敛财人生 第598节

  回到家,林雨桐收拾厨房做饭,四爷在院子里将枣都捡起来,预备收拾院子。隔着厨房的窗户,李雨桐问四爷:“那叔侄……什么来路?”

  “不好说。”四爷直起腰,“先叫董藩去查吧。想来不管是哪里来的,这身份都是经得起查证的。将来不管出了什么事,董藩都给兜着。过了这一道手,省事多了。要是邱成派来的,那董藩查了,就是下了保证了。谁敢说着两人身份有问题,董藩都怕牵连到他自己,因此不会容许这样的事发生的。他可没有什么坚定的信仰,不过是想过的安稳些罢了。这样的人在当下,才是最好用的。”

  这倒也是。

  林雨桐点点头,继续忙活自己的,家里没有外人,做饭就只用煤油炉子就行了。煮了面条,炒了俩菜。见四爷已经将院子里收拾的差不多了,“洗手,吃饭。”

  晚上的时候,董藩来了。不光来了,还带着好几个伙计。这是害怕东西从这里出了门,路上不安全。

  “看我还给弟妹带什么了?”董藩笑呵呵的,叫伙计把东西拿上来。

  林雨桐一愣:“自行车?”不光是自行车,还是一辆女士的自行车,“哎呦,这可不便宜,叫董老板破费了。”

  董藩将位置让开,“弟妹要不要试试。”

  林雨桐就笑着走过去,扶住自行车。她在街上看到的自行车都是男人骑的,跟后世的自行车比,就是轮子很大。如今再看着女式的,轮子只比男式的小点,但比后世的绝对要大。这玩意重的很。但骑上去觉得还行,轮子大,直径大,在院子里蹬两人就转不开了。她用脚支着地面,回头笑道:“还行,谢谢董老板了。”

  董藩摆摆手,“弟妹客气。”这骑车的样子一看就不是新手,证明人家以前有这样的车子。现在能允许家里的女人骑车出门的不多。

  四爷气请了董藩往里面坐,“叫董老板破费了。”

  “不值什么钱。”董藩连连把手。

  林雨桐将车子撑在院子里,这自行车得一百五六,小康之家要是负担小,还能想一想,普通百姓还是算了。这玩意一般人真买不起,连想都不敢想。

  她进去给两人倒茶,问道:“我听说现在买自行车不是还有车捐税收吗?也不知道是不是?”

  “是!”董藩比划了一下,“七块!买一辆车得另外交车捐七块钱。不过话说回来,如今做什么不要捐啊?那铺子开门,以后你就知道了。这个捐那个税的,明目多了去了。还是那句话,给上面得意思意思,你的意思到了,他就不好意思。”

  说了几乎闲话,四爷就将东西给对方推过去,而董藩将东西验证了一番,就马上将地契房契连同那之前交易的一千两百大洋,都给了四爷。

  这交易就算是完成了。

  四爷将东西交给林雨桐,随口问董藩道:“董老板,这以后是去金陵高就呢,还是回来?”

  “自然是回来的。”董藩低声道,“老弟,以前的老话,说是千里做官只为财,可叫我说,门边上做官财更光啊。”

  四爷心里就有数了。

  董藩没有多呆,这就起身要告辞,临走的时候才跟四爷道:“老弟今儿叫我查的那两人我问过了,就是京城人士。风评也不错,这样的人用着也放心,反正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的。不过,经营古玩什么的,就算了。这一行不是谁都玩得转的。”

  这也是句实话。

  看着董藩被伙计簇拥着出门,直到走远,两人才进来,准备关门了。谁知暗影里马上闪出个人影来,正是白天见到的那个自荐之人。

  “尹先生,林大夫,两位好。”这人没有了白天的谦卑,站的笔直。

  四爷点点头:“请进来谈吧。”

  这人四下里看看,这才跟着四爷和林雨进了院子。林雨将门关好,进了屋子的时候,见四爷跟这人已经分宾主做好了。

  谁都没有先说话。这人就从坏了掏出一个小盒子来,递给林雨桐:“林大夫,您看看这个就明白了。”

  林雨桐狐疑的接过来,见对方目光平和,神态坦然,就直接打开,里面放着的是一枚子弹。她将子弹拿起来,眉头皱了皱,这子弹她认识,正是从邱成身上取下来的三枚中的一枚。

  对于邱成,她还是信任的。于是将东西放进盒子里,这才对四爷点头,眼睛却看向这人,“先生怎么称呼?”

