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水猴子开始成神 第518节

  黑影闪过。

  獭獭开浑身皮毛一紧,垂落四肢,酸软无力。

  梁渠拎住獭獭开的后颈,放回地上,拍拍脑袋。

  “去,把前两天准备的钓具拿出来!”

  龙女转转手腕,笑而不语。

  獭獭开一步三回头,对躲在天神身后,得意洋洋的龙女咬牙切齿。

  肥鲶鱼捧腹,长须漾成波浪。

  温石韵听到要拿钓具,想到信上所言,双目放光:“师父要去钓鳝鱼和蛄了么?”

  “对!师父我有几亩水田,今年种了稻谷,黑斑蛙,去看看长势如何,夏天正是水深的时候,到处是黄鳝,蛄!抓回来,给你做长鱼面,小龙虾吃!”

  “长老~”龙女张大眼睛。

  梁渠大手一挥:“想去的一起!我让大河狸做了好多钓竿!一人一把!”

  此言一出,院内响应纷纷,龙女、龙人全都想去。

  少顷。

  獭獭开肩扛数把小钓竿,左右臂膀穿过拎把,各背两只小桶,脑袋上再倒扣一个,勾住下巴,全副武装,哐啷哐啷地从河狸木屋里走出。

  提桶獭到。

  “出发!”

  梁渠领队,龙人相随,穿过池塘后头小门,迈向绵延田野。

  风从万里江面上来。

  七人漫步田埂,芦苇作伴,后头缀几只头戴木桶,跑跑停停捉蜻蜓的江獭。

  右边是烟波浩渺的江淮大泽,左边是浸没清水的绿色禾苗。

  郁郁葱葱的水稻田波影重重,映倒天光。

  人,獭,黑犬的身影接连闪过,躲藏禾苗间的小鱼浮水吐泡。

  噼啪!

  温石韵从田埂上下来,抓住芦苇茎秆,踏到肥鲶鱼的脑袋上,纵横大泽,乘风遨游。

  乌龙甩甩尾巴,沿着河岸跟跑。

  “长老想吃鳝鱼,叫人去渔栏买不就成了?何必多此一举?就是好的宝鳝,咱们也能去大泽里抓啊。”

  龙平河深一脚浅一脚,不明所以。

  龙炳麟耳朵微动,转头回瞪。

  “炳麟大哥看我作甚?我抓鳝鱼可是一把好手!就是宝鳝,那一天几十斤不带气喘的!”

  龙平江望着梁渠身旁的龙女,若有所思,拉住龙平河笑道。

  “这是乡野情趣,再说,大人的事,咱们陪着做就成了。”

  “情趣?”

  龙平河不懂情趣,但他听大哥的。

  踏着茸茸青草走出数里,眼前大片稻谷地全用网兜围住,同先前的露天稻田截然不同。

  田埂边上建有两栋小木屋,前后远远相隔。

  “劳烦梁大人百忙之中抽空关切,真是汗颜。”管事小步跑出木屋,躬身问候。

  “无妨,稻蛙,稻蛭长势如何?”

  “今年水汽充足,有条不紊,稻蛙要挖沟壑,种的稻谷要少些,但整体而言,依旧是要赚的。

  原先养蛙,三天两头就需换水,投喂饲料,现今种了稻谷,若非要定期给稻谷放水透气,几乎没有换水需求。

  稻谷的肥料,除虫需求也是锐减,连养蛙的饲料投入都少了许多……

  大人,大人?”

  “嗯?”

  梁渠回头。

  管事不禁侧目,望见稻田边是几个貌美女子用竹竿垂钓青蛙,紧忙正色。

  非礼勿视。

  “稻蛙的是右边一百亩,大人不坏了网兜,任意施为无碍,左边是稻蛭,我看大人带了稚童,离远些的好。

  外头数百亩是寻常水稻田,也是咱们的地,只是今年没种,要钓鳝鱼,这片地是最好的,不过大人需当心,黄鳝多,水蛇也多。”

第552章 我爹要成宗师?

  风吹万顷波光,积水潭里盛开的十万朵白莲随之摇曳,各色轻舟从水面上划过。

  肩高十数丈的皇室巨象河中行,长鼻探水,汲出龙卷,喷溅向栈桥上的游人,好似一场漫天大雨,惹得嬉闹嘈杂。

  雨落。

  淡淡虹桥浮现,摩肩接踵的游人惊哗不停。

  啪!

