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教师 第120节

  张然知道会这样,不急不缓地道:“里维斯先生,我知道你是在艺术上有追求的演员,你不在乎钱,经常去演一些小成本电影,甚至里面演个配角都乐意。不过我觉得你对表演陷入了一个误区,你认为只有通过尝试不同的角色才能提高自己的演技,所以不断尝试不同的角色。这不对!其实相对于做不同的尝试,对人物内心的发掘更重要。我可以帮你,让你在演技上有所突破!”

  里维斯自然不信,自己遇到的大导演多了,他们都没能在演技上对自己有特别大的帮助,更何况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导演了。如果张然不是程虎的朋友,里维斯估计理都不会再理:“你认为,你,以及你的这部电影能够发掘我的演技?”

  张然自信地道:“作为导演,指导演员演戏非常重要。不过绝大部分导演并没有学过表演,很多导演能够看出演员的问题,但不知道如何帮演员,如何解决他们的问题。我不一样,我是学表演的出身,系统的学过表演,也上过话剧舞台。到现在为止,我只拍了两部电影,却让两个演员获得了国际电影节的影帝。在指导演员上,我有绝对的信心。我知道你的问题在什么地方,能够帮你!”

  里维斯听到张然带出了两个电影节影帝,有些吃惊,这确实是一个值得骄傲的成绩,问道:“那我的表演问题在什么地方?”

  张然直接道:“你的表演之路走错了。”

  里维斯一怔,这个答案出乎他的意料,他本来以为张然会说,你对人物发掘不够,没有进入人物内心之类的话,不由问道:“这是什么意思?我不明白!”

  张然嘴角露出一丝笑意:“你没有系统的学过表演,在拍电影之初遇到的几个导演都喜欢方法派的表演,科波拉、格斯·范·桑特、凯瑟琳·毕格罗都是,所以你的表演也在往方法派上靠。方法派有个理论叫情感替代,比如当演员需要感受角色恐惧时,可以通过回忆自己童年时一段受惊吓的记忆进行替代。这在美国表演界争议非常大,批评非常多,因为人都是有隐私的,有些东西我们不愿意碰,有些伤痕我们不愿意触及,而情感替代不断令演员打开自身的创伤记忆,会对演员自身产生伤害。

  梅丽尔·斯特里普就是方法派的反对者,她在瓦萨学院读本科时开始学习表演,毕业后考进了耶鲁戏剧学院。在耶鲁,她的老师罗伯特·刘易斯是方法派的重要人物,也是演员工作室的创始人。斯特里普在接受训练的过程中对一些训练非常排斥,尤其是情绪记忆,她认为自己的隐私受到了侵犯。虽然她接受了方法派的训练,但她并没有成为方法派演员,而是沿着表现派的路线往前走,现在她是世界上最好的演员之一,甚至被称为方法派终结者。

  你和斯特里普一样,内心对情感替代是抗拒的。不过斯特里普有非常扎实的表现派基础,她吸取了一些方法派的东西,然后沿着表现派的路往前走,而你一开始接受的就是方法派的东西。虽然排斥情感替代,但表演还是方法派的东西。你使用方法派的技法,却又无法深入内心,因此你的表演总是流于表面,无法表现出人物深层的情感。”

  里维斯完全听傻了,看着张然怔怔出神,这家伙到底是什么人啊?

  事情确实就像张然说的那样,以前和那些大导演拍戏的时候,总是对里维斯说,基努,你要深入人物的内心,你要从自身的经历去寻找相似点。他们总是试图发掘他的内心,但他不愿意去回忆过去的不幸,对他来说那太痛苦了。

  不过里维斯性格内向,不太愿意和别人交流,也不愿意袒露自己内心的痛苦,所以导演们认为他的表演不够深入,却不知道真正的症结所在。张然之能说出这些来,倒不是他比科波拉这些大导演厉害,而是因为他的老师曾经说过里维斯走错路了。结合老师的话,再结合里维斯的经历一分析,答案一目了然。

  张然看到了里维斯眼中的震动,嘴角的笑意更盛:“里维斯先生,你总是演不同的角色,就是想突破桎梏,寻找自己的表演之路。不过你的问题是路走错了,演不同的角色也不起作用。如果你不进入人物内心,表演始终是流于表面的。要进入人物的内心不一定要采用情感替代的方法!这部电影,杰森这个角色和尼奥有相似的地方,但内心要比尼奥复杂,也比尼奥难演,他是一个内心有些焦作,甚至痛苦的人物。我可以帮你作出一些突破,对人物的内心作一些深入的发掘。如果你能够做到这一点,不管是对你的表演,还是对你的演艺之路都会是一个突破!”

