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教师 第406节

  在很多人眼中张艺谋是个土老帽导演,只能拍农村题材。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张艺谋可以说是国内的导演中最重视新技术的导演之一。上一世DIT、数字高清摄影这些都是张艺谋最先在国内使用,然后才在国内慢慢推开的。张艺谋听过动作捕捉技术,但还是第一次见到,对此十分好奇,就详细的询问了起来,这东西是什么原理,能够带来什么效果。

  张然见张艺谋对动作捕捉如此感兴趣,就把约翰·诺尔叫了过来,让他给张艺谋讲解。不过约翰·诺尔讲得比较专业,张艺谋英语水准又不怎么样,张然只好做起翻译来,并时不时结合自己对动作捕捉的认识进行一些补充。

  正聊得高兴,副导演过来通知张然可以正式开拍了。张然就笑着对张艺谋,道:“老谋,马上开拍了,跟我一起看看吧,也顺道指点指点!”

  张艺谋笑着摆手道:“谁能指点你啊?我今天是过来学习的。”

  来到监视器后面坐下后,张然拿着步话机发出了开拍的指令,而张艺谋坐在他的旁边,饶有兴趣的看着监视器中马特达蒙的表演。

  这个镜头拍摄的是机器人攻入小镇之后,子弹打光的马特·达蒙,穿着外骨骼装甲与机器人进行肉搏的一场戏;而与马特·达蒙进行搏斗的自然是景田了。

  张艺谋看着监视器心里有些诧异,景田不是说张然哭着喊着要收她做徒弟嘛,那张然应该很看重她才对啊,怎么让她演这种挨打的角色?被马特达蒙摔来甩去,跟人肉沙包似的。他笑着问道:“你不是说有徒弟之后心特别累,再也不收徒弟了嘛,怎么又收了一个?”

  张然笑着解释道:“景田不是我徒弟,她只是自称是我徒弟!”

  张艺谋这才知道自己让被景田给忽悠了,但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对,景田要真是招摇撞骗的骗子,张然怎么不赶她走啊?张然既是制片人又是导演,真要赶她走,她怎么可能留下。不过张艺谋觉得这是人家师徒之间的事,自己这个外人也不好多问,就没有再说。

  时间飞逝,到下午五点今天的拍摄任务就全部完成了,张然当即宣布收工,然后带着张艺谋回到了驻地。他知道张艺谋是想看看自己的战争戏,而他也希望张艺谋给自己提提建议,就带着张艺谋来到酒店的会议室,让工作人员播放已经开始制作的电影片段。

  电影开篇是一个从空中俯拍的镜头,四周是朵朵白云,底下是烟雾缭绕的原野,紧接着,镜头向地面慢慢推去,张艺谋看到一群群像鸟儿似的东西在空中飞行。随着镜头拉近,张艺谋才发现,那是一群无人机。

  轰的一声,一架无人机被击中,化为一团焰火在空中消失。紧接着是一连串的爆炸声,好几架无人机被击中,在空中化为一个个火团。其他人的无人机立刻展开了反击,喷出了一枚枚带着尾翼的火箭弹。镜头穿着无人机群,继续向地面推去,张艺谋这才看清楚地面的详情,人类和机器人军队正在进行大战,整个战场笼罩在火光和烟雾中。

  接下的镜头让张艺谋简直说不出话来,这是一个大远景的平移镜头,整个镜头从战场的右边慢慢向左边横移,画面之中,双方士兵在坦克和装甲车的掩护下,发起有条不紊的进攻。在他们进攻的过程中,不断有坦克和装甲车被打爆,不断有人炸弹撕成碎片。但不管是人,还是机器人都无所畏惧,都在拼命发动进攻。与此同时,空中的无人机像鸟群一样抛下一枚枚火箭弹,喷着烈焰,重重的砸在人群中,砸在坦克和装甲车上,发出惊天爆炸,在战场上腾起一股股巨大的烟柱,整个战场就像一架一台散发着刺鼻血腥味的巨型绞肉机。

