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教师 第427节

  由于称呼上的是电影季,不是电影节,因此参展影片没有竞赛单元和非竞赛单元之分,所有影片均在“北平展映”板块中平等展示。这次有52个国家和地区的650多部中外影片报名参展。通过专家精心甄选,组委会共选出近160部中外影片参展,这些影片在北平20家影院集中放映近300场,让中国观众欣赏世界上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优秀电影作品。

  由于这次电影节开幕式邀请了大量好莱坞明星助阵,再加上有多部电影将在电影节期间首映,因此本届北平电影节不但吸引了整个华语传媒圈的关注,还有大量海外媒体进行跟踪采访。电影节没有正式开幕,谁也不知道水准如何,但起码关注度上去了。

  由于事先知道此次电影节开幕式明星阵容空前强大,有300多位明星、著名导演、国际电影节主席、国际著名电影企业高端人士亮相红毯。在红毯仪式开始前两个小时,记者和影迷就将80米长的红毯两边围了个水泄不通,一张张翘首以盼的脸庞,让现场氛围异常热烈。

  下午4点半,红毯仪式正式开始,首先出场的是杨在葆、祝希娟、葛存壮等7位老电影艺术家,今年82岁高龄的老影人葛存壮曾用精彩的演技为观众奉献了众多经典的反面角色,他激动地表示,北平能办国际电影季是自己盼望多年的心愿。

  随后,在导演宁皓带领下,电影《三色世界》的主演章子怡、加里·奥德曼、迈克尔·法斯宾德出现在红毯上,《三色世界》也是本届电影节的开幕影片。他们的出现为整个红毯掀起了第一波高潮,现场响起了惊天动地的尖叫和欢呼声。

  在前不久结束的奥斯卡颁奖礼上,获得5项提名,并最终斩获最佳女主角大奖的《黑天鹅》,将作为北平电影季展映的重点影片在北平播放。导演达伦·阿罗诺夫斯基出场后,相当低调,但现场的记者和影迷不肯放过和国际名导接触的机会,嘴里一直大声叫喊“达伦,这边,这边”。唯一让影迷感到遗憾的是,电影的主演娜塔莉·波特曼没有到场。不过这也没办法,娜塔莉·波特曼怀孕了,不能飞来飞去。

  奥斯卡影后朱迪·福斯特携电影《海狸》的主演梅尔·吉布森出现在红毯后,再次引发了现场影迷和媒体的狂欢。尽管这两位在好莱坞有些过气,但这样的大明星能够出现在北平电影季的红毯上,还是足以让现场的影迷和记者们为之疯狂。

  接下来,当张艺谋和《金陵十三钗》的男主角汤姆·克鲁斯出现在红毯之上时,整个现场彻底沸腾了。《金陵十三钗》自从1月份开机以来,对媒体是严防死守,谁也没想到张艺谋和汤姆·克鲁斯会出现在电影节的红毯之上,这让到场的媒体无不喜出望外。

  有记者感叹道:“十年之前,好莱坞明星在中国简直难得一见,现在随着中国电影市场高速崛起,到中国来的好莱坞明星越来越多了。”

  这话得到了不少记者的赞同,但也有人反驳道:“中国市场高速崛起是一个方面,但这次能有这么多巨星过来,主要还是卖张然面子。就拿《海狸》来说,如果不是顶峰娱乐投资的,如果不是给张然面子,你觉得电影会把首映放在中国吗?”

  这话得到很多记者的赞同:“是啊,如果不是张然,不可能有这么多好莱坞明星捧场的。”

  “听说汤姆·克鲁斯本来不想接《金陵十三钗》,最后还是张然出马,说动了克鲁斯,张然在好莱坞的影响力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北平电影节是中国电影节,到场的中国明星肯定是最多的,这次开幕式中国最顶尖的明星几乎都到了。程龙、李联杰、胡君、周讯、范彬彬等明星都是盛装现身,每个人的出场都能让红毯气氛瞬时升温。不夸张的说,此次北平电影节的星光闪耀程度,秒杀国内任何一个电影节和颁奖礼,即使是跟三大电影节相比,也不遑多让。

  张然和张婧初是本届电影节的形象大使,他们如何亮相无疑是本次红毯的最大看点之一。不过让影迷和记者意外的是,张然和张婧初并没有一起出现,张婧初单独出现在了红毯上。这顿时引发了影迷和记者们的猜测,这是什么情况?难道张然和张婧初闹矛盾了?张然是独自走红毯,还是跟某位美女一起走呢?

