敛财人生 第5节

  知道了这背后的深意,林雨桐就知道这事该怎么处置了。

  她将贾家的人,一股脑的发配到辽东的田庄上去了。那田庄距离军户所不远,林管家打发了可信之人,将人带到田庄之后,连人带庄子一起卖了。即便是送给当地的千户,也没什么不可以。只要将这些人看住了,就行了。那边陲之地,自来就是发配犯人的地方。想跑,门都没有。

  而这里面,有些贾敏的心腹,只怕被林管家单独的关押了。估计贾家的有些事情,林如海还是要问清楚的。

  不过,这就不在林雨桐的管辖范围之内了。

  林府现在,都是林家的世仆。至少忠心程度上,不可同日而语。

  林如海的身体已经好了许多,能自己出门走走了。甚至,还去了两趟衙门。

  林雨桐和林雨杨也搬回了早就为他们准备好的院子。

  院子里带着服侍的人。林雨桐取名无能,问了生辰,将两个大丫头命名为八月和十月。四个二等丫头,取了四季,春夏秋冬。三等的还用原来的本名,林雨桐懒得过问。毕竟这些小丫头都归大丫头管,等闲近不了她的身。

  林雨杨的院子,林雨桐只安排了两个稳重、本分、容貌中等的丫头。其余的都是小厮。

  林如海知道后,很是满意。这闺女别看不是长在大户人家,可这里面的门道,倒是一看就明白。

  林如海的身体越来越康健,虽然还没有查出什么,但自从府里没有了贾家的人,在没有特别防护的情况下,身体渐渐的好了。也间接证明,自己的身体确实跟贾家脱不开关系。知道这一点,就足够了。

  他如今正忧心寄养在贾家的小女儿,考虑是不是尽快接回来的时候,贾母史氏的信就到了……

第8章 红楼(8)

  林雨桐听到丫头来报,说是老爷有请。她也没有犹豫,就起身去了书房。等她到的时候,弟弟已经到了。

  看着弟弟面色有些阴沉,她心里咯噔一下。这孩子向来都很少发脾气。在这个便宜父亲面前,露出这般神色,就知道一定是不爽到了极点。

  “怎么了。”林雨桐赶紧问道。

  比起林如海,她自然更关心弟弟。

  “姐!”声音里带着委屈。

  “好好说话,男子汉大丈夫,你这磨磨唧唧的像什么样子。”林雨桐皱眉道。

  林雨杨把手里的信纸递给姐姐:“你看看就明白了。”

  林雨桐接过信纸,大略的看了一遍。原来是贾家老太太写给林如海的信。表达的意思大致就是,孩子回来了,她这个外祖母十分的高兴。不仅自己高兴,她还替她已经死了的女儿高兴。高兴林家终于有后了,高兴她的外孙女黛玉终于有手足了。她说她梦见贾敏,时常在她梦里哭诉,觉得膝下没有儿子,少了供奉。所以,她十分诚恳的提议,将他们姐弟记在贾敏名下。并且要接他们去荣国府抚养。

  看完之后,林雨桐都有些佩服这位老太太的心思和厚脸皮了。

  她不屑的一笑。也没管林如海在旁边,就直接道:“就这点事,值当你不高兴啊!你也不用心想想这里面的事。老太太这是在笼络咱们,也是想给咱们的脖子上套上缰绳。给她当孙子,这是想干什么。养熟了好宰了卖肉吃。”

  “噗嗤!”林雨杨没忍住,笑了出来。

  林如海也有些无奈,这孩子心思透亮是好事,可是这直白的,让人有时觉得十分的难堪。

  “笑什么笑!”林雨桐瞪着眼睛,“就这点事,脸上就挂了相了。喜怒不形于色,你得好好练练。”

  林如海不能由着她这般的发挥下去,问道:“你们对太太有心结,这为父知道。但是记在嫡母名下,对你们的前程是有好处的。”

  “今儿我们能为了前程,无视生母的委屈。那么明天,我们为了前程,又能做出什么事呢。这样的人,您敢相信吗。您敢托付大事吗。”林雨桐没有跟林如海硬顶,而是一样为了弟弟的前程,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拒绝的理由。

