敛财人生 第1242节

  今儿自家人被打了没人管,明儿就有人敢欺负上门。比如说轮流给地浇水,你好欺负那你就得往后排,很多时候就错过了农时。比如自留地两边的邻居,就敢把中间的界梁子扒拉了,把中间的界限往你地里推。今儿三尺明儿两尺的,要不了一年,你就能少一垄子地。地少了收成就少了。这都是利益。

  把家族看的重,除了有从古传到今的宗族理念在作祟之外,还有这种抱团不被欺负的思想在内。

  因此,在这里一听,自家大伯被打了。清安蹭一下就冲出去了,清远紧跟着就跑。

  某种程度上,这不是打了金满城,这是打了金家的脸。

  俩弟弟都跑了,清平和清宁能看着吗?跟着就跑!

  清宁给她二伯和三叔打电话:“……只说是我大伯被人打了……不知道呢……”

  然后正跑到一半,看见自家五叔骑摩托车骑的飞快,清远就喊:“五叔,干嘛去!”

  金老五没停:“打狗R的老雷去。”

  边上的人才说:“老雷把你大伯打了,你五叔听说了,找老雷去了。”

  然后四个人又追,只有清安知道老雷家是哪家。

  还没到门口呢,就听到自家五叔的叫骂声,然后还有一阵噼里啪啦的声音。这也彪悍的很,该是直接把人家家给砸了。

  清平见他五叔出来:“您把人家家里都砸了?”

  金老五低声道:“就砸玻璃了。”

  又不是深仇大恨的,不能那么干事。

  然后一行人直接去老大家,问问咋回事?事实上,真还都不知道是发生什么了。

  到了地方,里里外外的围了好几层人。

  见金家来人了,才三三两两的散了。眼神很奇怪!

  李仙儿见了老五,‘哇’的一声就哭开了,“……老雷家……欺负人啊……”

  断断续续的,清宁才算是听明白了。结婚的时候要的那辆摩托车,是赊来的。

  说好了到了秋收之后给钱的,但这老雷的品行不是特别好,喝了点酒,喝多了,跑这边撒酒疯了。说话声音特别大,说一些类似于我赊账给你,你家才能娶上儿媳妇。我是对你家有大恩的这一类的话。

  然后金满城怎么可能认这是恩情。

  我赊账了,但是半年时间内,我得多掏一千五百块钱。这算是啥大恩。正常的做生意而已。你要是少了那一千五百块钱,再来跟我说人情不人情的话。

  这么三呛呛两呛呛的,呛呛起来了。

  老雷长的五大三粗,又是个醉汉,金满城哪里是对手?在自己家里,当着老婆和儿子的面,被人给揍了。

  清平就说李仙儿:“都不够丢人的,在自己家里,能被外人给打了?家里五口人,还弄不了一个醉汉?”

  清丰过了年都十八了,花花也一样。李仙儿不是泼辣吗?早干嘛去了。

  清收也不是小孩子了,都十三四岁的半大小伙子了。

  双拳还难敌四手呢?更何况人家只一双拳头,你家却十只手。

  这要是谁敢上门打自家老爸,直接一拍砖拍上去了。跑到自家行凶,还不行人自卫了?就是打出个好歹了,那也比现在这德行瞧着好看。

  老五就瞪眼看蹲在门边的清丰:“你爸挨打你在什么地方?”

  清丰动动嘴角没说话,事实是除了金老大在外面,其他几个都嫌弃丢人,毕竟赊账的事嘛,叫人家债主打到家里,挺丢人的。然后他们一直缩在房间里压根就没出去。

  这德行看的老五火起,抬起脚就踹清丰:“……都不够先人丢人去……两个大小伙子在家,能叫人把你爸打了……都是死人啊……”

  老二和老三连带的清辉英子都回来了。

  知道老五把场子找回来了,面色稍微缓和了一点。

  老三就说:“既然打了,这么着……躺着……直接去医院……想要摩托车的钱?没门了!拿医药费抵了!”

