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教师 第131节

  黄勃的戏份不多,受到的关注少一点,但他的表演也引起了一些导演的注意。他接到了好几个本子,都是重要角色,包括陆钏的《可可西里》。

  《爆裂鼓手》会火,张然一点都不意外,否则他也不会选择这个故事。事实上,他不但相信《爆裂鼓手》国内火,而且相信在整个东亚地区都会火,不管是香江、台湾,还是日本、韩国。整个东亚地区,教育都比较严格,相信严师出高徒。这样的老师很多人都见过,大家是感同身受。

  不过能火成这样,张然还有些意外,更让他意外的是网友列了一个《高三必看十大励志电影》,《爆裂鼓手》竟然力压《肖申克的救赎》、《阿甘正传》这些名作,排在了第一位。

第253章 5000万

  其实《爆裂鼓手》本身是一个相当黑暗的故事,并不像大家所说的那么励志,从某种程度来说是反励志的。

  不过张然在电影中保持了中立,并没有给出自己的结论,而电影的男主角最后也确实超越了自己,达到了以前没有的境界,说它是励志电影也并没有错。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个作品拍出来后,就不在专属于作者,每个人都有解读的权利。

  网友“兰成德”的评论很有意思,他写道:“我觉得《爆裂鼓手》这才是真正的励志,因为它最黑暗。人只有穿过无边的黑暗,才可能变得勇敢和坚强。

  想要赢,就拿命来换。想要提高自己,孤骑穿破千军万马,就要从现在做起。

  我说得可能有些残酷,但是关于未来的可能性,人生的奥秘,都深藏在这些痛苦里。这里不是说要追求苦难,我们克服苦难不是因为我们喜欢它,而是因为我无法逃避掉。

  如果高考前看到本片,我一定死也要考上北大!

  如果恋爱前看到本片,我一定死也不会在最应该奋斗的时候整天跟女朋友腻在一起!

  相信每一个曾经为高考,为工作,为梦想为之奋斗过的人,看到本片都会感动到一塌糊涂。希望上高三的同学都看看这部电影,它能提供你继续前进的动力!”

  这篇帖子引发了很多人的共鸣,最终网友搞了一个《十大励志电影》的投票,结果出来后很多人转发,在网络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即使了十几年之后,这个帖子依然不断有人在转发,《爆裂鼓手》在励志片中始终高居第一。

  很多老师看完《爆裂鼓手》都觉得电影很不错,向自己的学生作了推荐,甚至有学校专门组织高三的学生集体观看《爆裂鼓手》,以此来激励学生们,让他们在最后的半年中全力以赴,为自己的前途奋力一搏。

  在魔都的一家影院里,记者偶然遇到了年轻作家韩涵,他刚从《爆裂鼓手》的放映厅出来,记者便对他进行了简单的采访,让他谈谈直接对《爆裂鼓手》的看法。

  韩函对应试教育是非常反感的,并且他对教育与教师,都有过许多的冷嘲热讽,有些话说得还相当刻薄。记者理所当然的认为韩函肯定会对电影大加讽刺。

  不过让记者大跌眼镜的是,韩函对《爆裂鼓手》唱起了赞歌:“这部电影相当不错,比张艺谋的《英雄》好看多了。我希望中国电影可以繁荣,投资方可以给更多的机会给年轻人,观众需要这样的导演。中国人其实是很有想象力的,也是能把电影拍好的。电影预告片里有打脸的镜头,可惜电影正片竟然被剪掉了,气势弱了很多。希望广电局拓宽思路,把手拿开点,你们应该促进中国电影的发展而不是限制电影的发展!”

  记者又道:“有媒体说电影太极端,是张然的法西斯思想的体现,你怎么看?”

  韩函讽刺道:“电影关键是好看,我就是来娱乐的,《爆裂鼓手》很好看,这就够了。现在都什么年代了,怎么还动不动就扣帽子。其实张然在电影里没有给出自己的观点,他保持了中立,任何解读都是观众自己的事,我看说人家是法西斯的人才是法西斯!”

