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教师 第182节

  张然以为是韩山平搞的会议,直接道:“韩总,我下周胃疼,就算了吧!”

  韩山平鼻子差点没气歪,下周胃疼,你这胃疼是天气预报啊,还带预测的,他咳嗽一声,正色道:“张然,这事不是开玩笑,这次研讨会的规格非常高,是由中宣部文艺局、广电总局电影局主办,由中国电影资料馆承办的。到时候会有很多领导到场,据佟局透露,中宣部的罗副部长会出席这次研讨会,还有学界、评论界、媒体的代表,张艺谋都没这个待遇,你千万不能掉链子!”

  张然听到中宣部副部长吓了一跳,怎么中宣部的人都来了?小心问道:“研讨会的目的是什么,怎么这么多领导啊?”

  韩山平笑着安慰道:“别紧张,主要是《时空战士》海外大卖,国内又突破了1.5亿,引起了领导的关注。这次研讨会主要是总结《时空战士》为中国电影在创作、制作、运作等方面带来的启示,为中国电影的未来建言献策。”

  张然不解地问:“建言献策用得着这么大阵仗吗?中宣部的都来了!”

  韩山平问道:“你平时看《新闻联播》吗?”

  张然道:“不常看,有时候看两眼。”

  韩山平解释道:“研讨会除了讨论本身,其实是要向社会传达一个信息,国家会加大对电影产业的扶持,中国电影走出去是关注的重点之一!”

第351章 研讨会

  8月6日,由中宣部文艺局、广电总局电影局主办的《时空战士》研讨会在中国电影资料馆召开。

  中国电影资料馆在小西天文慧园路,就在中影集团的背后,距离北电不远,坐公交车半个多小时就能到。对影迷来说,这里是观影圣地,票价便宜,没有人接打电话,没有大声喧哗,没有人提前退场,氛围非常好。

  汽车开进电影资料馆,张然从车上下来,给韩山平打了个电话,确认了一下位置,慢悠悠的上了楼。

  会议室内,已经坐着三五个人,张然进来的时候,他们正坐在一起,讨论着什么,现场气氛十分热烈。张然进来的时候,他们都看了过来,看到是张然都笑着点点头,然后继续他们的话题。

  张然也不认识这些人,不过座位前面都有名字,是一些专家学者。张然也笑着冲他们点点头,然后来到自己的位置坐下,思考着发言的事。

  没过多久,韩山平陪着佟刚来了。在场的人都起来打招呼,张然也不例外,过去跟佟刚打了个招呼。

  今年上半年国产电影表现乏力,好在《时空战士》给国产电影打了一针强心针,下半年国产电影还有《十面埋伏》、《天下无贼》等大片,国产电影压倒进口片的任务肯定能够完成。因此佟刚心情很不错,亲切将张然这个功臣拉到一边,聊了起来。

  快九点的时候,中宣部副部长罗树刚进入会场,整个会场的气氛就热烈了。

  佟刚带着张然走了过去,向罗树刚作介绍:“罗部长,这是《时空战士》的导演兼制片人张然,他也是北电的老师,是非常优秀的青年电影人。”

  张然赶紧问好:“罗部长,您好!”

  罗树刚打量了张然一番,微笑着点头:“真是年轻有为啊,我看了《时空战士》这部电影,拍得很好,真的是融汇东西,中国电影需要你这样年轻人!”