  张艺谋知道爱尔兰方面只给张然提供了几百人的部队,但现在看镜头,简直是像万人的部队在决战,他知道这肯定是通过特效做的,但画面真的超级真实,整部电影通过史诗级的宏大场面,将人类与机器人之间的生死大战以最惨烈的方式呈现在了观众面前。

  最让张艺谋震惊的不是特效,而是这个镜头的运镜头方式,它不是简单的平移镜头,不是从右边平移到左边就完了,在镜头移到左边之后它又重新移回到右边;然后再次平移到左边,又再平移回来,跟拉锯似的。

  直到这个将近两分的长镜头结束,张艺谋才发出一声惊呼:“哎哟,这是邦达尔丘克的拉锯式平移长镜头啊!”

第831章 老谋子震惊

  拉锯式横移长镜头并不是多稀奇的镜头,比如李康生的电影《不见》中,奶奶丢失了孙子在天桥上逢人就问,镜头从左到右跟着行人,然后行人摇头不知,镜头又从右到左跟着另一个行人回来,跟拉锯似的来回好几次,就是拉锯式横移长镜头。

  张艺谋之所以觉得震惊,因为这是大场面战争戏,用拉锯式横移长镜头就比较罕见了。

  其实史诗电影特别喜欢用大远景的横摇或者横移镜头,这样能够体现出场景的广袤无垠,能够最大限度表现场景的壮观。其中横摇用得多一些,横摇镜头比较简单,只需要摇动镜头就可以了,而横移必须铺导轨,比较麻烦。比如标志着第五代导演真正崛起的作品《黄土地》就是以横摇镜头为开场,通过横摇呈现了一片沟壑与土塬连绵不绝,经岁月销蚀而大起大落的黄土高原,传达出一种沉重和压抑的感觉。

  战争戏采用拉锯式横移长镜头好处是随着镜头来回移动,能够让观众看到更多的内容,能够最大限度的表现战争场面的波澜壮阔,使电影具有史诗气质。不过这种镜头演员特别多,涉及到上千人的调度,还有无数的炸点,每一个环节都要配合好。对导演、对演员、对整个剧组都是巨大的考验。比如电影《大决战》凡是在表现战争的宏观场面,大多用了横移镜头,但并没有使用采用拉锯式横移长镜头。在电影史上敢这么玩的只有苏联导演邦达尔丘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就是《战争与和平》。

  说到拉锯式横移长镜头,张然也是直摇头:“这个镜头我们光是排练就排练了半个多月,但实拍的时候还是出了问题,足足拍了三遍才通过,光是拍这一个镜头我们就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我本来准备拍五个拉锯式横移长镜头,但最终只拍了两个,剩下的全部换成了普通的横移镜头。没办法,真的太复杂了。我真的特别羡慕邦达尔丘克,要是能够给我五年时间,再给我几万人的部队,我一定能够拍出比《战争与和平》更牛逼的战争片来。但现在是不可能了,那样的电影永远不会再有,它只属于那个时代,要想重现《战争与和平》那样的电影,除非再造一个苏联!”

  张艺谋点了点头,拍《黄金甲》的时候,菊花台大战一场戏他本来准备尝试一把拉锯式平移长镜头,但他算了下时间,又算了下费用,最后放弃了。像《拯救大兵瑞恩》那样的片子是可以学的,而苏联版的《战争与和平》是想学都没法学的,只能让人仰望。

  苏联版的《战争与和平》是一部耗时五年完成的鸿篇巨制,影片拍摄得到了苏联军方的大力协助,动用了12.5万名演员和35000匹战马,并且每位士兵都有自己的武器和军装,这一数字等于当年拿破仑战役的前线人数,等于重新打了一遍这场战争,成为动用临时演员最多的影片之一。其中《战争与和平》第三部《1812》的战争戏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经典,导演邦达尔丘克对镜头的运用和场面调度真的是出神入化。

