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教师 第325节

  “果然都如我们所料,奈飞在第一时间就启动毒丸计划了!”于丽萍看了看CNN的新闻,笑着道,“不过奈飞方面表示愿意谈判,要不约哈斯廷斯见个面?”

  张然笑着摇头:“哈斯廷斯不会见我,人家已经说了,如果亚马逊或者微软有心收购,可以坐下来谈,可不包括我,就算我约他见面,他也不会理我的。哈斯廷斯非常骄傲,是上市公司的老板,是微软的董事会成员;我不过是个小年轻,一个中国人,更重要的是上次我跟他见面的时候态度有些傲慢,伤了他的自尊心,所以,他不会见我,更不会向我低头,就算把奈飞卖给任何公司,也绝不会卖给我的。”

  于丽萍坚持道:“我觉得应该约他见个面,可以向他施压,同时传递一些错误的信息,让他搞不清我们真正的意图。”

  张然沉吟一下,还是摇头道:“等舆论战全面开打之后,再约他见面。哈斯廷斯特别骄傲,当我们把各种脏水往他身上泼,像他那么骄傲的人一定会气个半死。我再去刺激一下他,以他的性格一定会置股东的利益于不顾,强硬拒绝我们的报价。到时候我们联合其他股东,把他赶下台,扫平这个收购的最大障碍!”

  于丽萍想了想,觉得张然的话有道理,感慨地道:“遇到你这个对手也是哈斯廷斯倒霉,你真把他摸透了!”

  张然笑了笑道:“没办法,我不是天才,既没有超高的智商,也没有高超的情商,面对他们这样的天才人物,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比他们多想一点。”

  于丽萍看了看张然,转头对吴瑞德无语地道:“你跟他一起工作是不是特郁闷?老说自己不是天才,结果把天才打得流水,这才是真正的傲慢!”

  吴瑞德哈哈笑道:“对啊,有时候我简直想打人!”

  “好吧,我不是天才,我是天才杀手!”张然开了句玩笑,然后对吴瑞德道,“给监管机构和奈飞发函要求取消毒丸计划,就说我们是股东,有权对毒丸计划进行表决,但我们没有参与表决,所以毒丸计划是无效的。如果不取消毒丸计划,我们就将奈飞告上法院!”

  吴瑞德点头:“没问题!”

  张然看向于丽萍,问道:“你们那边准备得怎么样了?这收购大战的胜负手就是你们!”

  于丽萍对此非常有信心:“动手的都是欧洲那边的金融机构,跟我们罗斯柴尔德银行有良好的合作,不会有问题的。我们的计划很完美,一定会成功的!”

  世纪巅峰这次收购的关键在于白衣骑士多久会进场,如果要几个月,那么张然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完成收购。但哈斯廷斯是微软董事会成员,只要他全力推动,微软很快会进场,如果这个时候张然手里没有34%的投票权,就必败无疑。

  现在世纪巅峰持有14.5%的股份,距离34%差了19.5%,如何吸纳剩下的股份,是巨大的难题。通过世纪巅峰的帐号直接买行不通,对方会立刻察觉;要是通过其他人暗中购买,这属于一致行动人,必须要进行公示,一旦公示,对方肯定会再次停牌;而不公示,对方就可以告上法院,要求取消这部分股份的投票权。

  在这种情况下要吸纳19.5%的股份,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不过张然他们找到了一个可以在暗中收购,同时又不会被认为是一致行动人的办法,就是和六七家欧洲的金融机构签署股票收益互换计划,让这些金融机构持股。如此,这些金融机构持有的股份和张然不属于一致行动人,就不需要公示。

  为了避免打草惊蛇,最近几天,张然他们通过媒体炒作约翰·保尔森的基金一番,让所有人都知道保尔森的两支基金在这一年里翻了好几倍。卡尔·伊坎知道保尔森是靠张然的资金才得以组建两支基金的,现在保尔森的基金已经一百多亿了,到年底张然分红,能分几十亿。有这些钱做后盾,张然有足够的实力完成对奈飞的收购。