  张然倒也没有谦虚道:“谢谢罗部长的肯定,我会继续努力的,争取拍出更多更好的电影。”

  研讨会马上就要开始,罗树刚也没有多说,鼓励了张然几句就落了座。

  研讨会主持人是电影资料馆的副馆长,他讲了几句开场白,说一下这次研讨会的目的,然后清了清嗓子,道:“下面请罗部长讲话。”

  啪啪的掌声过后,罗树刚开始讲话,他对这两年中国电影的发展给予了肯定,随后指出:“《时空战士》在海外市场热卖,抛最值得国人骄傲的当属对中国文化传播的贡献,而作为最具传播力的中国电影艺术更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这一重任,电影《时空战士》做到了。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儿女的精神基因。推动国产电影从高原向高峰迈进,特别要坚定文化自信,坚守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发扬中国美学精神。文化走出去不仅是展览、演出的走出去,更是观念、理念、哲学的走出去……”

  听到这里,张然不由抬头看了韩山平一眼,果然像他讲的那样,今天这个会议就是要向电影界传达一个信息,政府会加大对电影的扶持,并且希望中国电影能走出去。

  仔细想想今年政府在电影方面的动作确实特别多,首先是放宽了对外资的限制。1月份万达和华纳兄弟国际影院公司签署了共同建设华纳万达国际影院的合作协议,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建造30多厅国际影院。除此之外,时代华纳还在跟中影谈判,准备成立合资公司。

  而广电总局也成立了电影海外推广中心,组织中国电影参加国际电影节和电影市场,想要构建中国电影的海外发行网络,将中国电影销往海外。

  同时,贾樟柯这些地下导演也都纷纷解禁,贾樟柯拍了《世界》,王小帅他们也都开始拍被官方承认的作品。

  今年年初的时候一个特别受关注的话题是分级制度,去年3月份,王兴东在政协会议上提交了“中国电影分级”提案,就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11月份时候,总局的副局长武克表示,电影分级制规定已经进入起草和征求意见阶段,如果成功出台,可能成为中国电影100年历史上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很多人都对此报了很大的希望,但现在这事好像冷下去了,没人再提了。作为重生者张然早知道这事没戏,但他有些好奇,毕竟总局都说已经在讨论分级制的事了,怎么又黄了呢?

  前两天张然问了韩山平,结果韩山平说,这事赖黄健中。黄健中把自己的《大鸿米店》标榜为中国“第一部分级制电影”进行宣传宣传,结果有老领导打电话质问,你们想搞电影分级制,就是想放这种电影啊?武克被狠批了一顿,于是这事就歇菜了。

  张然想了想,黄健中不拿分级做宣传分级制就真的能实现吗?不可能。就算真的制定出来,恐怕也会取消。就像《大鸿米店》那样,本来都公映了,但马上又被禁掉。

  在中国电影的主流价值观建立之前,谈分级完全是奢望!

  罗正刚讲了足足五分钟,开始进行总结:“总之,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和价值理念,才是真正的文化软实力。”

  接下来佟刚开始发言:“面对全球化,中国电影并非缺乏竞争力,主要是缺乏必要的表达手段,缺乏将全球化与本土化紧密的结合的方式,缺乏像好莱坞世界通吃的胃口。在文化模糊与重构的当下,中国电影在借鉴好莱坞的同时,更要走出自己的表达之路。张然的《时空战士》是以西方的方式来讲述东方,将浸淫其中的东方文化更多通过西方的视角传达,获得了东西方的一致好评。”

  韩山平是《时空战士》的投资人,又是中影的掌门人,肯定得发言:“《时空战士》开始并不被看好,在中影内部有很多反对的声音,大家觉得风险太大。但我还是坚持参与这个项目,因为整个项目从融资到运作完全是按照好莱坞模式在运作。《时空战士》的成功,说明我们是能够走出去的,不过前提是得按照国际运作模式来!”

  说到这里,韩山平拿起一份资料念道:“《时空战士》今年6月11号开始在北美上映,到现在为止北美的票房为1.5亿美元;日本3520万美元;韩国2650万;法国2800万;英国3100万……而在国内,到目前为止票房已经突破2亿元。现在《时空战士》在全球拿到了4.7亿美元的票房,最终票房肯定能够突破5亿,这比我们国内去年全年票房的两倍多,这真的是一次巨大成功!”