  随着时间推移,红毯仪式逐渐进入尾声,重量级嘉宾基本上都已经出场。对影迷和记者来说,唯一悬念就是张然到底一个人出场,还是携某位美女一起出场了。

  一辆加长林肯停在了红毯入口处,门打开后,张然微笑着走了下来。不过张然下车后并没有急着上红毯,而是站在红毯的入口处等待着。

  这更引发了影迷和记者们的好奇,他们一个个伸长脖子,向着红毯入口处眺望着,想要知道张然到底在等谁。

  很快又有三辆汽车开了过来,等到车门打开,车上的人下来后,整个现场彻底沸腾了,竟然是罗伯特·德尼罗、马特·达蒙、以及斯嘉丽·约翰逊。

  到场的影迷和记者们这时彻底明白张然为什么不和张婧初一起走红毯了,因为他要带《未来启示录》剧组一起走红毯。作为《未来启示录》的导演和制片人,他不可能把剧组扔在一边,和张婧初一起走红毯。

  红毯主持人金纬也略显激动的介绍道:“现在踏上红毯的是张然导演带领的《未来启示录》剧组,《未来启示录》投资高达3.5亿美元,是有史以来投资最高的电影,自开机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巨大关注。今天电影的主演马特·达蒙、罗伯特·德尼罗,斯嘉丽·约翰逊都来到了现场……”

  在《未来启示录》剧组走上红毯后,迎接张然他们的是粉丝的热烈呼声,以及记者们手中不断闪耀的闪光灯,整个现场的气氛也在这一刻达到了顶点;张然他们也是亲和力十足,不光微笑冲现场的观众挥手,还时不时与少数隔得近的观众握手。

  尽管是与好莱坞顶级巨星一起走红毯,但北平电影节是张然的主场,到场影迷喊得最响的是张然的名字,媒体记者也都把照相的重点放在了张然的身上,仿佛所有人都变成了他的小粉丝。

  来到采访台,进行简单的采访过后,张然他们正要离开。一位礼仪小姐利用职务之便,一个箭步冲到了张然身边,紧紧抓住张然的手来了一张合影;然后一堆礼仪小姐疯了似地跑过去看她手机上的合影,羡慕得吱哇乱叫。

  斯嘉丽·约翰逊见那些礼仪小姐激动成那样,忍不住道:“你可真受欢迎啊!”

  张然得意地道:“没办法,谁让我是偶像派导演呢!”

  听到这话,斯嘉丽·约翰逊他们都笑了起来。演员有偶像派和实力派之分,但导演却没有这个说法,偶像派导演这个词他们还是第一次听到。不过仔细一想,其实也没错,张然跟保罗·托马斯·安德森他们三个并称为四大帅哥导演,就形象来说绝对是导演中的偶像派。当然,就能力来说,他们几个又是绝对的实力派。

  进入会场之后,张然将罗伯特·德尼罗他们带到了剧组的位置,招呼他们坐下,然后他来到最前面,跟到场的领导打招呼。这次电影节开幕式到场的领导非常多,不光北平和总局的主要领导到场了,连宣传口的老大的也亲临现场。有这么领导到场,特别是主管电影的领导都到场了,张然肯定得过来打个招呼。

  到场的领导跟张然都非常熟,他们看到张然过来,不等张然打招呼,倒是先招呼起张然来。蔡复朝更是笑着跟张然开起了玩笑:“我们的大功臣来了!”