  最近有不少媒体拿《爆裂鼓手》和《英雄》作对比,对张艺谋大加鞭挞,因此有记者采访了张艺谋,让他谈谈自己对《爆裂鼓手》的看法。张艺谋很客气地道:“尽管张然是在美国学的电影,但我觉得他本土化非常好,他结合自己的特点,自己对这个地域的认识,以及对中国国情、民情的认识,我觉得《爆裂鼓手》做得很好。”

  随着各种社会现象,以及各种声音的出现,《爆裂鼓手》继续保持着曝光率,热度继续升温,票房在进一步上升。

  2月13日,情人节的前一天,有4部电影新片上映,由阿甘导演,佟大伟、小宋佳、李晓冉主演的爱情喜剧片《非常浪漫》;由《我老婆是大佬》女主角申恩庆和韩国第一美男郑俊浩主演的,浪漫喜剧片《爱你不后悔》;由瑞希威瑟斯彭主演的美国爱情喜剧《情归阿拉巴马》;以及由杜琪峰执导,由古天乐和郑秀文主演的爱情片《百年好合》。

  由于有四部新片上映,这四部电影本身又是冲着情人节来的爱情喜剧片;而《爆裂鼓手》又跟情人节的氛围不符,因此《爆裂鼓手》的拍片锐减到了22%,低于《百年好合》的24%,排在第二。

  但是当情人节这天的票房出炉之后,《爆裂鼓手》让无数人镜片碎了一地。

  《爆裂鼓手》力压群雄,以413万的票房一骑绝尘,成功夺得情人节当天的票房冠军,总票房累计到了4784万,而排名第二的《百年好合》只有258万票房!

  不管是媒体,还是圈内人都大呼意外,《爆裂鼓手》跟情人节一毛钱关系都没有,甚至有点反爱情,因为电影的男主角认为跟女主角在一起浪费时间,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放弃了爱情,简直可以说是分手片!

  谁能想到这样的电影,竟然在情人节独领风骚,把众多的爱情片压得喘不过气来?

  只能说《爆裂鼓手》实在太火了,很多情侣走进电影院,看到《爆裂鼓手》,直接买票了,根本没有考虑过电影的内容是什么。

  而到了15号这天,《爆裂鼓手》的单日票房263万,累计总票房达到了5047万,成功突破5000万!

  鉴于《爆裂鼓手》这些天的表现,所有人都知道突破5000万只是时间问题,但都没想到会来得这么快。整个影视圈一片沸腾!

  一开始并没有多少人看好《爆裂鼓手》,因为电影的档期比较冷,而且前有《哈利波特与密室》,后有《老鼠爱上猫》,以及众多的新片。就算最看好的这部电影票房的人也认为票房最多能够达到3000万!没想到《爆裂鼓手》凭借过硬的质量,超高的口碑,将一个个强大的对手挑落马下,然后自己一骑绝尘,撒欢似的向前狂奔。

  所有人对《爆裂鼓手》的表现只有两个来形容——疯狂!

  除了疯狂还是疯狂!

  5000万票房放在十年后,根本不算什么,很多电影一天的票房都能超过这个数。但放在2003年,这真的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绩!

  冯小钢向来以票房高著称,但2000年冯小钢的《没完没了》票房只有3300万;2001年的《大腕》,票房只有4300万。在这个年代,票房只要超过5000万,就锁定了年度票房的前三名!

  《爆裂鼓手》是一部小成本电影,导演是新人,演员也是以新人为主,票房竟然能够突破5000万,这个成绩,真的让人瞠目结舌。更重要的是,《爆裂鼓手》现在的势头虽然不及第二周了,但比其他电影还是要强很多!

  按现在这个状态,应该还有2000万的票房,甚至更多!

  2月16日,《爆裂鼓手》在北平饭店举行票房突破5000万的庆功宴。

  其实电影的庆功宴是一种宣传手段,跟票房造假是一个道理,观众一听票房这么高,就觉得电影不错,生出一睹为快的心思。

  现在,《爆裂鼓手》取得了这么高的票房,张然自然是要大办特办,好好宣传一下!

  晚上六点半,北平饭店人声沸腾,门口带着耳麦。穿着黑色西装的门卫,看起来酷劲十足,气势雄浑,很像好莱坞大片里的保镖,感觉非常专业。

  当张然和张婧初走进会所时,剧组的成员,以及嘉宾都到里面了。大家看到张然纷纷过来问好,有些甚至开起了玩笑,问张然准备红包没有。

  剧组的大部分成员都会跟着张然继续拍下一部电影,倒不需要多说什么,只有宁皓接下来要拍《伤心者》,这段时间一直在忙筹备工作,张然都没见到人。现在看到宁皓,就问:“电影准备得怎么样了?”