  对方好似也松了一口气:“尹先生,林大夫。我叫白坤,接到的任务就是在两位身边,保护两位的安全。今儿跟我来的,真是我的侄子,不过也是自己人,叫白元。我们不跟其他任何同志有交叉,只对二位的安全负责。”

  四爷转着手里的茶杯:“那你们以后就支应着店面吧。这店里的盈利,全都要供给孤儿院。每月按时将钱汇到一个美国人的账户上,由他转交。”

  林雨桐点头,四爷说的这个美国人就是那个迈克。“可这来往总得有个明目吧。”

  “开一家书店吧。也卖一些外文的书籍。”四爷看向白坤,“你觉得可行吗?”

  白坤应了:“可以!没有任何问题。”

  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等店面收拾好,正式开业的时候,树上的枣都打完了。天也慢慢的凉了起来。

  这天白元在铁匠铺子里定做了几个炉子,给宅子里送了三个,给店里留了两个。这个时候的炉子,比较细窄,不过也有铁皮卷子做的烟囱通到屋子外面。当然了,这是条件好的人家,条件不好的,就是土灶连这炕头。

  京城的冬天最是寒冷。早早的,屋里就得升起炉子。

  林雨桐见家里的拾掇好了,就叮嘱白元:“也被心疼钱,炭火昼夜别歇着。晚上把炕少热乎了。”这孩子挺聪明的。如今铺子成了书店,里面来来往往的也都是读书人。这孩子沾染了读书人的心气,竟也开始学起了英语,还学的有模有样的。只是可能打小苦日子过惯了,生活特别的节俭。叫他买菜,他一准给自己这边买好的,然后捡了菜叶子回去叔侄俩对付。闹的如今林雨桐亲自给了菜铺子定钱,按时给他们送菜。

  白元哈哈手,朝书房的方向看了一眼,“尹大哥呢?忙着呢?”

  四爷忙着他的设计大业呢,在书房轻易不出来。

  “是不是有看书没看懂的地方?”林雨桐问他,“问我也是一样的,我教你。”

  白元大喜,忙从怀里掏出小本子,一一请教林雨桐。

  讲了差不多一个小时,才把这小子打发走。四爷出来伸伸懒腰,“这孩子是没生在好时候。以后你每天给他按时上课吧。送他去学校也不现实……”

  行!聪明的孩子谁都乐意教。

  等第一场雪下来的时候,京城的粮价似乎上涨了一些。林雨桐之所以这么容易的就察觉到了,是因为白元给他们买的粮食,粗粮多了,细粮更少了。

  四爷将报纸推给林雨桐,指了一条给她给。是姜封锁了通往工党根据地的盐粮,禁止输入。

  如果是这样,是不是意味着此时的京城还是有人在暗地里大批的收购粮食呢。

  这场雪越下越大,怎么也没想到这样的天气会有访客。门被敲响了,四爷拉住要出去的林雨桐,“你待着,我去看看。”

  四爷披着棉袍子,急匆匆的出去开了大门。之间大门口蹲着一个穿着一身黑灰色棉袄的人,头上戴着毡帽,蜷缩着蹲在门口,看身上的雪,都不知道蹲了多长时间了。

  “你找谁?”四爷问了一声,俯下身试图看清对方的容貌。

  这人站起身来,抬起头,将帽子往起一掀,“别来无恙啊!”

  “是你?”四爷一眼就认出来了。这不是在火车上那个草帽侠吗?“快!快屋里请。”

  这人咧嘴一笑,倒要不矫情,直接跟着四爷就往里面走。

  林雨桐正在给炉子添碳,家门帘子撩起,四爷带这个陌生人直接走了进来,就愣了一下。

  “这是在火车上帮咱们的人。”四爷指了指对方,对林雨桐介绍了一声。

  林雨桐眼里的诧异一闪而过,“原来是你啊!快请坐。”

  这人上下打量林雨桐,忙不迭的应了一声。

  四爷顺手给倒了一杯热茶过去,林雨桐已经将炉子捅开:“还没吃饭吧,我给你下碗面条吃。”说着,就把炉子边上热着的烤红薯和烤馍片先给递过去了。

  这人没吃也没喝,直接道:“你们肯定奇怪,我为什么帮你们。还找到了这里。”他叹了一声,就从怀里摸出一个蓝色的帕子抱着的东西出来,“上次没通报姓名,是因为没带这个东西?”