  张然赶紧道:“蔡局,你就别拿我开玩笑了,这样我压力很大的。”

  蔡复朝在上个月刚刚调到总局担任局长,是新任的总局局长,张然对他的称呼自然也从蔡部长改成了蔡局。其实张然之所以为北平电影节出这么大的力气,就是给蔡复朝面子,他知道蔡复朝在接下来的几年会担任总局局长。

  刘琦也笑着道:“这话没错,你确实这次电影节的是大功臣嘛!”

  其实不只刘琦这么认为,到场的领导都非常清楚,这次北平电影节的开幕式能有这么多好莱坞巨星到场,能在全球范围内引起这么大的关注,跟张然是分不开的。

  张然谦虚地道:“我只是帮了一点小忙,根本算不得什么,主要还是咱们中国电影市场起来了。现在好莱坞电影公司,好莱坞明星都越来越重视中国市场,我向他们发出邀请,他们就顺水推舟的来了。如果没有中国市场这个巨大的后盾,别人不可能给我这个面子的。”

  刘琦笑道:“张然什么都好,唯一的不好就是太谦虚了。”

  张然哈哈笑道:“那我一定好好努力,争取早日骄傲起来!”

  十多分钟后,伴随着动感十足的互动多媒体表演《光影之梦》,一轮“朝阳”徐徐升起,阵阵响亮的鸽哨环绕耳际。在童声合唱版的《北平欢迎你》歌声中,主持人董青、季小军等走上舞台,宣布第一届北平国际电影季开幕式《星耀北平》正式拉开帷幕。

第884章 电影节开幕

  国内的电影节和颁奖礼总有一个固定的流程,领导致辞。这次的北平电影节也不能免俗,北平市市长,总局局长蔡复朝,以及威尼斯电影节主席马可·穆勒分别上台致辞。

  其实张然很反感这个环节,觉得纯粹是浪费时间和生命,领导在上面噼里啪啦讲一堆,实际上没有谁会把致辞的内容放在心上。但内地的电影节和颁奖礼都很难避开这个环节,等到明年临安奇幻电影节开幕,肯定也会有领导致辞,而且不是一个。

  开幕式演出相当热闹,包括由赵季平、张和平专门为电影季作曲作词,由著名歌手刘欢演唱的歌曲《你》、由歌手朱哲琴演唱的电影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舞蹈《炫彩京华》、舞蹈《行云流水》、舞蹈《激情时刻》等。但不知道怎么的,张然总感觉这不像电影节开幕式,没有多少电影味,加上主持人的朗诵腔,以及晚会风的节目,让人仿佛置身春晚现场。

  把电影节开幕式办成春晚,张然真的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但明年奇幻电影节的开幕式,他绝对不允许搞成这样。到电影节就来看电影的,好好组织大家看电影就是了,搞那么花哨有意思吗?

  开幕式进行了一阵后,张然和张婧初作为电影节形象大使被请上舞台,接受主持人的采访。

  董青十分热情地道:“张导,婧初,欢迎你们,欢迎来到我们的现场。我们都知道你们二位参加过不少国内国际的电影节,不知道你们对北平电影季有些什么样的愿望和期待呢?”

  张婧初微笑着道:“我们中国的电影中心就在北平,国内70%的影视公司都集中在北平,有这么多的影视资源,却没有电影节确实挺奇怪的。现在北平终于有了自己的国际电影节,我特别高兴,衷心祝愿北平电影节能够越办越好,办成国际顶级的电影节!”

  董青问道:“张导,你呢?”

  张然认真地道:“这是我们北平国际电影节的第一届,和现在世界上的电影节相比,它就像个小婴儿一样稚嫩。我觉得我们没有必要拿自己和世界上那些久负盛名的项目去做比较,而应该走自己的路,办出自己的特色来。我相信中国电影一定会崛起,北平电影节也一定会成为在全世界都有影响力的电影节。”

  董青微笑着道:“形象大使在我们的理解是除了要有很高的知名度外,还应该有一份对电影的执着、热爱和不懈的追求,还应该有良好的交流和沟通能力,所以,今天要考考两位。”她看着张婧初问道:“婧初,今天我们在现场有二十多位来自世界各地的著名电影节的主席,用一句话向他们推介你自己,让他们更了解你,更喜欢你。”