  张艺谋是黑泽明的粉丝,黑泽明最出名导演手段就是场面调度,但在张艺谋看来,邦达尔丘克在《战争与和平》中所展现的调度能力,比黑泽明还要强三分。

  不夸张的说,在大场面调度上《战争与和平》就是世界第一。用陆钏的话来说,好莱坞导演在邦达尔丘克的《战争与和平》面前只有下跪的份。

  张艺谋叹了口气,道:“是啊,《战争与和平》那样的电影确实很难重现了,就像你说的,那种电影只能属于那个时代。”

  电影在继续播放,随着剧情展开,张艺谋也完全进入了故事中,不再是以导演的眼光审视这部电影,宛如一个影迷,用欣赏的眼光进行观影。

  不过当那个超低空巡航长镜头出现的时候,张艺谋震惊了,整个人目瞪口呆。张艺谋知道张然是个喜欢创新的导演,张然的电影总是会有很多新东西出现,果然这次也不例外,但这个镜头实在太惊人了!

  等超低空巡航长镜头结束,张艺谋忍不住问道:“这个镜头是怎么拍的?肯定不是大炮,大炮不可能摇几公里远,也不是直升机拍的,这到底是怎么拍的?”

  张然笑着解释道:“是无人机拍的,为了这部戏我们专门买了十架无人机,但在拍摄的过程中被炸烂了六架。好在战争戏已经拍得差不多了,不然还要去订无人机。”

  张艺谋听到是无人机拍出来的,不由问道:“无人机不是打仗用的嘛,竟然能够用来拍电影?”

  “用来拍摄的是无人机准确的叫法是多轴航拍飞行器,和打仗的无人机是两回事。”张然简单解释了一下,然后结合自己使用无人机的体会,向张艺谋介绍了无人机拍摄的优势以及特点。

  听完张然的介绍,张艺谋感慨地道:“这个超低空巡航长镜头太厉害了,视觉冲击力,还有临场感都是最顶尖的。我相信邦达尔丘克看到了也一定会惊为天人。等到《未来启示录》上映之后,不知道有多少导演会跟风学你!”说到这里张艺谋大笑起来:“反正我是准备跟你学了,《金陵十三钗》开篇的战争戏我也准备尝试用无人机拍摄!”

  张然也笑了起来:“好莱坞是非常重视性技术的,我也希望咱们国内的导演能够多用新技术,这样咱们才有追赶好莱坞的可能。”

  简单交流了两句,张艺谋又继续看片,他看得非常专心,时而微微皱眉,时而眼前一亮,时而摇头轻叹。

  五十多分钟的电影片段很快看完,灯光亮了起来。

  张艺谋坐在椅子前有些恍惚,他记得有人说过,电影大师分为两种,一种开拓了电影语汇、延展了电影表现力,他们是技术性的大师,比如爱森斯坦之于蒙太奇、格里菲斯之于剪辑;另一种大师用电影表达出了深刻的哲思和深邃的思想,他们是思想性的大师,比如伯格曼之于怀疑、安东尼奥尼之于疏离。

  张艺谋不知道张然会成为哪种电影大师,张然似乎两种特性都有,但张艺谋知道张然一定会成为和这么伟大的名字齐肩的大师。

  张然看着张艺谋,问道:“老谋,电影片段看完了,对电影的整体风格你应该也比较了解了,给我点意见吧!”

  对于《未来启示录》张艺谋不知道该怎么评价,尽管他没有看完全片,电影的特效也没有完成,还有大量的绿幕,但电影最终会是什么样,他已经了然于心。他真的挺嫉妒张然的,希望自己也能够拍出这样的作品来,但他知道自己永远拍不出来。面对张然这部电影,他感到的只有无奈、无力,还有深深的挫败。

  张艺谋站起身,感慨地道:“我真没什么意见,我不知道该怎么形容,我只能说如果我这辈能够拍出这样一部电影来,那作为导演那我就没有白活。这片子调度太厉害了,尤其是那些平移镜头,镜头是横向移动的,而镜头中的人物是纵向运动,整个画面的空间感特别强,再加上爆炸引发的尘土和烟柱,以及空中的无人机,让画面空间特别立体。好久没看到这么复杂的电影调度了,上次看到这么复杂的调度应该还是《大决战》吧!”

