的缺点,让它们不能影响电影的画面。

  摄影机测试往往都摄影组的工作,导演根本不用管,也不用操心。不过这次就不同了,3D拍摄对张然来说也是一个新课题,而且采用3D拍摄,对电影视听语言是有限制的;同时又产生了新的可能,作为导演张然只有明白这些才能拍出真正优秀的3D影片来。

  张然他们进行测试系统的并不是去年从詹姆斯·卡梅隆手中买下的3D摄影系统,而是通过采购的设备由天工重彩北平团队研发的。摄影机使用了两台RED EPIC摄影机,这是RED公司最新款的产品,能够拍出5K的画面,而且足够轻便,操作起来非常方便。架设摄影机的3D支架,采用了的德国P+S支架,能够快速精确的控制两台摄影机,非常好用。

  在张然带着摄影组进行3D摄影测试的同时,世纪影都开始按照张然他们的要求,投资5000万,对一期工程中一个占地面积1000平米摄影棚进行虚拟摄影棚改造。等改造完成后,这个摄影棚面积将取代环球影业的虚拟摄影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虚拟摄影棚。

  与此同时,特效团队也在为张然新片电影的筹备忙碌着,他们开始绘制概念图,并开始制作3D故事板;此外,几个特效师拿着摄影机满地世界寻找合适的土狗,看到他们认为形象不错的土狗后就拍下来,将视频拿给张然看,让他选择。折腾了将近一个月后,张然终于拍板了一只形象气质都特别出色的帅狗。在模特敲定后,特效组的工作人员开始对这只选定的狗进行信息采样,捕捉它的动作和表情。

  时间很快进入6月,在6月6号诺曼底登陆年纪念日这天,《明日边缘》在中美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步上映。外星生物入侵地球、菜鸟历练蜕变成英雄、机械战甲、远程导弹战火纷飞、还有帅哥美女的组合,让电影在上映后获得了如潮好评。影片以5543万美元的北美开画成绩获得了票房冠军,战胜了上映两周的《宿醉2》和《功夫熊猫2》。在北美之外,《明日边缘》也是全面爆发,尤其在亚洲地区表现十分强势,在中国首周更是拿下了2.1亿元人民币的票房;《明日边缘》首周在全球范围内狂揽2.1亿美元,一举拿下了全球票房冠军。

  在接下来两周里,《明日边缘》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升温,票房很快突破了4亿美元大关;按照走势,电影的最终票房能够突破6亿美元大关。萎靡了几年的阿汤哥,在顶峰娱乐的帮助下,终于顺利回春了!

  范彬彬在《明日边缘》中虽然演的是个配角,但绝对不是台词只有一两句的酱油角色,更是绝对不是只出现在特供版里,戏份颇多,因此引起了国内影迷和媒体的极大关注。范彬彬工作室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狂发通稿,什么“外媒赞范彬彬号召力碉堡”、“范彬彬艳压艾米莉·布朗特”等等;而范彬彬的粉丝更是激动无比,将范彬彬的称号由“范爷”改成了“国际范”,宣称“我家彬彬才是真正国际范”。

  一直到6月底,张然还在带摄影组进行3D摄影测试。在这两个月的测试中,张然他们遇到了不计其数的问题,有时候要花一两的时候来解决一个小问题。不过付出是值得的,张然对3D技术有了全新的认识,他发现3D不光是一种技术,而且它跟推拉摇移一样,可以作为电影语言来使用,可以成为电影叙事的一部分。

  世纪影都的摄影棚里,张然他们正戴着3D眼镜,站在52寸的巨大监视器前观看刚刚完成剪辑的3D镜头。

  屏幕上,一个人正在用力敲门,紧接着,是一张男人的脸。两个镜头都是平面的,没有立体感。敲门者见房间里没人回应,便转身离开。当他离开之时,画面依然没有纵深感,依然是平面的。

  但就在此时,身后的房门突然打开,一个男人出现眼前中。这个镜头是全景镜头,就在男人打开房门之时,张然他们清楚的感觉到墙壁一下从屏幕前凸显出来,好像真的推开了一扇门,好像自己站在房门前,以至于有人发出“哇”的惊叹声。

  摘掉3D眼镜后,张然指着3D监视器,分析道:“敲门、脸部特写、还有离开的镜头观众的视点都在银幕表面,画面比较平,没有纵深感;但开门这个镜头,画面纵深向上弯曲,视点是开门这个男人的后面去了,所以房门一开,银幕上的东西一下就凸显出来了,让人仿佛置身现场,产生了双倍效果!”

  在场众人都纷纷点头,这个效果确实比几个镜头都用3D拍摄要好。

  赵飞在点头之余补充道:“结合前面的内容,再加上临场感,我感觉好像要出事了。”

  张然点头道:“我也有这种感觉,特别不安,我觉得这个有点库里肖夫效应的意思,3D镜头只要运用恰当能够对观众产生某种心理暗示,甚至让他们自动产生联想,这种3D才有的效应只属于3D电影!”

  正说得高兴,张然手机突然响了,他拿起一看,略微有些诧异。他跟赵飞他们说了声,走到旁边接通了电话。

第893章 《龙组》完美收关

  张然问道:“老岳,怎么想起给我打电话?”

  电话是电影频道岳涛打过来的,十年前张然与电影频道合作拍《时间囚徒》的时候,岳涛是电视电影部主任,这十年中,他跟张然和世纪巅峰合作颇多,电影频道获得了良好的收益,他的位置也节节高升,现在已经成为电影频道副主任了。

  岳松知道张然是爽快人,直接道:“今年是北电表演系01级入学10周年,也是你担任表演老师10周年,我们电影频道想请你,以及01级本科班做一期特别节目。节目制片人找到我,让我向你和01表本的同学发出邀请。”

  01级本科班毕业好几年了,有些学生经常见面,但有些毕业后就没怎么联系来了。今年年初,就有很多学生嚷着要举行十周年聚会,这个建议得到了所有人的赞成。听到岳涛的话,张然觉得录期节目挺好的,没事的时候还可以翻出来看看。他便问道:“什么时候录?”

  岳松听到张然这么问,马上道:“你什么时候方便就什么时候录。”

首节上一节430/53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