  林如海一下子就怔住了。是啊!今儿两人要是不顾生母的委屈,那么这两孩子还能信吗。连亲娘都能舍弃的人,还有什么是他们舍弃不了的。

  雨桐还罢了,只是一个姑娘。但是雨杨呢。他是要出仕为官的。这样一个人,皇上也许会用,但是不会信。那么,他一辈子,只能成为当权者的刀,而不会成为肱骨之臣。

  想明白了这一点,他顿时看向两人的眼神就不同了。

  雨桐一个姑娘家,不光看的深,还看的远。而她又拒绝的这般直接又巧妙,让人无法对她生出恼怒来。

  他是真有些可惜了!可惜这孩子只是一个姑娘。

  “为父知道了。”林如海直接表态,“我会回信给京城,这事就此作罢。”

  林雨杨这才露出了笑意。

  林如海趁机道:“不过,有些事,趁此机会也要办了。一则是你们入族谱的事,二则是你们姨娘的坟,也该迁回林家的祖坟了。这都要回姑苏办。为父的意思,是派人先将黛玉接回来,咱们再一起去姑苏。”

  林雨桐深吸了一口气。入族谱的事,是必然要办的。如此才算是名正言顺。至于迁坟的事,她心里觉得无所谓,但是她知道弟弟的心里一定十分重视。再就是,这个身体的姨娘,只怕生前也是希望能有这么一天的吧。

  她沉默的点点头,“就按父亲说的办吧。”

  见林如海脸上的神色也是一松,就知道他其实比自己还紧张。于是,转移话题道:“另外,还得请父亲找两个规矩好的嬷嬷来。我跟弟弟,毕竟是长在外面,很多的礼仪,也都是照猫画虎,粗疏的很。在自己家里,也不觉着什么。但一见了外人,只怕是要丢丑的。在回姑苏之前,好好的学学规矩。不说将规矩礼仪吃透吧,总要像个模样才对。”

  林如海其实早就想到这个问题,可又怕这两孩子的自尊心强,猛然提出学规矩,害怕两人觉得自己嫌弃他们,看不上他们。原来还打算过一段时间,彼此熟悉了,再慢慢的提到日程上来。没想到倒是闺女先提出来了。而且儿子的脸上也是一脸的认同,没有丝毫的反感。这倒是他将两个孩子的心胸看的太窄了。

  林如海的眼神实在太过于明显,林雨桐想不知道那是什么意思都难。她笑道:“这就跟‘入乡随俗’‘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是一个道理。永远都别成为自己所处群体里的异类。就没有大错了。”

  见儿子一脸受教。林如海心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皆文章。这话果然是不错的。看来,世事通透,却也不在书读的多少。

  日子就在学规矩中一晃而过。林如海的信,和接林黛玉的人,都已经到了京城。

  贾母坐在上面,下面陪坐着邢夫人和王夫人两个儿媳妇。王熙凤静静的站在一边,没有说话。

  “要我说,记不记在姑奶奶名下,都一样是姑奶奶的儿子。”邢夫人左右看看,见王夫人不说话,就不由的先说了一句。

  蠢货!

  贾母眼皮都没抬一下。

  王熙凤心里冷笑,自己这婆婆就是这样一个糊涂人,还偏爱装聪明。一说话,就冒出一股子蠢劲。

  王夫人点点头,反倒应和了一声,“大太太说的是。”看不出来是真的这么认为的,还是只是为了给大太太脸面。

  贾母心里一叹,说来说去,这都是林家的事。在林姑爷身体无碍的情况下,什么算计其实都是空的。就是不知道林姑爷这身体究竟如何了。如今急着来接黛玉,又急着祭祖,只怕也真是强弩之末了。

  扬州已经好些日子没有消息传来了。不知道是这些人出了事,还是说,事情一直没有大的变故。

  但不管怎样,还得让自己人亲自去看一次才能再做打算啊。人家当爹的要接自家的姑娘,这外祖家横竖也不能拦着不是。

  “林家都派了哪些人来接黛玉。”史氏转脸看着王熙凤问道。

  “回老祖宗,四个嬷嬷,四个媳妇子,四个大丫头。另外有林府的二管家,还有壮年仆从数十人。”王熙凤笑着回道,“可见林姑父有多看中林妹妹。这排场,一般人家可没有。”