  提到调度,张然却有些意兴阑珊:“我这个调度大部分都是通过特效做出来的,跟《大决战》这种完全真人实拍的调度还是没法相比的!”

  张艺谋又道:“这部电影最厉害的是风格,给人的感觉特别古典,用了很多大远景的横移镜头,就像古典油画,特别厚重,史诗气质特别强;但又特别现代,有超低空巡航,各种近距离的爆炸和跟拍,通过人物的血肉横飞、撕心裂肺惨叫让人感受到战争对生命的摧残。这部电影好像把苏联战争片和好莱坞战争片揉在了一块,但又没有丝毫不协调的感觉,融合得特别完美。我不知道该怎么评价,只能说太厉害了,这样的片子打死我都拍不出来!”

  听到这话张然笑了起来,既古典又现代这就是他想到的效果:“这下我就放心了,看来这几个月的辛苦没有白费。时间不早了,该吃晚饭了,我们去吃饭!”

  张艺谋笑道:“你还别说,我真的有点饿了。你是地头蛇,吃什么怎么吃我听你的安排。”

  张然沉吟道:“既然到爱尔兰来了,就带你尝尝爱尔兰菜吧!”

  从宾馆出来,张然带着张艺谋来到了一家名叫第一章的餐厅,这是一家在当地相当有名的米其林星级餐厅,食物和服务都赢得过许多奖项。食物延续了传统的爱尔兰风格,但是又做了足够的创新。

  两人在餐厅找了个位置,点好菜后,边吃边聊。张艺谋告诉张然,经过四个多月的紧张施工,位于金陵石湫影视基地的《金陵十三钗》拍摄景区的各项建设已进入尾声,教堂等主要建筑物业已建成。不过战争废墟景还在搭建中,这个比修教堂还费力,一砖一瓦都要按照图纸来,连地上摆的碎石断砖都要按计划来做,整个废墟景大约在12月中旬搭建完成。

  另外一部分内景将前往临安的世纪影都的摄影棚进行拍摄。世纪影都从年初开始施工,现在综合楼、大门广场区域以及第一摄影棚区第一组团主体建设也进差不多了,到十月初能够彻底完工。到时候《金陵十三钗》的特效团队就会去摄影棚里搭景,这些内景倒是比较简单,不会花太多时间,在电影拍摄之前肯定能够完成。

  此外,《金陵十三钗》的女演员们从七月份开始进行训练了,而训练他们的正是张然的学生郭珍。要把一群校园女生打造成70年前的风尘女子,对郭珍来说也算是一个小小的挑战。不过张艺谋对郭珍相当有信心,毕竟她是张然的学生,在能力上绝对没有问题。

  介绍完《金陵十三钗》的筹备情况,张艺谋看着张然,缓缓地道:“张然,其实我这次过来是有事想跟你谈。”

第832章 二张要分家

  张然知道张艺谋是那种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人,他跑到爱尔兰来探班,肯定不会只是向自己取经那么简单,轻笑道:“咱们也不是认识一天两天了,有什么事直接说!”

  张艺谋叹了口气,道:“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说。”

  听到这话,张然知道张艺谋肯定遇到麻烦了,当即问道:“老谋,你到底遇到什么麻烦了?咱们是老朋友,要是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地方尽管说。”

  张艺谋叹息一声,道:“当初买《金陵十三钗》版权的时候,由于担心相关电视剧提前上映搅局,我就把影视版权一并买了过来。今年年初有些影视公司想拍《金陵十三钗》的电视剧,小说的作者严歌铃找到我,希望回购电视剧版权。歌铃跟我合作挺好,从来不在价格上为难我。我就告诉她,等电影拍得差不多的时候,就把电视剧版权无偿返还给她,这样既保障了电影的利益不受损害,又能对歌铃有所回报。到上个月我才知道,《金陵十三钗》的电视剧版权被小伟天价卖出了;歌铃不但颗粒无收,还失信于意欲合作的影视公司。我现在都不知道该怎么面对歌苓,出尔反尔,轻诺寡信,你说这让我怎么做人啊?”