  以卡尔·伊坎的个性绝对不会错过这个机会,肯定会收购奈飞的股票。只要卡尔伊坎入场,必然会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成为张然他们收购的最好掩护。

  整个计划听上去确实非常完美,但计划终究只是计划,事情到底会怎么发展,很难说,所以,张然心里还是有点没底。

  西雅图雷德蒙德小镇,微软总部34号楼,微软CEO史蒂夫·鲍尔默,刚刚结束会议回办公室,秘书就拿着记事本向他汇报:“史蒂夫,奈飞的哈斯廷斯先生打来电话,要求跟你通话。”

  哈斯廷斯是奈飞的总裁,在今年年初他还进入了微软董事会,是董事会一员,而且微软现在正在跟奈飞合作开发机顶盒,跟微软有良好的合作关系。鲍尔默跟哈斯廷斯比较熟悉,对奈飞最近遇到的麻烦他有所耳闻,这个时候打来电话,是寻求帮助的吗?

  电话很快接通:“你好,我是史蒂夫。”

  哈斯廷斯直接道:“史蒂夫我希望尽快跟你见一面,谈谈合作的事。”

  鲍尔默冲秘书打了个手势,让她翻出自己的行程,看着自己的行程道:“星期五下午四点半,我在办公室里等你,有问题吗?好的,我在办公室等你。再见,里德!”

  哈斯廷斯放下电话,露出了一丝笑意,长期以来,微软对娱乐市场梦寐以求,但表现并不令人满意,跟奈飞合作,微软则可以轻松进入娱乐市场。微软不会拒绝这次合作的,一定会入股奈飞,担任这个白衣骑士的。

  尽管对说服微软有绝对的把握,但哈斯廷斯却不敢大意,坐着椅子上低头沉思,如果他是张然,现在会怎么做,如何才能破这个局。

  思来想去,哈斯廷斯依然觉得现在奈飞的防御非常完善,金色降落伞、驱鲨剂条款、还有毒丸计划都已经启动,在这种情况下,张然只有两种选择,第一,发动委托书争夺战,撤掉哈斯廷斯,不过以哈斯廷斯在奈飞的权威和影响力,这根本不可能;第二,就是提高报价,如果张然能够开出一个让绝大多数股东心动的价格,就算哈斯廷斯反对也没用,不过只要哈斯廷斯说服微软,那这最后的可能也被堵死了!

  正想着,麦卡锡突然闯了进来:“里德,出事了!”

  哈斯廷斯神情一凛,现在这个时候,他还真的有点怕听到出事了这句话,不由问道:“怎么回事?”

  麦卡锡连忙道:“有多笔资金入场,在吸纳我们的股份!”

  哈斯廷斯一怔,随即问道:“你怎么看?是什么人?”

  麦卡锡分析道:“我觉得就两种可能,第一种是张然的一致行动人,不过这种可能性不大,因为行动一致人必须要披露,只要披露的话,我们就可以启动毒丸;如果不披露的话,只要我们能够发行他们存在一致性,也可以起诉他们;第二种,应该就是卡尔伊坎那样的激进投资者,他们的目的就是完成并购,推动股价上涨,进而获利。当初卡尔伊坎听到百视达有意收购好莱坞视频,就购买了大量的百视达股份,成了百视达的大股东!”

  哈斯廷斯微微点头,不可能是张然的行动一致人,这是找死的做法,应该就是激进投资者,这些人的目的就是进来捞一把,谁带来的好处多,他们就倾向谁。只要微软入股带来的好处比张然收购带来的多,他们就会站在自己一边。

  既然是激进投资者,哈斯廷斯到不太担心:“有这些激进投资者入场,必然会拉高股价,现在股价多少了?”

  麦卡锡道:“已经突破24美元了!”

  哈斯廷斯听到24美元吃了一惊,昨天还不到23美元,这涨幅也太快了:“这些激进投资者会继续拉高股价,而股价越高,张然想要完成收购的难度就越大,股价要是达到30美元,就算张然溢价50%收购,也得45美元,这些激进投资者进来对我们反而是有利的!”