  里维斯问道:“你是表现派的?”

  张然笑着摇头道:“不,我是方法派的!”

  里维斯无语地看着张然,你都说我学方法派是走错路,结果你自己都是方法派的,这不是戏弄人嘛!

  张然能猜到他在想什么,微笑道:“方法派很多分支,方法派和方法派也是不同的。你之前遇到的是斯特拉斯伯格那一派,也就是演员工作室出来的,他们的影响力很大,美国的方法派他们的人最多;我们这一派叫做斯特拉技术。你可能没有听过这个名字,不过马龙·白兰度,你肯定知道。是的,马龙·白兰度是我们这一派的,还有罗伯特·德尼罗、沃伦·比蒂等等!”

  里维斯没有学过表演理论,对表演体系,以及表演体系在美国的发展并不清楚,不过张然说的人都是大名鼎鼎,不可能不知道,问道:“你们都是方法派,有什么区别吗?”

  张然知道自己拿下里维斯了,笑着解释道:“斯特拉斯伯格的理论重点是情绪记忆,即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去塑造角色,其中情感替换的作用非常关键。而我们虽然也会使用情感替代,但比较节制,对我们来说表演的核心是最高任务和贯串动作,确定了任务,可以用情感替代去适当调整。不用情感替换也没问题,还可以通过外部动作来带动人物的内心。举个简单的例子,阿尔·帕西诺是演员工作室出来的,帕西诺演戏就是从自身进行的经历进行发掘,寻找相似点,依靠自己的人格魅力去驾驭角色;而德尼罗是我们这一派的,他的表演是对通过对人的全方面分析,然后将自己全身心地融入到角色当中。你能看到他们两个的区别,德尼罗的方法对你来说无疑更合适!”

  说到这里,张然认认真真地盯着里维斯的脸:“里维斯先生,很多演员都是在四十多岁完成脱变,并最终成熟的。这个阶段一过,到了五十多岁戏路会越来越受限制,很难在拿到好角色,再想突破就非常困难了。德尼罗、帕西诺他们都是伟大的演员,可你看这几年他们有什么好作品吗?你是有才能的,我能够帮你,愿意试试吗?”

  马修·麦康纳是有名的花瓶演员,到了四十岁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他的演艺生涯没有希望了,反正不会有大出息。他在这时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两年后,马修·麦康纳凭借《林肯律师》回归荧屏。一改往日的浪漫喜剧样子形象,成为了干练、沉着、洒脱、不怒自威的律师。凭借这部电影麦康纳成功转型,并在两年之后拿到了奥斯卡影帝。

  现在的里维斯跟麦康纳有些相似,麦康纳能做到的里维斯未必不能做到。张然到不认为自己的电影能够帮里维斯转型,至少这部不可能。不过自己能够让他有所突破,找到正确的方向。

  里维斯盯着张然看了好一阵,突然笑了:“你说得太好的了,我找不到任何拒绝的理由。这部电影我接了!”

第231章 惊变

  里维斯同意加盟,对于张然的电影来说向前迈进了一大步。电影融资最关键的一环有了保障,二月份的预售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经过谈判,里维斯的片酬定为1500万美元加15%的利润分成。这个价格跟里维斯在《黑客帝国》后两部中的片酬相同,大家都能接受。

  紧接着,反派的主演也迅速敲定,阿德里安·布劳迪答应出演亚历山大一角,不过他要求跟张然见面谈谈。

  见面后,布劳迪直接问道:“你为什么会选我来演这个角色?我并没有演动作片的经验!”