  脱开的凳脚砸进板凳,小贩放回桌旁,坐上去摇晃两下,听得街上传来怒骂。

  “干!爷的花呢?帝都大街上你敢骑马?长不长……”

  锦绣华服的富家公子脑袋湿热,伸手摸头,惊觉发髻上的插花消失不见,转身大骂。

  然等看清来者,公子哥猛力后仰,止住话语。

  他背后是一匹雄骏黑马,披着银色链甲,张合马齿,三两口把花咀嚼下肚,吃完,还故意吐了口热气。

  嗤。

  淡淡的,飘着花香。

  马背上的高大武士仿佛没有听到话语,默默地眺望远方,目光里是肉眼可见的感慨。

  “好些年没来帝都了。”

  半晌。

  武士低头,顺摸黑马脖颈毛发,面露歉意。

  “抱歉,自河源府一路疾驰,少有停歇,临近帝都,心潮愈发澎湃,已有三千里未曾喂食。”

  “无事,无事。”富家公子指向远处,“花是白莲潭附近采的,大人的马儿若是喜欢,可以去那吃些垫垫肚子。”

  “多谢。”

  没有太多交谈。

  人群悄悄地避开,黑马踏着小步走过,身后沉默的黑甲六骑静静相随。

  “呼。”

  待得人群重新弥合,富家公子猛松一口气。

  长街乘马,携带甲士,想必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人物。

  河源府?

  难不成北塞来的?

  边关有急事?

  悠哉悠哉,不像啊。

  “大乾以前,积水潭水域为永定河故道,后因河水改道,留下了一些积水,之后高梁河注入故道,形成了积水潭的雏形。

  大顺灭乾后,为满足娱乐休闲之需,朝廷下令疏浚积水潭,在潭的东岸兴建两个岛屿和太宁宫,作为皇室郊游的离宫。

  至此,皇城外称积水潭,皇城内为太液池。

  而为承接物资,使得南来北往的漕船可以直抵帝都的心脏。除粮食以外,大顺各地的物资皆运抵于此,是整个帝都最热闹,最繁华的地方。

  看到池子里的大象了么,积水潭是皇家的洗象池。

  南疆部族里进贡的大象,被作为运输工具和宫廷仪仗使用,有时皇帝的乘舆就会用南象拉乘。

  不过我见过一回,速度不如马快,就是威势大。”

  左右两侧甲士策马并排,不由询问:“大人故乡在淮阴府,从军在河源府,一南一北,缘何对中间的帝都如数家珍?”

  “我父未曾退隐之际,每年总会带我到帝都拜谒徐将军。徐夫人淑德,总要留我到府上小住一段时日。

  虽说那时岁数小,记忆到底是有的,只是再后来我十一二岁,渐渐长大就留宿得少了,不方便。”

  六位甲士面面相觑,浮现笑意。

  “如此说来,大人对帝都里的好酒楼,想必也是相当熟悉了吧?”

  “哈哈哈!就知道你们心思,必然如此!”杨许大笑,挥鞭策马,“走,先去徐府,拜谒过徐将军,我请诸位上最好的酒楼吃酒!”

  “好!”

  “大人阔气!”

  骏马有灵,七骑穿梭人群,快速赶往徐府。

  递上腰牌,拜帖。

  片刻功夫。

  徐府家宰秦宏卫亲自出门迎接,遣派数位小厮牵马,惹得行人侧目。

  冠英伯徐文烛家的管家,那地位也是相当不凡,居然亲自相迎,暗暗猜测起杨许是何许人也。

  “秦叔!”

  “杨侄!快快进门,夫人已经在厅堂了,将军我也派人去喊,真是,一晃眼都这么气派了?咱俩几年不见了?”

  秦宏卫安顿好其余六骑,拉着杨许的手就是进府,游廊下边走边叙旧,言辞中满是怀念。

  “有五年了吧?我五年未曾告假探亲,自然有五年不曾南下到帝都。”

  “五年,白驹过隙啊,入了军伍,真是难得有闲空。”

  “将军,夫人可还安好?”

  “好,都好,偶有吵架,不过过日子嘛,来来回回就是这么些花样。”

  秦宏卫领杨许入厅堂。

  徐夫人端坐上首,二人许久未见,又是好一通寒暄。

  杨东雄同徐文烛年轻时就相识,过命之交,双方早有几十年的交情,纵使五年不见,亦无半分疏远。

  “杨侄怎么想到今日来拜访?边关有无要事?”

首节上一节518/122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