  在场的人都知道《时空战士》海外票房不错,在美国拿过冠军,但对具体的数据并没有特别明确的概念。现在听到《时空战士》最终票房能够达到五亿,全场震动,一部电影是中国全年票房的两倍?这样太恐怖了吧!这么多钱,可以包多少,不是,可以救助多少失学儿童啊!

  张然嘴角微微扬起,韩总要不要这么炫耀啊?当然他也能理解韩山平的心思,韩山平参与这个项目为的就是政绩,现在领导来了,他肯定要把自己的成绩亮出来。

  等韩山平嘚瑟完了,佟刚点了张然的名:“张然,《时空战士》是你一手操作的,给大家讲讲你的经验。”

  张然挠挠头,苦着脸道:“有这么多领导,我特别紧张,害怕说错话,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韩山平心里暗笑,张然这小子不愧是表演系老师,演得跟真的似的。你会紧张?你自己信么?

  罗树刚明白张然的心思,笑着道:“我们今天这个座谈会就是为中国电影的发展建言献策,有什么话,你尽管说。”

  这几天,张然一直在考虑自己该说些什么,该怎么说。其实他也知道自己的说话恐怕不会起任何作用,但有些话不说,总觉得憋得难受:“刚才领导和专家都在说中国电影走出去,这个想法特别好。但我有几个疑问,首先,中国电影走出去到底是文化诉求,还是商业诉求?中国电影走出去做什么?是宣传我们的文化,还是出去赚钱?如果这个问题都不弄明白,那走出去就是一个空泛的概念,只是个口号,很难有实际效果。”

  佟刚没想到张然会这么说,就道:“文化诉求和商业诉求并不矛盾,没有必要对立起来吧?”

  中国电影走出去讲了很多年了,政府在讲,电影人也在讲,但一直都是雷声大雨点小,没有什么效果。在张然重生前中国电影在海外的表现只能用惨淡来形容,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电影走出去只是口号,缺乏相应政策安排,也缺乏资金安排。

  张然看了佟刚一眼:“佟局的话没错,文化诉求和商业诉求并不矛盾,但一定要有重心。现在全球范围内电影推广做得最好的是美国,美国电影海外推广就是商业诉求,去年美国国内的票房是94.9亿美元,而海外的票房是108亿;法国电影的推广也做得很好,在世界范围内仅次于美国的,每年法国电影有九百多部在全世界电视台播放,四百多部电影在全世界上映发行,法国政府为此每年砸几亿欧元,而海外收入只有1亿多欧元。他就是赔本赚吆喝,不过文化意义很大,推广了自己的文化。”

  罗树刚有点明白张然的意思:“那你的看法是什么呢?”

  张然吸了一口气:“咱们国家还很穷,不可能像法国那样拿几亿欧元来补贴电影,有这个钱还不如帮助失学儿童。当然政府还是需要推广,用国家公关的方式在海外办影展,让我们的艺术电影走出去。不过这种影展影响力非常有限,真正要走出去还是得靠商业电影。华语电影在海外卖得最好的是动作片,功夫片是华语电影的金字招牌,但我们在这个上面卡得特别严,稍微暴力一点的镜头就会删掉,在这种情况下要走出去就很困难。如果审查能够稍微放宽一点,那么我们的海外之路要好走很多!”

第352章 三个问题

  在场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佟刚的身上,他是总局的副局长,这个问题最有发言权。

  佟刚不知道多少次面对这个问题,回答起来得心应手:“上世纪曾发生过多起由好莱坞电影引发的极端事件,81年,约翰·辛克利因迷恋影片《出租车司机》中的女星朱迪·福斯特枪击美国总统里根。94年的影片《天生杀人狂》曾导致数起致命杀人案。这些惨案与电影内容未必有着必然联系,但血腥、暴力等镜头确实具有一定的社会煽动性,严格进行内容审查是有必要的。”

  说到这里,佟刚看了张然一眼:“当然,这两年国家对审查也是在逐渐放开,对剧本的审批过程已经有所放松。”

  张然也没有纠缠这个问题,审查这个问题在当前根本无解:“现在我想问第二个问题,我们一直说走出去。那么我们是要走哪里去?东亚、美国、欧洲?我们不可能一下就把所有的地方都拿下,总得有一个重点方向吧?”

