敛财人生 第359节

  “是铁统领。”李方低声道,“倒是在粮库那里抓到一个人,此人非说是跟四爷是故旧,所以……”

  “故旧?”林雨桐楞了一下,实在想不起来,就道:“先把人带来,我瞧瞧。”

  结果,一刻钟以后,被带上来的是那个被赵王称作‘长青’的人。

  林雨桐先是一愣就恍然,这人还真是够机灵。

  “因为身上有没解开的DU,所以,没跟着赵王走?”林雨桐坐在台阶上,抬着头问道。

  方长青理了理宽大的袖子,才道:“托您的洪福,如今只能成为您的俘虏了。”样子十分憋屈。

  林雨桐就不厚道的笑了,“你知道我听到了你们谈论粮仓的事,所以,就猜出这接管粮仓的人就必定跟我有关,为了戒毒,专门跑到粮仓守株待兔。你的胆子不小啊,不怕被人不问情由直接给砍了。”

  方长青幽怨的看了一眼林雨桐,“托四爷的福。四爷驭下有方,我只报了四爷的名号,就没人敢无礼。”

  林雨桐点点头,才道:“不过,能一眼看出那些人是步兵统领衙门的,而不是离京城最近的西山大营,也算是有眼力见。”她笑着,似是而非的夸了一句。

  方长青憋气,自己这样的,什么时候轮到一个女人给自己下评语了。他随意的拱拱手,敷衍的态度很好的表达了内心的不满。然后运了半天的气才道:“姑娘,还请高抬贵手。看你们如今兵强马壮,想必军械库的东西,你们已经取了,那么,在下身上这DU……”

  “什么姑娘,叫夫人。”李方呵斥了一句。然后扭头对林雨桐道:“夫人,这人曾是京城有名的才子,方长青。”

  林雨桐上下打量了方长青一眼,“才子嘛,跟我想的差不多。为什么不好好的考科举,却做了赵王的幕僚?”

  方长青眼神奇怪的看向林雨桐,“你嫁人了?”

  这话多新鲜呐!

  林雨桐摸了摸自己已经挽起的头发,自己也没装成未出嫁的姑娘吧。

  这个动作,好似在提醒方长青的眼神不好一般。

  方长青的脸色一下子就不好了起来。刚才,他还在猜测,那个女飞贼闹不好是那位四爷的妹子,没想到,却是情妹妹。

  心里没来由的不是滋味,垂着眼睑没有说话。

  林雨桐见他没回答为什么做幕僚这个问题,以为这是人家的隐私,拒绝在情理之中。她笑道:“那晚第一次给你吃的确实是毒药 ,第二次吃的,却是解药。你没事了……”

  方长青愕然的看向林雨桐,指着她面色都青紫了。他知道不知道大家都去了金陵。连自家的家里人都去了,自己一个人留在这里,对赵王的说辞,是说留下来查看形势。实际上,确实是因为这个女人……如今,自己没中毒,她也……虽然,她嫁人不嫁人跟自己没什么关系,但是他自己觉得这也是自己如今愤怒加失望的一个原因。

  林雨桐还没说话,就见李方又带着苗忠义过来了。

  如今能用的人少,苗忠义倒也可以一用。

  “你带人,配合李统领,将各家的存粮往粮仓运。要记清楚账本,从哪家借了多少粮食,新旧程度都要标注清楚。回头,四爷要给人家打借条的。”林雨桐叮嘱苗忠义。

  苗忠义愣愣的,仿佛不能理解林雨桐的话。这京城是四爷的了,这京城里的一切不都该是四爷说了算吗?怎么还记下,还打借条。这是干嘛。

  连方长青都用看傻子一样的眼神看林雨桐。正想说一句,好有君子风度的强盗哦。

  进了别人家的门,封了别人家的库,这会子假惺惺的说什么借。谁信?

  马蹄声传来,众人不由的向巷子口看去。

  见到来人,林雨桐眼睛不由一亮。

  方长青看见林雨桐的神情,就知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四爷了。身材高大魁梧,英姿勃发,脸上看着极为年轻,但神色却相当的稳重。他脸上一片沉凝,无端就叫人敬畏三分。直到看到那女飞贼,他的神色才和缓了起来。就见他跃下马,动作行云流水。走起路来,也是龙行虎步。他一直觉得在诸位皇子中,赵王是最有威仪的一位,今日跟这个少年比起来,赵王逊色多了。但是赵王今年三十有五,这位到底多大?据说只有十六岁。赵王的长子今年都二十了。比赵王的儿子年纪还小。这怎么不叫人惊诧。

  四爷过来,看了一下眼下这场景,就问林雨桐,“怎么了?”