  张婧初心想这什么问题啊,我用得着向他们推介我自己嘛!不过她也不好反驳,脸上保持着微笑:“我就不推荐自己了,我是电影节形象大使,还是推荐中国电影,中国演员才对。我们中国有很多优秀演员,也有很多优秀的电影,我希望有更多的中国电影能走向世界,更多的演员走向国际舞台。”

  董青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有点傻,不过她反应很快,马上笑着道:“婧初借这个机会向大家推荐了中国电影和所有的演员,谢谢婧初。”她把话筒伸到道张然面前:“张导,今天在现场,还有海内外两百多家制作机构,请用一句话向他们推荐中国电影。”

  张然笑着道:“女生们,先生们,你们要是没有看过中国电影的话一定会后悔,但要是你们看了中国电影会更后悔。”这句话让全场哗然,董青也吓了一跳,这什么情况,张然怎么张口乱说啊?张然见大家都紧张了,笑着解释道:“因为你们会后悔没有早点看到中国电影,没有早点了解中国电影。”

  现场观众顿时发出会意的笑声和掌声,董青也故作夸张地道:“张导,你吓了我一跳,我还以为出直播事故了呢!”

  张然哈哈一笑,看着台下的嘉宾道:“北平电影节没有竞赛单元,我觉得这其实挺好的,这样反而能够让大家专注于电影本身。在我看来,放映电影比评奖重要多了。不过北平电影节没有输赢,但我希望我们能够有赢家,就是中国电影、北平电影!”

  台下顿时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

  六十分钟的晚会结束后,现场开始播放本届电影节的开幕影片《三色世界》。《三色世界》改编自王晋康的同名科幻小说,在几年前,宁皓就想把这个故事搬上大银幕,但由于成本问题和其他一些原因,一直拖到去年年初才开机。

  北平电影节是国际级的影坛盛事,而《三色世界》不但有章子怡、加里·奥德曼、迈克尔·法斯宾德,还有东瀛的苍井优、韩国的金允石等演员参与,是所有参展影片中最具国际气质的,加上卓越的品质,非常适合作为首届北平电影届的开幕影片。

  电影《三色世界》采用的是倒叙方式进行拍摄,以江志丽被FBI追杀作为开篇,从开场就绷紧了观众的神经。接下来,通过江志丽的回忆,宁皓向大家讲述了整个事件的经过,揭示了为什么江志丽会被追杀。

  原来江志丽他们这个实验小组在实验室中发现人类通过训练能够进行心灵传输,而这种能力只有黄种人和黑人可以做到,在试验中白人始终无法做到。这引起了实验小组负责人索雷尔的恐慌,他认为拥有了心灵传输能力的黄种人和黑人将变成超人,而白人将成为弱智民族,将又被淘汰的可能。为了避免出现这种状况,他联合试验小组的白人杀害了试验小组的黄种人和黑人,只有江志丽比较警觉,逃过一劫。为了防止秘密被泄露,索雷尔通知了FBI,对江志丽展开抓捕和追杀。

  《三色世界》是反种族主义的电影,自然不可能把所有人白种人都描绘成恶魔。在逃亡的途中江志丽得到了不少白人的帮助,有人甚至知道江志丽是因为种族主义的规则而被追杀,依然为她提供了帮助。

  江志丽在摩根·弗里曼扮演的巴巴斯帮助下,在网络上发了求助信,将自己的试验和被追杀原因公布予众。江志丽的求助信引起了民众和媒体的巨大关注,无数抗议电话、打到了胡佛大楼,新闻界更是蜂拥而动,电子纸《号角》和《科学箴言》更是抢先发了专题报道,中国驻美大使馆也对这件事表示了严重关注;这时索雷尔也突然发现,白人其实也是能够掌握心灵传输能力的,只是试验过程中出现了问题,他们一直没有意识到。于是,FBI撤退了,江志丽得救了。