  史氏点点头,林姑爷以前可不讲究这些。这次偏偏把排场摆的人尽皆知,可是对府里有些不满不成。

  她将视线对准王氏,这个媳妇,脾气真是又臭又硬。看着和善木纳,其实骨子里忒有主意。只要她拿定主意的事,休想有改变的时候。

  对黛玉的看法,也是如此。她瞧不上黛玉,可也不想想,林姑爷是不是瞧得上宝玉。尽管自己偏疼宝玉,可她心里却不糊涂。知道自家这孩子,人家也未必就看在眼里。

  “虽说排场,但到底都是下人,我这老婆子哪里就能放心的下。我就最疼两个玉儿,哪个有点不妥,都能要了我的老命。”史氏问王熙凤,“琏儿呢,让他去扬州一趟,送送你林妹妹。顺便也见见你林姑父。等扬州的事了了,一定再给我把黛玉接回来。还有我那没见过面的外孙外孙女,一并的接过来。”

  不提史氏这一番安排,只说林黛玉听说父亲打发人来接,一时欢喜的无可无不可。

  见了林家的仆妇,先是问了父亲的身体。知道父亲康健,多赖那位刚回来的长姐照顾,心里不免有些感念。

  那仆妇也是机灵的,如何不知道二姑娘的心思,只细细的说了林雨桐和林雨杨的事,“大姑娘是个爽利的性子,将家里打理的妥妥当当。大爷是个读书的郎君,每日里跟老爷说些文章上的事,奴婢们倒是见的少。大爷管着外院的事,等闲了不进内院,除非必要,不会跟内院的丫头婆子们说话。”

  林黛玉一愣,总觉得这话里似乎有话。

  她本就是聪明人,想起她们进来的时候,正碰上一脸不高兴的宝玉从屋里出去。只怕这些人觉得宝玉在这里不大妥当。

  可宝玉跟别人自是不同的。他自来就是这个性子。自家的这些下人不知道情,大惊小怪的倒也没什么。

  那婆子瞧着这位二姑娘浑不放在心上的样子,暗暗的记在心里。回去之后,要好好的跟大姑娘说道说道。

  却说那宝玉出了黛玉的房里,一路的闷闷不乐。紫鹃正好从史氏那里出来,看见宝玉不由的心中一动。

第9章 红楼(9)

  紫鹃还没有说话,倒是贾宝玉先迎上去。如今进入冬季,京城的天可比江南冷多了。他先拉了紫鹃的手在自己的手里搓了搓。问道:“我瞧着林妹妹那忙的很,仆妇婆子进进出出,你怎么有空出来了。”

  紫鹃还真怕这一走,这位爷就把自家的姑娘给忘了。笑道:“二爷没瞧见吗。那都是林家派来的人。林家也是书香人家,对自家的姑娘那也是着紧的很呢。”

  “一个个的死鱼眼珠子,林妹妹家去,还不定被这些婆子怎么管束呢。”贾宝玉搓着紫鹃的手,“出门合该多穿点,冻病了可怎生好。你受罪不说,只怕林妹妹那里更没人看护了。”

  “这话倒很是呢。”紫鹃一副担忧的样子,“只是我如今瞧着,林家的规矩跟咱们家倒是不一样的。姑娘这几年在咱们家,只怕回去了,反倒是不习惯。”

  “怕什么。”贾宝玉道:“横竖过完年,就又回来了。”

  “我的傻二爷,姑娘也是有父亲,兄长的人。又不是那没根没基的,赖在亲戚家不走。这一年大似一年了。姑娘家大了总得议亲的。哪里能住在亲戚家,不明不白的。”紫鹃觑着贾宝玉的神色,漫不经心的道。

  贾宝玉顿时就怔住了。满脑子都是姑娘家大了要议亲的。

  此时,拐角的路上闪出两个人来,正是薛宝钗和袭人。

  紫鹃也不知道刚才的话,二人听进去多少。一时之间有些讪讪的。赶紧将自己的手从贾宝玉的手里抽出来,“宝姑娘来了。”对薛宝钗打了招呼,才扭头招呼袭人,“可是来寻宝二爷的。”