  在场的专家学者为了表示自己的存在,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美国电影是全世界最强大的,如果能够打进美国市场,那我们中国电影就崛起了!”

  “如果我们不能打进美国市场,那么我们的走出去战略就不能算成功。”

  “希望中国电影能够走出去,让美国人买票看我们的电影,传播我们的文化!”

  张然看着在场慷慨激昂的专家学者,心想,他们是真的不了解美国市场,还是装糊涂呢?微微叹了口气,道:“大家可能对美国电影市场不太了解,其实美国是最难进的市场。不是说有政策的限制,不让进去,在美国只要能找到发行商,任何电影都可以发行。真正限制我们进去的是美国观众,是文化壁垒。怎么说呢?美国观众对待外国电影,有点像清朝百姓对待外来文化,就是看不上眼。好莱坞电影几十年的强势,让美国观众形成了只看本土电影的习惯。外语片在美国人眼中就是小众文艺片、是另类影片,大部分观众听到外语片会本能的拒绝。

  去年北美的票数为94.9亿美元,其中外国电影票房只有2.9亿,仅占3%。而在这3%中,英国、澳大利亚电影占了四分之三,因为他们本身也是说英语,没有文化隔阂。如此一来,外语片的空间就更小了,不到1亿。如果我们的电影想进美国,就得和法国、德国、西班牙等所有电影强国去争夺那少得可怜的份额。请问我们的优势在哪里?”

  这话刚说完,就有专家学者们反驳:“那按你的意思我们就不要出去了?中国电影必须走出去,这不是想不想的问题,这是国家战略!”

  “难就不走了吗?有两万五千里长征难吗?”

  “张然,你不要太悲观,《时空战士》不是取得成功了嘛,这说明跟好莱坞合作,借船出海是可行的。再说了,就是华语片《卧虎藏龙》不也成功了嘛!”

  张然笑了笑,道:“我们当然要走出去,而且要跟好莱坞合作,电影也要往美国卖。但是我们走出去的重点不能定在美国。这一点我们应该向八十年代的香江电影学习,香江电影卖到美国的也少,但它却是东方好莱坞,靠的是什么?是整个东亚市场。整个东亚都属于中华文化圈,跟我们文化上是同源的,能够欣赏同样的故事。举个例子,假设我们拍一部三国电影《赤壁》,美国人感兴趣吗?他们能看懂吗?不感兴趣,也很难看懂。他们连三国人物的名字都搞不清楚,又拿什么来理解这个故事?而在东亚地区哪个国家会不知道三国?日本出的三国游戏比咱们都多!”

  听到这话韩三平眼睛一亮,这是个好主意啊,三国题材在亚洲范围内人尽皆知,当初电视剧《三国演义》就卖的很好。要是拍一部赤壁大战的电影,在整个东亚地区肯定会大火。这个项目很有搞头啊!

  更重要的是《赤壁》是源自中国最经典的传统文化,拍出来就是对中国文化的一次弘扬,这才是中国文化走出去了!

  张然没注意到韩三平的异常,继续道:“我觉得立足本土,把整个中华文化圈作为我们的延伸才是正途!除此之外,在全球有五千多万华人华侨,他们对本土文化是有感情的,如果我们能够培养他们看华语电影的习惯,然后再通过他们辐射西方主流市场,这样中国电影才能真正的走出去!”

  在场的人都听愣了,就连罗树刚都听愣了。这两年国家一直在讲中国电影走出去,但都没有特别具体的内容,没想到张然这个年轻人会有这么深的思考,而且他提出来的建议听上去是真的很有建设性!

