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教师 第187节

  丽都岛是个十八公里的狭长小岛,只有一条主马路,分为三个居民区。是闻名国际性的疗养胜地。每年9月初丽都岛是大腕云集的星光宝地,威尼斯电影节就在此举行,平时倒比较安静。

  船靠在丽都码头,前面密密麻麻站满了记者,怕是有上百人。每到一船人,记者们就蜂拥上来,不分青红皂白的一通乱拍。其实他们也不知道船上下来的是谁,只是怕落掉重要的人物。

  张然带着《飞行家》剧组刚走上码头,记者就围了上来,又是拍照又是提问。在场欧美记者比较多,对张然不是特别熟悉,再加上他戴着大墨镜,没有多少人认出他来。一个大胡子记者拿着录音笔,对着张然大喊:“你是哪个剧组的?”

  张然怕挤着张婧初,把她护在身后,把手往后面的《爱情赏味期》剧组一指,大喊道:“那是弗朗索瓦·欧容!”

  在场记者一听欧荣,也顾不得打听张然他们是哪个剧组的,当即撇下他们向后面的《爱情赏味期》的剧组扑去。张然他们的周围顿时空了,而《爱情赏味期》剧组立刻陷入了记者们的重重包围,提问的提问,拍照的拍照,简直寸步难行。

  张然偷笑一声,赶紧带着《飞行家》剧组开溜。

  来到威尼斯,没有人不会为它那独特的水城魅力而流连忘返,各式各样的石板路、狭长的街道还有无数的桥,宁静安详。在这里,连呼吸都带着放松的气息,带着独特的威尼斯魅力的呼吸。

  沿着主岛一侧的亚得里亚海滨一路前行,林荫道边一排排海报排列整齐,几乎都是好莱坞大片的海报,《幸福终点站》、《借刀杀人》等等。好莱坞就是这么强势,全世界好莱坞电影没有市场的只有一个地方——印度。

  电影节其实非常势利,青年导演参加电影节,就算是入围主竞赛单元,电影节都只负责导演一个人的住宿和机票费用,来回都是经济舱,住宿也是经济型酒店。而其他人员,甚至主演都只能自己补贴住宿机票,或者寻找品牌赞助。

  张然不同,现在《时空战士》红透全球,他是非常受关注的新星。这次《飞行家》剧组加上家属、助理等来了10多个人,电影节不但安排了最好的酒店,还把费用全包了。

  到宾馆安顿好,张然就躺在床上装死。

  张婧初把自己的礼服拿出来,正对着镜子左瞅右瞅,还不时发出遗憾的声音:“早知道把那条白色的裙子也带来!”

  张然无语地道:“别照了,已经够漂亮的了,再漂亮还让不让人活了?”

  张婧初不理张然,又臭美了一会,把裙子挂好,躺在张然身边。

  两人都不说话,就是这么头靠头,静静地躺着。

  没过多久《时空战士》的日本发行商Gaga公司的古谷谦二找上门来,邀请张然和张婧初参加晚上日本代表团的酒会。

  张婧初兴奋地问道:“宫崎骏在不在,能不能和他合影?”

  古谷谦二笑着解释道:“宫崎骏从来不参加电影节,包括几年前《千与千寻》在柏林获得金熊奖,他都没有去领奖。”

  张婧初“哦”了一声,有点失望,不过也特别佩服宫崎骏,这才是真正的艺术家啊!

  张然拍拍她的手,道:“下次我们到日本宣传,去拜访他吧!”

  张婧初笑着连连点头:“好啊,那我们说定了。到时候去拜访他!”

  晚上六点,张然和张婧初来到了酒店跟Gaga公司的人打过招呼,就跟各国导演聊了聊,很快他看到了一张熟悉的面孔,贾樟柯和女友赵滔。

  贾樟柯的电影主要由北野武工作室投资,跟日本电影人关系不错。他没想到会在这里碰到张然和张婧初,就带着赵滔走了过来:“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你们,还真是巧啊!”

  贾樟柯的电影张然都看过,《小武》和《站台》水平最高,拍的就是贾樟柯自己,在故事里全是个体经历和生活经验,因此人物的性格非常饱满,能够感觉到时代的存在。但后面的电影不是源自他的经历,就刻意了很多,所以侯孝贤说他需要沉淀。

  但不管怎么说,第六代导演中水平最高的就是他了。张然还是相当欣赏的:“久仰贾导大名,一直没有机会见面,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说着他介绍道:“这是张婧初,我女朋友,也是《飞行家》的主演!”

