敛财人生 第1145节

  清宁‘嗤’的一笑,同桌用胳膊肘轻轻的怼了清宁一下,“小竹马跑了?”

  私底下不好人打趣班上最小的一对,跟连体婴似的粘着,看着逗人的不行。

  这会子突然冒出来一个‘第三者’,好些人都偷着瞧清宁呢。

  清宁指了指外面:“啥小竹马?人家两人也是青梅竹马呢。”

  高洁在教室门口气的直运气,又扭头看里面坐着的清宁,只觉得脸都丢尽了。我爸爸的面子要是好使,我干嘛来求你。

  林雨桐回家的时候,清远朝楼台上指了指,她不知道啥意思,去露台上一瞧,清宁和严格在露台上写作业,但气氛吧,明显不对。

  她扭脸低声问清远:“怎么了?”

  清远摇摇头,肩膀耸了一下,两手一摊,表示我也不知道。

  不知道就不知道吧,随他们去。

  回了客厅,见清远守着电视不动,才问他:“作业写完了?”

  清远拿着遥控器换台:“嗯!完了。”说着还道,“明儿早上我们九点才上课,早上别叫我。”

  “咋这么晚呢?”学校有啥事,我咋不知道呢?

  清远看他妈:“不是大学开学,叫我们学校的老师帮忙干啥吗?妈你不知道?”

  还真忘了。

  大学开学是九月十二到十四,算是晚的。

  林雨桐一拍脑袋,还真把这事给忘了。

  好些学生拿着通知书,看着上面的地址,差点都哭了。这到底是啥学校啊。一个小县城里,怎么设立了分校了。好些孩子都不愿意上的。要不是给的文凭不会掺假,真的,不去的!

  有好些都是大城市的孩子,因为调配等各种原因被农业大学录取了,心里就有落差的。可结果呢?还去什么分校!

  对未来四年的大学生活,没有了半分憧憬。

  可真等买票的时候才发现,好像也不是特别偏僻。

  为啥呢?

  因为不管是走铁路还是公路,甚至是做飞机,都是可以的。汽车站、火车站、机场都有校车接送。

  等一进入开发区的范围,都不由的挤到开着的车窗口朝外看。

  我的天啊!

  小桥流水、船只来往、人流如织、两边高楼林立,各色的招牌颇有现代都市的气息。

  来接学生的,有大学的老师,有从各单位抽调出来的人员,临时充当讲解员路上看到的建筑和景色。

  等车拐弯,上了通往大学的大桥,车上顿时欢呼起来。

  这是最早到的一拨学生,到的时候还不到八点,正是湖上雾气蒸霭的时候。小岛隐在缭绕的雾气之间,朦胧的如同海市蜃楼,太阳光透过云层,似乎所有的景致都披上了七彩的霞光。

  整个车上的学生,顿时欢呼了起来。

  有的还一个劲的喊着:“停车!停车!”

  车缓缓的停下来,学生们一个个的跑下车,对着湖面就是一阵狂喊,不知道谁喊了一声:“我的大学,我来了!”然后飞奔着朝学校大门而去。

  紧跟着,就是一群,争先恐后的奔着校门而去。

  林雨桐陪着老师在船上,此时才笑道:“现在您放心了吧。都挺喜欢这里的。”

  “爱校,也是一种动力。”秦国看着扑向学校的学生,眼里就带着笑。

  因为大学生的到来,整个开发区,仿佛注入了一股子活力。

  而与此同时,县里开始积极的准备撤县升市的工作。

  这是有很多硬性指标的。比如:总人口50万以上的县,县人民政府驻地所在镇的非农业人口一般在12万以上、年国民生产总值4亿元以上……达到这些标准了,就可以申请设市撤县。

  四爷被抽到到筹备小组,担任副组长,负责日常事务。

  这不光得筹备,还得往上走,去京城活动活动。这得国务院批的。

  如今全县的非农业人口靠着开发区的拆迁,算是基本达到要求了。国民生产总值,也是开发区带动的。今年的势头,只怕一个开发区的生产总值,得是全县的两倍有余。

  不过除了这些以外,还有很多比如市政建设的很多方面,都要跟得上。如今筹备,只要一两年下来,能审批下来就算不错了。

  四爷看着并不着急,不疾不徐的,回来也不见加班,差不多都是陪着俩孩子学习呢。

  今年的雨特别多,从九月下旬到十月份,淅淅沥沥的下的就没停过。

  又是一个灾年。

  黄河滩种棉花的,正是棉花开的时节,这样的天气,收回来的棉花都是湿漉漉的,晒不开就发霉。还有苹果,这玩意别觉得没损失。一样的!成熟了,结果冷水一浇,都裂开了。只要裂开一点,这都不算是正品的水果。不耐运,不能储藏,只能算是次果往果汁厂送的这类货。价位就不在一个档次上。

  老二来家里专门跟四爷说了一次果园的事,又算了一笔账,今年大部分人,其实是入不敷出的。地里的投资大,但最后这回报却真是打了折扣了。

  又说老大家的:“承包了三十亩种棉花,赔了。”

  事实上两个孩子一直在他们家吃饭,两口子守在地头,可是有啥用呢。减产就不说了,棉花也上不了等级。

  今年九月一号当天,一大早俩孩子就背着书包在饭店门口站着呢。

  英子问咋了,俩娃才说没学费,报不了名。是英子给的钱,好歹叫孩子去上学了。

  老二还趁机跟清宁和清远说:“好好学吧,千万别当农民。靠天吃饭的,辛苦一年,老天说收就收了……”

  所以还是得搞副业嘛。

  清宁就去厨房给她妈说:“好歹我姨妈的饭馆天天都有进账的。”

