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教师 第157节

  媒体和各大网站都为《伤心者》的成功欢呼雀跃,中国电影太陈旧,太需要新鲜血液了。新琅娱乐写道:“年轻导演的逆袭,宁皓贺岁档称王!”腾讯娱乐写道:“青春风暴来袭,《伤心者》让中国泪流成河!”

  与《伤心者》的大获成功相比,由许鞍华执导,赵微、谢霆封主演的《玉观音》原本很多媒体颇为看好,但结果只获得了600万的票房,上映了不到两周就下片,跌碎一地眼镜。媒体纷纷为许鞍华喊起了冤:“又有一位香江大导演倒在了张然手下!”

  “张然再次给了谢霆封一巴掌,《玉观音》惨败收场!”

  “香江导演的克星张然!”

  张然看到这些报道很无语,这些媒体也太能联系了吧,这关我毛事啊!许鞍华本来就不是有票房的导演,这完全是她的正常表现嘛!

  《中国电影报》在报道了一番上周的票房情况之后,点评道:“2003年对中国电影来说是特别有意义的一年,年初的时候张然用《爆裂鼓手》让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小成本奇迹,当我们所有人都认为这种奇迹不可复制的时候,同样年轻的宁皓带着《伤心者》出现了。这仿佛是一个交接仪式,告诉着我们,年轻导演来了,中国电影的春天要来了……”

  就在媒体为《伤心者》大唱赞歌的同时,很多媒体都在讨论这部电影你为什么会成功,就如同当初讨论《爆裂鼓手》为什么会成功。

  《看电影》认为《伤心者》是无庸置疑的佳作,宁皓以150年后何宏伟的角度讲诉这个故事,避免了平铺直叙,制造出了悬疑,让大家跟跟何宏伟的视觉抽丝剥茧,逐步解开所有的真相。这部电影有太多内容,电影的优秀不仅在于故事,更在于亲情和理想!

  影评人邹黎明写道:“一个人可以没有朋友,没有爱人,但不可能没有母亲,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电影对夏群芳的刻画是润物细无声的!宁皓有一个改编我特别喜欢,当何夕向夏群芳借钱出书的时候,夏群芳没有说借字。可能在宁皓看来,对于夏群芳是不会向何夕说借字的,因为她对儿子是完全无私的。这份伟大的母爱令人动容。所以,当电影的最后何夕喊出那两声妈妈的时候,纵使铁石心肠,也会为之落泪。”

  在所有的评论中,《京城娱乐报》唐佳的文章最合张然的心意,标题叫《我们都是伤心者》,文章写道:“《伤心者》以旁观者的角度,向观众讲诉了一个人从希望走向绝望,最终毁灭的过程。这是一个英雄的死亡,更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的死亡。宁皓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经说过,这部戏拍到最后,我真的觉得是在拍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历程。

  《伤心者》中的何夕是一个如同布鲁诺一样的殉道者。为了研究数学,女朋友保不住,工作不好找,但他义无反顾的选择了自己的坚持。在小说中,何夕也认为自己的理论没有用,他的坚持是出于一种宿命感。而电影中的何夕更加理想化,他坚信自己的理论是有用的,哪怕是等到几百年后。这份坚定也让电影中何夕的毁灭更加壮烈!

  其实何夕是有不同选择的,如果放弃追求,放弃执念,何夕可以像刘青一样,有一份能糊口的工作。曾经的刘青说过,探索意味着寂寞。而后来他对何夕说,人是必须面对现实的。刘青选择了屈服,而何夕撞得头破血流。

  对于何夕来说,还有一个更好的选择。老麦跟何夕的背景是一样的,同样学数学,同样是刘青的学生。毫无疑问,何夕比老麦更有才华。如果何夕愿意走上这条路,他完全可能像老麦那样,甚至能做得更优秀,能够开着豪车,能够送心爱的恋人出国深造,能够过上富足美好的生活。

  何夕坚持着自己那个可能要几百年后才可能应用的理论,他的坚持让人想起了《爆裂鼓手》中周为的话,我宁愿因为在34岁落魄死去而成为人们在餐桌上谈论的话题,也不愿意腰缠万贯、满面红光地活到90岁而没人记得我!何夕真的做到了!

