敛财人生 第482节

  林长亘手里的茶杯一下子就掉了下去,茶水将锦袍都给打湿了,他也没管,只看着林雨桐:“你还真是什么都知道了……不对!你是怎么知道的?”

  “大姑奶奶在屋里骂人的声音能将屋子给掀翻了。若是没有瓜葛,她能那么恨甘侧妃?”林雨桐轻笑一声,“而甘侧妃要是跟林家没有瓜葛,会在流产后的第一时间不想着找大夫,而是逼着楚夫人答应这婚事。”

  原来是这么猜到的。

  林长亘的面色一下子就沉重起来了,“除了这事,其他什么事都行。这事知道了,对你没什么好处。”

  林雨桐哼笑一声起身:“那父亲歇着吧。除了这事,我对其他的事一点也不感兴趣。”

  “你这孩子,嫁妆的事情,我正要跟你商量……”林长亘看着林雨桐真要走,就赶紧站起身来。

  林雨桐摇头:“好汉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我没什么过多的要求。”说着,再不停留。

  今儿虽然什么都没问出来,但至少可以看出,甘氏离开林家,却并不是过错的一方。要不然林长亘不会想着给自己补偿,老太太不会这么忌惮。

  知道这一点,也就够了。她还真就害怕,甘氏会是一个为了攀高枝抛夫弃女的人。如今看来,她还真不是。

  第二天,谨国公府就打发了官媒来。林家收下了庚帖,将林雨桐的生辰八字递了过去,这件亲事就算是应下了。

  这些事,林雨桐都没有参与。她此时被三喜说的事情吸引了心神。

  “……也不知道怎么传出来的。反正就是传的到处都是。说是谨国公府正在修建家庙,为这以后的二少奶奶吃斋念佛有个地方的。”三喜皱眉道:“还说,这过继子嗣的事情,已经定下了。”

  林雨桐心道:楚夫人明知道齐朵儿不安分,万万不会说出这么绝对的话来的。也不知道这是谁背地里算计了一把。话都传出来了,谨国公府还能怎么办?再说了,林雨枝说了,这金守仁娶的是楚夫人娘家的侄女,要真是给侄女添了一堆麻烦事,估计楚家那边楚夫人也不好交代。

  这对自己是没什么影响,但是对齐朵儿,这算是把后路堵上了吧。

  要是知道嫁过去只能守寡,那齐朵儿还敢这么嫁过去吗?

  林雨桐心里一跳,不知怎么的,脑子里就突然出现林雨枝固执的脸。她暗道一声:这事不会是这大姑娘在背后算计的吧。

  而林雨枝看着空荡荡的首饰匣子却笑了:“别看花了不少银子,但也值了。”

  春梅都快哭了:“要是不尽快赎回来,叫夫人知道了,可怎么得了。这过年的时候,大姑娘三姑娘头上都有戴的,就您光秃秃的,老太太和夫人能不问吗?要真是问起来……”您是没事,可板子得打到她们这些丫头身上。

  “不会等到过年的。”林雨枝轻笑了一声。

  春梅没听明白什么意思,追问了一句:“您说什么?”

  “我说,咱们今年过年不会在家里的。”林雨枝嘴角的笑意越发的明显了,“不光不在家里了,而且那些红的绿的,金的银的,以后就都用不上来。”这婚事一定会在年前的,要是她没记错,过段时间,天气就会骤然冷下来,多少年都没这么冷过。谨国公府的老夫人受不了这样的气候,大病一场。不光是这位老夫人,就是宫里的皇上也……

  所以,这婚事只得提前,要不然,国公府也害怕刚好遇到国孝家孝。

  林雨枝的话叫春梅听的迷迷糊糊的,但如今匣子已经空了,只得先好好的锁上。

  夏荷拉了春梅出去:“要不要咱们先在外面淘换点鎏金的,好歹装装样子。”

  “那东西,打眼就叫人瞧出来了。”春梅皱眉摇摇头,转脸道:“要不找找满月,从二姑娘那里先借上。”就算是今年过年不用,但这平时呢?离过年还有三个月呢。总不能什么首饰也不戴。

  夏荷犹豫了半天,朝里面看了一眼,“就怕姑娘不让。”

  春梅心道:叫姑娘熊一顿,也比叫夫人知道了打一顿撵出去强。拿了姑娘的收拾出去当,能要了她们俩的小命。她咬咬牙,“你别管了。这事我办,你就只当什么也不知道。”