  张然自然不可能说我知道你很快就会拿奥斯卡影帝:“你的气质和角色非常接近,亚历山大是个活得比较痛苦,但又充满野心的人。一般的演员演这个角色很容易流于表演,我看过你的电影,你就是我要找的演员。”

  布劳迪高兴地道:“我喜欢动作片,喜欢程龙。小时候我和爸爸一起去纽约的唐人街看电影,我是伴随着邵氏电影以及李小龙电影长大的。不过我没有演动作片的经验,完不成那种很酷的动作!”

  张然听到布劳迪是看着邵氏电影长大的,有些意外:“我们会找最好的武术指导来训练你,大概要练4个月才会开拍。就像里维斯那样,他在演《黑客帝国》之前也是接受了四个月的训练才能做出那些动作的。你比他年轻,身体的柔韧性更好,肯定没问题,就是训练的时候会比较辛苦!”

  布劳迪道:“我是专业演员,从来不害怕辛苦。需要我增肥吗?拍《钢琴师》我减了30磅,现在恢复了一些,但还是比较瘦!”

  张然看过报道,演《钢琴师》时布劳迪为了在一个半月里把体重降下来,几乎天天都饿着肚子。他喜欢这样的演员,摇头道:“不需要,如果我需要一个肌肉男,也不会找你,现在这样就很好。”

  布劳迪迫不及待地道:“我们尽快进行训练吧,我都等不及了!”

  很快,布劳迪的合同签了下来,片酬为100万美元,他对这个价格也很满意。

  《钢琴师》虽然在戛纳电影节拿到了金棕榈大奖,业界对这部电影评价很高。不过电影现在还没有上映,布劳迪之前演的都是小成本文艺片,票房惨淡,他从来没有在票房上证明过自己。

  好莱坞演员的片酬是跟最近三年的票房数据挂钩的,有票房就有片酬,布劳迪没有在票房上证明过自己,所以100万美元是个相当高的价格了。正常情况下,他只能拿五六十万。

  当然了,要是等几个月,等《钢琴师》上映,等到布劳迪拿到了奥斯卡影帝,身价就会翻几倍,没有三四百万是拿不下来的。

  合同签订之后,布劳迪开始接受程虎的训练,与他一同接受训练的还有基努·里维斯。两人以前合作过电影《意气风发》,彼此间比较熟悉,能够再次合作都非常高兴。

  练武术,第一步是拉筋。

  布劳迪热身之后,在程虎的要求下,双脚慢慢向左右打开。当打开到45度角度时,他的双脚就开始痛了。布劳迪一咬牙,强迫着把双脚打开一点。

  不想布劳迪用力过猛,双脚一滑,猛地往下一压,双脚硬是打开成差不多一字形。一阵难以忍受的剧痛瞬间从布劳迪的腿部传到头脑,他觉得自己简直被撕成了两半!

  训练场上顿时响起了一声杀猪似的喊叫声:“嗷啊……”

  里维斯目瞪口呆,看着双手抱着大腿哀嚎的布劳迪汗颜不止。太厉害了,直接拉成一字,这才是真正的方法派啊,太敬业了!

  张然见布劳迪叫得凄惨,跑过去一看,只见他脸色苍白,额头冷汗都冒出来了,问道:“阿德里安,你不要紧吧?”

  布劳迪定了定神,若无其事地道:“我不是那种光吹牛不干事的人,这点,哎哟……”话还没说完,他忍不住了,抱着大腿狂揉,嘴里嗷嗷地叫着。

  张然一看这状况,估计不是扯着蛋了,就是韧带拉伤了。布劳迪将近30岁了,现在才开始练武功,开始压腿,上来就把自己拉成一字,可想而知那种疼痛。

  布劳迪很快被送到了医院,诊断的结果是韧带拉伤,需要休息半个月。

  在布劳迪休息的期间,剧组又敲定了几个演员,包括唐纳德·萨瑟兰、威廉·赫特等等,都是能够在好莱坞电影中经常看到的熟面孔。

  当布劳迪重新开始训练,张然他们和特效公司也已经签约。林恩·卡特赖特就带着团队的几个人到了洛杉矶,开始跟张然探讨特效的相关问题。

  最初AnimalLogic报价四千万,张然认为这个价格过高。经过艰难谈判之后,最终特效费用三千五百万。张然付了七百万的预付款,剩余的资金根据后期特效的制作进度慢慢支付。

