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教师 第265节

  张然揉了揉张婧初的头发:“笨蛋,演员还要在上面演戏,你说能不能?”

  张婧初打了张然的手一下,说了声讨厌,迈步走上了地裂装置,张然他们也都跟着走了上去。地裂装置上面铺有很厚的泥土,人站在上面就跟站在街道上是一样的,并没有什么不同。

  张婧初一边走,一边像像好奇宝宝似的盯着地面仔细看,想要看看有没有缝隙,不过她什么也没有发现:“什么地方会裂开啊,我怎么没看到缝隙?”

  全荣折哈哈笑道:“要是能轻易发现痕迹,那就是我们这些美术失职了。”随即他往张婧初的脚面一指:“你现在就站在裂缝上。”

  张婧初马上蹲下,仔细观察地面,看是不是有裂纹。

  张然今天过来是看地裂效果如何的,就道:“让特效组准备好,给我们展示一下。”

  全荣折应道:“地裂装置需要通电,还需要作一些准备,我给特效组的人说一下,让他们准备好,你们稍等一会儿!”

  张然对地裂效果非常重视,点头道:“去准备吧,我们就在这里等着。”

  半个小时后,全荣折过来告诉张然,准备工作已经做好,可以展示了,然后让张然他们站到离裂缝比较近的位置,以便近距离感受地裂的效果。

  等张然他们站好,全荣折冲特效组的人举手示意,同时大声喊道:“开始!”

  张婧初和韩山平只觉脚下不住晃动,随即他们惊讶地看到地面在眼前生生撕裂开来,形成一条三十多厘米宽的裂缝。再看整个裂缝,它并不是整整齐齐的,而是像一条巨蟒在蜿蜒曲折的地面爬行。

  裂缝很长,足足有七米!

  张然记得冯小钢拍《唐山大地震》的时候请韩国团队做地裂效果,韩国团队能做到三米长,四米就是极限。现在天工重彩作出来的地裂效果有七米长,技术已经远远强于韩国团队,对此张然心里还是有一点骄傲的。

  张婧初低头看看裂缝,又抬头看看裂缝的长度,惊叹道:“真的好神奇啊!”

  韩山平也非常惊讶,本来他还以为中影的华龙在特效上设备不比天工重彩差多少,现在看来自己还是小看天工重彩了,这种效果让华龙来做打死也做不出来。

  其实韩山平搞错了,大地震的特效确实是天工重彩在主导,不过跟所有大片一样,这次的特效也是在走国际合作的方式,有全球十多家特效团队参与。

  特效制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作,分工非常详细,每家公司有自己的擅长,不可能面面俱到。擅长制作水的不一定擅长制作角色,擅长制作建筑的不一定擅长制作自然环境,发挥各家团队的优势才能做出最理想的特效来。

  天工重彩做的地裂效果虽然不错,但也不是没有瑕疵,韩山平指着地面的裂缝道:“开裂的效果太整齐了,应该还有小裂缝才对,只有这么一条裂缝,显得有点假!”

  张然也知道这一点:“韩总说的是对的,特效团队请教过专家,真正地震的时候地表的开裂是类似波状效果,裂缝会一直往前延伸,周围的地面也会碎裂开,呈不均匀状,单纯靠机械装置做不出这个效果。

  我们和特效团队商量之后,采取机械装置拍摄跟电脑CG进行组合的方式,大的裂缝就用我们面前这条裂缝,然后把演员脚底下的地面制成3D模型,并且按刚体力学的物理规律将它分裂成不规则的小块状,制作出波状的震动,并且选择在最合适的时间开裂崩起。这样,我们就能以实拍的特效作为画面基础,在用3D制作出了一个标准的,有地震波状动态的开裂地面。”

  韩山平摸了摸头发,呵呵笑道:“看来我是班门弄斧了,你们比我想得周到多了!”

  张然认真地道:“这部电影讲的是唐山大地震,要是拍不好会被戳脊梁骨的,不想周全点不行!”他转头对全荣折道:“效果很好,可以合上了!”

  全荣折对特效团队示意道:“可以合上了!”