  清远目瞪口呆,还能这么操作。

  如果老雷是一喝酒就闹事的轻狂人,那自家这三叔整个就是一无赖。

  而且人家说的特别有道理:“赖上这一回,以后看谁敢没事伸指头。但凡碰你一下,直接躺地上……赖上再说……”

  事实上,这个计划还没实施呢。老雷那边的家人也打过来了。

  有雷家的人,也有秦家的人。因为隔了两代之前,雷家的儿子招赘到了秦家。这秦家后辈从血缘上来说,跟雷家是出于一脉的。

  好家伙,人家那边男男女女的,来的人着实不少。

  相互的揭短谩骂,男人拳脚相加。清远必然是要加入战团的。这种斗殴,一般都不拿家伙,都是拳脚相加。清宁怕弟弟吃亏,常不常的得搭把手。

  清平拿着个大扫帚,这玩意不会把人打成重伤,顶多就是划破点皮肉。拿着那东西挥舞的跟个大将军似的。

  马小婷也赶来了,加入了骂战团。

  骂的最凶的那个,清宁多看了两眼。清平凑过来说:“那是那个跟小姨好的那个凤兰的嫂子……”

  哦!

  清宁有几分了然。凤兰跟自家老妈的关系不错,也因着跟自家老妈的关系,如今都升为县医院的副院长了。隔一段时间就会给老妈打个电话。老乡自家老妈说过,这个凤兰的哥哥,跟自家大伯的关系不错。前几天,她还上凤兰家拜年,在村里的时候也上了秦家的门。

  可这么好的朋友,真出事了,帮的还是自家的人。

  况且凤兰家是姓秦的,跟雷家都算是到第三代了。平时也瞧不出关系有多好,甚至还为了老宅子有过嫌隙,两家打的头破血流的。

  可到了这会子了,好家伙,这秦家几乎成了主力军了。

  老三就说:“这他妈的交的都是啥朋友?”

  是!老大跟秦家老大是朋友,从小的发小。凤兰呢,靠着谁才有如今的?

  不看僧面看佛面啊!

  你就是装着不知道,避一避人心里还能好受些。

  结果呢?凤兰她嫂子还叫骂呢:“……家里有大干部了不起啊……家里有大干部就能欺负人砸人家的家啊……”

  这话很难听了。

  清宁就直接给自家妈打去电话,在电话上三言两语的把事情说了。

  林雨桐就说:“那就直接报警,该怎么处理怎么处理。”

  清宁了然,直接喊了一声:“三叔,别打了,我妈说报警处理吧。”

  这一声,双方都静下来了。

  都在想这话是啥意思。

  秦家这边有机灵的就赶紧给凤兰打电话,把事情说了。凤兰骂了一声:“都把人给我叫回来!”自己那嫂子直接蠢死算了!

  这边了一句,就赶紧挂了电话给桐打过去,但是电话是秘书接的,只说:“林部长在开会,不方便接听电话。”

  这可是从来都没有过的事。

  虽然跟桐离的远了,也不常见面。但不管多忙,只要自己打去的电话,她都会接听的。哪怕是说一句:现在顾不上跟你说话,要不是急事,半个小时我一定抽空给你回过去。

  从来不曾敷衍过。

  也正是因为自己有这么一条人脉在,不管是县里还是市里的领导京城,都院子带上自己和自家男人。为什么?因为靠着私交不用走什么程序就能见到桐。半点批款批项目的事,到她手里,她也总是能尽力的帮着做好。

  从来没有把自己的脸面扔到地上过。

  也因为如此,她是步步高升。自家男人原先在药房工作,后来直接去了卫生局,如今是副局了。

  自家哥哥家的闺女小子,都是想办法叫学医之后安排到医院工作了。

  嫂子这人就有点膨胀了。好像在老秦家能说起话了。

  却从来没想过这饮水要思源啊。

  咱家的日子是靠着谁才有今天的。

  如今那边一旦报警,那就是要公事公办了。

  公事公办的意思,就是不必要说什么私交。

  不说私交,那就是绝交。

  从此以后,桥归桥路归路去。

  人家不讲这交情可以,但咱要是不讲这交情,前途又在哪呢?到了这个位置上,想进一步犹如登天。

  她又打电话给自家哥哥:“……雷家的事关咱家啥事?我嫂子掺和啥?为了别人家的事得罪人,咋想的?”