  不过,理想主义的光芒那么明亮,却又那么脆弱。因为现实性和功利性是在一个秩序规整的社会框架下的常态,大家搞科研必须要有用,最好是马上就见效,这就注定了何夕的悲剧。当所有的希望一点点被掐灭之后,何夕点燃了自己的心血,也毁灭了自己的灵魂,在黑暗中只有黯淡的灰烬。好在电影的结局是光明的,一百五十年后,何夕的理论终于被发现,焕发出耀眼的光,照亮了整个科学界。

  电影看完我泪流满面,为母亲的伟大,更为一个理想主义者的死亡。那我们都曾经心怀梦想,对未来充满希望,但在现实面前我们改变了自己,以‘我要生活’为理由,抛弃了梦想。

  《伤心者》之所以动人并不仅仅因为这是一曲英雄的挽歌,是母亲对儿子无私的爱。同时在于,他们勾起了我们心头关于梦想的回忆。当我们抛弃自己的理想,被现实改变的时候在理想主义者看来无疑是可悲的,从这个层面来说,其实我们都是伤心者!”

  巨大的赞誉声中,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伤心者》在第三周能够实现逆袭,总票房将超过《手机》。不过突如其来的一件事让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手机》上,事情有了变数。

  《手机》中影片中严守一主持的电视栏目《有一说一》跟《实话实说》太像了。对此崔咏元非常愤怒,认为《手机》的露骨影射,给他造成了极大伤害。一气之下,崔咏元发表了一篇一万多字的长文,并接受多家媒体采访,猛烈炮轰《手机》,痛斥冯小钢。崔咏元在文中评价《手机》低级、是垃圾片,如果有分级标准,就是三级片。

  上一世,面对崔咏元的炮轰冯小钢选择了沉默。但这一回,冯小钢眼看自己贺岁档冠军的位置不保,没有沉默,而是选择了回应,说自己有创作的自由,崔咏元没必要对号入座!

  这下崔咏元更恼火了,一场骂战拉开了序幕!

  崔咏元是央视主持人,冯小钢是贺岁档的王者,他们对喷引起了很多观众的兴趣,尤其是三级片,婚外情这样的字眼对观众很有刺激作用,很多观众都进入影院一探究竟。

  天工重彩的办公室中。

  宁皓盯着显示屏上崔咏元和冯小钢骂战的新闻,问道:“张老师,你说这会不会他们是联手炒作?”

  张然沉吟道:“炒作是肯定的,不过不是联手,崔咏元被冯小钢利用了,做了炒作的棋子。华宜这个公司很喜欢搞负面炒作,华宜的艺人都是负面新闻缠身,这些新闻很多都是他们自己搞的。不信你看,这些艺人一旦离开华宜,很快就能洗白。这种炒作确实能够在短期内拉动票房,但真正决定票房命运的还是电影的质量,今年贺岁档的关键肯定是《伤心者》的!”

  “张老师,要是《伤心者》一不小心把今年的票房冠军给拿下了,你不会揍我吧?”宁皓笑嘻嘻地看着张然,连他自己对这个票房也觉得很意外,简直就像做梦。

  “你说这话简直就是欠揍,你觉得我是那种心胸特别狭隘的人吗?”张然正色道,“要是你拿了年冠,我绝对会——把你拖出去埋了!”

  说完,两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笑过之后,张然看着宁皓,问道:“你接下来有什么打算?休息一阵,然后准备拍《疯狂的石头》?”

  宁皓笑着摇头:“不着急拍,拍了这部戏才知道自己有多少不足,我不着急动手。你是不要拍《飞行家》嘛,我想到剧组给你打下手,继续跟你学习!”

