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教师 第267节

  哭过之后,李漫突然想起张然对自己说过,办完手续去找他,他有些话要说,就来到了办公室。

  张然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李漫,问道:“手续办完了?”

  李漫点头:“办完了,明天就离校到剧组报道!”

  张然叹了口气,道:“我们毕竟师生一场,有些话我想说说。《黄金甲》是张艺谋导演的戏,演完你就是谋女郎了,这是个很大的光环,会给你一个很高的起点,短时期你根本不用担心没有戏拍,而且都是女一号;但同时,干爹啊,潜规则啊,各种非议会伴随着你,要学会适应,不要被这些流言打垮!”

  李漫点了点头,这半年的训练不但磨练了她的身体,也磨练了她的意志,现在的她比刚进学校的时候要坚强得多。

  张然继续道:“你学了半年的格洛托夫斯基,基础是打得非常好,但没有接受表演技法的训练,塑造角色会有一定问题,一定要把缺的课补回来。演完《黄金甲》你最好在北电或者中戏报个培训班继续没有学完的课程,或者请老师进行专门的培训,这样才能走得更远。记住我的话,起点再高,谋女郎的光环再亮也只能撑你一时,演员最终是要靠演技说话的,所以你要下功夫磨练自己的演技,这是你作为演员安身立命的基础!”

  李漫听到张然这么说,满是期待的问:“张老师,我能回来听课吗?”

  张然斩钉截铁地道:“不能,如果能让你回来,我又何必让你离开!”

  李漫咬了咬嘴唇,心里十分难过。

  张然打开抽屉,取出一本书放在李漫面前:“本来想送你一本斯特拉·阿德勒的《表演的艺术》,但没有中文版,英文版你也看不懂,就送你本《演技六讲》!”

  李漫拿着书看了眼,眼眶有些泛红:“谢谢,张老师!”

  张然笑着道:“这本书年代比较久了,但是一本很实用的书。我听周星池讲过这样一件事,吴孟达当年在无线混,每天都是磨洋工,收工后就去喝酒赌博,直到遇到老戏骨关海山后才开了窍。在关海山的教导下,吴孟达明白了什么是演戏,当年关海山不但亲自教了许多东西给吴孟达,还送给他一本《演技六讲》的影印本。吴孟达得到这本书后,如获珍宝,看完之后把这本送给了刘青云,刘青云看了之后又给了好友吴镇宇,吴镇宇看后又被周星池要了去……就这样,那本影印本的《演技六讲》发挥了神奇的效果,教出了三位金像奖影帝和两位最佳男配角。所以你有空好好读读,对你会有帮助的!”

  李漫眼泪顿时落了下来,哽咽着道:“谢谢张老师!”

  张然摆了摆手:“行了,你走吧!”

  李漫对着张然深深鞠了一躬,转身走出了办公室。

  张然不知道李漫有没有把自己的这番话放进心里,他不希望李漫像上一世那样,演完《黄金甲》就从从云端跌落,再也没有拿得出手的作品。

  师生一场,张然真的希望李漫能够有个好前途。

  李漫的离去并没有引起什么轰动效应,羡慕的倒是不少,不过也就仅仅是羡慕罢了。在羡慕之后,大家都更加认真的学习,别人都已经是谋女郎了,自己不努力怎么行。于是张然班的学生更加认真的进行观察训练,观察水果、观察树木、观察观察行人、观察能够观察的一切。

  3月1号,中影集团、世纪巅峰、唐山市政府在北平饭店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启动电影《唐山大地震》。

  与其他有政府参与的项目一样,开始是各路领导讲话,总局的副局长张洪森,唐山市市长,以及中影的领导,当然张然作为主要投资人和导演,自然也不能免俗,上台作了一番慷慨陈词,表示要把电影拍成一部经得起检验,有精气神当然作品。

  接下来就是发布会最重要的流程,签约仪式。其实世纪巅峰、中影和唐山三方早就签定合拍协议了,只是为了宣传,大家又装腔作势的重新签了一次。

  签约的时候,闪光灯不断闪烁,新闻媒体疯狂报道着这一幕。

  在签约仪式之后,张然集中接受了媒体的采访,对记者的疑问进行解答。

  有记者问:“张导,你为什么要拍唐山大地震这个题材呢?”

  张然回答道:“现在有一种说法,外国人说,很多中国人自己也跟风说,就是说中国人没有信仰。动不动中国人没信仰,怎么怎么样。我觉得不对,我们这个民族经历了五千年的风雨,经历了无数的磨难,甚至经历了亡国灭种的危机,我们靠什么走到今天的?如果没有精神,没有信仰支撑着,我们这个民族能够走到今天吗?恐怕早就散了。

  去年8月份我拜访伯格曼回来,无意中看到了一篇关于唐山大地震的报道,然后找了一些资料来看。看完后我特别感动,76年因为大地震整个城市几乎都毁灭了,但活下来的人们在废墟的基础上建设出了一座崭新的城市。我就想唐山不就是我们民族的缩影么,唐山人的精神不就是支撑着我们这个民族的精神么?当时我就下定决心要拍这个电影。”

  有记者问:“您觉得地震题材的电影应该回避真实的场景重现吗?您怎么看待影视作品对于受灾群众的二次伤害?”