  “可不是!这大冷的天,要是吹了风可不得作病。叫老太太、太太知道了,不得心疼死。”说着,就拽着贾宝玉离开,“快些回去添了衣裳。这天像是要落雪似得。”

  贾宝玉呆呆的被拉着走了。

  “宝姑娘可要去我们院子坐坐。”紫鹃招呼薛宝钗。

  “林妹妹收拾箱笼,只怕不得空。我就不去添乱了。你快去忙吧。”薛宝钗脸上的神色淡淡的,看不出什么来。

  紫鹃这才离去。

  薛宝钗的心里却极为恼怒。她不停的想着紫鹃那几句话。

  ……又不是那没根没基的,赖在亲戚家不走……

  ……哪里能住在亲戚家,不明不白的……

  这含沙射影说的是谁。

  薛宝钗将斗篷拢了拢,待情绪缓和了一些,才朝梨香苑而去。

  紫鹃刚进院子,就听见屋里的接人的嬷嬷吩咐王嬷嬷,“……只把贴身的私密东西别漏下,别的带不带的都行。”语气里有些看不上的样子,“……咱们都带了的。咱们自己家的姑娘,喜好还能不清楚吗。万万不会叫姑娘委屈……”紧接着又听见道,“这斗篷怎么看着是旧的,别带着了。大姑娘给姑娘准备了全新的……”

  紫鹃心里一肚子火,哪里听得下去。这不是说姑娘在这里被委屈了吗。

  她掀帘子进去,笑道:“这位嬷嬷,这可是老太太去年赏的。是上等的白狐狸皮的。御寒确实最好的物事。不是那兔皮的可比……”

  话还没说完,就见黛玉掀帘子从里间出来,“说什么呢,这么热闹。”

  紫鹃顿时就哑了。黛玉身上此时就穿着一件白狐狸皮的。不比不知道,一比优劣就出来了。黛玉甚身上的那件,毛长,色亮,且柔顺无比。而自己手里这件,就有些暗沉的黄色。可见确实是太过陈旧的缘故。

  紫鹃的脸顿时就臊的通红。这可不是打脸么。难怪人家看不上。

  那嬷嬷没理会紫鹃,只看着黛玉点头:“大姑娘说,京城天寒,这一路又是走水路,怕姑娘体弱,扛不住。早早就准备了大毛的衣裳来。一定先叫姑娘试穿了,合身了才成。若是姑娘觉得哪里不合适了,咱们带着两个绣娘呢。怎么改都行。”

  黛玉脸上就带了笑:“都好!极合身。”

  “还有红狐狸皮,貂皮的。另外有狼皮褥子,熊皮褥子。都是上好的。还准备了那什么野鸭子毛还是孔雀毛织的大氅,大姑娘叮嘱了,叫姑娘别瞧着好看,就稀罕那个。那东西一点也不保暖。”那嬷嬷一边指着丫头们收拾,一边说话。

  “这倒是奇了。姐姐既然知道不保暖,何必给我带来呢。这一来一回了,多麻烦。”黛玉心直口快,想也不想就问了。

  “大姑娘打听那些人家,说是姑娘家聚在一起就爱攀比吃穿。老爷一个大男人,想不到这些细节,叫姑娘这两年受委屈了。如今大姑娘知道了,万没有叫姑娘在亲戚家不做脸啊。”那嬷嬷一副理所当然的口气。

  黛玉顿时眼圈就红了。这个姐姐即便不是那般的亲近,也比别人家强些。

  这打发来的下人来了才多大工夫,自己的吃穿戴,哪一样都不是贾家的这几个姑娘能比的。

  这也是林雨桐特意交代的。就是一个目的——炫富。

  跟贾家打交道是迟早的事,她可不想被人当做要打秋风的乡下穷亲戚。

  正说着话,三春带着丫头,来给黛玉践行。

  一见黛玉的穿着打扮,三人不由的对视一眼。原来以为是自家照顾了人家,如今看林家这意思,倒是觉得委屈了她家的姑娘了。

  而且,瞧林家这样子,根本不是府里说的那样的不景气。

首节上一节5/1932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