  张然总算松了口气,《空间战士》的团队基本上是搭建起来了。不过张然手里的2000万也剩下不多了,电影的接下来的运作还需要资金。不过电影的预售要等到2月份去柏林电影节,退税则要等到从银行拿到贷款后,拿着完整的预算方案、以及合同才能从政府那里拿到退税款。

  广告植入就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

  好莱坞电影业是全球最大的植入广告市场,其高投资、有巨星加盟、能够全球发行的重磅大片备受品牌商青睐。就拿2001年来说,美国植入广告市场达到29亿美元,当年取得美国电影票房周冠军的影片中,植入广告的平均数量达到22.2个。

  在好莱坞电影植入有一套完整的植入广告产业链,尤其是好莱坞的大公司。这个产业链由电影制片商、品牌商、广告代理商和第三方评估机构共同组成。电影制片商在准备剧本的过程中,营销人员已经开始对剧本进行分析,对适合植入广告的剧情进行分解、标注。这些资料随后会被送给代理植入广告的机构——他们一面受品牌商的委托寻找在电影中植入广告的机会,一面与好莱坞制片厂建立起长期合作和人脉关系。

  张然他们的电影虽然不是好莱坞大公司的作品,不过电影制片人是吕克·贝松,主演是基努·里维斯,是一部投资1.2亿大制作,对广告商还是来说具有极强的吸引力。

  1.2亿的成本是宣传的需要。在好莱坞电影的成本向来有两个数据,一个是宣传的数据,一个是真实投资,这两者有差异。当然,好莱坞比国内的电影有节操些,国内很多电影实际投资往往只有宣传的三分之一,像《金陵十三钗》实际投资2亿多一点,却号称6亿。

  广告代理商在接到张然他们提供的电影项目材料后,很快开始评估哪些品牌客户适合在此植入广告。

  张然他们拍的是科幻大片,又有巨星加盟,因此在选择植入广告合作品牌时拥有主动权,并非只要品牌肯出钱就能植入。当然钱肯定是第一位的,不过品牌在消费者中的知名度、企业是否具备推广实力和营销思路、品牌形象是否符合故事情节,都非常重要。

  比如植入麦当劳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未来世界有麦当劳很正常,在街道上看到麦当劳并不奇怪。《第五元素》的未来世界就有大幅的麦当劳广告,植入并不生硬,反而很有趣。更重要的是,麦当劳在全球有上万家店,在电影上映期间,这些店能够布置展板,布置海报,甚至可以推出以电影为主题的套餐。不管是对电影,还是对麦当劳都是极好的宣传!

  接下来,张然他们开始和品牌商开始进行沟通,制定详尽的植入方案。在整个过程中,张然发挥了要钱不要脸的精神,大肆抄袭后世的众多经典广告植入。

  在《机械公敌》开头威尔就向人们特意展示了匡威2004年的鞋。张然直接抄袭这一创意,不过匡威换成了耐克。这个广告一方面向观众交代了主人公的执拗,喜好老派文化的性格;另一方面也映衬着对在高科技未来时代下人类本源逐渐缺失的担忧。这款鞋成为了一种符号,提醒人们时时刻刻与这个完全高科技时代保持着一定距离,不要放弃质疑与反思,个体所追求的自由精神与个性在哪个年代都不应该被磨灭,非常的有意思!

  广告代理公司的人被张然层出不穷的植入创意震住了,觉得张然是广告植入的天才,一个个庆幸不已,幸好这位是导演,要是做广告估计就没自己什么事了!

  到了十二月下旬,广告植入的详细方案出炉,并写入电影的分镜头脚本中。所有的广告植入费用为三千万美元。如果影片全球票房过5亿美元,广告方还将追加百分之二十的广告费用。影片还没有开拍,电影就已经确定可以收回三千万美元。按照合同,张然他们顺利地拿到了1200万的前期款,剩下钱则要等电影制作完成品牌商才会付。

  三千万听起来很多,跟真正的好莱坞大片比起来不值得一提。《007:大破天幕杀机》制作费9400万英镑,喜力啤酒的植入费用高达2800万英镑,这还不是最贵,《007》中阿斯顿·马丁汽车植入广告的高达五千万美金。对真正的好莱坞大片来说,区区几百万的植入根本不屑于看。

  制片办公室中,张然坐在椅子上,跟尼尔、以及特效总监林恩·卡特赖特,讨论着电影特效镜头的拍摄问题。

  手机突然间响了起来,张然拿起手机一看,邱元旭的电话,接通电话,就听见邱元旭焦急地道:“张然,出事了!”