  张然觉得这个问题带有恶意,皱了皱眉解释道:“剧本是刘衡老师写的,最初他写的四稿我们都不满意。在写第五稿的时候,他遇到了一个经历过大地震的人,这个人的经历和我们故事的框架几乎是一样的,刘衡就把她的经历放到了故事中。这当然是得到了对方允许的。刘衡老师采访过很多亲历者,大家都希望能够有一部优秀的电影来纪念那场灾难。我们这个国家是个地震多发国家,光是去年国内就有11次地震成灾事件,上百万人受灾。如果我们这部电影能够提高大家对地震的认识,那我觉得是很有意义的事。”

  有记者问:“你觉得这部电影能感动从大地震中走出来的亲历者吗?”

  张然沉吟了一下道:“我们这部电影会有感人的场面,但我拍这部电影不是为了让大家哭,而是希望大家笑,我觉得大家看完电影能够微笑着走出电影院,那才是电影最大的成功,我拍这部电影就是希望给观众带来温暖和希望!”

  不管是遇到什么问题,张然都很耐心的回答,但关于电影剧情的问题,他始终守口如瓶。

  在发布会的最后,张然没有忘记向媒体记者求助:“我们筹备到现在其他各项工作进展都比较顺利,就是在道具上遇到了麻烦,希望大家能帮我们发一个信息,征集70年代的生活用品信息,比如那个时候的搪瓷杯子,那个时代的自行车?有时候一个镜头里需要几百辆自行车,如果去做那成本太高了。谁有那个时代的自行车、缝纫机或者暖壶等生活用品,能不能给我们捐一些,实在不行便宜点卖给我们也行。”

  发布会结束后,国内媒体娱乐版的头条新闻全是关于这场发布会的,几乎所有的媒体都重点提到了道具的问题,甚至有很多文章直接在标题写着“向全国征集旧物”。

  国内观众看到报道后都积极响应,不少人都拨打报纸的热线表示愿意无偿捐赠自行车等物品。电影的官网也有不少人留言,表示愿意把自己闲置的旧物拿出来,给电影免费使用。

  为表示纪念及感谢,张然亲自设计了上世纪70年代风格的荣誉证书,并附上自己的签名,颁发给获得录用的道具捐赠者。

  就在张然忙着签名的时候,他突然接到了一个陌生的电话。

  电话那头是中年男子的声音:“你好,是张然导演吗?”

  张然回道:“是我,不知道你是?”

  男子自我介绍道:“我叫樊健川,是一个收藏者,同时是建川博物馆的馆长,我们馆内有500万件上世纪70年代的藏品,听到你要缺70年代的道具,我们也许能为张导的新片提供一些帮助。”

  张然一按脑门,当即站起来道:“樊先生,久仰大名。我真是个猪脑子,怎么把你这个中国最有名的收藏家给忘记了。你能助我们一臂之力,那真的是解决了我们最大的困难!”

第522章 选角

  接到樊健川的电话后,张然很快与霍廷霄一起带着几名剧组美工和道具师赶到了西川大邑的建川博物馆,去选取道具。

  在建川博物馆张然真的开了眼界,搪瓷茶盘、搪瓷杯、镜框、文具盒、钱包等各种各样上世纪70年代的物品应有尽有,涉及之广,几乎涵盖了当时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就连霍廷霄这个见多识广的美术指导都看傻了,比电影道具厂都要丰富得多!

  最终霍廷霄裂了一张长长的清单,装了两个集装箱的道具运往唐山的片场。

  电影最难搞定各种生活道具得到了圆满的解决,至于各种车辆,如伏尔加、公共汽车、洒水车、消防车等博物馆没有的,只能另想办法。

  从西川回来,张然一边上课,一边继续着电影的筹备工作。刘衡的第五稿剧本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剧组也开始秘密进行选角工作了。

  在张然最初的构想中,就只有女主角于红一条线,大地震的时候于红带着女儿李雪霏在外地,然后她带着女儿一路走回唐山,途中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并从废墟中救出了自己的儿子。刘衡把故事写出后大家觉得故事比较单薄,就又增加了小姑子李娜这条线,不过大家还是不满意。之后刘衡又写了两稿,依然达不到要求。直到刘衡遇到了一个跟于红有类似经历的人,听完她的讲诉,刘衡就又增加了一条线,于红的小叔子,他是参与救灾的解放军士兵。三条线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大地震到来时候人们的状态,并在电影的最后三条线交汇在一起,共同努力从废墟中救出于红的小儿子。