  “叫人将各家借的粮食数目都记一下。”林雨桐说的云淡风轻。

  四爷一听,就明白了林雨桐的打算,他看了一眼李方,“就照夫人说的办吧。记着,秋毫无犯!凡是违抗命令者,斩!”

  李方这才带着苗忠义去调派人手去了。

  四爷又看了一眼方长青,眼睛微微的眯了眯,就转脸对林雨桐道:“叫人给你把账本送回去就行了,不用事事都盯着。”

  林雨桐先是点了一下头,就指了指方长青对四爷道:“这位就是我跟爷提起过的,赵王的幕僚方长青。”

  方长青对着四爷作揖,“闻名不如见面。还真是盛名之下无虚士。”

  这是在夸四爷,何尝不是在夸他自己。

  四爷对方长青点点头,“方先生不忙吧?”

  方长青愣了愣,不知道这是个什么说话的方式。就道:“家人朋友具南下金陵,在下孤家寡人,自是没什么事的?”

  “那就请先生帮个忙。”四爷指了指这一片,“帮着我们做个监察,若是有损毁宅院,恶意破坏,侵吞私藏,隐瞒不报这些行为,都请先生记下。回头自会有军法处置。”

  方长青一时给噎住了,原本以为这是个乱世枭雄,如今看着,倒是所图甚大啊。

  四爷说完,根本就没给他反对的时间,直接拉着林雨桐走人。

  林雨桐边走边低声跟四爷道:“人家是个幕僚的材料,你非叫人家做什么监察。这不是大材小用吗?”

  “你还是干点更具体的活吧。”四爷无奈的道:“这种琢磨人的事,你根本不擅长。这事你别管,爷心里有数。”

  林雨桐就瞪眼看四爷,“什么意思?我觉得我挺长进的。不就是担心这人身在曹营心在汉吗?”

  “就算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爷也一样能用他。不仅会用他,还会大用他。”四爷就扭头看林雨桐,“这里面的缘由你可知道?”

  林雨桐一时哑然。

  四爷就笑,“所以说,你干点具体的活挺好的。粮食大概的数目统计出来,你就该算算各地赈灾的钱粮了。这才是重中之重。这种琢磨怎么用人的小事,你就别费脑子了。”关键是你就没长那根弦。

第478章 寒门贵子(32)一更

  圣驾已撤,但是京城并没有乱。不仅没有乱,每个城区,还设了八个粮食直供点。全都是平价粮食,已经开始出售了。

  若是家里有富裕的劳力,不管男女,都可以出来一人,领一天的差事,就领一斤的粮食。

  有了这一斤粮食,一家几口人就算是天天喝粥,但至少饿不死了。若是没有子女的老人或是没有父母的孤儿,每天也可以免费领粮食半斤。

  这些都得按照名册,一点都不马虎的执行。若是下面有胆敢弄虚作假,中饱私囊的。就得小心满大街没条胡同里胳膊上绑着红丝带的监察组的人了。

  作为监察组的人,若是发现一例这样的事,查证属实,就奖励白银二两。

  所以,对于他们来说,包庇简直就是犯蠢。有二两银子,换成平价粮食,够一家人吃三两个月的了。而且,这些人可都是买不起粮食的人家抽调出来的劳力。本身就是以往受过不公正待遇的。对这些行为从心里就怨恨的。四爷又安排了交叉任职,家在城北的,就去城南当值。完全不必害怕打击报复或者是人情羁绊。而对于敢以身犯险不按章程办的,就直接罚没家产,赶出京城。

  一方面,查的严。另一方面,罚的重。

  于是,整个京城,倒要祥和平稳了起来。连个争执的都没有。

  方长青坐镇监察组,竟然有些无所事事。

  在街上走了走,竟然发现,京城里又开始热闹起来了。

  有些铺子,已经开门做生意了。

  “这个放牛娃,本事还不小。”方长青心里酸溜溜的。不过,心里又道,“到底是达官贵人走了,这京城空了一半。空了一半的京城,还能是京城吗?”