  张然笑道:“你现在可是炙手可热的新星导演,你真要来我是求之不得!这部戏我打算自己演,需要人盯镜头!”

  最初张然是准备找其他演员来演,不过赵飞他们都觉得没有人比张然更适合的。中国新生代演员演技好的真是太少了,而且张然是教表演的,演技应该不成问题,更重要的是乔正飞这个人物跟张然太像了。

  其实这个故事在张然心中酝酿了十多年,在写剧本的时候乔正飞就完全是贴着自己的性格特征来写的,可以说就是张然的化身。从这一点来说,确实没有比他更合适的,所以他决定自己来。

  宁皓搓手道:“张老师,我就是想要一个对你喊咔的机会!”

  张然哈哈笑道:“你这小子,越来越欠揍了!”

  就在两人说笑之时,一个中年男子在北平大学西门外支起广告牌,声称自己是当代何夕,并要挑战北大物理学的老师。

第304章 牛鬼蛇神

  最近《伤心者》非常火爆,北大的学生很多都看过这部电影,现在见到有人声称自己是当代何夕,就围了过来,问怎么回事。

  中年男子宣称自己创造了一套新理论,叫运动力创新理论,能够取代牛顿的经典力学。他告诉学生们,牛顿三定律全是错误的,他认为物体不受力就不会运动,只有受“运动力”才会运动。

  这说法实在太扯淡,很多学生都傻眼了。有人质疑道:“你没做过打点计时器试验吗?”

  中年男子回答道:“实验的道具都是为了满足牛顿定律而设计的,换个道具结果就不一样了,物体的加速度是不同的,如果扔一根针,一秒只能走一米。全世界科学家都在维护牛顿错误的理论,你们愚昧不懂思考,这是教育的失败。”

  学生们发出一阵笑声,竟然还说别人不懂思考。有人反驳道:“原来物体的轻重竟然还影响着加速度,那伽利略应该会死不瞑目,比萨斜塔应该也要倒塌了,毕竟质量太大,加速度也会很大。”

  中年男人道:“你太差了,回去仔细想想,用用脑子!”

  北大的学生都无语了,该用脑子的是你吧!

  很快,复旦也出现了类似的人物,挂着一个牌子写着:“当代何夕,愿意为了中国的未来科技出卖肝肾等器官”。

  川大校门口也出现了类似的人,手举海报,声称自己是现实中的何夕,叫板川大教授。川大是电影《伤心者》的母校,学生们听到何夕就围了过来,问他的研究成果是什么。

  男子宣布:“我发明了新理论,能够产生新的科学。这些新理论会带来新的技术,未来的各种车辆都可以不用有车轮;人的生命可以无限延长!”

  川大的学生目瞪口呆,竟然宣称可以长生不老,哪里是何夕,分明是神棍嘛!

  张婧初在网上看到报道中的种种神论乐不可支,当笑话说给张然听。

  张然闻言脸色变得很难看:“怎么会这样?可能有麻烦了!”

  张婧初诧异地道:“怎么了?”

  张然摇摇头道:“没想到《伤心者》竟然会引出这么多民科来。怎么说呢,其实从某种程度来说,这些人真的有点像何夕,有的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有的因醉心研究搞得妻离子散,挺悲壮的。其实民间科学家中有踏实做研究,并取得成果的人,但现在冒出来的这些人基本都是空想家,他们的理论都是拍脑门想出来的!如果他们把何夕当初精神偶像,这么继续下去,那我们就是在害人。更可怕的是那些打着科学幌子的骗子,90年代初有个叫王洪成宣布成功发明水变油,被全国几十家新闻媒体炒热。一时间,全国约有数百家企业拿出上亿元资金与王洪成搞共同开发,一些企业则从王洪成所办公司买了大量的膨化剂,最终造成了数以亿计的经济损失。”

  “这件事和我们没什么关系。”张婧初有点不明白,安慰道,“我们拍的这部电影讲的是母爱和理想,如果他们执迷不悟,那是他们自己的事!”