  “出什么事了?”张然眉头一皱,《时空战士》国内除了让特效公司做素材和3D故事板,没有其他动作,肯定不是《时空战士》的问题。应该是《爆裂鼓手》出问题了,可《爆裂鼓手》能出什么问题?还有一个多月电影就要上映了!

  “上周广电通知《爆裂鼓手》要收回去重审,刚才我去找郑冬天老师问了下情况,他告诉我,上面有领导发话,《爆裂鼓手》不适合上映!”邱元旭焦急地道。

  “什么!”张然的脸色一变,叫了起来。

第232章 黑手

  张然只觉郁闷无比,《爆裂鼓手》明明已经通过内容和技术审查,电影拷贝都送去洗印厂了。距离上映就一个来月,这时候通知电影不适合上映,这也太坑人了!

  不过这样的事情也不是没有发生过,甚至上映后勒令下片的都有。纠结这个没有意义,关键是要搞清楚原因,再想办法解决。

  张然问道:“哪个领导,不适合上映的理由是什么?”

  邱元旭显得十分焦急:“总局的廖正刚副局长,说我们和当前的教育方针相违背,不适合上映,需要重新审查。郑冬天老师说,这其实是拖延战术。既不说这部电影禁止上映,也不通过,就是用无限期的延后来变向封杀。”

  听到无限延期变相封杀,张然想起了贾樟柯的《天注定》,那部电影本来已经过审,并拿到了龙标,但电影审查除了内容审查之外还有个技术审查。《天注定》技术上肯定是达标的,但总局就利用技术审查不放,既不说你达标,也不说你不达标,用无限期的延后来变向封杀。这样既缓减了舆论压力,又保护了一些不能说的东西,一举两得。

  对《天注定》采取这种策略倒也正常,毕竟电影触碰了一些现实的东西。可《爆裂鼓手》故事发生在香江,教育部门也没有意见,就是建议老师打学生的镜头删除,影响不好。张然他们已经删除了这些镜头,教育部门也同意上映了,怎么会出幺蛾子?

  张然沉吟道:“这事有点奇怪,怎么会这个时候突然要求重审?人家教育部门都没意见!”

  邱元旭叹了口气,道:“大概半个月前,有报纸发了一篇抨击《爆裂鼓手》的文章,说是对素质教育的反动,是法西斯主义教育理念。有不少媒体转载。当时我没太在意,电影已经通过审查了,这种文章对我们没什么影响,没想到会变成现在这样!”

  挂掉电话后,张然打开网页,找到了那篇标题为《张然的法西斯主义教育》的文章。

  文章写道:“美国评论家格批判里芬斯塔尔根深蒂固的迷人的法西斯主义,说,法西斯主义美学产生于对控制、屈服的行为、非凡努力以及忍受痛苦的着迷,他们赞同两种看似相反的行为,即自大狂和屈服……

  《爆裂鼓手》中老师指导学生的方式极为恐怖,对技术的永不满足是好的,可为了技术辱骂学生,甚至对学生拳脚相向无疑不配为人师,而作为老师试图扼杀学生的艺术生涯更是骇人听闻。这样的教育是法西斯式的,是对学生精神的戕害。这种教育思想从本质来说,是封建时代的翻版,是对现代教育,对素质教育的一种反动,然而张然却对这种教育却大唱赞歌……

  张然是北电的老师,是班主任,我很想象这样的老师能够教育优秀的艺术人才。艺术家应该是独特的,有个性,有独立思想的,这种法西斯式的教育能够培养出独特的艺术人才吗……”

  张然心里不住的冷笑,老子什么时候大唱赞歌了?太无耻了!以前看到过有人给张艺谋扣过法西斯美学的帽子,没想到自己会被扣上法西斯教育的帽子。拍个《爆裂鼓手》就法西斯了;要是拍《黄金甲》,岂不是希特勒在世?