  张然听到这里知道张艺谋和张纬平之间出问题了,上一世两个人就是在《金陵十三钗》上映之后分道扬镳的,现在两人已经起冲突了。在张然看来,张艺谋早就该跟张纬平分道扬镳了,张艺谋多好的导演啊,而张纬平实在太不像样子了,每次新片出来都放一些八卦,什么张艺谋跟前妻复合,跟巩俐复合,真的太掉价了。

  不过这话不能直接说出来,张然沉吟道:“我相信严歌铃不会生你的气,认识你的人都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知道这肯定不是你的意思。不过你也不能任由张纬平胡来,该硬的时候还是要硬!”

  张艺谋从来都不是强势的人,无奈地道:“最近几年小伟越来越膨胀,根本没有把我放在眼里。《金陵十三钗》女一号玉墨非常重要,我选的是南外的一个叫倪尼的女学生,她可塑性很强,能够演出我想要的玉墨来,但小伟却极力想让一个叫韩茜庭的女子挑大梁,那个韩茜庭年龄偏大,形象气质也跟玉墨差得太远,根本就不适合。”

  张然不知道韩茜庭是谁,但他知道倪尼,上一世《金陵十三钗》的玉墨就是倪尼演的,而且演得相当出色,这姑娘眉眼间有一股媚态,笑起来的时候就像在勾人,特别适合玉墨这个角色。听到张纬平要换掉倪尼,张然顿时炸了:“张纬平脑子让驴踢了吧?他还干涉起导演选角了!你就按你的意思来拍,不要管他。我也是《金陵十三钗》的制片人,他要是不服,你让他来找我!”

  张艺谋点头道:“我也坚决不同意,结果他说,你这部不用韩茜庭演玉墨,那下一部电影就必须用她做女主角。”

  张然皱眉道:“这个韩茜庭跟张纬平什么关系,怎么会花这么大力气捧她?”

  张艺谋没有回答这个问题,他不喜欢说别人的花边新闻,只是道:“别的我能忍,可电影是我的底线!不能你想增加什么情节就增加什么情节,你想让谁演就让谁演,甚至连下一部片子还没定什么内容呢,你都先定了女主角,那我就没有自主权了,纯粹就成了摇钱树。干涉创作,这是我绝对不能容忍的!”

  张然不动声色地问道:“那你打算怎么办?”

  张艺谋看着张然,吞吞吐吐地道:“这个,我在想你也是导演,知道做导演不容易,能够理解我,你又是电影公司的大老板,那咱们能不能合作?”

  张然听到这话心中大喜,这几年张然跟张艺谋走得很近,又是把剧本给张艺谋,又是参与投资,其中很重要一个目的就是希望等到二张分手之后,能够将张艺谋拉到自己旗下。

  没想到《金陵十三钗》还没开拍,张艺谋就主动来投了!

  张然喜笑颜开地道:“老谋,咱们两个不是第一次合住,彼此间算是知根知底,我知道你这个人很多东西不愿意开口,那我就先把条件开出来,你看看怎么样。我给你两种合作方式,看你选择哪一种。一种是直接加盟,和我们公司签约,成为世纪巅峰的签约导演,签约五部电影,我给你5亿签字费。第二种是比较自由的合作方式,你的张艺谋工作室以公司的形式跟我们进行长期合作,你们工作室把电影项目弄好,我们来投资和发行,最后的收益大家按比例分成。这个跟好莱坞的制片人是一样的,他们就是拿着项目去找六大投资,最后分成。这种模式更加自由,如果有一天你不想跟世纪巅峰合作,那你就可以直接去找其他公司合作。”

  张艺谋这话微微一怔,来之前他只是觉得张然跟自己合得来,既懂电影,又特别有钱,肯定不会像张纬平那样对自己,他就想问问张然的意思,看能不能合作。至于跟张然怎么合作,以什么方式合作,他根本就没有想过:“我没有想过怎么合作,那你觉得那种合作方式比较好?”