  张然叹了口气道:“可是这终究是因为我们的电影引出来的,别人会把这事算到《伤心者》身上。再说了,我们这些做导演的,不能没有社会责任感啊!”

  张婧初点点头,问道:“那怎么办?”

  张然沉默地摇了摇头,他现在也没有主意,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希望这些人能很快消停下来。

  “近日,《伤心者》的热映,电影中何夕的形象打动了很多观众。不过这也导致了一个现象,在不少大学门口出现了自称当代何夕的人。”新闻频道,女主持人一脸严肃,进行着报道,“现在我们来听听这位自称当代何夕的民间科学家的说法!”

  中年男子面对记者的话题有些激动地道:“万有引力存在吗?不存在。仅仅根据在地球表面上观察到的物体降落现象,就创造出一个普遍存在于宇宙中的万有引力来,这在人们的观察能力已经大大提高的今天,是非常愚昧的!”

  接下来,记者采访了一位物理方面的教授,他无奈地摇头:“真正的科学是建立在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上,是站在巨人先贤的肩膀上,是使用科学训练的逻辑思维来思考,而非凭空妄想。而这些所谓的民间科学家喜做惊人之语,动不动就是创立了什么重大理论,或者推翻了某某理论,实际上他们的东西完全是空想,没有任何论证!”

  媒体、网络、电视出现很多关于民科的讨论,网友分裂成了两派,有支持的,认为这些人是有想法的;有反对的,认为这些人没偏执,又不愿意学习,完全是妄想。

  当然,很多平常没有机会露脸的民科全跳出了,各种奇谈怪论的都有,不过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都认为自己是现实中何夕,对《伤心者》推崇备至。

  民科的活跃自然引来了打假人士,也引来了反伪科学的人士,司马楠、何祚休、方肘子等人纷纷登场。他们在对民科和伪科学进行批评的同时,也纷纷对民科的精神偶像《伤心者》开炮。

  司马楠发文道:“学校不批准项目,不给经费,所以何夕就自己出书。这也太贬低数学家的智商了。正确的顺序是找期刊投稿,没有顶级期刊,可以找三流期刊吧?哪里需要自费出书!这部电影完全没有逻辑!”

  何祚休道:“何夕就算不愿意变通,不愿意挣够了钱退休,或者把微连续当作业余爱好,只想在象牙塔研究纯数一辈子,这也是完全可以操作的。就算中国不行可以去美国啊,电影完全是虚假的,根本不符合实际。”

  方肘子发文批评道:“读科幻小说,看科幻作品,首先应该记住一点,不要把科幻当真,不要当做科学原理。科幻小说中固然有很多不错的作品,其背后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在想像力上也非常值得称道,比如《星际迷航》。但也有非常多的作品,从科幻直接变成魔幻,比如《星球大战》。反正我不看中国科幻小说,就像我不看中国电影,都是侮辱智力的低能产品。”

  《伤心者》真的是躺着也中枪,宁皓原本准备好好的休息一阵,然后跟着张然拍《飞行家》,没想到会闹处这样风波来。

  宁皓觉得无比的郁闷。这本来就是科幻故事,又不是纪录片,怎么能要求和现实完全意志。电影是艺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片面的强调真实情况如何,完全是故意找茬。《伤心者》这部电影讲诉的是梦想和母爱,都是非常正面,非常阳光的东西的。现在因为这种是被批判,真的太冤枉了。要是要求电影完全和真实一样,那就没法拍了。

  方肘子这些人本来就有很大的影响力,尤其像何祚休这样的就是有名的科学家,他一批判《伤心者》,像《新晶报》这些媒体立刻就跳了出来,揪住《伤心者》进行批评。

  “《伤心者》的故事基础是虚假的,这部电影无论票房多高,其艺术内核都是空洞的,都有刻意迎合观众、迎合市场的嫌疑,而且有很强的误导性!”