  什么东西?

  林雨桐和四爷都觉得奇怪。

  这人却将帕子一层一层的打开,等看见里面的东西了,林雨桐的面色一下子就变了。这也是一只镯子,而且,这只镯子跟自己之前戴着的那只几乎一模一样。要说不是一对,都没人信。

  这是怎么回事呢?

  林雨桐觉得莫名其妙,她看向四爷,眼里的意思十分明显。毕竟她自己的镯子是从空间里拿出来的。可不是原主的东西。

  可现在有个人带着另一只来了,这就很诡异了。

  四爷将桌子上的这只镯子拿起来,伸出手问林雨桐要另一只,“拿出来看看。”

  等两只镯子摆在一起,这分明就是出自同一块玉石,同一双雕刻的手。

  邪了门了!

  四爷将镯子放下,问林雨桐:“你的……你确定是你的。”

  别人听不明白四爷的问话,但林雨桐听懂了。他这是问,这镯子真的是空间原有的,而不是原身身上的,被空间无意之间代入了。

  林雨桐拿起镯子,说实话,白玉的镯子她又一堆,有时候她自己都不记得她戴过没戴过。可是原主的记忆里,是没有这只镯子的。

  四爷从林雨桐的眼里看出了疑惑,就抬头问道:“敢问你这支镯子是什么来历?”

  这人在林雨桐和四爷身上来回的看,跟着就叹了一声:“这是家传的。我祖上是八旗出身,只是家道没落了。到了我阿玛更是……我额娘跟我阿玛过不下去了,带着我妹妹离了家。去了哪里我也不知道。那时候我也不到七岁。这些年我也一直在找。可是一直也没有音讯。在车站的时候,我看见你的手腕上带着这个镯子,这才想办法混上火车。本来想相认的,可是身上没有带信物……我叫林雨槐……要是没错,应该是你哥哥。”

  这怎么就冒出来一个哥哥?

  林雨桐一脑门子官司,看着这人不知道该说什么。

  四爷打岔道:“先吃点东西。”然后拉了拉林雨桐,“下碗面,这天太冷,也不知道在门口等了多久了。”

  “哦!”林雨桐应了,就忙碌上了。

  看来,他对于要不要认这个妹子,也有些拿不准。

  林雨槐看了两人一眼,这才道:“你们想的没错,我就是拿不住才不知道该不该认。其实,我去金陵,是想去求医的。额娘在前些年就回家了,那是丢了你以后的事了。她找不见你,有身无分无,讨饭找了回来。如今身体眼看着是不行了。如今这天一冷,我看着,只怕难撑过去了。这才……上门想叫你去见她一面。”

  *****

第726章 民国旧影(13)三合一

  不是林雨桐多心,实在是这事它透着一股子蹊跷。这天下真有这么巧的事?好吧!就算是无巧不成书。但是这逻辑上也说不通啊!比如,家里有这么一对镯子,换了钱够一家人太平日子过上几十年的。林雨槐的话里,好像对他父亲诸多不满,应该是日子不好过才他母亲才会离开的。都到了不得不离开家的地步了,为什么还留着这镯子?岂不是不合常理。而且他的话里还说,说他的额娘前些年就回来了,是一路乞讨找回来的。这就更奇怪了!孩子和她带出门的镯子呢?可能将这么一只镯子放在孩子身上吗?难道镯子和孩子一起丢了?这兵荒马乱的,自己的孩子都养不活,谁会偷三岁的小毛丫头?所以啊,这镯子被偷说的过去,可是孩子一起被偷就说不过去了。可要是镯子和孩子分开丢的……这也不对,那就解释不了这个镯子为什么在自己身上了。除非自己不是这家的女儿。

  林雨桐一边将锅里的荷包蛋捞出来放在碗里,一边再给锅里下面条,耳朵却听着四爷和这个林雨槐说话。

  “这镯子许是内子意外得到的呢?”四爷给对方倒了水,“不知道还有什么证据没有?”