  夏荷就是这个意思。姑娘明显更看重春梅,叫春梅私下里办的事她一件都不知道。既然姑娘看重她,她知道姑娘的秘密也最多,这点事,就算姑娘怪罪,也没大碍。

  于是满月这天晚上,就跟林雨桐低声将事情说了:“……我怕当时禀报姑娘,再叫春梅和大姑娘面上下不来。就做主将姑娘不常戴的首饰挑了两套借出去了。那都是府里给几位姑娘一起置办的,不看上面的小记号,不会知道那到底是谁的。”

  林雨桐点点头:“办的好。”连首饰都得借着戴了,那林雨枝这开销也未免太大。银子都去哪了?看来林雨枝是半点都没消停。

  等林雨枝见了首饰,看了春梅一眼,倒是没责怪,只道:“没事!我也没打算瞒着她……”以二妹的聪明,只怕已经猜到自己的打算了,但那又如何?谁也不能阻挡自己的脚步。

  这事过去还没两天,又出了一件事,叫林雨桐的心揪了起来。

  “……外面都说甘侧妃不得先皇后喜欢,不是先皇后承认的儿媳妇,才让她在除服礼上小产了……恒亲王最近天天在宫里的奉先殿跪着,说是跟列祖列宗请罪……昨儿上书,说是要过继端亲王的长子……皇上气坏了,要给他赐几个宫女,他也拒不接受……说是,这是答应过甘侧妃的……而且,他对甘侧妃情深义重,谁都不能插足……”

  三喜说着,眼里就有些羡慕:“真想看看甘侧妃是怎样的美人,叫恒亲王痴心若此。”

  痴心?

  林雨桐冷笑一声,真的爱重一个女人,就不会叫她成为众矢之的,就不会叫她担上这些名声。他倒是痴心了,他倒是不爱江山了,可甘侧妃却成了祸水了。

  皇家真要出了这样的女人,会是什么后果?真将皇上激怒了,一杯毒酒下去,就什么都没有了。要不是最后请求过继子嗣的事转移了皇上的注意力,甘侧妃会怎么样,还真不好说。

  自己是曾做过王妃,也曾做过皇后。但当时四爷是怎么做的?

  她的手紧紧的攥住了,甘侧妃只怕在王府过的并不如何顺心吧?

  而同样听到消息的四爷,心里赞了一声。要求过继端亲王的庶长子真是一步妙棋。皇位离端亲王更近了一步。可要是甘氏并不是外界盛传的那般得宠,这个端亲王上位之后,对自己和桐桐究竟算不算是个好消息,还真是不好说了。

  而金成安这个禁卫军统领,是不是已经站队了?若是站队,他又站在哪边呢?这都是对他们未来的生活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的事。

  正想着怎么探探口风,贵喜就闯了进来:“少爷,老夫人有些不好了……”

第632章 庶子高门(16)二更

  谨国公府老夫人病了,连个太医都没请。因为皇上也病了。而且病势汹汹。

  恒亲王今儿一回来,就直接来见甘氏。

  “也不知道老爷子到底是怎么想的?”恒亲王将大衣裳脱了,就直接坐在暖阁的炕上,喝了一口茶,又猛地将水喷了出来,一扬手直接将茶杯给摔了:“换一盏凉的来。一点眼力见都没有。怎么伺候的?”

  甘氏给了何嬷嬷一个眼色,何嬷嬷这才倒了一杯凉茶递过去。甘氏就道:“不是茶热了,是您的心燥了。”

  皇上病了,他当然心燥了。

  恒亲王一副明知故问的样子白了甘氏一眼:“我就不信你不心燥?”

  甘氏轻笑了一声:“谁都能心燥,就您不能心燥。”说着,她就坐在恒亲王对面,低声道:“若是皇上在您和端王中选一位暂时做监国,您到时候该怎么做?”

  恒亲王端着茶杯的手就僵住了。若真有这样的机会,自是该力争一番。监国大权握在手里,才是最牢靠的。就算皇上决定的最后人选不是自己,那自己也能凭着这段时间的安排争上一争。

  甘氏身子往后一靠,靠在软枕上:“皇上不是昏君,真要是病的没有以后……不用任何人催逼,皇上自己就会急着册立储君。但到了现在了,皇上依然没有册立储君的意思。您说,这是什么情况?”

