敛财人生 第247节

  这一年里,她都是养孩子了。还干什么了?不能写育儿日记。

  最后,她还是从一个母亲的角度,从地震当晚,生了三个孩子的事入手。历经劫难,才迎来了新生开始,然后缓缓的将视线落在了院子里那棵大枣树上。沉淀了十年的枣树,焕发了生机。春天冒出了芽,夏天开满了花,秋天结出了累累硕果。然后是树下躺在摇椅上的老人,院子嬉戏玩耍的孩子,还有站在树下,仰望枣树的母亲。

  出了考场,四爷问她,她就把自己写的文章背了一遍。

  四爷说好。用枣树暗喻国家变革,生机盎然,安定祥和。

  即便不是最好的,但也差不到哪里去。

  两人回家,老爷子想问,但到底是没开口。家里日子还是那么过。

  直到过了元旦,一月份的时候,才公布了接下来要体检和政审的人员名单。没有公布成绩。谁也不知道考了多少分。四爷的名字靠前点,林雨桐稍微往后一点。但不知道这是按照成绩排名的,还是其他。

  但能走到下一个环节,成绩肯定已经过关了。

  接下来就是体检。一人拿一张单子。林雨桐的身体肯定是没有大毛病的,但是叫人尴尬的是,外科检查要脱光的。

  出来后四爷就黑脸问道:“里面有男医生没有?”

  林雨桐摇摇头,那叫耍流氓,就算叫男医生去,也没人敢去。

  见四爷的脸色好了。林雨桐后知后觉的问道:“你们那边是女医生?”

  四爷若无其事的点点头,然后才道:“没事,都不看细看。”

  还要怎么细看?也不怕长针眼。

  其实一进去就十几个人一起,大概的瞄一眼就行了。可即便是这样,也叫这些大男人尴尬坏了。

  最后是政审的表格。

  这两人的知青档案都是有定论的,就是工人阶级出身。

  这时候的说法是不唯成分论。就是说不能只看成分。

  但同样,也不能不看成分。

  之后,才是填写志愿。都填了b大。但是专业,这个时候,没有什么报考指南。怎么一个录取办法,也都不知道。成绩的好坏,分数线,两眼一抹瞎。

  于是,四爷给他填了物理,给林雨桐填了一个生物。

  这时候的医学院还没有并入b大。想要在一个学校,就只能放弃。

  然后在最后,又填了愿意调配专业。

  对四爷来说,这里面所有的专业,他都有兴趣。真的是无所谓学的是什么。

  好似以后的工作在他看来,跟专业应该是不搭嘎的。

  林雨桐默认了。要是理科能调配到文科,她宁愿去学中文。

  中文在这个年代,可是十分火的专业。关键是轻松。

  直到腊月二十八,才收到两封电报。四爷被经济系录取了,而林雨桐被数学系录取了。

  这调配的,叫人完全摸不着头脑。

  但林雨桐其实是松了一口气的,学过高数的人,再学一遍,其实没那么难了。

  轻松了,多好。

  反正不管怎样,用四爷的话说,做好了,就能给孩子一个相对好点的家庭环境。一个家庭过的好不好,不光是看物质是不是富足,还得看社会地位等等。

  这是一件大喜事。不光是印长天高兴,就是林家也很高兴。

  只林二姐有点酸,以前觉得自己找了个工农兵大学生挺好的。现在倒是有些不是滋味。

  而林雨桐却接到了两封电报,一封是白晓梅的,希望自己能去接她。一个是李队长的,说是李国芳带着孩子要来京城。

  按着时间算,应该和白晓梅是一趟车的。

  李国芳要来,还带着孩子。电报却打到了自己这里。那么,葛红兵呢?

  林雨桐叹了一口气,但愿她真的没有后悔过。

  大年初五,林雨桐和四爷接到了三个人。

  没来得及说话,就先把人领到自家买的那个院子里。

  “怎么了?”林雨桐见这几人都笑的勉强,就问道。

  她看向李国芳,等着她说。

  李国芳将孩子放在床上,才勉强的笑道:“红兵她考上农业大学了。前两天收到通知书,就回京城了。”

  “然后呢?”林雨桐问道。

  “他走了,俺才发现他留下的钱和粮票。”李国芳低声道,“俺知道,他不会回来了。”

  林雨桐看着李国芳,“那你想怎样?找到他?”

  “想不要俺和孩子!休想。”李国芳的脸上有了执着,“俺要找他们领导,开除了他。叫他跟俺回去。”

  “然后呢?”林雨桐看着李国芳,“他还能跟着你好好过日子吗?”