  “前期工作差不多了,景勘好了,演员选定了,现在在做最后的准备。预计四月初可以开机,可惜那时候你到美国去拍片了,不然还想请你给我把把关呢!”宁皓谦虚地道。这不光因为张然是电影的投资人,更重要的他真的从张然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他是把张然当成老师来看待的。

  四月份差不多是非典爆发的时候,虽然在张然的建议下,《伤心者》的拍摄场地定在了蓉城,远离了非典的重灾区北平,但还是有风险,他提醒道:“你有足够的执导能力了,就是在节奏上有点欠缺,稍微注意一下就行了。对了,现在广东那边非典闹得特别厉害,据说传染性特别强,剧组人多,很容易传染,你们千万要小心!剧组要配备医生,该花的钱一定要花!”

  宁皓点了点头:“我知道,你们在国外也要小心!”

  很快,庆功宴正式开始。邱元旭拿起话筒,喂喂两句。等人群安静下来,才道:“各位来宾,各位朋友!欢迎大家参加《爆裂鼓手》的庆功宴,今天来的嘉宾很多,我们深感荣幸。在过去的半个月里,《爆裂鼓手》创造了一个奇迹,取得了5047万的票房,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奇迹会继续下去!下面,请张然导演说几句。”

  话筒交给张然,张然抖了抖西装的衣领,面带笑容,走了上台。

  下面的记者疯狂按动快门,闪光灯立刻咔嚓咔嚓的闪烁起来。

  张然微笑着道:“其实真没什么好说的,电影能够成功不是我的功劳,是剧组所有成员的功劳。没有大家的努力,就不会有这部电影,更不会有这个庆功宴。刚才有兄弟问我准备红包没有,真的没有准备,不过我没有忘记自己说的话,当初我说过要拿出20%的利润,作为分红奖励大家,等电影下片之后,从院线手里拿到了钱,会造册登记,将该发的钱发给大家。废话就不多说了,今天大家不醉不归!”

  “张导万岁!”前来参加庆功宴的剧组成员,一边鼓掌,一边在下面起哄。

第254章 电影要接地气

  很快,破冰仪式开始了。5000万这个数字做成的冰雕被推到舞台中间。张然和周杰轮他们三个主演在咔嚓咔嚓的照相声中举起锤子,把5000万这个数字敲的粉碎,这代表着《爆裂鼓手》突破了5000万的票房!

  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掌声最热烈的无疑是《爆裂鼓手》剧组成员,这部电影凝结着他们的心血。电影能取得这么高的成绩,对他们来说也是值得骄傲的。

  现场的记者也在鼓掌,他们都看过《爆裂鼓手》,绝大部分人都真心喜欢这部电影,他们的掌声是真诚的,也是发自内心的。

  庆功宴的仪式到此为止,剩下的就是采访和吃饭的时间。记者们迅速围了过来,准备对张然进行采访。

  有记者问道:“张导,《爆裂鼓手》的票房简直是一个奇迹,能获得这么高的票房,你有什么感想?”

  张然指着自己的脸,笑道:“看到我的表情了吗?就是乐不可支!说真的,我的最大感想是咱们中国电影有希望,观众是爱看电影,也是愿意进电影院看电影的。当然,大部分观众看电影是为了放松,所以电影要有娱乐性,要有趣,要在有娱乐性的基础上再谈艺术。我相信只要导演们都拍有趣的故事,精彩的故事,进看电影的观众会越来越多,中国电影就会越来越繁荣!”

  有记者问:“张导,那你觉得《爆裂鼓手》能成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这些天针对《爆裂鼓手》奇迹的分析很多,各种观点都有。不过现场的记者都希望知道张然自己是怎么看到的。听到这个问题,所有的目光都集中了张然身上。

  张然微笑着:“我觉得就是两点,第一,有一个精彩的故事,作为商业电影,故事至关重要;第二,电影比较接地气。其实商业片最重要的就是这两点!”

  众多的记者都是一怔:“接地气?”

  张然意识到自己说了一个新词,解释道:“接地气就是有真实感,有亲切感,有生活化的细节,能够让观众产生共鸣。《爆裂鼓手》故事很精彩,不停的反转,悬念很足,观众喜欢看。我听说很多观众看了好几遍,我觉得就是大家有共鸣感,虽然很多人都不玩乐器,甚至故事也放到了香江,但大部分人经历过高考,大家都曾经像周旭那样拼搏过,大家感同身受。”

  听到张然的话,现场的人都不住的点头,确实如张然说的那样,很多人就是因为有共鸣才喜欢《爆裂鼓手》的,这部电影确实接地气。

  第二天,《中国青年报》写了一篇文章《接地气,张然的专业课》,文章写道:“《爆裂鼓手》在前有好莱坞大片《哈利波特》,后有《老鼠爱上猫》的不利情况下,两周时间票房已经突破五千万,这简直不可思议。在国产片陷入低谷的今天,一部只有六百万成本的小成本电影,居然可以引起那么大的反响,而且赚尽人气与口碑,真的是一个奇迹!