  在电影的最后,江志丽拒绝美国政府的挽留,毅然返回了中国,因为那才是自己的家。

  《三色世界》是中篇小说,故事相对简单,宁皓对故事作了很多修改和调整。在小说中,江志丽最开始是那种特别迷恋白人的媚外女,是索雷尔的情人,最后因为索雷尔杀害了实验室其他人,甚至连她也准备杀掉,才幡然醒悟。这个角色很有现实意义,现实中有很多的这样的女人。不过这样的角色放在电影中作配角没有任何问题,但作为主角国内观众是很难接受的。所以,宁皓对江志丽的形象做了很多修改,把负面的东西去掉了。

  在小说中是黄种人有心灵传输能力,在电影中改成了黄种人和黑种人都有这种能力,这是张然的主意。上一世《金陵十三钗》在美国上映时,被美国媒体说成民族主义、沙文主义,还说电影对侵华日军进行了妖魔化。如果《三色世界》中只是黄种人有心灵传输能力,然后被白人追杀,电影在美国上映后,一定会被扣上民族主义和种族主义的帽子。但加上黑人就不一样了,现在美国是典型的黑命贵,再加上电影的种族主题,《三色世界》就成了一部政治正确的电影,变成了反种族主义的力作,避免了政治风波。

  在《三色世界》中导演宁皓展现了超强的创造力,大量运用手持摄影,通过快速拼接碎片,加上短促有力的音效配合,营造出凶狠犀利的风格,给观众带来巨大的视觉冲击。电影几位主演,不管是章子怡扮演的江志丽,还是加里·奥德曼扮演的索雷尔、以及迈克尔·法斯宾德扮演的伊斯曼都奉献了顶级的表演,为电影增色不少。

  电影放映结束之后,现场沉默了好几秒钟,然后响起了无比热烈的掌声。

  不过在鼓掌的同时,很多观众,甚至连一些精神美国人都在思考一个问题,要是电影中的规则真的存在,那些将自由博爱挂在口头的白人精英会不会也变成种族主义者呢?

  26号下午,《未来启示录》剧组在北平饭店召开发布会。像《未来启示录》这样的超级大片宣传周期很长,期间会不断放出物料,而重磅物料通常会在戛纳、多伦多等电影节发布。这些电影节到场媒体多,影响力大,可以迅速获得关注度。《未来启示录》能将发布会放在北平这样的新电影节,完全是张然给组委会面子。

  《未来启示录》是全球关注的一部电影,各大媒体自然蜂拥而至。按照规定,参加发布会的只能是记者,而且记者必须携带证件,要在保安确认之后才能进入会场。

  即使如此,知道《未来启示录》要召开发布会的粉丝们还是迅速动员起来,从各个渠道争取入场的资格,希望能记录下自己偶像在发布会上的举动。黄牛们也迅速盯上了这场发布会,将入场资格被炒到了2万元一个。

  3点30分,张然携主演罗伯特·德尼罗、马特·达蒙、以及斯嘉丽·约翰逊来到发布会现场。他走上舞台后,笑着跟记者打起了招呼:“大家辛苦了。”

  有记者站马上起身道:“张导,你是电影节组委会副主席,应该管一管,这次北平电影节组织太混乱了,刚才我们被保安堵在外面将近两个小时,实在太过分了!”

  张然听到这话一怔,皱眉问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第885章 制作特辑

  那个记者满脸委屈的控诉道:“我们是来参加这次发布会的,但保安却告诉我们,必须先让粉丝们进场。在粉丝进场后,保安又告诉我们没有活动邀请函的人不能进。事实上,组委会给我们是统一发的采访证,除了开闭幕式等重大活动,采访证在其他活动中一律有效。结果保安就是不让我们进场,态度特别恶劣,把我们关在外面将近两个小时才放进来。”

  他的话刚刚落音,其他记者也纷纷向张然诉苦,什么影迷一票难求的包场场次却在放映时空无一人,官方网站上的排片表与各大影院的排片表有很大的出入,字幕翻译拙劣,不让记者喝水上厕所等等,发布会顿时变成了吐槽大会。

  其实即使是戛纳、威尼斯这样的老牌电影节,也经常出现纰漏,更何况北平电影节今年才第一届,根本没有经验。但张然却听得很认真,这对他也是一个提醒,明年奇幻电影节开幕的时候,这些问题要尽量避免。

  听完记者们的控诉后,张然起身道:“这是我们工作没有做好,让大家收委屈了。我代表组委会向大家道歉!”说着,张然向台下的记者鞠了一躬,然后道:“等发布会结束后,我会跟组委会反应。北平电影节今年是第一届,组委会没有经验,肯定有很多做得不好的地方,还请大家多多担待!”