  “这种宣扬伪科学的电影是有害的,理想主义有时候是有毒的!”

  “一直听说《伤心者》是一颗催泪弹,而我看过的第一个感觉却是有点哭笑不得,造作的煽情完全取消了我想哭的欲望。电影除了画面不够精致、演员表演造作、导演不会讲故事而导致片子没有节奏等明显的硬伤之外,最大的失败还在于没有抓住生动的细节。”

  当然,有反对肯定有支持,《伤心者》本来是一部非常受大众欢迎的电影,支持非常的队伍非常庞大。

  “一部电影能让群众相信伪科学,这也太看得起电影了!这个论点的最大坏处是与时俱退!电影局刚刚放开电影的审查制度,就是源于淡化了电影的社会作用与教育功能,强化了它的娱乐功能。因为一些不同看法就否定一部电影,这是违背社会进步原则的!”

  “我希望大家给中国电影多一点宽容,它是有缺点,但它需要的是帮助。电影没那么可怕,看了《水浒传》之后,就会有很多人起来造反、上山落草为寇吗?”

  “我们反对庸俗,反对格调不高的影片,呼吁的是三性统一:既要有观赏性,又要有艺术性和思想性,也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我们的票房才有意义!《伤心者》无疑就是三性统一的电影,我们不能因为电影有不足就一棍子打死!”

  宁皓也站出来进行澄清:“很多读者把电影想表达的内容理解错了,电影中何夕的理论是经过验证,并被确认正确的,他面临的是理论没有用处,而不是一拍脑袋想出来的!”

  黄垒、胡君这些演员也纷纷表态:“电影本身是一个科幻故事,跟现实没有任何关系,大家不要进行不必要的联想!”

  就连《伤心者》的原作者何夕也站出来澄清:“搞清理论不是科幻的事,也不是科幻能做到的,我们所能做到的,只是描述自己的想像,创造一个科幻形象。”

  在这样的喧嚣争论之中,《伤心者》票房继续走高,第三周票房1300万,累计7200万,超过冯小钢《手机》7000万人民币,贺岁档冠军基本上以及收入囊中。

  华宜办公室内,冯小钢正和老板王中君喝茶聊天。

  “今年贺岁档的冠军看来是丢了,本以为借崔咏元炒作一番,能够赢,结果他们的动静更大!”冯小钢有些郁闷的道。本来以为稳拿贺岁档冠军,没想到让一个小年轻抢走风头,他心里相当不爽。

  “输了就输了,来日方长嘛!”王中君喝了一口茶,满脸的笑意,虽然《手机》拿不到冠军,但他们依然是大赚了,“明年贺岁档,《天下无贼》肯定能够称王!不要再生气了!”

  冯小钢猛灌了一口茶,郁闷减轻了不少,自己的《天下无贼》不但故事精彩,而且有刘德华、葛优几位大腕加盟,到时候绝对是神挡杀神!

  与此同时,在青影厂的摄影里,《飞行家》的试镜工作正在悄悄展开。

第305章 飞行家

  当众多的民科跳出来的时候,张然有些头痛,不过等方肘子这些人出来后他就完全放心了,专业问题还是得专业人士来解决。虽然《伤心者》为此挨了不少骂,但这件事能解决就好,张然放心大胆的开始了《飞行家》的选角工作。

  《飞行家》是根据张晓雨的短篇漫画《飞》改编的,漫画只有几十页,故事非常简单。乔正飞是个很聪明的男生,打扮得漂亮干净,知道很多课本上没有的东西。他爸爸是飞机厂的工程师,因为不堪批斗自杀了。所以,乔正飞总是沉默而孤单,没有表情,像个木头人。只有一个同学见过他的笑脸,是对乔正飞崇拜不已的小光头,外号叫100瓦。