  张然他们脚下又一阵晃动,地面慢慢合拢,恢复到了地裂前的模样。当然,由于地面刚刚裂开过,仔细看还是能够看到裂痕的痕迹,需要美术组进行处理。

  参观完摄影棚里正在搭建和已经搭好的景,时间就已经五点半了。张然他们从摄影棚里出来,找了家餐厅一起吃了顿饭。

  第二天上午,张然和张婧初就开车前往唐山。电影的主场景是由唐山方面投资,由霍廷霄指导修建的影视基地。基地12月初开始动工,到现在已经快三个月了,张然需要过去看看工程的进度情况。

第518章 影视基地

  南湖公园东侧的一片空地被圈了起来,里面正在如火如荼地施工。这里是唐山大地震最重要的外景地,是为了电影精心搭建的拍摄基地。

  电影如何还原上世纪70年代的生活情景是张然面临的一大难题,为了找这个景美术部门跑了一个多月,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最终才确定下来。

  为了真实再现当时唐山的风貌,剧组按照1比1搭建了主角家所在区域的实景。搭这片实景唐山方面投入将近1000万,在三四百米长的街道两旁搭建了10多栋楼房,以及众多的平房。

  当然,盖真正的楼房是不可能的,成本太高,而且工期过长,因此搭的都是半布景、半真实的楼,楼房既没浇筑、也没有打地基。从外面看跟真楼没有区别,但走进去之后会发现只有四面墙,里面没有楼层,也没有房间。

  尽管搭这些景花了将近1000万,但这部分戏只拍四到五天,然后所有建筑都会推倒,用来拍摄地震之后的戏。

  此时,两辆汽车在基地的入口处停住,车门打开,张然和张婧初从车上走了下来;另一辆车上下来的是市委宣传部长陆林。

  在入口处等候的美术指导霍廷霄走上前,和张然他们打了个招呼,随即将拎着的三顶黄色安全帽递给了他们。基地的施工还没有完成,进入基地必须戴安全帽。

  张然他们戴好安全帽,在霍廷霄的带领下进入了基地。

  走进拍摄基地,张静初感觉非常震憾,里面什么都有,而且年代感特别强,什么红旗大院,什么前进食杂店。她心里就一个感觉,这景真的太牛了,过去真就是这样!

  张然也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古老交通岗的岗亭、红绿灯、小卖部、路灯、电影院、医院、供销社,美术组的还原工作做得很好。张然相信当演员走进这片区域会一下子被带进去了,根本不用去体验,所有感觉都营造出来了。

  张婧初有些感慨地道:“就像回到了小时候似的,真怀念啊!”

  张然盯着张婧初的脸左看右看,笑嘻嘻地道:“你改年龄了?”

  张婧初没反应过来:“什么?”

  张然就道:“你说你是80年出生的,可这是70年代的场景,你怎么会觉得回到了小时候,你肯定是改年龄了,肯定是70年代出生的。”张然正色道:“婧初同志,我这就要批评你了,明明跟我一样是70后,为什么要装80后?你这是老黄瓜刷绿漆装嫩!”

  张婧初笑着给了张然一拳:“讨厌,你才是装嫩的老黄瓜!”

  张然哈哈一笑,抬头看了看几栋还在修的大楼,问道:“工程进度如何?”

  霍廷霄介绍道:“平房都搭建好了,而且已经做旧,标语也都刷好了,现在主要就是男女主角他们住的那栋大楼,以及旁边两栋楼还没弄好。整个工程大概还要一个来月,三月底应该能够完成!”

  张然点了点头:“比我预计的要快,我以为要五六月份才能完工!”

  张然对建筑倒不担心,有霍廷霄在这边盯着,肯定没问题。就眼前这些已经完成布景的平房来看,效果非常好,年代感做得很足。主角家有不少镜头,他想要知道进展如何,就道:“带我们去看看主角家的房子!”

  根据电影的设定主角一家,男主人是轧钢厂司机,女主人是华新纺织厂的女工,母亲健在,还有一个读高中的妹妹,另外有两个小孩。主角家房子是三层苏式楼房,典型的五六十年代风格,现在房子还在修建,搭着铁架子,一群工人正在忙碌。

  这栋楼房跟其他半布景的楼房不同,楼层和房间必要有,因为主角一家生活在这栋楼里,上下楼的镜头,在楼里进出的镜头都必须实拍,因此这栋楼的修建就比其他楼要慢一些。

  张然站在楼前看看大楼,又看看忙绿的工人,叮嘱道:“这个楼可以慢点,多点花钱都无所谓,关键是要保证质量,有些戏必须在楼里拍,机器和人都会进楼,要是到时候垮了,我们都负不起这个责任。我对这栋楼没有其他要求,就一点,安全第一!”