  贾樟柯呵呵笑道:“她可是大明星,不介绍我也认识。”说着他介绍道:“这是我女朋友赵滔,电影《世界》的主演!”

  相互认识和恭维之后,张婧初和赵滔拉着手聊了起来,都是女人的话题,衣服、化妆品之类;张然和贾樟柯也聊了起来,都是一些电影技术和技法的问题。

  正聊着,门口一阵骚动,一个五十多岁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个子不高,但目光锐利,看上去气势很足,完全的是一幅巨星出场才有的风范。

  侯孝贤!张然微微一怔,随即反应过来,这次侯孝贤入围的电影《咖啡时光》就是应日本松竹公司之邀,为纪念已故小津安二郎诞辰一百周年而专门拍摄的,是一部日本电影。

  华语导演影史地位最高的三位导演是王佳卫、侯孝贤、杨德昌,像《视与听》、《电影手册》这些权威杂志的榜单上面,他们是华语导演中最靠前的,李安和张艺谋都没办法和他们相比。他们都有极强的个人风格,都有属于自己的电影语言,侯孝贤就是以长镜头和空镜头而闻名。

  侯孝贤看了贾樟柯,走进来打量着贾樟柯道:“你怎么变瘦了?”

  贾樟柯笑着道:“累的。侯导,这是张然,他这次是带《飞行家》来参赛的。”

  侯孝贤看着张然道:“你在台湾很红哦,内地电影在台湾票房一向不好,但你的两部电影票房都很好。我看了《爆裂鼓手》,拍得不错,就是太好莱坞了。”

  张然知道侯孝贤性格比较直,笑道:“《爆裂鼓手》确实比较好莱坞化,完全是按照好莱坞电影的模式拍的。不过《飞行家》就没那么多好莱坞味道,非常中国。电影明天晚上首映,如果侯导有空,可以看看!”

  侯孝贤点头道:“我有空,明天晚上我来看看。”

  接下来,张然介绍了张婧初,贾樟柯介绍了赵滔,然后几个人找了个位置坐下聊。三个导演三种口音,贾樟柯讲一口山西话,侯孝贤台湾口音,张然讲标准的普通话,不过完全不影响交流。

  侯孝贤对内地电影的发展比较关注,道:“听说你最近拍了一部电影,在全球范围内都卖得不错,这挺好的。最近两年内地的商业电影好像发展得不错?”

  张然点头道:“张艺谋导演的《英雄》拉开了内地商业电影的大幕,最近两年内地商业电影发展很快,当然问题也很多,不过起码把观众拉回影院了,我相信未来会越来越好!”

  侯孝贤笑道:“好啊,我们要努力,不要让美国电影独霸中国!”

  贾樟柯不同意这种看法:“我觉得不是好事。”说到这里,贾樟柯看着张然道:“张然,我先声明不是针对你,而针对国内电影的现象。我并不是反对商业,也不是反对商业电影,相反我非常呼唤中国的商业电影。但今天商业大片在中国的操作,是以破坏我们需要遵守的那些社会基本原则来达到的,比如说平等的原则,包括它对院线时空的垄断,它跟行政权力的结合,它对公共资源的占用。《新闻联播》都在播出这样的新闻,说某某要上片了。

  这种调动公共资源的能力甚至到了一出机场所有的广告牌都是它,一打开电视所有的频道都是它,一翻开报纸所有的版面都是它。当全社会都帮这部电影运作的时候,它已经不是一部电影,它已变成一个公共事件,随之而来,它的法西斯细菌就开始弥漫。这并不是耸人听闻,这是从社会学角度而言。电影的运作,如果是以破坏平等和民主的原则去做的话,这是最叫我痛心的地方。”

  张然觉得贾樟柯这帽子扣得有点大,反驳道:“贾导这话有失偏颇。电影发行方愿意拿钱营销买广告牌,买报纸的广告有什么错?任何电影都可以这么做,没人限制你不准买广告吧?成为公共事件有什么不好吗?在威尼斯电影节期间,你的电影也会上新闻,也会上报纸,那是不是也要取消?商业大片成本高,为了回本,肯定得在营销上下功夫,好莱坞大片营销费用占成本的一半以上!”

  说到这里张然抬手指着窗外汤姆·克鲁斯主演的《借刀杀人》的大幅海报道:“这还是威尼斯电影节,你看街上的广告牌几乎都是好莱坞电影。中国电影本身不如好莱坞,如果营销上还不下功夫,拿什么对抗好莱坞?”