  林雨槐苦笑一声:“我在门外站了半天,没有进来的原因就是这个。也害怕物对人不对。”说着,就看见忙碌的林雨桐,“要是我没记错,我妹妹的后背上有一片红色的胎记,跟个草莓似得,就在脊背中间。当然了,孩子长大了,形状颜色或许都是会变化的。另外,我妹妹右胳膊上有一片烫伤,那是被我阿玛不小心有烟杆烫伤的。也不知道疤痕还在不在?”

  后背有没有胎记林雨桐不知道,但是原主的右边胳膊确实是有个疤痕,只是自己这一年的去疤霜抹着,早已经淡了。但要是说一点痕迹也没留下,也不是。她用筷子将锅里的面条搅了搅,就看向四爷,四爷朝林雨桐点头,这具身体的后背确实是有一块不大的红色胎记。这个别人肯定是不会知道的。

  两点合在一起,这基本就能肯定,大概齐真可能是遇到原主的亲人了。

  林雨槐一看两人的样子,眼睛就亮了,“真的?真的找到了。”他呢喃出声,显然,这一切似乎也不在他的预料之内。之所以找上门,大概也是为了碰运气。抱着‘或许就是呢’的想法。

  林雨桐将面条捞出来,将家里常备酱肉臊子往上一淋,又端了一盘切好的酱牛肉上来,“先吃饭!吃了饭再说。”

  林雨槐摆摆手,“不吃了,老太太还在家里等着呢。”

  “我这出门还要收拾呢,这会子功夫够吃顿饭的。”林雨桐将筷子递过去,林雨槐只得拿起筷子呼噜噜就吃开了。林雨桐将之前就放在炉子边上肉饼拿起来看了看,见烤的两面焦黄,这才放在一边的盘子里给他递过去。一碗面条,对于饿了半天的小伙子,显然是不够的。

  林雨桐心里的疑团一个接一个,并不因为这胎记和疤痕就全部释怀。

  四爷看了林雨桐一眼:“赶紧的,先去换衣服吧。咱们这就出门,先去看看再说。”这里面说不通的地方,可能只有当事人能说清楚了。

  林雨桐应了一声,就直接去里间了。棉布的棉旗袍加个呢子大衣,又是围巾又是帽子的好一通折腾。出来的时候顺便把四爷的衣服也拿了出来,给他换上。

  林雨槐这边也吃完了。看两人都收拾停当,这才舒了一口气,“那咱就走吧。大夫说老太太也就这两天的事了。我这一大早的出门,家里我还真不放心。”

  林雨桐应了一声,出门的时候顺势去了一趟厨房,出来的时候就提了个布兜子,四爷接在手里拿了。里面放着几个些水果,第一次上门,不管是不是真亲人,只凭着林雨槐在路上对他们的帮衬,就不能空着手过去失了礼数。

  下雪天出门,黄包车比不上骡车。骡车好歹能挡住寒风。于是从胡同里出来,四爷就招手叫了骡车。林雨槐说了地方,三个人这才上车。

  路上就这么坐着,都不知道话从什么地方说起。就这么沉默着走了一路。

  到了地方下了车,林雨桐还真吓了一跳。从外面看,这一座宅子可不小。

  林雨槐朝两人无奈的一笑,“林家子孙繁茂,这一座宅子,大大小小的挤着几十户人家。”

  林雨桐点头,树大分枝,几代人都挤在一起,可不就是这样。

  才要往里面来,就见从里面出来一个妇人,看见林雨桐和四爷一愣,这才对着一边的林雨槐道:“槐子回来了,赶紧回去吧。你额娘看着可有些不好了。”

  林雨槐面色一变,“谢五婶子。”

  说着,就看了林雨桐一眼,赶紧往里面跑。林雨桐和四爷脚底下不慢,急匆匆的就追了过去。

  这五婶子嘴里啧啧有声,这是真把丢了的闺女找着了?看起来倒像是有钱人。

  五进的宅子被分割的东一块西一块,本来就陈旧的宅子,有些在外面又搭建了厨房杂物房,越发将宅子糟蹋的不像个样子。整个一个大杂院。

首节上一节598/1932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