  霍廷霄点头道:“这个你放心,我们美术组在楼里工作时间最长,肯定不会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陆林也道:“大楼的质量市里也在盯着,有相关专家把关,尽管没有打地基,但这栋楼是作了浇筑的,安全方面有绝对的保障。”

  既然他们都这么肯定,那张然也不用再多说,看向霍廷霄,问道:“其他方面怎样,道具准备得怎么样了?”

  霍廷霄听道具不由叹了口气:“我正想跟你说这个事,道具有点麻烦,70年代的道具不好找,而且我们需要大批量的道具,比如飞鸽和永久自行车现在我们才找到几辆,但我们需要几百辆;搪瓷茶盘、搪瓷杯、毛主席语录、老宣传画等等每种都需要几十件;除此之外还需要各种70年代的车辆,包括黄河卡车、伏尔加洒水车、消防车、摩托车等等,我们联系了好几个电影厂,有些道具找不到,有些数量不够,现在我正为这事头疼呢!”

  张然问道:“小道具自己做不行吗?”

  霍廷霄无奈的道:“东西太多了,我们做了一个统计各种道具列出来有上千种,有十几万件,量太大了,做的话时间和成本都是问题!”

  张然记得冯小钢拍《唐山大地震》的时候道具也遇到过麻烦,最后通过媒体向全国观众求助才得以解决,就道:“这样,下个月月初我们会开项目启动的发布会,到时候我通过媒体向全国观众求助,我相信观众中肯定有人保留有当年的旧物件,让大家能够捐献出来或者借给剧组使用。”

  霍廷霄一拍大腿:“这个办法好,很多上了年纪的人都有保留旧物的习惯,这样一来道具的问题就解决了。导演,还是你有办法啊!”

  按照电影的情节设计,在地震前一天女主角因为自己母亲生病,带着女儿回到了丰润县的娘家。女主角母亲家所在的区域也是电影拍摄的重要场景,霍廷霄他们在拍摄基地的另一头进行了相应搭建。

  女主角母亲家的房子是一座青砖建起的老式建筑,散发着怀旧的气息,墙上画着巨大的毛主席像,写着“为人民服务”、“抓革命、促生产”等上个世纪的标语口号。

  “怎么样,还满意吧?”霍廷霄看着张然问道。

  “满意,太满意了!”张然笑呵呵地道,“不过我满意不算,等房子里面的布景布完,请当地的老人过来看,如果他们说当初就是这个样子,那就没问题,如果说不一样,就得重来。”

  “这个肯定,”霍廷霄对此非常认同,“我对我们道具组的要求是每一个道具都要说得出年代,经得起检验。”

  “辛苦你了!”张然笑呵呵地道。他之所以让霍廷霄负责外景地搭建和道具工具,正是因为霍廷霄做事足够细致和负责。这部电影不能像其他电影那么随意,出了问题是会被观众骂的。

  就在此时,陆林的电话响了起来,他拿起手机看了眼,非常恭敬的接通了电话,连续说了几声是,才挂掉电话,随即非常客气的对张然,道:“张导,赵书记请你过去一趟。”

  张然知道市里对电影非常重视,听刘衡讲,他写的几稿剧本书记赵国强都亲自看过,每次都会提一些建议,现在他叫自己过去肯定是问电影的相关工作,就道:“那行,我们就过去吧!”

  从影视基地出来,张然他们坐车来到市政府,在陆林的带领下来到了市委书记的办公室。

  秘书没敢耽搁,第一时间就进去通知赵国强,大概等了五分钟,有人从赵国强办公室走了出来,随即秘书就把张然领了进去。

  “张然来了!”赵国强把手中的红蓝铅笔搁在文件上,隔着桌子指了指面前的椅子,道,“辛苦了,坐下休息!”

  “谢谢赵书记!”张然客气的道了句,就在了赵国强面前坐下。

  赵国强看着张然,微笑道:“拍摄基地的工程进展如何,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吗?”

