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所言,莫非是大同府?”
查清小心询问。
梁渠前往大同府听经之事于河泊所内不算秘密。
西行……
朝廷准备对悬空寺动手!?
三人思绪百转,一时怀疑是否朝廷要行灭佛之事。
“大同府为中途经过,非我目的地,是更西的地方。”
“天山?”
“大雪山,蓝湖。”
三人瞪大眼。
天寒地冻,极西之地!
蓝湖几乎到了边疆,什么乱糟糟的都有,贼人汇聚起来的三不管地带比比皆是。
西到了极点!
遑论梁渠和北庭乃蛮的哈鲁汗比斗,回来传的沸沸扬扬,什么大黑天,托举雷电,真罡睁眼,据说便是大雪山的,邪性。
“去与不去?”梁渠再问一次。
一个封闭之地,必定排外。
此乃生存之理。
大雪山,环境不谈,口音便是一个重要问题。
大顺江淮起家,官话自为江淮雅言,梁渠此前的活动范围,全在帝都、平阳,全无阻碍,了不起去个黄州,可黄州为大顺腹地,官话普及,又有许家当地头蛇。
去了蓝湖,完全两眼一抹黑,半句听不懂,稍有不慎便会付出试错成本。
查清、范子玄是老人,跟他最久,七品都水郎时便鞍前马后,寇壮则是昔日武馆打擂,主打一个脾气倔,老实好用。
越乱的地方,一股子倔劲的糙汉越是好用,不容易上当受骗,更不容易偏离轨道。
书房陷入安静。
单说一个大雪山,没有承诺,没有说清何事……
“去!”
查清、范子玄咬咬牙。
搏一搏。
劣马变龙血!
“我也去!”寇壮举手。
“你不问一问你师父?”梁渠诧异。
“我师父说,梁大人厚道,跟着你,不会饿肚子。”
“哈哈哈,好!”
梁渠大笑,掏出笔墨批条盖章。
“一人去楼下领三百两盘缠,兑换簿上任挑一门中乘中品武学,中乘上品功法,其后一路往西,等到了大同府悬空寺,我会告诉你们究竟要做何事。”
“是!”
安排完前锋。
梁渠下楼同河泊所的同僚一一告别。
“妈的,大家都是当官,怎么就你成天潇洒!捕鱼船都只出过一次。”柯文彬牙痒痒。
“下回给你点两个捕鱼宝地,让你盆满钵满,船上偷吃一半还有赚。”
“当真?”
“不骗你。”梁渠想到派小星。
“去了大同府,多带点特产回来。”项方素揽住肩膀,拍拍胸膛。
“放心,一个不少,唔,这是……”
冉仲轼将厚厚一沓空白册页塞给梁渠:“二十来天的法会,莫忘了把明王大师的讲经内容整理整理,乱七八糟的佛门奥义就别写了,我们全看不懂,多搞点干的来吃吃。”
“行!”
……
“总算出来了!”
徐子帅蹲在望斗里,拿上獭獭开的单筒望远镜,见到梁渠抱着一堆册页从府衙内走出,跃下桅杆。
“久等!”梁渠跳上甲板,龙娥英顺手接过纸页。
没等二人多说两句,轻易不上当的徐子帅打断催促,不给任何发挥空间:“快快快,让船老大开船,去过龙河口接上师父师娘,马上出发!”
梁渠左右一看:“陆师兄还没来呢。”
徐子帅一愣:“三师兄不也在过龙河口等咱们?”
“之前说好是去过龙河口,后来改了,等等,来了!”
赤山拉着一辆“瘦骨嶙峋”的马车自街头驶来,陆刚正坐上头,身旁一堆行李。
梁渠欢喜跳下。
不消说,他让陆刚帮忙打造的马车好了!
“师兄!”
“师弟!”陆刚从车上跳下,拍拍身旁的钢架,“看看如何主体框架基本如此,我掺了逍遥金,坚固而轻,余下部分,你寻个顺眼木匠拼上即可,成品大概是十一乘七乘六尺。”
梁渠转上一圈。
不如简中义奢华,长三米六,宽两米三,高两米,属于正常大小,能躺能坐。
搞一搞,还可以支个对坐的小火锅。
陆刚没有打造车厢,整个底座暴露于外,结构简单却不简陋,减震弹簧一应俱全,轴承笔直,浑圆,银光闪闪,同机床出品别无二致,另有不少替换用的零件。
寻常人的马车多为木质,哪怕车轮也是木头套一层烧红的铁圈,完事浇水冷却,收缩固紧。
有钱便不用考虑那么多,全用特种金属。
当然。
梁渠没有出钱。
以师兄弟彼此之间的关系,早不用谈论这些事。
獭獭开一家扛住大马车,塞到宝船之上。
“这下齐活了,走走走!西行取经!”
过龙河口。
卓绍琴立到河口礁石上招手。
“师父!娘!师姐!”
梁渠挥手作应。
小江獭抓住揽绳,蹬住桅杆,一个接一个晃荡出去,飕飕落下,抓起地上行李往船上搬。
“次次看见你养的小玩意,次次欢喜。”许氏为梁渠扶住小臂,指向望斗指挥的獭獭开。
“娘喜欢,下回我再驯一窝!”
“好,我等着。”
一家大团聚。
欢欢喜喜登船,高高兴兴出发。
昔日去往黄州,前前后后足用十日,有了御赐宝船,自不比曾经,一路风驰电掣,梁渠成就了宗师,亦大大方方的展示控水本领。
与此同时。
大同府内,春暖花开。
距离讲经法会不到半月提前出发的大门高派,陆陆续续到场。
整整半月,自不会住宿干等,常有小集雅会,不乏消息灵通大派,从悬空寺处获知一个惊人消息。
“什么?”
“龙象武圣欲来?”
第935章 世界很大又很小
龙象武圣!
天下谁人不闻其名?
宅院内,洞天派一水持剑白衣修士围拢,无不因兴奋面红。
“师父,此言当真!龙象武圣欲来大同府听经?”
“昨日雅会,听谛闲住持有言,此番朝廷受邀,三月初有回帖,言明会为龙象武圣领队。”
“哗!”
年少者闹闹哄哄。
倘若说梁渠是崛起中的传奇,在渊潜龙,那张龙象便已是飞龙在天!
张龙象本名张象,齐州人。
其父张端起于微末,以一飞龙发家,为家中置良田百余亩,小有余财,然早年操劳拼搏,落下隐疾,年三十有八病逝家中。
彼时张象年方十五,正值黄金修行时,毅然为父守孝三年,十八始踏修行路,小有所成,二十有三投身军伍,于南阳郡公之孙,吕易云帐下任职。
其人一入两年默默无闻,未有何出头之举,直至张象母亲去世离军时,发生一件奇事。
吕易云竟派亲卫前去吊唁。
亲卫不解问:“士卒死亡及遭丧者多矣,将军未尝降问,独吊其何也?”
答曰:“此人勇悍,加有志节,必当自取富贵,岂得以卑贱处之?”
至此,
默默无闻者脱颖而出。
龙象武圣正式开始他的扬名之路!
晚同辈三年,修行胜同辈三十年,凡武学,学无三月必精;凡拳脚,用无半日不通:酣畅血战定有所悟,军中同僚无不敬之,年二十有八入狩虎,手段渐强,常左右边疆搦战,屡立赫赫奇功,更计除臻象。
祖皇帝闻其生平,命人称量命格,知为大柱神山,枭神夺食,亲自赐名,于姓名之间,再点化出一龙字,始称张龙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