第362章 对话贾科长

  侯孝贤端着杯子,饶有兴致地看着眼前两个神采飞扬的年轻人。

  张婧初的眼睛亮晶晶的,含笑看着张然。她特喜欢看张然讲话,一旦讲起有关电影的事,真是神采飞扬。

  贾樟柯在电影圈浮沉好些年了,不是个轻易被人说服的人:“你们都自称抵御好莱坞的英雄,你们说,如果我们不拍电影,不拍商业大片,好莱坞会长驱直入,中国电影就死掉了。我觉得这是一个蛊惑人心的说法。难道你不拍电影中国电影就死掉了吗?”

  张然皱眉道:“我不拍电影中国电影当然不会死,但如果中国电影市场的主流一直是艺术片,那就真的很危险!今年年初的电影产业报告里面有一个数据,70%的观众认为好莱坞电影好看,认为国产电影好的只有17%,认为中国电影质量低劣的占46.6%。如果不是有名额限制,我们的市场早被好莱坞占领了。侯导就在这里,你可以问问,台湾电影是怎么死掉的?就是艺术片成了市场主流。”

  侯孝贤无奈地笑了起来,台湾电影在80年代初,出现过路线之争,侯孝贤他们走艺术道路,另一派要学好莱坞。最终侯孝贤他们赢了,成为了市场的主流,最终导致也台湾电影的崩盘。

  在这里面有很强的政治原因,自从72年台湾被赶出联合国,台湾方面就拼命想要在各种国际场合露脸,李登灰上台后搞去中国化,体现在电影上,也是想获得三大电影节的认可,在国际上露脸。

  能入围三大电影节的都是艺术片,因此台湾方面推出辅导金政策后,扶植的全是艺术电影,并且对于要参加国际影展的艺术电影大力支持。这样一来,艺术片成了市场主流,在电影节频频得奖的同时,成为只给少数精英看的小众电影。

  最终台湾电影被台湾观众抛弃,整个电影产业彻底崩盘,每年电影产量从100多部,变成了现在的10多部。

  张然看了侯孝贤一眼,道:“侯导,台湾的情况你比我了解,麻烦你说说去年台湾本地有多少部电影?票房有多少?”

  “去年本土电影只有15部,票房加在一起只有1500万,不及总票房的1%。现在有很多人责怪我,说我毁掉了台湾电影。”说到这些侯孝贤叹了口气,目光黯淡,“《悲情城市》确实是一个很不好的例子,因为大家被误导以为那是一个常态。不过这并不是艺术电影的错,是政策问题。台湾才2000多万人,连最基本的电影工业都建立不起来,学好莱坞是行不通的,内地倒是有希望!”

  张然一怔,《悲情城市》拿到了金狮奖,是侯孝贤拿到的最高荣誉,没想到他会承认这部电影带来的误导作用。张然突然有些明白后来侯孝贤为什么不怎么拍片,转而拼命扶植新人导演,大概是想赎罪吧!

  张然看着贾樟柯道:“我们内地的情况跟台湾几乎是一样的,张艺谋导演的《红高粱》拿到金熊后,无数导演就是冲着国外奖项去的。艺术片成了主流。跟台湾不同的是,我们这边对好莱坞电影卡得比较紧,不像台湾大门洞开,对好莱坞没有丝毫限制。否则我们的遭遇也跟台湾电影一样,整个产业崩溃!”

  贾樟柯不以为意地道:“侯导的名字,已经写进电影史。五十年后,他们的名字还会在,他们的作品会成为代表这个时代的华人骄傲,到那时候,一时一地的票房得失,谁还会在意呢?”

  张然冷笑道:“一时一地的票房得失?事情没那么简单。现在台湾年轻人看好莱坞电影,看日本电视剧,哈日本明星。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意味着台湾的年轻人成长起来后,不会以中国为荣,不会是中国人为荣,而是以日本为荣,甚至恨不得变成日本人!我们内地的情况也好不了多少,年轻人看好莱坞电影,看日本动漫,看韩国电视剧。如果这么发展下去,中国文化怎么办?我们这个民族多灾多难,能够走到今天靠的是什么?是我们的文化。想毁灭一个民族,就先毁灭其文化!如果我们的后辈不以我们的文化为荣,那我们这个民族就失去了凝聚力!”