  在场记者没想到张然会鞠躬道歉都非常感动,顿时报以热烈的掌声。大家知道张然名义上是组委会副主席,但实际上只是挂名,基本上不管事的。之所以向他反映情况,是大家找不到负责人,就向他倾诉一番。没想到他竟然把责任揽下来了,大家心里对他是由衷的佩服。

  等掌声停止后,张然微笑着道:“到电影节来,最重要的是看电影和聊电影。今天把大家请过来,就是想聊聊电影《未来启示录》,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

  全场安静下来,大屏幕点亮。

  大屏幕上,一群穿着黑大衣、戴着黑口罩的人提着钢管走过,他们胸前都有统一的徽章,上面是一个机器人,打上了一个血红的X。后面跟着几辆大卡车,拖着一群冒着火花的机器人。

  大街两边有不少支持者在狂热的呼喊着口号:“我们要工作,我们要吃饭!”、“杀光所有机器人!AI统统下地狱!”、“反AI联盟万岁!”

  黑衣人将车开到广场中央,把机器人堆在一起,淋上汽油,用打火机点燃。熊熊的火焰中,一些并没有死透的机器人发出撕心裂肺的哀号。周围路人在欢呼、在大笑,现场气氛热烈得像在举办篝火晚会。

  镜头切换到餐厅内,马特·达蒙和好朋友正在餐厅点餐,服务员是个漂亮的姑娘,有着让人心醉的微笑。但就在此时,一根钢管狠狠地砸在了女服务员的头上,将她砸翻在地。她的头皮被砸掉了一大块,露出了里面金属的内体。

  几个黑衣人围了过来,举着钢管对女机器人疯狂的乱砸。

  女机器人发出一阵撕心裂肺的惨叫:“不要杀我!不要杀我!”

  马特·达蒙和朋友看不下去了,上去几脚将黑衣人都踢翻在地,再看女机器人,她的手脚都已经被打断,脖子也已经断裂,露出金属骨架和电线,嗤嗤地冒出电火花,她带着口哭腔问马特达蒙:“为什么?为什么?”

  现场的记者们看得目瞪口呆,这段镜头冷酷得让人浑身发冷,头皮发麻,简直让人不寒而栗,反机器AI联盟的癫狂,以及民众的狂热仿佛让他们置身二战的德国。

  镜头切换,张然出现在画面中,开始阐述自己对电影的看法:“我是个科幻迷,看过很多在未来人与机器人的电影,我经常在想,未来与机器人之间会是怎么样的一种关系,机器人会变成一种新的生命吗?人与机器人之间会存在战争吗?如果发生战争,那么这场战争又是怎么开始的,仗又是怎么打的……”

  在阐述自己创作理念的过程中,张然对马特·达蒙、罗伯特·德尼罗,以及斯嘉丽·约翰逊他们的角色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同时,还插播了大量的电影镜头,其中有不少战争镜头,而这些战争镜头极其惨烈,可以说是血流满地,残肢乱飞。其中有个镜头是马特·达蒙在枪林弹雨中拖着受伤的好友想要找个隐蔽的地点救治,但一枚炸弹在他的身后炸响,等他再回头看时,好友只下半边躯体,内脏流了一地。

  几个月前,《未来启示录》放了一版预告片,有不少战争场面,非常惨烈,但跟今天播放的镜头一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现场记者看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化为一摊血肉,或者躺在血泊中哀嚎惨叫,都切实感觉到了感受到战争的残酷。

  五分钟的制作特辑播放完毕,灯光亮起来,与此同时,现场爆发出了热烈无比的掌声。记者们知道《未来启示录》不是普通的科幻爆米花电影,而是一部对生命,对战争有着深入思考的电影,他们相信这会是一部震撼人心的科幻杰作。

  制作特辑播完,主持人开始与电影主创进行交流,问他们对电影的看法,以及跟张然合作的感受。

  斯嘉丽·约翰逊笑容满面地表示:“我特别喜欢张然导演的电影,我是他的粉丝,跟他合作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在接到他的邀请后我连剧本都没有看,就直接就答应了。”她笑着道:“哪个演员能够拒绝张然的邀请呢?”