  这么一来,故事就有三个主角分别为于红、李娜、李杰,其中于红早已经敲定由张婧初来演,她为这部戏准备了大半年,现在让她直接进组开演都没有问题。

  李娜这个角色刚刚结婚,差不多二十三四岁,01表本的女生差不多都是这个年龄,根本不需要到外面去选人,张然最终选择了王珞丹。选择王珞丹一个是因为她被赵宝刚开除,失去了《奋斗》米莱一角;另外王珞丹又黑又瘦,有点营养不良的感觉,形象上更贴近70年代的人物。

  至于李杰,张然决定让季辰来演。季辰不管是形象还是气质都跟角色比较贴合,而且演技也过关。张然对他的能力很清楚,他能够演好李杰这个角色。当然,这也有张然的恶趣味在里面,王珞丹和季辰是情侣,让他们演兄妹挺好玩的。

  电影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于红回唐山时所坐汽车的司机。于红知道唐山地震之后,想要回家,但客运火车已经没有了,铁路根本不通。她就在路边拦汽,正好遇上自行车厂拉电石的车。司机是熟人,于红便坐上了这辆车回家。没想到汽车一路走走停停,到唐山走了24小时。

  司机三十多岁,而且戏份挺重的,张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胡君,他的形象和演技都没问题。不过张然不知道胡君有没有档期,毕竟现在胡君很红,就给打了个电话:“君哥,7月份有档期没有?我这里有个角色挺适合你的,想让你来演!”

  胡君知道张然最近在筹备大地震,这可是全国关注的大戏,不知道多少人在争取呢,而且张然问自己档期,那肯定是重要角色,当机立断地道:“8月份冯小宁想让我去演电视剧《朱元璋》,如果你那里有合适的角色,那我就把冯小宁的戏推了。”

  张然确实觉得这个戏适合胡君,就道:“男二号,很重要的角色,你来演吧!”

  胡君听到男二号,笑了起来:“没问题,等下我给冯小宁打电话,把他的部戏推了。”

  张然也不再多言:“我一会儿把剧本传给你,我们找个时间聊聊。”

  电影真正麻烦的角色是于红的女儿,小姑娘除了要可爱,更重要的是要在她的身上看到倔强和坚韧,要看上去很懂事。

  为了寻找到符合角色的小孩,张然真是大费周折,从十二月份开始,他派了六个导演组到各个城市,拍了许多小孩的视频拿回来给他看。到现在为止张然看了有三四千小孩的录像了,始终没找到自己想要的孩子。

  此时,北平组的副导演又拍了一批小孩的录像,正在由张然进行审定。他盯着电视机,看了不到一秒钟,就摇头:“这个不行,过!”

  副导演马上按动遥控器的快进键,直到另外一个小孩出现在画面中,他才重新按下播放键。

  张然只看了一眼又道:“过!”

  副导演赶紧快进。

  “不行,过!”

  “过过过!”

  “哎,过!”

  ……

  录像带很快就要放到头了,依然没有让张然满意的孩子。

  副导演微微叹了口气,看来自己又要白忙活了,张然的要求实在太高了,不知道要在哪里才能找到合适的人选。

  为了找这些小孩,他真的是费尽心力,找关系,托熟人,请人吃饭,全干过。这样去每个学校筛选时,学校领导和老师才配合。他一个班级一个班级地选。从后往前看,看中的叫到走廊外录一段。这些孩子的条件都非常好,结果张然只是看一眼,就否定了,他真的有点受打击。

  叹息过后,副导演等张然说“过”,让他意外的是过了十几秒钟,张然都没有喊过,而且继续盯着荧屏看。副导演不由一震,难道有戏?

  张然仔细看着荧屏上的小女孩,直到她自我介绍完毕,才开口道:“把这个小孩的镜头倒回来,我要再看看!”

  副导演大喜,赶紧倒带,然后重新播放。

  与所有人一样,视频的内容就是基本资料的介绍,包括姓名、年龄、来自哪里等等,然后正面、侧面、背面地拍一圈,看形体是否有问题。不过屏幕上的小姑娘非常漂亮,与其他孩子不同,小姑娘眼睛特别明亮,而且整个人带着一股英气。

  等小姑娘的这段自己介绍完毕,张然点了点头:“这孩子挺符合的,眼神不错,是北平本地的吧?”

  副导演苦笑道:“是不是本地的不知道,我没问过,不过她在北平读书。”

  张然微微点头:“那你联系这孩子的家长,请他们星期六带着小孩到世纪巅峰来,让她试一下戏,看看能不能行。”

  试镜安排在星期六上午,因为是小孩试镜,张然并没有让赵飞他们到场。一堆叔叔坐在那里,板着一张脸,没经验的孩子往往都被吓到了,还试什么镜啊!