  一片沉默中,罗树刚清了清嗓子:“张然,你这番话我真的是受益匪浅啊,我们确实应该好好思考一下这个问题。你还有什么看法吗?继续说!”

  张然也不客气,继续道:“我还有第三个问题,既然讲到走出去,那我们怎么走出去是很重要的问题。”

  佟刚对此很有发言权:“中国电影走出去主要是依靠参加各种国际影展,通过海外代理公司进行发行。因为没有相对固定、权威的发行单位,中国电影的海外营销成本高,难度大,大大降低了电影输出的数量与进度。所以我们今年成立了海推公司,主动到个大电影节进行推广,争取建立起我们的销售体系。另外,中影联合横店,准备跟美国的华纳兄弟组建公司,制作发行合拍片,借助好莱坞的发行、营销渠道全球发行,中国电影没有自己的渠道网络,只能借船出海,这也是《卧虎藏龙》给我们的启示!”

  张然觉得佟刚把好莱坞的巨头看得太简单了:“借船出海只能是权宜之计,跟华纳合拍的电影他们肯定会发行,但他们不会帮我们发行其他电影,我们还是得建立自己的海外营销平台。就拿北美来说,美国有300多万华人,加拿大有100多万,加起来是500万,华纳不会针对这部分观众做专门的发行,对华纳来说这个市场太小了。所以我们只能自己做,慢慢摸索出不同类型的华人聚集区域喜欢什么电影,然后精确投放,这样才能慢慢把这个市场做起来!”

  印度电影原来在北美没有市场,不过经过几年的培养,在张然重生前印度电影是除了英国电影之外在北美卖得最好的,一年有十多部电影票房超过百万。印度电影就是抓住了北美的印度裔,培养起了他们看印度电影的习惯。

  中国也有电影人在做这方面的努力,华狮公司刚在北美做华语电影的时候,票房只有几千、几万美元,只能用惨淡来形容。不过在张然重生前,情况已经开始好转,不少电影能够做到几十万。相信只要坚持做下去,肯定能像印度电影那样,一年有十多部电影破百万。

  张然提出这个建议,是希望由政府来做这件事。培养市场需要一个过程,可能前五年都是赔钱,接下来五年能保本,十年后才能赚钱。这个过程太漫长,而且做成了收入也有限,国内像华谊、博纳这些公司想的都是赚快钱,是不会做这种项目的,只能靠政府来推。

  不过佟刚的话张然失望了:“你的这个想法很好,但没有实现的可能。海推公司每年只有300万的资金,办影展都是捉襟见肘,在美国开公司发行电影根本不可能。”

  张然无奈地笑了起来,又想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哪有那么容易的事啊!韩国电影为什么能崛起,韩国政府每年砸几亿啊!

  十一点研讨会结束,众人三三两两走出会议室。

  张然刚起身要走,就被韩三平拉住了:“张然,到我的办公室坐坐,我有事想跟你谈谈。”

  张然笑着点头道:“韩总的茶好,我又要饱口福了。”

  中影跟电影资料馆一墙之隔,张然没走几分钟就进了韩三平的办公室。韩三平的助理给两人倒了茶,上好的明前龙井,喝上一口唇齿留香。

  张然没有拐弯抹角,直接问道:“韩总,不知道有什么事?”

  “你还真是急性子。”韩三平笑了一声,放下手中的茶杯,缓缓地道,“刚才你的讲到中国电影走出去,应该立足本土辐射东亚,讲到三国赤壁,这是一个很好的创意!三国的故事对于东亚观众,特别是中日韩国的观众,实在太熟悉,他们可以随口说出重要的人物和重要战役。如果我们拍出来,那票房肯定能够大卖!”

  张然不知道上一世《赤壁》这个项目是怎么来的,没想到这一回竟然是自己给了韩三平灵感。记忆中的《赤壁》虽然是一堆破烂,但确实是赚钱了,在东亚地区大卖。他笑了起来:“三国题材在东亚地区是耳熟能详,只要拍得不是太糟糕票房肯定能够大卖。韩总想法真是好计算啊!”