  李国芳就不说话了。以前壮实的姑娘,如今憔悴的已经脱形了。

  林雨桐看着床上的孩子才半岁多点,真不知道这一路上是怎么过来的。

  “你先歇着。这事慢慢的说。”林雨桐转身,看着搂着孩子神游天外的白晓梅。

  白晓梅因为孩子,根本就没有报考。但是程浩却考上了,考上了师范大学。可程浩一走,白晓梅带着孩子怎么办?留在连队不行,到了京城,娘家婆家都没有容身的地方。程浩还能去学校宿舍,但是白晓梅怎么办?程根生怎么办?

  “他在哪?我和孩子就得在哪?家不能散!”白晓梅在这事上,十分坚决,不容置疑。

  程浩在外间接话道:“你和孩子先在连队,我这边想好办法了,再接你们回来还不行吗?如今连队还不到忙得时候,你给我一个月的时间,容我想想办法。”

  “一个月之后,会是两个月,之后会是三个月……没完没了……”白晓梅低头看着孩子,“我就是睡在外面的大马路上,也得在这里守着,哪里也不去。”

  程浩抹了一把眼泪,“那算了,就当探亲。这大学,我也不念了。”

  白晓梅不说话,就看着他。

  程浩瞪眼,“行了!别哭了。我在路上就想了。先来想想办法,要是真的没办法,就算了。我就知道,我这辈子跟大学,没什么关系。”

  都是说不清的家务事。

  林雨桐将三个人就先安置在这个小院里,两个女人带孩子睡里面。程浩睡在外面打地铺也行。

  第二天,等四爷和林雨桐收拾了点吃的给送过去的时候,白晓梅留了一封信,自己带着孩子回东北了。

  程浩摇头道:“我就是回家看看,能不能让家里人想个办法……可她这脾气,还真是一刻都不等。”说着,就将行李一拿。

  “你这是?”四爷问道。

  “回连队!”程浩露出几分无奈的笑,“这大学,还是等程根生长大了,再来上。他老子这辈子,没这福气了。”

  程浩放弃了上大学,陪在了白晓梅和孩子的身边。两年后,写信说,他们招工去了西北的兵工厂。再后来,程根生考上了京城的大学,又去国外读了博士。最后,他回到了父母的身边,在离家不远的大学里,当了老师。

第324章 那个年月(53)二更

  “师傅,俺现在知道你当年为啥那么劝俺了。”李国芳的声音似哭似笑,“俺应该跟春来哥一样,找个当地的对象,在县城里归置一个家。也能过的顺顺心心的。俺以前觉得俺不会后悔,但俺现在知道,俺后悔了。”

  “那你打算怎样?”林雨桐问道。

  “俺哥叫俺来,就是想叫俺亲自来看看。叫俺死心的。”李国芳看着林雨桐,面带哀求,“师傅,俺想去找葛红兵,亲自要他一句准话。是好还是歹,该有个交代的。”

  葛红兵的家,在一个金属加工厂的家属院。家里的条件,瞧着跟林家差不多。林雨桐和四爷带着李国芳过来的时候,葛红兵正坐在院子里的防震棚下看书。

  防震棚是用几根木棍支起来的塑料棚子。里面放着一个临时搭建的木板,上面一床简单的被褥,显然,葛红兵晚上是住在这里的。他裹着厚厚的棉袄,带着帽子,脚一跺一跺的。

  “国芳?”葛红兵站起身,很是愕然。然后看到林雨桐和四爷,面色尴尬了一瞬,“不是叫你在家里好好的待着吗?”

  李国芳四下的看了看,“你就住在这里?”

  葛红兵点点头,“孩子呢?我不是给你留钱了吗?”

  “为啥不辞而别?”李国芳不提孩子,只看着葛红兵道。

  葛红兵指着后面的防震棚,“带着你和孩子住在这里?等我去上学了,你和孩子就住这里吗?吃什么?喝什么?我但凡有一点办法……”

  “俺只问你,你为啥不辞而别?”李国芳固执的看着葛红兵,“是不是不打算再回去了。”

  “我不知道。”葛红兵看着李国芳的眼神十分的坦诚,“大学毕业,分配到哪里,我会去哪,都说不好。我以后,会按时给你和孩子寄钱的。”他抹了一把脸,眼圈却红了,“咱们家毛蛋,好吗?”