  到了约定的时间,一对年轻的夫妇领着一个可爱的小女孩走了进来。

  张然笑着招呼他们坐下,和这对年轻夫妇简单聊了聊,问了下家庭的基本情况。接下来,他看着小姑娘笑眯眯地道:“小妹妹,你叫什么名字,几年多大了?”

  小姑娘看着张然,大眼睛一闪一闪的:“我叫宋珠儿,今年七岁,不过马上就要八岁了!”

  张然觉得这孩子很大方,笑着点头:“八岁啊,那就是大小朋友了。那你在学校有没有经常参加文艺活动,比如跳舞啊,唱歌啊什么的?”

  宋珠儿露出了十分灿烂的笑容:“我是文艺委员,跳过很多舞,我还演过电视剧呢!”

  张然一怔,原来有过演戏经验啊,这倒是一件好事。有过表演经验的小孩至少不会怕镜头,不会在演戏的时候盯着镜头看,能够省不少麻烦。他笑着问道:“那你都演过什么电视剧啊?”

  宋珠儿想了一下,抬头看着母亲道:“妈妈,我演的电视剧叫什么呢?我忘记了!”

  宋珠儿的母亲就把宋珠儿从影的经历作了个简单介绍,04年她首次电视剧,在《海阔天高》中扮演童谣。在05年她又相继出演了《密令1949》和《青城之恋》。

  张然听到小姑娘已经演过三部戏,知道她是个有些经验的小演员,不用像当初教郑小爽那样去哄,就直接道:“那你能给我演一段吗?”

  宋珠儿抬起头来,眼睛闪闪发亮:“那我演什么吖?”

  张然想了一下,道:“演一段哭戏,怎么演,具体内容是什么我都不要求,你想怎么演就怎么演,只要能哭出来就可以了!”

  宋珠儿想了想,目光顿时变得呆滞起来,紧接着眼泪便滚落下来,她抓住母亲的胳膊,用有些发颤地声音问:“妈妈,你不要离开我!”

  母亲轻轻地拍拍她的头,安慰道:“不会的,妈妈不会离开你的!”

  宋珠儿紧紧地抱着母亲的胳膊,大哭起来:“妈妈,你不要离开我!你要是都不要我了,那我怎么办呀?”

  张然非常惊讶,这小孩真的挺会演戏的,忍不住鼓掌道:“很棒,演得非常好!”他看着宋珠儿道:“现在我们换一个场景,我是大坏蛋,抢走了你的洋娃娃,我把你的娃娃扔在地上用脚踩,现在用看坏蛋的眼神看着我!”

  宋珠儿蹙起眉头,瞪着张然,双眼睛含泪,小脸上写满委屈与不平。她的眉毛非常英挺,带着一股倔强的感觉,生气的时候尤为明显。

  看到这里,张然已经确定这个小孩就是自己要的演员,不过他并没有立刻拍板,在这之后又进行了好几项测试,对小姑娘进行全方位的考核,而宋珠儿也都表现非常出色。

  张然笑着鼓了鼓掌:“很棒,真是个聪明的孩子。是这样,你们家两位家长可能都听说了,我们最近正在筹备一部关于大地震的电影。需要一个小孩来演我和张婧初的女儿,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我觉得你们女儿比较合适,不知道你们是否愿意让女儿出演?”

  宋珠儿的父母都露出了笑容,能够出演张然的电影,而且是重要角色,对他们来说简直像做梦一般,纷纷点头:“愿意,我们当然愿意。”

  张然微微点头:“如果你们愿意让孩子出演的话,那接下来我们会安排老师对她进行一些培训,表演上的培训,还有唐山话的训练。不知道你们家长有没有什么疑问?如果没有的话,那这事就可以定下来了!”

  宋珠儿的父母对视一眼,笑道:“张导,我们相信你!”

  张然笑着道:“行,那事情就这么定了!”

第523章 动作的逻辑

  张然站在讲台上敲了敲桌子,示意班上的学生安静。

  大地震的主要演员已经敲定,而开机要等到七月底,现在张然就比较轻松了。更重要的是他手下有支专业团队,连故事板都有专人进行绘制,根本不需要他事事躬亲,所以他就安安心心上起课来。

  等学生们都安静下来,张然清了清嗓子道:“最近这大半个月,你们一直在进行各种观察,下来我们来做个简单的即兴练习,检验下你们的观察成果,谁来?”张然看了一眼,见杨迷手举得老高,就道:“杨迷,你过来。”

  杨迷心头一乐,喜笑颜开的跑到了教室中央。

首节上一节267/53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