  恒亲王愕然的道:“你不会是想说,皇上这是没病装病……”

  “或者说是小病故意说成大病。”甘氏脸上的神情越来越莫测起来,“看似这是机会,其实,这或许就是一次试探。试探您的心,也试探端亲王的心。您一直都是不爱江山爱美人的人吗?如若这次耐不住跳出来,皇上会怎么想?您骗了皇上这么些年,皇上这个怒火,想必王爷一点也不想体会吧。”

  恒亲王恍然又害怕的点点头:“师妹的这个猜测,是有几分道理。你要不说出来,本王这脑子一热,说不得还真就露馅了。这个监国本王是不能做,面上还得做个孝子,但是有些事情,暗地里却不能不安排了。”

  甘氏点点头,就闭嘴不再说话了。

  恒亲王这才将嘴里的凉茶喝了,笑道:“这凉茶的滋味,确实是不如热茶。”他抬眼,看甘氏懒洋洋的躺着,脸上的神情也淡淡的,就笑道:“身子可好些了?”

  “好不了了。”甘氏哼笑一声。

  恒亲王有些讪讪的:“不过是些皮肉伤,怎么会好不了了?这次是本王的不对,师妹以后乖巧些,好好听话,本王保证,再不会如此待你。”

  这已经是你承诺的第三十八次了。

  再说了,伤好了,疤痕却永远留下了。所以,有些东西失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

  恒亲王伸手,在甘氏的头上揉了揉,“你放心在家里呆着,我知道怎么做了。”

  甘氏看着恒亲王的背影,眼里暗沉一片。

  何嬷嬷低声道:“主子,您又何苦为他这么辛苦的谋划?”

  甘氏嘲讽的笑笑:“谋划?呵呵……老鼠给猫攒食,这话你总该听过吧?”

  “什么意思?”何嬷嬷将褥子搭在甘氏的腿上,问道。

  甘氏轻声呢喃道:“他拥有的越多,我将来得到的才越多。”见何嬷嬷还要问,她就转移话题,低声道:“将这些年攒的东西,都给那丫头送去吧。即便不能放在明面上,但这过日子嘛,过的就是实在。”说着,想起什么似得道:“如今再去打听打听这孩子的事,要是能撑得起来,就直接给她。要是还是跟以前一样,撑不起来……那就不能急。以后想办法慢慢贴补吧。”

  “您不怕被王爷知道了……”何嬷嬷看着甘氏手背上还没掉落的痂,有些心有余悸。

  甘氏摇头:“我当众管了这婚事,就是态度。再说了,他暂时顾不上。”

  何嬷嬷这才点头,转身出去了。

  随即,京城里风声骤起。皇上病了,端亲王监国,而恒亲王却主动要去皇觉寺为皇上祈福。

  谨国公府。

  谨国公金成安和弟弟金成全坐在上首,楚夫人和二夫人高氏陪坐在一侧。

  “老太太这身子,只怕是……”金成安低低的叹了一声,“只怕是要准备起来了。”

  这就是要准备丧事了。

  金成全摇摇头:“这也就是猛地一变天造成了,只要撑过这一阵,天稍微暖和了,许是就有起色了。如今,京城像是老太太这样的老人家,还有不少,也没见谁家就早早的准备起身后事。”

  老夫人一去,这守孝完就要分家了。他还真不想这么早的分家呢。只要老夫人在一天,他们二房就能在这府里多住一天。至少也得叫自家的儿子在国公府里娶媳妇,自家的女儿从国公府里出嫁。要不然,这门第可就真不一样了。

  高氏点点头:“是这个话。老太太以前睡觉不用人管,现在这天,得专门安排两个干净的小丫头躺在被窝里给她暖着。都是这天气闹的。”

  这道理谁都知道。可人年龄大了,病成这样,不提早准备着能怎么办?这么想着,楚夫人就道:“现在该看的大夫也都看了,横竖不能从宫里跟皇上抢太医用吧。”

  高氏就道:“实在不行,就冲喜看看。我们家老三的婚事……”

  楚夫人一听这话,就知道她打的是什么主意。赶紧摇头道:“一则,老三这亲事还没说定。二则,这冲喜,也该从仁儿这个世子开始,才显得正式。”

  高氏就闭嘴了。她是想急着在老太太咽气之前把儿媳妇娶进来。人选这事也好说,不管是自己娘家的侄女,还是老太太的娘家侄女,都好。如今这位大嫂,怕也是想借机把她娘家侄女给定下来。要不然国公爷只怕不会轻易答应再娶一个楚家女的。

  想到这么,她就轻笑一声:“如此也好,老二的媳妇不也定下了,干脆也一并把喜事办了。要单独为老二娶一回亲,这在京城也真是有点打眼了。”她越说越兴奋,“干脆,我们家老三,连上你们家老四,咱们……”

  “弟妹!”楚夫人牵强的笑笑:“老三是好孩子,这亲事你还是慎重的慢慢踅摸。要不,这么着,我们大房的三个儿子,这喜事一起办。也算是三喜临门。”

  不提二房,就是不想在公中多掏一份聘礼!