  很快到了改革开放,很多人都被平反,但乔正飞的爸爸却没有。乔正飞的妈妈一怒之下点燃了自己的家,在放火之后妈妈将他赶出了家门,却把自己锁在房间里。在这不久之后,乔正飞和唯一的朋友100瓦因为爸爸的问题决裂了。

  两年之后,乔正飞找到100瓦,让他去看自己试飞。就在那天,乔正飞驾驶着自制的飞机飞走了,再也没人遇见过他。

  漫画中乔正飞飞走的时候,只有十四岁,漫画这么画没问题,漫画里少年拯救世界的故事比比皆是,造飞机不会有任何没问题。不过电影肯定不能这么这拍,大家会觉得虚假。所以,张然肯定得对故事进行大改造,让整个故事变得更真实,同时让这个非常简单的故事变得更加丰富。

  张然的《飞行家》依然是三幕式结构,电影的第一部分就是漫画的内容,从开篇,直到乔正飞的妈妈放火把他们家烧掉为止。不过,在张然的故事中100瓦这个角色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叫刘娇的女孩,跟乔正飞是青梅竹马。

  电影的第二部分,发生在十二年后的1990年,此时乔正飞和都长大成人,都成了工厂的工人。两个人偷偷的恋爱着,不过刘娇的母亲不同意两人之间的关系,嫌乔正飞家穷,张罗着给儿女安排相亲。

  刘娇很着急,就让乔正飞准备彩礼钱,然后上门提亲,只要自己母亲看到乔正飞能够赚钱,再加上自己的坚持,这事就能成。

  半年后,乔正飞准备好了钱,上门去提亲。就在半路,他看到了一份报纸上的一则新闻,四川绵阳安县农民曹正书试飞。从1984年开始,曹正书在自家简陋的工棚里造飞机,这是他第四次试飞,也是他第四次失败。

  十二年来,一直埋藏在心中飞翔梦在发酵、膨胀,冲撞着乔正飞的胸口。乔正飞再也无法自恃,他不想让自己的梦想匍匐于地,于是他决定,这一次他要让梦想飞翔。为了造飞机,他用彩礼钱购买了摩托车做试验,并开始着手制造飞机的准备工作。

  刘娇非常生气,到底是我重要,还是飞机重要,两人开始冷战。在冷战的过程中,刘娇按母亲的要求开始相亲,而乔正飞对此却完全不管不顾,刘娇一气之下决定嫁人。

  刘娇结婚那天,也是乔正飞试飞的日子。乔正飞来到刘娇家,让刘娇去看自己试飞。刘娇不顾家人反对,跟着乔正飞来到了试飞现场。

  很可惜,试飞失败,乔正飞决定去南方,他让刘娇跟自己一起走,但刘娇拒绝了,她想要安定的生活。

  电影的第三部分,六年后乔正飞从南方回来,这次他有了足够的资金和技术,他再次开始制造飞机。

  一天,乔正飞在街上遇到了刘娇,身边是她的儿子。刘娇劝他不要再执迷不悟,要踏踏实实的生活。

  等到试飞那天,乔正飞再次邀请刘娇看他试飞,这是他们在少年时代的约定。在试飞现场,刘娇再次进行劝阻,让乔正飞不要再飞了,但乔正飞还是义无反顾的坐上了飞机。

  乔正飞发动引擎,飞机冲天飞起。在那之后,再也没人见过乔正飞。

  张然读大学的时候无意中看到了这篇漫画,当乔正飞冲天飞起,飞向太阳的时候他被深深的震憾了。当时他就决定,以后自己一定要把这个故事拍成电影。从那之后,他就开始收集资料,并开始改写剧本,到现在已经十多年了。这个故事已经成为张然生命中的一个执念,他已经与乔正飞这个角色融为一体。

  《飞行家》的故事跟《伤心者》有些相似,都是关于梦想的。不过乔正飞比何夕要清醒,他知道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必须要赚钱,当他第一次试飞失败后,选择了南下。他用六年的时间,赚到了足够的钱,然后飞上了天空。

首节上一节157/53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