  人说家财万贯不如日进一文,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做餐饮,用的是自家的店铺,那肯定是不会赔的。

  林雨桐就叹气说:“总还是得有人种地的。”

  说着话,张嫂那边把菜就切好了,林雨桐这边开火就炒上了,跟清宁说:“跟你三伯打电话,叫过来吃饭,就说你二伯也在。”

  老三来的很快,不到十分钟的时间就来了。

  来的时候扛了一箱子猕猴桃,本地不常见这玩意,是从外县弄来的。

  “徐强那小子有心。”老三一边擦手一边道,“那小子也能吃苦。周末跟着司机跑短途,回来就捎带点货。这玩意就是他弄回来了。”又叫清宁,“听你徐叔说里面有软的,你挑出来扔了……”

  清宁一脑门的问号:“好容易放软了为啥要扔了?”

  嗯?

  老三也卡壳了,“好容易放软了?不是吃硬的吗?”

  谁说的?!

  清远嘿嘿笑:“我徐叔把软的都扔了?”

  “嗯呢!”老三也跟着笑,“说是软了的都是坏的。还专门嘱咐我,说没来的及挑,别嫌弃。又说这玩意的味道实在是不好,能吃就吃不能吃就扔了。吓的我都不敢叫清涓尝。想着你们俩大点了,说不得能受了这味道……”

  真是会糟践东西。

  可惜了的!

  这真是能闹笑话啊。

  老三坐餐桌上去了,三两盘子凉菜,几瓶啤酒,还都是饮料厂自己产的,味道也还行。

  老二就问老三的生意:“不受影响?”

  “主要是批发,外省走货呢。影响不大。”老三抿着酒,“如今这生意也好做,价钱上,能稍微低一些,人工成本比南方要低。”

  老二对生意这事不是很懂,倒问了老三的私事:“找个正经女人,好好的过日子……”

  要说老三身边没女人,这个说不好。

  何小婉说有,老三从来不辩解,那谁也不知道到底是有还是没有。

  都觉得老三应该有,离婚了,别管何小婉承认不承认,都离婚了。有有钱,还年轻,身边只带着个小闺女,真说起来,这条件就算是找个年轻的姑娘,也找的着。

  可一直也没听老三说过要结婚的事。从来都不见提。

  老二问了,老三才道:“算了吧!如今跟我的,有几个是图我这个人,而不是看上我的钱的。犯不上的!”

  话也是实话,钱叫别的女人花了,倒不如给孩子留着。

  可这年纪才哪到哪?

  林雨桐就说:“你俩这不清不楚的,将来我三嫂还是得怨你……”

  “不用等将来,现在都怨我呢。”老三也是一肚子的苦水。

  之前闹了好几次了,去店里闹,不出面都不行,问自己啥意思?这日子能过不能过?能过就过,不能过别耗着她。

  “我当是就说,有好的,你只管去。觉得孩子是拖累,你给我扔着。”老三苦笑,“我心里不是滋味,但总想着,好歹孩子是解脱了。”

  说的是清辉。

  她真走了那一步,清辉肯定是带不走的。扔给他,他反倒好接手了。

  问题是,你这边不结婚,那边何小婉心里还是觉得你俩没分开,还得跟着你耗着。

  成了个死结了。

  这个事就没法说了,跳过这个话题,四爷就提醒两人,“手里别攒钱,趁着钱还值钱,不管是投资也好,还是干别的也罢,不要放在银行了……”

  通货膨胀这个词老二老三听不懂,但是钱不值钱了,这个道理他们懂。

  反正是啥都涨价了。

  老三坐生意的,最敏锐,出厂价每次都涨,他怎么会没察觉。

  老二就叹:“本来日子就不好过,钱还偏偏就不值钱了。”

  农民觉得难,老三说:“那是没见那下岗的,日子比咱的日子也不轻松。”

  这才说了下岗没两天,老大两口子来了,这回两口子机灵了,说是找林雨桐来问问,看看在哪里能买到铺面?

  这可真是……

  林雨桐不能问人家有钱没,只能委婉的问:“打算花多少钱买?”按着你能出的起的价钱,给你寻找合适的铺子呗。

  李仙儿就笑:“我们买断工龄了,我跟你大哥两人,人家给了五千块。”

  买断工龄?!

  也就是这笔钱拿到之后,以后他们就跟单位没一毛钱的关系了。

  林雨桐微微皱眉,五千块钱?如今真不算多的。

  她跟两人说涨价的事,“一斤米都涨了好几毛了,更别说铺子。我二哥三哥家的铺子,那是最早期,开发区最早投入建设的项目。那时候周围这一片还都是农村。也是预售的,当时的商业街还是荒地。所以那时候便宜,五千块能买两铺子。可现在呢?开发区都完善了,也逐步成熟了。县政府都往过搬迁,成县中心了。这五千,就是偏僻的地方,现在是一间铺面也买不下了。”

  一间铺子都买不到?

  两口子的脸色就不好看,“涨的这么快?”

  林雨桐点头:“要么,你们就是考虑在商场买个摊位,不大,能摆上俩柜台。要么,就是在镇上,镇中心的位子买院子,前面当铺面,后面盖房子。”这么算,钱是够的。

  金满城就说:“实在不行,买房子也行。住到县城来,再找活干……”

  这也是个思路。

  “两居室……如今得一万多,五千不够一半,去银行贷款的话也行,就是一月得一两百的月供。”林雨桐就起身,“要不,咱们去看看?不在开发区的话,房子就便宜一些。像是一些旧家属院,三五千绝对能买到。”

首节上一节1145/1932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