  突然间,哈斯廷斯意识到情况有些不对:“不对,我都能看出来的问题,激进投资者怎么会看不出来?除非,他们确信张然有足够的资金能够完成这次收购,否则他们不会进来的。如果是这样,接下来张然肯定会大幅度提高报价。这事不能拖,跟微软的合作必须加快才行!”

  就在此时,公共关系顾问达尔纳推门而入,将一份报纸放在了哈斯廷斯的面前:“对手已经开始展开舆论攻势,他们的攻击对象是你!”

  当哈斯廷斯的看清楚报纸上的人物和标题时,整张脸顿时沉了下去,报纸上写着:“哈斯廷斯和奈飞帝国!”

第645章 舆论战

  CNN的这篇文章详细叙述了奈飞的诞生、成长和崛起,不过在文章里,哈斯廷斯被描绘成了狂妄自大,阴险毒辣的小人;而真正的英雄则是一个叫马克·伦道夫的人。

  根据文章的描述,创办奈飞是伦道夫的主意,在奈飞成立的初期他一直担任首席执行官,是他规划了奈飞的未来,并推动公司成长。不过就在伦道夫为奈飞未来打拼的时候,哈斯廷斯为了一己私欲夺了伦道夫的权,并将他赶出了公司。

  报道张贴了哈斯廷斯和伦道夫大幅合影,还引用了奈飞前员工,以及伦道夫的证词,看起来言之谆谆。

  在文章的最后,记者问伦道夫卸任奈飞的CEO是什么感受,伦道夫说自己就像被别人在肚子上打了一拳。这句话跟乔布斯当年被赶出苹果时说的一模一样,整篇报道就是把伦道夫当成第二个乔布斯在塑造。

  哈斯廷斯脸色发黑,伦道夫是公司的联合创始人,是最早的CEO没错,是被自己架空后赶出奈飞的也没错,不过在哈斯廷斯看来自己是正确的,伦道夫优柔寡断,不适合做公司领袖,真正能够带领奈飞走向辉煌的只能是自己。

  现在伦道夫这个名字在奈飞几乎变成了禁忌,公众提到奈飞的创始人也只知道哈斯廷斯,很少有人知道伦道夫。

  没想到现在竟然被翻了出来!

  哈斯廷斯在桌子上重重拍了一巴掌,阴沉得快滴出水来,如果伦道夫加入张然的收购团队,整个事情就比较麻烦了!

  麦卡锡跟伦道夫关系还不错,皱了皱眉道:“要不我跟伦道夫打个电话,让他不要参与这件事?”

  哈斯廷斯摇了摇头,脸上慢慢浮现出阴冷的笑意来:“伦道夫只是伦道夫,不是乔布斯,就算他们把伦道夫找出来又如何,我们再赢一次就是了!”他提高嗓门道:“谢纳兹,反收购团队的公关要马上行动起来,宣传重点就一个,张然和中国政府关系良好,这次收购有中国政府的影子,会损害美国利益!”

  10月2号上午,奈飞发表公开信表示:“中美两国存在文化差异,世纪巅峰收购奈飞之后,整合是个大问题,会威胁到奈飞的发展和基础。世纪巅峰的收购是通过杠杆来往完成,收购的钱是他们借来的,一旦他们完成收购,这些债务就会转嫁到奈飞身上,对公司的发展非常不利,会让股民损失惨重。”

  公开信发表会后,各路媒体迅速跟进,内容都差不多,张然是奥运会开幕式总导演,是中国政府的红人,有很强的政治背景,张然在美国的投资可能会被用来进行亲中宣传。

  《纽约时报》甚至隐晦的表示,世纪巅峰这次收购的资金主要来自中国银行,在这些贷款的背后,可以看到中国政府的影子,这次的收购不是一家公司在进行,而是中国政府。

  美联社在大喊中国威胁论的同时,援引了加州民主党国会议员德里克·卡尔的话。德里克·卡尔说,我对这宗收购是否对美国消费者有好处表示深深的怀疑,希望联邦监管人士能够把美国消费者的关切放在首位。

  众议员吉姆·库尔贝森更是致函司法部,敦促他们再次看看《外国人代理登记法》,他特别提到世纪巅峰的收购被用于政治宣传的可能性。

  在舆论的引导下,在美国国内立刻引发对“美国将出现亲中宣传”的担忧,在网络上顿时出现了很多极端的话语。

  “我操,为什么要卖给中国人?难道钱就真的那么重要吗?如果继续这样下去,我们美国将不再有属于自己的东西。”

  “如果中国人收购了奈飞,那我的抵制名单上就又多了一个,我不得不把奈飞写在沃尔玛的旁边!”