  高氏还要说话,金成全就瞪了她一眼,转脸对金成安道:“大哥,大嫂说的办法也确实是个办法。试试也未尝不可。若是有用,那是老天保佑。若是不成,也正好在孝期以前给孩子把婚事办了。也正好叫老太太走的安心,好歹看见孙媳妇进门了。算是了了老太太的心愿。”说着,声音就低下来:“不过,老二这媳妇,大哥大嫂还要斟酌。是真的打算叫她守着,将来过继子嗣,还是干脆叫仁儿一肩双挑。这得提前就说好……”

  楚夫人一下子头就大了,这要是提前就说好一肩挑,娘家嫂子只怕不会将侄女嫁过来。所以,还是先把人接进来,然后看情况再说。但这点心思却不能对任何人提,只得道:“二弟,这个……以我一个妇道人家的见识,还是不明着说的好。这齐家虽然算不上什么,但别忘了端王身边还有一个齐侧妃呢。这要是端王……的造化大了,这齐侧妃可就不只是侧妃了。那将来,什么事情都就说不准了。咱们总得留点活扣吧。”

  金成安先是一愣,继而才点点头:“夫人这话,倒也有道理。这皇位的事,不到最后,都说不清楚是谁输谁赢。多想一层,也是对的。至少,端亲王如今监国,这个面子还是要给齐家的。”

  高氏隐晦的撇撇嘴,只怕真到了那时候,大伯子不是大伯子,小婶子不是小婶子,闹出笑话来,我看你们怎么办?

  等大雪下来的这一天,辅国公府打发媒人上门了,跟林家商量婚事提前的事。

  “今儿比昨儿还冷。”三喜又给屋里添了一个炭盆,边添炭边道。

  是挺冷的。坐在炕上,拿着书还觉得冻手指头。这还是在地龙火墙都烧起来的情况下。

  满月将小手炉塞到林雨桐手里,接话道:“听厨房的婆子说,这城里冻死的,不知道有多少,好像这叫花子一下子都没了。大概差不多都冻死了。”

  三喜摇头:“怪可怜的。”

  林雨桐轻叹一声:“多拨点炭火,给院子里那些小丫头和粗使的婆子。”她们住的屋子没有火墙,全凭着炭盆和火炕。

  主仆几个说着话,窝在炕上不出门。

  不想云氏却打发了陈嬷嬷来,“告诉姑娘一声,这婚期定下来了,就在下月初八。”

  不到半个月的准备时间?

  “怎么这么快?”林雨桐不由的愕然。

  陈嬷嬷低声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给老夫人冲喜,这是做小辈的孝道。要是别的什么缘故,咱们家也好推脱,您说这事……咱们家连个磕都不好打。如此也好,就算是嫁妆有个什么不妥当的地方,他们家想来也不会太过苛责。”

  林雨桐点点头,“这也是实在没办法的办法了。”

  “谁说不是呢?”陈嬷嬷跟着叹了一声才道:“那天三喜临门,夫人说了,一定不叫姑娘失了颜面。”

  林雨桐就明白云氏的意思,这不好跟世子夫人的嫁妆比个高下,难道还不能跟齐朵儿比个高低了?

  她谢了陈嬷嬷的好意,将手炉塞给她取暖。心里却想起林雨枝的话,还真是要三喜临门。有些事明明已经改变了,但在这一点上还是按照原来的轨迹,就是不知道这婚礼还会不会出什么差错,看来这一日不进洞房,这心都不能彻底的放下。小心总是没大错的。

  家里上上下下的都忙碌了起来。不管有多冷,该干的一点都不敢耽搁。林雨桐也得抓紧做给夫家长辈的见面礼。

  “这除了长辈的见面礼,按规矩还得给姑爷准备一套四季的衣裳鞋袜。”桂芳摆弄了云氏叫人送来的布匹,“姑娘,你是给……”

首节上一节482/1932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