  马特·达蒙也表示:“我是张然导演的影迷,这部电影也是我从影以来表演最动情的大制作。张然导演不光是导演,也是表演专家,对表演有很深入的研究,在拍摄的时候他给了我非常多指点,跟他合作我的收获很大。”

  罗伯特·德尼罗出演过无数名作,和无数顶级大导演合作过,在谈及张然时,是欣赏之情依然是溢于言表:“张然是个非常认真、心思又非常细腻的人,他跟我都是斯特拉学派的,跟他合作非常愉快。”对《未来启示录》这部戏,他也是赞不绝口:“看完剧本我就掉泪了,故事特别动人,可能是我近二十来年遇到最好的剧本,我告诉自己一定要演这部电影。”

  主持人采访结束后,是记者们自由提问的时间,而记者们早就在等待中一刻了。

  在导演制作特辑中,张然已经将自己为什么拍这部电影,以及关于创作的很多想法都说出来了,记者们自然不会再问为什么要拍这个故事这类的问题。

  第一个记者被主持人点中后,起身问道:“《未来启示录》据说投资高达3.5亿美元,是有史以来投资最高的一部电影。就我们刚才看到的片段来说,特别惨烈和血腥,在北美分级肯定是R级,会流失大量的青少年观众,对一部投资3.5亿美元的高成本电影来说,风险是很大的,你会担心票房吗?”

  张然笑着道:“对我来说,肯定是希望观众越多越好,票房越高越好。不过《未来启示录》虽然是科幻片,但是讲战争的,而作为战争片就必须严肃,我希望能够还原战争的惨烈,进而刻画出战争中人性。这么拍确实会失掉很多青少年观众,票房也会大打折扣,但我觉得,如果能够让观众对战争多一份警示,对人生有所感激,对生命有所珍惜,就算票房差一些,那么也是值得的。”

  第二个记者起身问道:“张然导演,你好,《未来启示录》成本是3.5亿美元,是全球投资最高的电影,那么这个钱主要花在什么地方了呢?”

  张然解释道:“我最初对电影的预计是成本2亿美元,不过在跟工业光魔沟通后涨到了3亿,在拍摄的过程中,又超支了5000万,就变成了3.5亿。这部电影特效镜头特别多,有2500多个,超过了《阿凡达》,战争戏也特别多,不但场面大,而且是人与机器人的战斗,制作起来特别复杂。我们这部电影整个特效团队包括以工业光魔为首的57家公司,特效人员有2300多人,后期要做一年半,这是非常烧钱的。在拍摄过程中,动用了各种设备和道具,光是动作捕捉服有100多套,外骨骼装甲做了100多套,除此之外,租坦克、租飞机这些都要花钱,其实3.5亿能够拍完这部电影已经很不容易了!”

  连问张然两个问题后,第三个记者把问题抛给了罗伯特·德尼罗他们:“我想请问罗伯特·德尼罗、马特·达蒙,还有斯嘉丽·约翰逊,你们这次到中国来,有没有品尝中国美食,你们对中国美食有什么看法呢?”

  罗伯特·德尼罗是个吃货,这个问题显然问对人了,他笑容满面地道:“棒极了,这两天我们品尝了很多中国美食,我最喜欢香辣蟹和煎饼果子。在纽约我开有餐厅,这次回去,我要将煎饼果子带回去,让餐厅的顾客也尝尝这世界上最美味的煎饼!”

  听到罗伯特·德尼罗如此喜欢煎饼果子,在场的中国记者都露出了略带骄傲的笑意,中国美食果然是无敌的!

首节上一节427/53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