  四爷此刻,拿着林雨桐算出来的数据,“看来,在开春以前,还是得再把这京城塞满啊。”

  林雨桐就道:“走了达官贵人,还会有新的达官贵人。这是必然的事。可这京城如今想要繁华,第一是商品,各种满足人需求的商品,第二就是人,得有足够的人……”

  四爷低声一笑,“一步一步来吧。没饿死人就是万幸了。有这些粮食,京城无忧。但最要紧的,反倒是明年开春的春耕。”

  “水退了,必须鼓励他们返乡。”林雨桐道,“农田不能荒废了。”

  “各地起事的所谓义军不消停,就算给再多的东西,谁又敢回。”四爷皱眉,“不过,农具,耕牛,种子,钱粮,都是要提前准备的。”

  林雨桐点头,“我们如今有的,也仅仅是安抚住京城。要赈济两省,谈何容易。”

  两人也就慢慢的沉默了起来。

  四爷以前坚信一句话,那就是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

  可如今才发现,那样的认识,其实也是肤浅的。百姓家还知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呢,更何况要当的是如今这样的一个破家。什么最难?手里没银子,国库空虚难?不是,是你拿着银子,买不来东西才最难。

  “学经济的时候,都说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才有的东西。”四爷摇摇头,“可叫爷说,这经济危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如今这社会,就是农业经济的社会,农作物生长,是有周期的。所以,农业社会最大的特点就是周期性。这个周期一旦被打破,经济危机就来了,甚至演变成了社会危机。”

  林雨桐已经知道四爷要说什么了。农业社会的经济危机之所以产生,无非就是自然灾害,比如,风火雷电旱涝。或者是战乱和土地兼并。土地里长不出作物,就没有了产品。于是经济危机就来了。

  所以,从古至今,帝王都注重农耕,就是这个道理了。这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了。

  要度过危机,那么平息战乱,恢复生产,鼓励人口繁衍。这就是在提升经济了。

  两人还要再说下来,外面就响起程峰的声音:“爷,夫人,老太爷来了。”

  殷老二?

  “快请。”四爷说着,就站起身。

  林雨桐跟在四爷身后,还没有迎出去,殷老二就掀帘子进来了。

  “爹!”

  “公爹!”

  两人行了礼,请殷老二上座。然后林雨桐亲自奉了茶上去。

  殷老二这会子是心塞啊,什么时候,见面开始一套一套的,光是行礼,就叫他很不习惯。

  这书房里,书籍都堆满了。还有拿一叠一叠的纸,写的都不知道是什么。

  自家儿子放牛的时候偷学,他知道。儿媳妇的祖父,是个老秀才,儿媳妇识字,这十里八村的都知道。所以,那时候自家娶了林家的姑娘,才说是赚了呢。

  可看着两人真的一副读书人的样子,他还是有些别扭。他就指望儿子能有点出息,娶一房好媳妇,挣上一百亩地。能当家做主了,然后生两个孙子,供孙子读书,将来做官,改换门庭。

  而如今看着,他就觉得儿子这官当得悬。

  他从来就不是一个所谓的好人,所以,以他不是好人的眼光看,自家儿子最近办的事,有点吓人。

  这几天他都睡不着了。

  “四郎啊,你别骗你爹。你到底想干什么?”殷老二看向四爷,神情明显有些惶恐。

  四爷抿了抿嘴角,“爹啊,您老安心享福,别的事,一时半会说不清楚……”

  这边话还没说完,就听见外面急匆匆的脚步声。四爷就扭头,朝外看去。

  林雨桐赶紧往出走,就见程峰已经进来,“爷,夫人,胡统领来了,有急事。”

  四爷看了一眼殷老二,见他神情坚定,好似没有一个答案就不肯走的样子,就吩咐道:“叫进来。”

  胡大进来的时候,四爷已经在主位上坐了。

  “老太爷安。”胡大行了礼,才欲言又止的看向四爷。

  四爷就道:“没事,说吧。怎么了?”

  胡大忙道,“爷,今儿北城按照您的吩咐,放了一批流民进来。但是下面发现了几个可疑的人。可等将人控制住了,这些人却口口声声要见四爷。说是一位白衣公子派来送信的。”

  殷三郎!

  四爷和林雨桐对视一眼,殷老二手都开始抖了。自家儿子好容易在京城立足了,要是被人知道跟反贼是兄弟,这可不什么都毁了。

  “人呢?”四爷问道。

  胡大忙跪下,“四爷,这些人似乎还有同伙,见进来的人被抓了,城外没进来的人乘机跑了,在下害怕他们落到城外驻扎的西山大营手里……”

  他这会子心里也惶恐,这位四爷想干什么,他不敢往深了想。如今,谁不知道自己是四爷的人。四爷倒了,他们这些人能得了什么好?

  “起来吧。”四爷摆摆手,“别动不动就跪下。出了事,想办法解决就是了。这样的突发状况,难免的。”

  胡大这才起身。

  四爷敲着桌面,“这样,那些人我也不见了,你直接出城,将人压到城外,交给何将军。就说这是混进来的奸细,请何将军处置。”

  胡大愣了一下,“爷,这要是说出点什么……”

首节上一节359/1932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