  张然非常恼火,却没有乱了方寸,很快冷静下来。到底是什么人,出于什么目的发的这篇文章?如果是东京电影节期间发这篇文章正常,电影上映的时候发这篇文章也可以理解。怎么会这个时候发?

  没有别的解释,就是冲着《爆裂鼓手》来的,想找一个理由,把《爆裂鼓手》扼杀在摇篮中。对《爆裂鼓手》痛恨至厮,除了余明海他们,张然想不出别人!

  不过《爆裂鼓手》是北电青影厂的片子,北电在影视圈影响力非常大,审片委员会中北电的就有三个,敢禁掉北电的片子,必然会引起北电的反击。现在余明海却敢明目张胆的禁掉《爆裂鼓手》,说明对方有恃无恐,并没有把北电放在眼里。

  这非常不合逻辑,如果余明海他们有这么大的能量,完全可以阻止《爆裂鼓手》过审,在送审的时候直接枪毙掉,拿《爆裂鼓手》去国外去参赛的资格都没有。如果强行送到国外参赛,就是非法参赛,可以禁止张然在五年内拍片,那张然才是真的完了。

  到底怎么回事?

  张然沉吟半晌,也没有想通,拿起电话就拨了出去:“阎主任,我是张然,想问你个事!”

  那边接电话的是阎月明,他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笑着道:“跟我客气什么,有什么事你问!”

  “不知道天宏影业幕后老板是谁,跟总局的廖正刚副局长是什么关系?”张然问道。天宏影业当初是阎月明介绍给自己的,对这家公司肯定比较了解。

  阎月明知道张然和天宏影业有矛盾,就道:“怎么出什么问题了?”

  张然郁闷地道:“刚才接到青影厂的电话,说《爆裂鼓手》被收回去重审。本来已经通过了审查,现在突然要重审,这要是没人捣鬼根本就不可能。除了天宏影业的余明海我想出其他人!”

  阎月明知道是怎么回事了,缓缓地道:“天宏影业真正的老板叫陈子文,他父亲是叫陈柏槐。上个月陈柏槐成了市里的副市长,主管文化,总局的廖局长跟陈柏槐是同学!张然,有些事情不要逞强,退一步海阔天空!”

  张然明白了:“谢谢,阎主任。等我回来请你吃饭!”

  挂了电话,张然沉着脸坐在办公椅里思索着对策。陈柏槐这名字张然非常熟悉,上一世他刚到北平那年,陈柏槐被情人检举,从而被双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他现在明白自己为什么没有听过天宏影业这个名字了,当陈柏槐垮台,天宏影业这个公司自然就烟消云散了。

  强龙不压地头蛇,人家的后台是副市长,而张然只是一介草民,跟天宏影业较劲无异于以卵击石。阎月明让张然不要逞强,无疑是为张然作想。

  只是对方已经三番两次下黑手,就算张然退一步,人家会领情吗?今天禁掉《爆裂鼓手》忍了,那么接下来会禁掉《时空战士》,在接下来的三年多里,张然的电影都没法在国内上映。到了这个地步,张然没有别的选择,只能硬抗,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老老实实不能避免挨揍,正人君子难以保家卫国。你向我出拳,我就给你一刀。只有让对方知道疼,知道北电不好惹,他们才会有所收敛!

  余明海仗着后台硬,以为能目空一切,可他还是小看北电了。北电不只是在审片委员会里有人,北电师生中卧虎藏龙。和北电真正的牛人比起来,陈子文不过就是一个渣。

  作为重生者,张然自然知道99级就有那么一位。所以从《时间囚徒》开始,张然参与的每部影片都把他拉了进来,《时间囚徒》他演服务员,《黎明之前》演阿九,《爆裂鼓手》中他和黄勃演周杰轮的竞争对手,就连接下来这部科幻片张然也为他准备了一个角色。

  如果他出手的话,陈子文不过是跳梁小丑。当然,不到万不得已,张然不会把这位搬出来,毕竟人家很低调的。

  想到这里,张然握拳在桌上砸了一下,余明海咱们走着瞧!

首节上一节120/53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