  张然听到这话顿时乐了:“这怎么能问我啊?万一我忽悠你怎么办?”

  张艺谋笑道:“你不会的,我相信你!”

  张然心道难怪这么多年来被张纬平骗得这么惨,这也太容易相信人了!他看着张艺谋十分严肃地道:“亲兄弟明算账,这事开不得玩笑的。你还是和家人商量一下,还有你不是有工作室嘛,跟工作室的人也商量一下,看哪种方式比较适合你们。”说到这里,张然顿了顿道:“我们合作肯定没问题,唯一的麻烦是张纬平。他是什么人我们都知道,你跟他分道扬镳,他肯定会疯狂报复你的,你要是有什么把柄,他肯定会给你抖搂出来!你有面对暴风骤雨的准备吗?”

  张艺谋坚定地道:“我想好了,等《金陵十三钗》上映之后我给他写封信,不管怎么说,我也让他赚了好几亿,最好能够好说好散。如果他真要报复,那我也没办法。不管怎么样,我都不会再跟他合作了。现在我连选角的权利都没有,这让我怎么拍电影啊!”

  张然知道张艺谋下决心了,张艺谋是老实人,性格有点包子,特别能忍,别人骂他,他从来不回应;张纬平拖欠他片酬,他也一直不说。但现在张纬平对创作的干涉触及到了张艺谋的底线,他是铁了心要跟张纬平分道扬镳。

  老实人发飙很可怕,他们一旦下了决心九头牛都拉不回来的!

  张然神情严肃地道:“上次冯小钢加盟,结果王家兄弟就把他和沈欣的那点事给抖了出来,闹得沸沸扬扬的。我不希望同样的事发生在你身上,不知道你有没有把柄在张纬平手上?要是有把柄,咱们就先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了,让张纬平到时候没有把柄可抓。”

  张艺谋有点犹豫,毕竟谁也不愿意把自己的丑事往外抖搂。不过他对张然相当信任,最终还是开口道:“是有把柄在他手里,这事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说。”

  作为重生者张然非常清楚张艺谋的把柄就是他和陈廷生有三个孩子,上一世张艺谋和张纬平分道扬镳之后,这件事就被抖搂出来了,爆料人何君正是张纬平助手王晓桦的外甥女。本来国家想冷处理这件事,毕竟张艺谋也是为国立了功的。但在张纬平的推动下,这件事还是闹大了,最终张艺谋被罚了700多万。

  张然明知故问地道:“是偷税漏税了?还是被人家拍了裸照?如果是这种事,确实比较麻烦,一旦抖搂出来,在国内你就很难混了。”

  张艺谋咳嗽一声,严肃地道:“不是这些,我这事儿听起来挺吓人的。”

  张然见张艺谋这么严肃心里觉得好笑,不就是未婚生子,还生了三个嘛!要是这事能拖几年,等到国家放开二胎,你连罚款都用缴了!

  张艺谋吸了口气,缓缓地道:“其实我除了大女儿末末,还有三个孩子。”

  张然故作惊讶问道:“什么,还有三个孩子?那三个孩子是跟一个女人生的吗?”

  张艺谋点头道:“是的。”

  张然若有所思地道:“没听说你结婚啊,那你打算跟那个女人结婚吗?”