  张然回道:“很满意,我刚才问了霍廷霄,差不多三月底能够全部完成。整个前期工作进行得比较顺利,按照现在这个进度,七月底我们能够按时开机。”

  赵国强微微颔首:“能够按时开机就好,演员开始选了吗?”

  张然摆手道:“女主角倒是早就定了,张婧初来演,其他还没有开始选。别的角色都好说,比较麻烦的是主角的女儿,就是那个小女孩。小孩目光要坚定,要特别有神,副导演给我看了些小演员的照片,感觉都不行,不是我要的,只能从全国各地去找。我已经把手下的几个副导演都撒下去了,到各个重点小学、少年宫、艺术学校去找候选人。”

  赵国强有点意外:“没想到这么复杂,我还以为小孩很好找呢!我觉得你可以让副导演到我们这边看看,说不定有合适的人选!”

  张然解释道:“对一部电影来说,演员选对了,电影就成功了一半,在演员的选择上必须下功夫。我们有副导演到这边选人,如果有合适的小孩最好不过了,都不用教她学唐山话。”

  赵国强又问了些电影相关的问题,而他对张然的回答非常满意:“电影的拍摄就交给你了,如果有什么需要都可以提出来,我们的唯一要求就是电影一定要拍好。”

  张然严肃地道:“这个请放心,拍这部电影我对自己就一个要求,如果拿到国外去放映,外国的观众看完会对这座城市,对我们这个民族心生敬意。就像我们看完《辛德勒》的名单会觉得尽管犹太人经历了很多苦难,但这个民族的人很了不起,是有希望的!”

  赵国强相信张然能做到,张然的电影除了《爆裂鼓手》有点阴暗外,其他的都充满了希望,这是他与第五代第六代导演最大的不同。他的身子微微前倾,看着张然的眼睛,道:“今天找你过来,其实除了电影拍摄,还有就是影视城的问题,不知道你们世纪巅峰对影视城有没有兴趣?”

第519章 天时地利人和

  张然有些意外,之前谈的时候政府方面是想自己做,怎么现在又问世纪巅峰是否感兴趣。他仔细一想,就明白了。

  影视城最难的不是建设,而是建好后如何吸引剧组入驻。国内的影视城都有自己的销售团队,四处拉制片人,希望剧组入驻。不过大部分影视城对剧组都没有吸引力,因为这些影视城缺乏配套设施。

  几个月前张然只是导演,现在他手里有了一家很大的影视公司,有很多戏要开工,如果让张然来投资影视城,等影视城建好,肯定会让公司的剧组入驻。一个影视城有了大量的剧组入驻,就能够发展起来,进而带动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其实张然也有建影视基地的想法,当初提交给张慧军的方案就包括影视基地。只是他一直认为基地放在江浙比较好,因为北方天气冷,每年适合拍戏的时间就200天左右;而两广夏天温度太高,演员穿着古装戏拍摄很辛苦。江浙地区属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作外景地是最好的;而且江浙地区还有一个优势就是人才,魔都、杭州有很多好大学,能够为影视后期提供相应的人才。

  只是张然没法答应赵国强的要求,现在北平周围已经有将近十个影视城,12月份中影又启动了一个影视基地,准备建成亚洲最大的数字生产基地。中影做的也正是张然想做的,如果他的基地放在北平附近就和中影严重撞车了。

  张然摆手道:“我们暂时没有这方面的想法,饭是要一口一口去吃,我们目前还是单纯的想做好影视制作,没有涉足其他的计划。”

  赵国强看着张然,道:“如果世纪巅峰对项目有兴趣,我们在土地审批,还有相应的政策上都会开绿灯。”

  张然确实没法答应:“做影视城要么占天时,要么占地利,要么占人和,三者得其一才能做起来。让我们来做一头都不占,肯定做不好。”

  赵国强好奇地道:“天时地利人和,这话怎么说?”