  《爆裂鼓手》上映以来,越来越多的观众开始加入对该片的口口相传,希望用自己的热情将《爆裂鼓手》票房推上五千万大关,今天,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

  电影是一门艺术,单纯用票房来衡量质量优劣会被同仁骂太铜臭气,但在中国目前的电影市场条件下,重视票房、重视普通观众的感受,实在比空谈艺术更有价值,因为这么多年来,数不清的电影专家都快把中国电影给‘谈’死了,艺术已经成了不想对观众负责的导演开脱自己无能的最好借口。新世纪已第3年了,年轻一代导演中善于‘说艺术’的有增无减,在一个没有市场参照的恶性循环里,这些青年导演大都越来越不会拍电影了,只会靠些‘触及灵魂’的小打小闹去博彩。

  其实,艺术与市场永远都不是井水不犯河水的,在《爆裂鼓手》里,大量现代的剪接技巧要比一些第六代催眠式的叙述方式艺术得多,张然对影片情节的把握,也更灵活地呈现了人生乃至人性的不确定性。《爆裂鼓手》不艺术吗?东京电影节最佳影片是最好的回答。

  张然提出了一个概念叫接地气,就是电影要有真实感,有亲切感,有生活化的细节。这个观点很有道理,仔细想想,很多不受不欢迎的电影不就是不接地气造成的吗?实际上,张然已经用《爆裂鼓手》给以‘有病呻吟’为荣的一代‘艺术导演’上了一堂真正的专业课。

  《爆裂鼓手》带给内地影坛的冲击,宣示了最新一代电影人的诞生,他们同时带来了崭新的电影语言和拍电影的态度!中国电影人太把电影当回事,离地太远。就从《爆裂鼓手》开始,大家先落地,脚踏实地的把故事讲好吧!”

  张然“电影要讲一个好故事,要接地气”的观点,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因为在很多人看来一个作品如果迎合大众,那就必定是庸俗的、商业的、无艺术感的。

  支持张然观点的人很多,清华大学尹宏教授道:“中国类型片的叙事水平还停留在上世纪60年代的水平,单一的思维从头贯穿到底,根本提不起观众的兴趣。《爆裂鼓手》证明,中国的导演很多还都在拿商业片随便玩的状态,而年轻一代终于肯老老实实地讲故事了!”

  北平师范大学的田慧会群表示:“我看到《爆裂鼓手》结尾,电影最后那几分钟,我觉得特别宣泄,电影就是让人看到一个梦,一个现实中不可能存在的自己,灯一亮我们该干什么干什么,但是银幕上却要让我们狂野一番。”

  许多专家都提出中国电影所缺少的娱乐精神,讲不好故事,很多导演不懂得将游戏精神与社会氛围融入电影中,使得电影难以焕发出梦一样的光彩,观众也享受不到离开现实的松弛。

  当然也有很多人表示反对,陆钏就明确表示:“我反对接地气这种说法,我反对接地气的剧本。因为一部文艺作品,一部艺术作品,它还是有引领作用的吧。观众分为普通观众和专业观众,我比较想为专业观众服务。中国电影没有艺术片一定要死亡的!”

  黄式先是培养出贾樟柯、王小帅等第六代导演的著名教授,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国的确需要《爆裂鼓手》这样的卖座电影。但票房好并不等于好电影,真正的好电影看过以后会有思考。可《爆裂鼓手》看完以后能有什么思索呢?没有!我敢肯定这样的商业片只是过眼云烟,疯狂一把后什么都不会记得。”

  尽管张然的观点争议很大,但“接地气”这个词语一下就火了,迅速成为网络流行用语,到了年底更是被评为2003年十大流行语之一。

  就在媒体和电影人议论纷纷之时,张然带着事不关己的态度,坐上了前往柏林的飞机。

  虽然《时空战士》的预售是由吕克·贝松在操持,但作为导演张然肯定得到场,而且他还得把特效团队制作的3d故事板的带到柏林,为各大片商进行展示。

  前往柏林参加竞赛的导演和演员,组委会都是有专车接送的。一般导演和演员在自己的国家上飞机之前都是会先给组委会打电话,飞机什么时候到,然后由电影节派车接。

  张然这种到电影节来卖片的,电影节官方不负责接送,都是自己解决。不过吕克贝松从张然敲定基努里维斯的合同就开始了预售的相应工作,早就在柏林安营扎寨。张然来之前给他打过电话,因此他派了人来接张然。