  他哥哥没去,就瓮声瓮气的道:“我这不是没去吗?叫你嫂子去瞧瞧……不去不好看,毕竟是一家人……”

  我嫂子要只是去瞧瞧的,桐会不接电话?

  凤兰的大哥不敢耽搁,过去的时候派出所已经出警了。

  他赶紧过去:“误会!都是误会。”拉着金满城的手,“咱兄弟是啥关系,是不是?不至于闹成这样……”

  金满城这回倒是争气了,只闭着眼睛躺在地上,却坚决的把手从对方的手里抽回来了。

  老三跟民警介绍情况呢,为什么惹起的纷争,对方是怎么喝醉了打上门的,我弟弟护胸心切,去人家家里砸了玻璃,多少钱我们赔。

  玻璃全赔了,一两百块钱的事。

  但你一醉汉耍酒疯,把人打伤了又怎么算?

  还有你们雷家秦家聚集几十个人打到金家来,又怎么算?

  债务纠纷就该按照当时的合同来。那是另一码事对不对?

  老雷这会子酒醒了,一看这情况,麻溜的认错,“是我酒后没德行。我陪医药费,为了表示诚意,将来这摩托车我收四千五。”

  老三数了三百给老雷,这是赔偿的玻璃钱。

  老雷说什么都不要,老三黑着脸,“当着警察同志的面,咱一码归一码。”

  然后老雷叫媳妇又拿了七百来,加上手上的三百一共一千又递回去,这是赔偿的医药费。

  雷家和金家的事,就这么两情了。

  老雷还跟老二鞠躬:“二哥啊,对不住,真喝多了。”又跟老三说,“怪啊,别记恨啊,回头哥哥找你喝酒去。”

  然后雷家这三两个的,马上就跑了。

  得了!留下秦家,彻底给装到口袋里去了。

  边上的人就笑,说秦家,“盐里没你,醋里没你,非得搅和进来干啥来了。”

  总的说吧,秦家是有些膨胀的。

  早前这凤兰她哥,也是在外面工作的。后来不是下岗了吗?这才回了镇上的。那时候凤兰的嫂子大概觉得很丢人吧,倒是和气的很。这两年家里境况好了点了,妹子妹夫都是当官的,声气都不一样了。整天穿的花枝招展的东家一逛西家一窜,凤兰给的不穿的衣服,送这个送那个的,倒是巴结的人不少。

  其实背后讲究她的人也不在少数,就是面上巴结的,背后说怪话的也不少。

  何况这回真是办了一件蠢事。

  雷家机灵的把事圆回来了,人家麻溜的走了。然后你们秦家怎么说?

  男人打架那是群架,但跳脚的骂的最难听牵扯的最广的就是凤兰的嫂子了。

  有那好讲公道话的,就叫了凤兰的哥哥过去,低声把事说了:“……老四跟桐那人不错,咱村里镇上不管有啥事,都伸把手。谁家的红白喜事,人家不是礼数上都尽到了?你说人家仗势欺人,咱得凭良心。”

  更有那村里老人过寿的,只要家里有电话,准会打电话回来祝寿。

  至于说像是凤兰那样,家里的侄子侄女,哥哥姐姐家的孩子,有一个安排一个的,大家羡慕归羡慕,说起来也都竖起大拇指。

  但也有人说了:咱这没门路的人家出来的孩子,就活该子承父业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

首节上一节1242/1932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