  侯孝贤手微微抖了一下,脸色变成惨白色。毁灭中国文化,这帽子比毁灭台湾电影还大。更可怕的是张然说的是事实,现在台湾年轻人没有多少以自己是中国人为荣!

  贾樟柯反驳道:“我并不发对商业,是反对过度商业化。香江电影辉煌一时,号称东方好莱坞。但香江电影过度商业,跟风特别严重,最终导致整个香江电影崩盘。现在我们内地也这样,李安的《卧虎藏龙》火了,于是就有了《英雄》、《十面埋伏》,陈凯哥导演也准备拍《无极》。宁皓的《伤心者》火了,一堆人跟风拍科幻片,我们正在走香江电影的老路!”

  张然点了点头,在上世纪90年代初香江电影的黄金时代,不少制作公司只图眼前票房,粗制滥造,而演员疲于奔命应付了事。在当时,一部电影常常半个月拍完,没有剧本,全靠临场发挥。甚至一部僵尸片成功,接着就拍100部僵尸片;一部英雄片成功,接着就拍100部英雄片。所以成龙说,越来越多的粗制滥造、跟风模仿之作严重败坏了观众胃口,也让电影必然走向死亡之路。

  跟风严重确实是香江电影衰落的原因之一,但并不是最重要的原因。真正导致香江电影崩盘的是本土市场太过狭小,严重依赖海外市场。

  韩国、台湾市场曾是香江电影的主要出口市场,不过80年代后期港片泡沫化,台湾观众对其兴趣大减,加上好莱坞电影入侵,90年代香江电影先是丢掉了韩国市场,紧接着又丢掉了台湾这个最大的外埠市场。失去外埠市场,而香江电影的制作成本又居高不下,就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再生产,因此整个市场迅速崩盘。

  张然对香江电影有些研究:“香江电影确实是一个教训。不过好莱坞也跟风,但绝对不会这么一窝蜂的上。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对电影有科学的市场需求分析和评价体系,而这个是我们最缺乏的。因此我们必须向好莱坞学,建立起我们自己的电影工业。这非常困难,可能需要一二十年,但我们必须这么做!”

  张然和贾樟柯都是有主见的人,不可能轻易说服,两人争论不停,从中国说到外国,从新浪潮说到诗意现实主义,谁也无法说服谁。侯孝贤则有些沉默,显得心事重重的。

  侯孝贤的电影《咖啡时光》晚上十点首映,张然和贾樟柯争到九点不得不休兵,从酒会出来,各自拦了一辆出租车向电影宫驶去。

  坐在车上,张婧初看着张然笑道:“刚才看你和贾樟柯争成那样,我简直怕你们打起来!”

  张然哈哈笑道:“只是观点不同,还不至于打起来,君子动口不动手。就是真打起来,你也不需要担心我,就贾科长那小身板,怎么可能是我的对手!”

  张然他们进入电影宫后发现里人不是很满,今天多伦多电影节开幕,电影界很多人都跑去多伦多了,不过来的基本都是侯孝贤的铁杆影迷。

  《咖啡时光》剧组入场后,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1989年侯孝贤凭《悲情城市》勇夺金狮大奖,十五年后,他重返威尼斯,带来了《咖啡时光》。

  侯孝贤进场后,没有落座,走过来对张然道:“张然,我刚才接到电话,家里出了点事,明天一早必须回台湾。没办法参加你的首映了。不过等你的电影在台湾上映,我肯定会买戏票去看。”

  张然笑着摆手:“没关系,你忙你的!”

  时间很快到了十点,电影却没有正式开始,观众顿时鼓噪起来。组委会的人不得不跑进来向观众道歉,说必须推迟半个小时。

  张然有些诧异:“怎么不早通知,不会是出什么事了吧?”

  贾樟柯笑道:“你有所不知,马克·穆勒今年对电影节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可能改革进行得太过激进,电影节进行到现在是麻烦不断。活动安排过满,电影放映屡屡推迟,前两天约翰尼德普兴冲冲来到威尼斯,结果红地毯仪式竟然放到了凌晨2点,阿尔·帕西诺为了参加自己影片的首映式,在剧院外头等了好几个小时。很多人都说这是最糟糕的一届电影节,非常业余!”

  张然皱眉道:“希望明天《飞行家》的首映不会遇到麻烦!”

  贾樟柯打量着张然,笑着道:“就你这人品,我看有希望中彩!”

  张然显得毫不在意,耸耸肩膀道:“你这是嫉妒!”

