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水猴子开始成神 第317节

  祈祷日后航行,一帆风顺,平安无事。

  只是此等祭祀与一整个地方的河神祭比较起来,并不复杂,规模也小,没有那么多规矩,多有糊弄,安慰自身之意。

  检查舱室完毕,梁渠从船内满意走出。

  林松宝引燃长香,上前三步递上。

  岸上人头攒动,泽上风起波澜。

  白烟袅袅。

  梁渠接过长香,面对浩瀚无垠的江淮大泽,道上几句未来期望,希望河神眷顾己身,对准江淮大泽鞠上三躬,把香插入香炉之中。

  至此,彻底交船。

  在场众人心中无不松下巨石。

  梁渠万分高兴,他绕上甲板一圈,俯瞰大泽与埠头,神清气爽。

  畅快,真畅快。

  大船的感觉与舢板完全不同,空间视野开阔,相当自在!

  舢板,乌篷,舫舟,再到如今长十八米的大福船。

  大就是好,大就是美!

  乌篷,舫舟固然有一番江南烟雨朦胧滋味,但适用度上,仍要看大船!

  日后带队进入大泽深处捕捞宝鱼,有自己的大船,行动做事不知要方便多少。

  不过江獭的船工训练要早日提上日程。

  不晓得獭獭开在池塘里做什么,舒服的日子马上到头。

  梁渠心情高兴,再给渔栏伙计五两银钱,去请岸边乡民喝茶水。

  自是再引得一片欢呼。

  一阵阵梁爷大方的恭贺。

  林松宝趁机提议:“水哥喜得新船,不妨升帆掌舵,去大泽里转上一转?”

  梁渠心头微动,船好不好,的确得转上一圈才能知晓。

  “船如今能动吗?”

  船工赶紧道:“梁大人放心,能下水自然能动,虽说造船与行船是两码事,但我们多少懂得一些。”

  “也好,那就转上一转!回头请大家吃饭!”

  “好嘞。”回话的船工挺直腰板,望向身后众人,“谁去升帆!”

  “我来!”

  “我去掌舵!”

  河泊所的帮工们自告奋勇,重回繁忙,各自充当起临时水夫,将大船所有的风帆全部升起,巨大的阴影投在所有人身上。

  白帆鼓胀,整艘福船如展翼巨鹰,猛然加速,顺着水道越过了重重的波影,飞一样漂行于阳光之下。

  梁渠站立船头,衣袂猎猎飞扬。

  放眼望,一片水光粼粼。

  裹挟着浓郁水汽的江风扑面而来,深深地沁入肺腑,再伴随着吐气散出。

  废气尽出!

  岸上,范子玄遥望福船,心生艳羡。

  自己何时能有如此大船?

  查清见同僚神色,自知道对方心中所想。

  谁不是呢?

  一番热闹到中午,福船徐徐靠港。

  众人相继下船。

  梁渠出资,附近找家酒店,请刘全福,一众船工,以及来帮忙的范子玄,林松宝等人吃喝一顿。

  顺带给刘全福结账。

  一张好的架子床要大几十两,别说一艘十八米的大船。

  贵的离谱。

  算上最近时日请客,请人,购置家具,开挖池塘,增添花圃的开销,不知不觉,梁渠又花出去小二千两。

  不过梁渠不太在意自己的大手大脚。

  有出有进。

  背靠大泽,来钱的路子始终存在,只是好东西全让吃进肚子里罢。

  赚钱的目的是让自己舒服。

  不舒服,钱与白挣无异。

  下午。

  梁渠递给老砗磲一本船工手册,让它好生教导江獭,演练熟悉船工技能,争取早日上岗,自己则持握伏波,于庭院中修行。

  伏波补全灵性后,梁渠越来越喜欢修行枪法,一天不练浑身不得劲。

  傍晚未至。

  灶房燃起炊烟。

  陈杰昌登门,告知梁渠河泊所里的李主簿找,说有关奖励一事。

  梁渠听到奖励,当即明白怎么一回事。

  “双喜临门!”

  今天不仅收到福船,治水奖励一样下来了!

  赤山来去如烈风。

  梁渠顾不得栓绳,翻身下马,留下一句别乱跑后快步进入卷牍室。

  李寿福见到风风火火跨门槛的梁渠,没有半句废话,转身从卷牍室小房间里搬出一个大木箱,从旁边黄主簿那接过钥匙,打开锁扣,退开半步。

  梁渠迫不及待地掀开箱盖,映入眼帘的赫然是写着两件天材地宝名字的宝匣。

  朝露虫!

  枯风水仙!

  再往下,则是收入锦袋中,映照出名字的《青龙杀经》!

  三件宝物,全部到账!

  “放眼整个淮阴府河泊所,梁大人是头一个能预借到的大功的。”

  李寿福心悦诚服。

第370章 第二真罡(4k)

  李寿福区区从八品主簿,没有查验之权,事先压根不知道箱子里有什么。

  如今见到宝匣上的两个名字,自然明白其中含义!

  梁渠真预借到了大功!

  当主簿有七八年,年近而立,李寿福从没听说过哪个人能预借大功,提此建议,自己心里一样没底。

  圣皇口谕果真非同凡响。

  口谕最为实质的好处仅一条:任何事上,只要不太过分,上头皆会大开方便之门。

  能行方便,自有利益。

  办事、升迁、留任、申报……诸多无形壁垒一一消散,好处极大!

  梁渠时任七品都水郎,继续往上得升得六品衡水使,衡水卫。

  掌故杨东雄再想利用大武师关系庇护,多少存在坎坷。

  谁想到梁渠自个争气,去上一趟华珠县大展才华,得圣皇口谕,逐渐颠簸起来的小路重改成坦阔驰道!

  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水缸粗的老杨树,比不过碗口粗的紫檀木啊!

  李寿福庆幸梁渠头一天上任是自己当值。

  多少人想鞍前马后,没那个机会。

  吧嗒!

  梁渠合上箱子,环顾左右。

  李寿福心思灵敏,从身后挂板上摘下一串钥匙:“大人不妨进书房详观?”

  “书房?”梁渠抬头望向府衙后方,“我的书房建好了?”

  七品以上官员,理应拥有自己的书房,即办公室。

  自清缴鬼母教黄姓支脉后,诸多底层官员填补上空缺,府衙再度大兴土木,处于扩建当中。

  李寿福数数日子:“月初五号扩建完工,陆陆续续要往里头添置桌案,书架,铺设地毯之类,尚未收拾妥当就没告诉大人,只是差不出太多。”

  “走!妥不妥另说,带我去瞧瞧!”

  梁渠抱上木箱,跟李寿福来到府衙二楼,东边靠后的一个房间门口。

  李寿福寻出对应钥匙,打开方锁。

  甫进门,流淌浓郁霞光的墙壁显出倒影。

  梁渠环视一圈。

  书房内视野通透,采光良好,靠近大泽一侧有两扇窗扉,全部敞开通风,好散去新案上的油漆味。

  位置不错,风景绝佳。

  换到西边,必然没有那么好的采光。

  估摸是冉仲轼特意安排的,他管后勤。

  梁渠跨出几步,度量尺寸。

  面积不小,有个二十多平,铺有地毯,踩踏上去无声无息。

  布置相对简单,一张书架,一张桌案,对面靠墙有张罗汉床,桌案后更有一个五平左右的小静室,静室墙壁上半挖空,留有壁橱。

  两处地方相加,让梁渠的书房达到近三十平大小。

  “本想等彻底完善后告知,不过既然来了,大人不妨看看有无不妥之处,一些常用家具,全能让后勤负责添置。”

首节上一节317/122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