  张艺谋沉吟了下,微微点头道:“其实我最近也在考虑这个问题,早该有个交代了,这么长时间挺对不起人家的。”说到这里,张艺谋叹了口气道:“你不知道,就因为没有结婚孩子们都没有户口,原来孩子们去旅游,没法坐飞机还可以坐火车,现在连高铁都要实名制,廷廷想想带孩子们出去旅行都不行,孩子们出不了门儿了。”

  张然听到这里有些替张艺谋的孩子们难过,忍不住埋怨道:“你这个父亲做得实在有点失败,这样的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非常不利,不应该让孩子承担这些的。”

  张艺谋深深叹了口气,自责地道:“是啊,我太爱惜自己那点名声了,做父亲做得很失败。这些年我没有一次拉着他们的手出去玩过一分钟,只要出去,就得拉开200米的距离。孩子有时候在外头看到我,扑上来,我都闪了。由于我的错误,对孩子的童年影响很大!”

  张然见张艺谋这么说,也不好再说什么,就道:“这样吧,你在剧组玩几天,我找人来处理这件事。你回去之后把结婚证扯了,把孩子户口解决了。超生的罚款肯定得交,不然张纬平把这件事捅出来,网友一看你罚款都没交就上户口了,就会觉得不公平。所以,咱们先把罚款给交了。到时候这件事就算捅出来,网友一看,哎哟,张艺谋被罚了好几百万,他反而会同情你。我们再动用手中的关系一压,这件事就闹不起来,对你的形象也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

  张艺谋听到张然这么说,知道自己这次来找张然真的是找对人了,感激地道:“张然,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了,真的谢谢你了!”

  张然笑着摆手,道:“行了行了,这多大点事啊!”

第833章 《诛仙》和中国风

  接下来的几天,张艺谋就留在了《未来启示录》剧组。没事的时候他就跟张然聊《未来启示录》,聊《未来启示录》的各种技术,也聊自己的《金陵十三钗》。

  在聊《金陵十三钗》的过程中,张然适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金陵十三钗》是部好电影,但问题也不少,色调太过花哨,开篇的战争戏比较假等等。在张然看来这种题材这种故事拍出来一定要写实,不能太浮夸,否则就没有那种历史的厚重感了。

  张然本来想把景田塞给张艺谋,让景田作为备选跟倪尼他们一起训练,最后再把景田给淘汰掉。让她受一些挫折和磨炼,让她知道电影不是你想演就能演的。

  不过张然最终放弃了,他怕张艺谋多想,张艺谋是因为张纬平干涉他的创作才决定跟张纬平分道扬镳的,现在直接把景田塞给张艺谋,万一张艺谋觉得我们还没正式合作你都塞人给我,等到正式合作会不会跟张纬平一样干涉我的创作呢?要是张艺谋这么想,那事情就麻烦了。

  三天之后,张艺谋离开《未来启示录》剧组,在世纪巅峰的安排下悄悄回国办理结婚手续,以及孩子的户口,而且向计生委坦诚自己超生了,表示自己愿意接受处罚,该交多少钱就交多钱。计生委的人有点懵,从来都只有躲罚款的,还是第一次遇到有人主动上门认罚的。

  对张艺谋的事,张然根本不担心,这事世纪巅峰有专人负责,肯定不会有问题,他的心思都在电影的拍摄上。

  到现在为止,《未来启示录》的战争戏拍得差不多了,电影的上半部分即将结束,只剩下身着外骨骼装甲的亚当斯和机器人古上校的对决一场戏了。

  这段情节小说中没有,在小说中古上校直接劝降了亚当斯,而电影中两个人有一场大战。这样做有两个目的,第一个让电影更好看,同时也为电影最后的结局埋下伏笔。在电影的最后,古上校带着军刀成功行刺了机器人的首领,前面安排这样一场对决,观众会知道古是一个非常厉害的机器人,最后他成功行刺观众才不会觉得突兀。

  这段打斗戏有将近五分钟,罗伯特·德尼罗这个年近七旬的老头子不惧任何危险,拒绝替身,亲自上阵。景田大为震动,这些动作戏完全可以让替身上,至于这么拼命嘛!她就问罗伯特·德尼罗,你早就功成名就了,为什么还这么拼命啊?罗伯特·德尼罗的回答很简单,我是演员,什么都让别人来演,还叫演员吗?

首节上一节406/53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