  等到十点半,电影终于开始。

  影院的灯光暗下来后,银幕上出现字幕,纪念小津安二郎诞辰一百年,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咖啡时光》讲述了一家旧书店老板爱上一个在东京工作的女孩儿后,两人和各自父母之间产生的微妙感情故事。影片的节奏非常慢,男女关系始终保持着暧昧的色彩,全片弥漫着对逝去的传统的留恋之情,是典型的侯孝贤风格。

  张婧初认真地看着,侯孝贤可是大师,作为一个文艺青年,大师的作品都不认真看能叫文艺青年吗?但《咖啡时光》沉缓的叙事节奏足以让人崩溃,她很快被电影催眠,靠在张然的肩膀上睡着了。

  张然不由一乐,侯孝贤的片子都看睡着了,这绝对是假文艺青年!

  电影不是很长,很快就结束了。热情的观众中把侯孝贤堵在电影院外谈论电影,日本媒体也在进行现场采访。

  张然他们打算离开,不过出于礼貌还是过来打了声招呼:“侯导,我们就不打扰您了。再见!”

  “再见!”侯孝贤点点头。

  张然和贾樟柯一边讨论,一边往外走,刚走大厅,突然听到侯孝贤在后面喊道:“张然,小贾!”

  张然和贾樟柯转过身看着侯孝贤,不知道他有什么事。

  “你们两个要努力啊!”侯孝贤站在人群中显得有点孤独,但他的声音很大,“不要让美国电影独霸中国!要守住我们的文化!”

第363章 两极分化

  今天是《飞行家》的首映日,张然他们的行程被安排得满满当当的。早上七点的时候,房间的闹钟就铃声大作,催他们起床。

  昨天看完《咖啡时光》,又跟贾樟柯聊了一阵,两点半才睡。张然打着哈欠,坐了起来,见张婧初还在睡,拿她的头发挠她的鼻子:“懒猪,起来了!”

  “睡眠不足,我再躺五分钟,好不好?”张婧初打了一下张然的手,对张然这种恶作剧的做法很不满意。

  “行啊。你躺吧,我去洗澡了!”

  张然洗完澡出来,见张婧初还躺着,嘿嘿一笑,伸手将张婧初身上的被子掀开:“太阳照屁股了,还不起来!”

  张婧初像兔子一样跳了起来,拿着枕头让张然头上砸:“讨厌!”

  电影宫二楼的俱乐部是专业给竞赛单元化妆和做造型的地方,张然和张婧初换好衣服来到俱乐部的时候,黄垒,还有造型师唐毅已经在里面忙着了。唐毅是巴黎欧莱雅签约的彩妆大师,是国内最顶尖的造型师,也是章子怡后来的御用造型师。不过现在他还没搭上章子怡的线,被张然捷足先登了。

  张然一直觉得张婧初适合披肩长发,不过唐毅在看到张婧初的礼服后,建议头发扎起来,这样显得脖子修长,还可以突出珠宝。张然没有反对,他觉得还是听专业人士的好。

  按照惯例,有电影入围戛纳官方评选的片方,都会请一家公关公司打理采访、宣传等事项。张然他们也不意外,他们请的就是今年在戛纳负责《时空战士》相关事项的公司。这次的负责人叫理查德,上午的采访他安排电影频道的记者先采访,之后才是意大利电视台和法国电视台,毕竟《飞行家》是中国电影。

  化好妆,张然他们三个开始接受电影频道的采访,主持人居文佩是老熟人,整个采访毕竟轻松,介绍电影,谈自己的各种感想。

  等居文佩离开之后,意大利电视台的人走了过来,紧接着是法国电视台的人,展开车轮式的采访。

  整个上午有二十多家媒体要采访,他们的采访时间是有规定的,一般是十到十五分钟,整个采访的节奏非常快,基本上是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张然是记者采访的重点,大不多问题都是冲着他来的,他只能利用记者采访黄垒和张婧初的时候喘口气,喝点水润润喉咙。

  整个采访从九点进行到了十一点半才宣告结束,还有几个记者没采访上。但没办法,电影节官方的摄影师要给张然他们拍照,这些照片拍完后,将很快挂在电影宫大厅的墙壁上。这是电影节的惯例,主竞赛单元的电影首映的时候,电影宫大厅的墙上会挂主演和导演的照片。

  一直忙到十二点,张然他们才有时间喘口气。黄垒像软泥似的,躺在沙发上:“这也太夸张,简直跟打仗似的。当初我参加戛纳电影节的时候没这么夸张啊!”

首节上一节187/53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