  “中国人接管美国那一天地狱都会冻结。我今年已经74岁了,是南加州内陆地区第三代人。如果美国真被中国人接管了,那我也不待这里了。还好我无子无孙。感谢上帝。”

  在张然记忆中,很多中国企业在美国收购的时候,美国方面总是会用国家安全等借口制造出一种中资入侵的形象,尤其是一些美国媒体喜欢夸大宣传,鼓吹中国经济威胁论。

  说起来搞笑,就连中国企业在非洲买驴子,都能扯上中国威胁论。CNN曾经刊发一篇题为“中国为啥满世界买驴子”的文章,在文中暗示:中国的需求太大了,非洲这些国家要好好管管,不然资源会被耗光的。

  所以,这次收购哈斯廷斯他们会抛出这种论调作为舆论反击,一点都不意外。

  中国企业在美国收购上市公司,必须要过两关,第一媒体关,第二要过国会关。中国企业在美国的收购是金融战,是公关战,也是舆论战。如果让中国入侵这种言论占了上风的话,即使奈飞同意收购,也很难通过美国政府的审批。所以,只有在舆论上压倒奈飞,整个收购才能按照世纪巅峰的意志进行。

  正因为知道奈飞会出这张牌,张然他们早就作了相应准备,不但聘请了艾金·岗波律师事务担任游说工作,整个说客团有50多人,他们负责将说服加州政府,以及国会议员;同时,聘请了博然思维公关公司的公关专家,驻扎在华盛顿一间冠名为“世纪巅峰竞购中心”的房间里,全权负责公关。他们起草新闻稿,与新闻界保持沟通,并24小时跟踪媒体报道,随时作出反应。

  在奈飞发动舆论反击之后,在华盛顿的公关们立刻进行了回应。通过《纽约时报》发布了世纪巅峰的声明,表示张然是商人,收购奈飞是正常的商业行为,世纪巅峰对好莱坞来说不是入侵者,而是商机创造者。中国是个巨大的市场,好莱坞需要中国市场,但好莱坞真正懂中国的专业人才却非常缺乏,因此加强与中国电影企业的合作就十分必要;世纪巅峰既懂中国市场,又懂美国市场,无疑是最好的合作者,此次并购会给美国电影业加快开拓中国市场提供机遇。在声明的最后,世纪巅峰表示欢迎美国政府对此案进行全面审查。

  《华尔街日报》和《华盛顿邮报》的专栏分别刊发了《世纪巅峰收购奈飞将提升中国电影产业水平,推动与美国的合作》和《世纪巅峰并购奈飞能够让中美都获益》两篇解读性报道。

  这两篇报道对同期外媒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了集中回应,将报道焦点放在收购案本身,在文章中突出两家企业自身对收购产生影响的评价,引用专家的权威观点,并结合中美两国这两年电影产业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最后认为这次收购对中美两国电影市场和电影产业来说,都会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与此同时,张然的朋友与合作伙伴都站了出来,为张然摇旗呐喊。

  白云飞作为张然的合作伙伴,自然为张然大唱赞歌:“可以这么说,在互联网圈,张然是最懂电影;而在电影圈,张然是最懂互联网的;奈飞是在线影片租赁公司,具体互联网和影视两种属性,没有比张然更好的领导者了,我相信在张然的带领下奈飞一定会发展得更好!”

  Fly联合创始人所罗门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索尼在80年代以50亿美元收购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当时,美国简直炸了锅。《新闻周刊》的封面标题为《日本进攻好莱坞》,同时还以《日本企业买走了美国之魂》为题,刊登了长达数十页的特刊,称索尼公司的收购是比苏联军事力量更可怕的威胁!如今,三十年过去了,美国文化有被日本人毁掉了吗?美国是个包容开放的国家,我怎么会听到如此狭隘的声音?”