  李国芳看着葛红兵,眼泪就流了下来,“那就是动了不要俺跟毛蛋的心思呗。”

  葛红兵摇摇头:“我说过,我会管你们的。”

  李国芳嘲讽的笑笑,“俺懂了。”她伸手抹了一把眼泪,然后看了一眼屋里门帘后闪过的暗影,“咱俩当初,就没领结婚证。要不是俺找来,谁也不知道你在老家结过婚,是不是?但是,葛红兵,俺今儿还就告诉你。俺其他的没有,骨气还是有的。毛蛋从今以后,就是俺一个人的孩子,跟你没有一点关系。俺也不要你的钱。孩子俺能养。从今往后,咱俩各不相干。”

  说完,就转过身,“师傅,咱走。”

  林雨桐又朝屋里看了一眼,才应了一声。拉着四爷往回走。这葛红兵的家人还真是……连出来露面都不肯。

  葛红兵追上来一把拉住李国芳,“国芳,我不是那个意思。”

  李国芳一把掀开他,“俺是农村人,但俺不傻。”

  直到了小院,李国芳才哭了出来。印薇是过来帮李国芳看一会孩子的,这会见人回来了,就看向林雨桐,“咋样?”

  林雨桐摇摇头。

  “以后怎么打算?”林雨桐扭头问道。

  李国芳收了眼泪,“俺大哥想叫俺回去。但俺就这么回去,叫俺哥俺嫂在屯子里抬不起头来。”说着,就抬眼看林雨桐,“俺想跟师傅你这里租个地方住。就是在这院子里搭上个棚子,给俺和孩子住也行。俺给租钱。俺来的时候都看了,在火车站门口,哪怕卖点茶叶蛋,都能养活俺和孩子。俺去周围的村里收鸡蛋,然后回来煮了卖。一天也能弄一两块钱呢。就是在电影院门口卖瓜子,都不少挣钱呢。俺家毛蛋乖得很,俺背着孩子,不耽搁啥。”

  “俺嫂子说了,这女人离了男人也能活。”她带着几分固执。看着林雨桐。

  林雨桐还没说话,印薇就先哭了。她也在靠山屯待过,“当年,要不是吴支书李队长帮忙,我也不能在靠山屯落户,不能从靠山屯出去,成了被推荐的工农兵学员。”她看着四爷,“得帮帮她。就是要回东北,也不能现在就回去。孩子才这么一丁点大,路上有个万一……没法交代。只当是来咱家走亲戚的老家人,呆上一年半载的,总没关系。”

  四爷想了想,就对李国芳道:“我跟你师傅,马上就忙开了了。家里一个老人,三个孩子,全靠大姐一个人照看,肯定不行。你要是愿意,你就到我家帮忙,平时也就做做饭,给大姐帮把手。管吃管住,一个月先给你三十。你看行不行。京城里,没有户口,国家暂时又不允许个人卖东西。你这挣钱的办法,暂时还不行。等以后,倒是说不准。”

  林雨桐一想,这样也成啊。自己正愁顾不过来呢,这不是现成的人手吗?而且这姑娘品行没的说。又算是知根知底的。

  就听四爷又道,“你在县城的工作,我给你打个招呼。到时候你想回去了,还能回去。你看行不行?”

  李国芳二话不说就应下了,“行!看孩子做饭,俺都行。师傅你只管放心。”

  四合院,跟厨房对门的是个杂物间。其实里面也没什么东西。

  “这才是城里人住的地方。多暖和。”李国芳对这里很满意。

  屋子是带着暖气的。收拾了一下,支了一个木板床,一套被褥。桌椅板凳虽然都是旧的,但家里能凑出她用的来。

  林雨桐将自家孩子的旧衣服被褥收拾了一包,给送过去。又拿了两袋奶粉,两袋麦乳精,“要是奶水不够,记得给孩子搭着吃。等再大一点,断奶了,就给孩子订上牛奶。别跟我见外。”

  不说当初的交情,就是想着人家以后给自己看孩子这一点,都得对她好点。钱财东西都是小事。

  自己对人家的孩子好点,她给自己看孩子,才能更尽心。

  人心不一定就能换回人心,但先不拿真心对人家,人家凭什么真心对你。

  李国芳吸吸鼻子,“俺知道了,师傅。俺就是要叫他们知道,俺离了他,也能过的好。”

  林雨桐笑了,“有志气。你一定行。等政策好了,孩子也大点了,你说的挣钱的门道,真的行。”

  李国芳就笑了,“那俺就等着。”

  家里的人没觉得这么安排有什么不好。老爷子受过苦,印昆在农村呆了很多年。郭永红跟李国芳还是老乡。

首节上一节247/1932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