  张然解释道:“现在全国有上百家影视城,有些已经形成规模,同时各地还有很多大型的影视城在上马,我们做影视城比较晚,天时已失。现在全国有上百家影视城,只有5%能够赚钱,15%打平,剩下的80%的处于亏损状态,央视的几大影视城、张纪中拍戏的几个影视城全部亏损。宁夏镇北堡影视城是少数几个赚钱的影视城之一,它为什么能赚钱,因为它粗犷荒凉的景色是其他影视城不具备的。要拍西部风格的戏,镇北堡是最佳选择,所以镇北堡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

  而我们没有独树一帜的景色,距离北平又近,北平周围有将近十个影视城,去年12月份中影集团的怀柔影视基地又已经开工,我们根本没有竞争优势;还有一个非常不利的条件,从十月底差不多就进入冬季了,草木凋零,景观萧条,就不适合拍戏了,一年可能够给剧组拍摄的时间只有200天左右。我们既没有天时,也缺乏地利,如果要做影视城,唯一的机会只有人和!”

  赵国强问道:“人和怎么讲?”

  张然不紧不慢地道:“人和在国内我真找不到合适的例子,就以好莱坞为例吧,我们都知道洛杉矶是电影城,好莱坞在这里,但最近几年洛杉矶出现了一个现象,影视产业开始空心化。几大公司的电影基本上都不在洛杉矶拍,而是到外州去拍,甚至到加拿大去拍,我的《时空战士》就是到加拿大温哥华拍的。电影公司不在洛杉矶本地拍,就导致洛杉矶的电影人没有工作,而加拿大的温哥华却形成了一个北部的电影中心。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变化,就在于其他地区都在推行退税政策,其中温哥华退税高达30%,而洛杉矶没有退税政策。在温哥华拍戏我们消费一百,政府补贴我们三十,在洛杉矶花一百就是一百,电影公司自然选择温哥华了。”

  说到这里张然看着赵国强道:“如果我们有相似的政策,不要求30%的退税,只要能够退税15%,我相信来拍戏的剧组就会络绎不绝。如果能退税30%,甚至国外的剧组都可会过来拍戏,但你能给这个政策吗?”

  政府对某些项目进行补贴并不稀奇,但对所有来拍戏的剧组进补贴,在国内没有先例,而且会面临虚报等各种问题。赵国强不敢冒这个险:“如果你们世纪巅峰来做,我们可以在土地费上对进行补贴,但你说的这个退税不现实。”

  张然知道会这样,退税政策在国外也有很多反对声音,美国很多州的立法委员会和州议员都认为,电影产业的退税并不能够进一步拉动经济发展。要在国内实行这一政策几乎不可能,涉及到的东西太多了,至少他重生前国内还没有那个地方推出类似的退税政策。

  张然摆手道:“没有政策优势吸引不到剧组,影视城很难做起来。”

  赵国强笑着道:“我记得你当初说,可以做成包括影视拍摄,餐饮住宿,游览购物,娱乐休闲等于一身的影视基地,可以做成整个城市的一张新名片。”

  张然挠了挠头,当时他是在忽悠:“也不是做不起来,只是我们没有方面经验,不合适。”

  赵国强道:“哦?说说你的看法。”

  张然沉吟道:“国内的影视城基本上都是以影视基地带动旅游业作为盈利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通过低廉的场租和大手笔场地建设吸引剧组,进而吸引游客、追星族、群众演员等,带动旅游业发展。如果我们建影视城,在缺乏天时、地利,又缺乏政策支持的情况下,想要吸引剧组非常困难。不如换一种模式,有剧组的时候就让剧组拍戏,没剧组的时候就做成开放式公园,让大家免费进来玩。”

  赵国强不解地道:“门票是影视城重要的收入来源,免费让大家进来参观,那靠什么赚钱?”

  张然笑了笑道:“我听我们班学生讲了件事,学生的老家有一个公园,每年靠门票有几百万的收入。因为公园年久失修,市政府就准备对公园进行改建,有专家就建议做成开放型公园。很多人就不理解,公园的收入靠门票,要是把围墙拆了,做成开放型公园收入哪里来?专家说,以前要买门票才能进入公园,游客很少,做成开放型公园人数是以前的十倍,这些人到公园之后会吃喝玩,那我们就提供这些服务给他们,比卖门票强多了。事实证明专家是对的,做成开放型公园后,每年的收入超过亿元!”

  赵国强更加不解了:“我看你对影视城很有研究,为什么不愿意做呢?”

  张然摊开双手,无奈地道:“世纪巅峰资金和人手有限,公司的重心就是影视制作,确实没有能力,也没有资金来经营这样一个大型的影视城。”

首节上一节265/53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