  狮门老板弗兰克·古斯塔在Fly上发文表示:“张致力于让更多的美国电影进入中国,同时他也努力让更多的中国电影进入美国。张然完成对奈飞的收购后,会让整个好莱坞都获益。”

  张然他们聘请的公司博然思维是美国大的公关公司,公关能力极强,再加在张然在并购之前跟默多克通了气,新闻集团旗下的媒体都站到了张然这边,在这一波强势公关之下,“中国人入侵”、“张然会进行亲中宣传”这类说法都得到了澄清。

  收购会议室里,张然和收购团队的成员齐聚一堂。于丽萍正在念一份调查报告:“到目前为止,在美国有32.2%的受访者认为此次收购属于商业行为;有27.8%的受访者表示这是强强联手,非常看好我们,两者合计达到60%;而对此次收购事件持负面看法的只有18.6%。在舆论上,我们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我们在舆论上是成功的!”

  听到这个数据,整个收购团队的人都非常振奋,这次的舆论战世纪巅峰是大获全胜了。

  “好消息说完了,现在说坏消息!”于丽萍看了看众人,神情凝重地道,“在接到库尔贝森等人的致函后,美国政府在今天同意了几位议员的请求,外国投资委员将对我们这次收购展开调查!”

  吴瑞德脸色一变,随即破口大骂道:“这些王八蛋,什么都能扯国家安全,收购一个DVD租赁公司都能扯国家安全!”

  美国外国投资委员是专门负责审查外商对美国企业的收购交易的机构,审核涉及外国政府控制或重要基础设施的交易,目的是确保美国国家安全不受威胁,由包括国防部、财政部、国土安全部在内的多个政府部门代表组成。

  05年中海油收购优尼科公司,华为08年和10年两度收购美国企业,都被因为外国投资委员介入而失败的。

  张然无奈地摇了摇头,哈斯廷斯这家伙确实难缠,竟然把外国投资委员都招来了。

  不过奈飞是DVD租赁企业,不涉及国家安全,通过审查的难度不大,哈斯廷斯也不会真的把希望寄托在外国投资委员上,他的目的是拖时间!

  张然沉吟了几秒钟,拿定了主意:“我们早晚都会跟外国投资委员打交道,早遇上比晚遇上好,马上向奈飞发收购要约,报价35美元,另外,我亲自到美国进行公关!”

第646章 K街

  微软总部并不像一家公司,反而有些大学校园的感觉。园区里十分安静,楼群被树林、草坪和鲜花包围。树林茂密,有不少合抱粗的大松树。小鸟们喜欢园区里的草木和新鲜空气,林间满是啾啾的鸟鸣声。

  微软园区里的楼群都很低矮,一般是三四层,楼房一般是白色墙面配上宽大的深绿色玻璃窗,与绿色的环境十分协调。这种楼房共有35幢,总建筑面积超过400万平方米。

  此时,34号楼的CEO史蒂夫·鲍尔默的办公室里,鲍尔默正招呼刚刚进入房间的哈斯廷斯坐下。

  哈斯廷斯没有多废话,直接说出了此行的目的:“史蒂夫,你也知道我们奈飞现在遭遇的麻烦,现在世纪巅峰已经持有奈飞14.5%的股份,成为奈飞最大的股东;而且他们已经发出了35美元的收购要约,但我们不想把公司卖给他,所以我们需要一个白衣骑士。”

  最近几天张然收购奈飞的事,炒得沸沸扬扬,对于奈飞的处境鲍尔默自然是一清二楚:“张然这次偷袭奈飞,出手非常果断,在二级市场浮盈将近亿美元,形势一片大好,而且世纪巅峰这个牌子的知名度、市场信誉都得到了极大提升,不得不说走了一步很高的棋。”

  哈斯廷斯摇头道:“不,只要不让张然拿到奈飞的控制权,就算他获利十亿,他也输了!”

  鲍尔默一怔,觉得这话有些不可思议,就算获利十亿也输了?这话未免太夸张了吧!不由问道:“为什么这么说?”