  来人是吕克贝松的漂亮女助理,她和张然比较熟悉,简单寒暄之后,就带着张然上了车,向订好的酒店开去。

  柏林电影节是三大电影中最年轻的,1951年才在西柏林举行第一届。不过与威尼斯的文艺、戛纳的商业不同,柏林电影节诞生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对立的最前沿,对意识形态重的影片比较青睐;同时因为德国人的严谨作风,对严肃命题的电影又特别感兴趣,这就构成了柏林电影节独特的风景线。

  这次柏林电影是一次华语电影的盛会,主竞赛单元除了张艺谋的《英雄》、还有李杨的《盲井》,其他单元有孙周的《周渔的火车》,路学长的《卡拉是条狗》。另外,今年香江贸易发展局集结了10部香江影片,准备在柏林举行“香江之夜”的派对,对香江电影进行推广。其中包括《天下无双》、《无间道》和杜琪峰新作《PTU》等等。这次电影节最风光的无疑是梁朝唯了,一个人有三部电影出现在柏林。

  二月的柏林寒气逼人,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很多美国演员,以及影评人不愿意到柏林来,因此柏林电影节的红毯向来比较冷清。不过由于而财源见紧,需要好莱坞明星和美国电影声势浩大的到场来维持人气,今年好莱坞电影的数量令人吃惊,除了开幕片《芝加哥》、闭幕片《纽约黑帮》之外,参与金熊角逐的好莱坞电影有6部之多。

  不过这些与张然无关,他关心的是大片商的情况,要是大片商不来,那预售就麻烦了。

  尽管天气寒冷,但柏林电影节对影迷来说是盛大的节日,依然聚集了大量的影迷。距离主会场不远的凯悦酒店由于随时有巨星出现,成为了影迷们囤积的重地。他们守候在寒风凛冽的门口,翘首等待明星的出现,这也电影节期间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车在凯悦酒店门口等下,张然从车上下来,就听到一群人高呼“尼古拉斯·凯奇!”,令人惊讶的是追星族里竟然是中年人要占多数。

  张然看了一眼现在风光无限,但很快就要坠入烂片深渊的凯奇,然后和吕克·贝松的助理刚走进了酒店。在前台办好入住手续,张然刚要上楼,就撞上了章子怡。

  张然看了章子怡一眼,道:“子怡,你怎么还是这么瘦啊?”

  要是听到其他人这么说,章子怡肯高兴,这是夸自己苗条呢,但听到张然这么说,她有点想哭,我都胖成这样了,还要增肥啊!

第255章 在柏林

  张然见章子怡一脸郁闷的看着自己,不由笑了起来。章子怡比一个月之前胖了一圈,精气神也有了很大变化,看得出她是下了功夫进行训练的。

  章子怡这个人黑点很多,但作为演员确实没得说。张然觉得她现在这个状态很好,再增肥可能有点过:“开玩笑的,你保持现在这个状态就行!”

  章子怡已经增肥了十一斤,要是再增肥,就有点不敢出来见人了,轻轻地拍了拍胸口:“导演,你别吓人好不好?”

  张然笑了笑,问道:“《英雄》首映没有,情况怎么样?”

  提到《英雄》章子怡就有些得意,虽然电影在国内骂声一片,但在海外口碑非常好,而且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提名:“德国观众反响特别强烈,大家都很喜欢这部电影,场刊评分也很高。”

  《英雄》这部电影有点表现主义的意思,而德国是表现主义的大本营,在德国受欢迎非常正常,其实《英雄》本身就是冲着海外市场拍的。

  章子怡跟《英雄》剧组一起来的,她既然在这个宾馆,那张艺谋肯定也在。张然打算去拜访一下:“张艺谋导演在吗?”

  章子怡摇头道:“今天刚走,去巴黎为《英雄》作宣传了,下个月电影要在法国上映!”

  张然有些遗憾,不过以后肯定有机会见面的:“对了,今天晚上有华语电影上映没有?”

  章子怡道:“晚上有一部《盲井》,是主竞赛单元的!”

首节上一节131/53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