  韩三平哈哈大笑起来:“怎么样,你有兴趣没有?如果咱们联手来做这个项目,肯定能够拍出一部精品。这可是个好项目啊,既然能赚钱,也符合国家战略!”

  张然笑着摇头:“我对古装题材不是特别感兴趣,国内能拍这种题材的导演不少,张艺谋、陈凯哥导演他们都行,我就不参与了。我是科幻迷,还是想拍科幻片!”

  韩三平听到张然这么说,倒也没有勉强。确实如张然所说的那样,三国题材国内能拍的导演不少,但能拍科幻大片的恐怕只有张然了。现在《时空战士》大卖,中影能赚几千万,他对张然接下来的项目非常感兴趣:“那你接下来打算拍什么?”

  张然没有隐瞒:“打算拍一部关于大学的故事,属于剧情片,最近正在写剧本。这部电影是给我们班学生准备的,算是他们的毕业作品!”

  听到大学故事韩三平就不是太感兴趣了,这种电影在票房上不会有太大的作为,走出国门也不会有什么大的效应。不过他还是对张然道:“电影的发行交给我们中影!”

  张然笑着点头:“当然,在国内找不到比中影更好的合作者了!”

第353章 新闻联播

  8月6号的晚上,央视《新闻联播》播放了这次研讨会的新闻:“近日,中国和法国合拍的电影《时空战士》在全球大规模上映,取得了4.5亿美元的票房,引起巨大关注。今天上午,由中宣部文艺局、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主办,中国电影资料馆承办的《时空战士》研讨会在北平召开……”

  首先出现在新闻中的是罗树刚、然后是佟刚、韩山平,接下来轮到张然了。他严肃地道:“中国电影一定要走出去,也是能走出去的,我们有悠久的历史,有丰厚的传统,有灿烂的文化,有蕴含在历史、传统和文化中的故事资源,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张志强坐在电视机前瞠目结舌的看着屏幕,脑子里一片空白,张然上《新闻联播》了?我儿子上《新闻联播》了?随即他叫了起来:“老婆子,快过来看新闻,咱们儿子上《新闻联播》了!”

  黄莺正在厨房洗碗,听到这话手里的碗落在地上,化为满地碎片。但她没有管,直接冲厨房冲了出来:“哪儿呢,哪儿呢?”

  《新闻联播》是什么?是政府喉舌,代表着政府意志。虽然经常有人讽刺《新闻联播》“前十分钟领导人很忙,中间十分钟人民很幸福,后面十分钟外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但没人能够否定它的影响力。

  即使在十年之后,很多明星的电影上了《新闻联播》都能够引发粉丝的巨大欢呼,更何况现在是04年,《新闻联播》的影响力比十年后要大很多。

  对于国内观众来说有谁可以上《新闻联播》,那绝对是件了不得的大事。对张志民和黄莺来说,能看到儿子上《新闻联播》,那真的是无限荣耀。

  《新闻联播》对《时空战士》的报道只有1分20秒,不过对于全长30分钟的《新闻联播》来说,1分20秒的报道绝对给足了时间,非常重视。

  在半个小时之内张然接到了十多条短信,都是张然班学生发来的,一个个都显得非常惊喜,张老师,你上《新闻联播》了耶?张老师,你在电视中没真人帅!张然有些诧异,不会吧,这群兔崽子会看《新闻联播》?

  正诧异着,刘亦菲打电话过来,语气非常欢快:“师父,你上《新闻联播》了?”

  “像你师父这么拉风的人,上个《新闻联播》多正常。呃,包子!你不会看《新闻联播》吧,以你的智商能看懂吗?”

  “师父,你讨厌!我只是不喜欢看,怎么会看不懂嘛!”

首节上一节182/53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