  哈斯廷斯笑了笑,道:“最初我以为张然只是单纯想做串流媒体,但最近我想明白他要的是什么了,他想要的是电影的输出端口。电影行业的输出端口有几个?电影院、电视、电脑、手机,再加上DVD。这所有端口中哪些最重要?是电视和DVD。好莱坞电影公司手里可以没有电影院,但一定有电视台,有DVD发行公司。张然是中国人,他在美国是不可能拥有电视台的,而拥有了串流媒体,不但可以在电脑上看,可以在电视上进行点播,就相当于拥有了一家有线电视台。只要拥有奈飞,张然就获得了电视、电脑、手机,以及DVD几个输出口。对张然来说,只要不能完成对奈飞的收购,在战略上他就输了!”

  鲍尔默听完哈斯廷斯的描述非常惊讶:“看来这位张先生真是深谋远虑啊,不过他遇到你这个对手真是他的不幸,你已经把他看透了!”

  哈斯廷斯咬牙切齿地道:“遇到张然这么无耻的对手,才是我的不幸!”

  最近几天网络上关于奈飞歧视女性,关于哈斯廷斯歧视女性的谣言满天飞,尤其是在Fly上,关于哈斯廷斯的各种谣言铺天盖地,哈斯廷斯看过后,差点没气死。他知道这绝对是张然捣的鬼,要是张然在他面前,他简直可能在张然的脸上来两记老拳。

  哈斯廷斯见鲍尔默一脸惊讶,吸了口气,平息了一下内心的愤怒,道:“无论是收购还是反收购,最根本的还是资金,现在奈飞刚刚完成了对百视达的收购,手里的资金几乎耗尽,而且背上了巨额的债务,现在正是奈飞最困难的时候,张然正是利用我们资金断档的时机打了个时间差。尽管我们已经启动毒丸计划、驱鲨剂条款、金色降落伞,但只要他继续提高报价,我们根本挡不住的,所以,我们需要微软作我们的白衣骑士!”

  鲍尔默不置可否的点点头。

  哈斯廷斯知道不谋求自身的利益而肯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企业几乎不存在,白衣骑士并不是天使,要让微软来做这个白衣骑士就必须让对方从中获益。他调整了一下坐姿:“奈飞跟微软是能够互补的,奈飞现在正在向流媒体转型,在影视上很强,与内翻合作,微软可以将影视资源集成到Xbox服务上,更重要的是奈飞现在有1100万付费用户,有了这些用户资源,微软可以更好地与苹果竞争。”

  鲍尔默问道:“你的具体计划呢?”

  哈斯廷斯就道:“奈飞以50美元的价格向微软定向增发4000万股,增发之后微软持股比例为28.5%,成为第一大股东;张然的股份将会稀释到10%,就很难对奈飞产生威胁了。”

  鲍尔默皱了皱眉道:“现在奈飞的股价不过27美元,而且是由于最近的收购大战拉起来的,实际上最多20多一点,50美元收购溢价过高。”

  哈斯廷斯马上道:“张然现在报价35美元,我估计45美元是他的极限。微软报价50美元的话,可以轻松将他击溃。50美元听起来好像很高,但我对奈飞的未来有绝对的信心。不出一年,奈飞的股价就会超过50美元。奈飞正在向流媒体全面转型,在接下来的几年中,会彻底转化为互联网公司。现在奈飞和百视达的在线用户加起来有1100万,而且正在以每个月几十万的速度递增,我相信到了明年这个时候,在线用户会接近2000万。一家互联网公司,有2000万付费用户,这是多恐怖的一个数据啊!”

  鲍尔默沉吟了几秒钟,开口道:“我觉得可以,不过这事需要通过董事会决议,这样,下周四我们召开董事会,你看怎么样?”

  哈斯廷斯松了一口气道:“没问题!”

  与此同时,张然乘坐的航班稳稳降落在了华盛顿国家机场。

  舱门打开,张然第一个走了下来,头上是十月的阳光。在明媚的阳光下,华盛顿的美景一览无余。张然吸了一口气,心里暗暗祈祷这次的美国之行一切顺利。

首节上一节325/53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