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水猴子开始成神 第1153节

  阿威传怀空困难,传天神简单。

  精神链接一瞬便至。

  “叽里咕噜,讲的什么玩意?”梁渠一句听不懂,没有“字幕”,甚至不太确定什么字,幸好他戴了二十岁时,圣皇送的白玉冠,有增强记忆之能,掐着语调,将原话复述。

  老和尚不假思索:“善哉!仁波切执‘空’名相,已入戏论。空非一物,亦非一法可执。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说空说有,俱是闲言语。不识本心,学法无益。仁波切,汝所执着之‘空性妙理’,可曾亲见?”

  怀空话罢。

  桑杰嘴角勾勒此言正落入他的因明逻辑!趁势反驳。

  “尊师此言差矣!未识空理,焉能破执?以因明三支为量,其立宗:‘了达诸法缘起性空,方为正见之根本’。其因:‘诸法依因待缘而生,无有独立……未见此理,则修行犹如‘蒸沙作饭’,虽劳万劫,终不成饭!大师以为如何?”

  好!

  太妙了。

  桑杰弟子们听完几乎要喝彩,再看怀空,无不露出自信微笑。

  自家师父三十五岁,在甘丹寺辩经场,连破十三重因明逻辑,用‘空性双运’理论折服过格鲁派大师!

  本以为什么悬空寺佛子,能撑上片刻,现在看来,要不了几个回合,便要跌下高台了!

  哼!

  不自量力!

  “咔。”

  龙瑶、龙璃悄悄推门,放下托盘。

  托盘里头两个大海碗,一个鲜红的辣油,炸过的鳝鱼丝,混着银白细面,点缀葱花,一个有水烫青菜,混点蘑菇。

  “长老,鳝丝面,大师,素面!”

  “嘘,等会吃,这边忙着呢,先给别人。”

  梁渠挥挥手,担心自己吃面会影响老和尚的思考状态,岂料老和尚自己抄起筷子,拿起碗来大口面。

  嘶!

  虽然不是面对面,但大师,是你在辩经啊!

  懂了!

  贝玛敦珠央金却吉仁波切。

  你没实力啊!

  连让罗汉专注辩经都做不到吗?

  梁渠立马改口,叫住龙瑶、龙璃:“不懂礼貌,给大师也换上鳝丝面!”

  “啊?”

  龙瑶、龙璃一愣,大师突破前吃肉,明见心性,突破后还吃肉?

  “快去,这叫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老和尚品味两句,眼前一亮:“你果真有大慧根!”

  “咳咳。”梁渠不太好意思,端起碗来掩面,大家一块面。

  房间内稀里哗啦,响成一片。

  早饭就得吃面!

  “,对了,大师,还没回对面呢。”

  面条太香,差点忘正事!

  老和尚头也不抬:“好个‘蒸沙作饭’之喻!然仁波切执着于‘空见’,不亦如执着实有?当知‘说似一物即不中’!

  汝以因明析‘空’,层层推演,无非思维心识之作用。思维心识,犹如猿猴攀缘不息,可曾片刻安宁?

  此心安处,即是不动道场,未离心识言‘空’,‘空’已成缚!仁波切,咄!汝那个‘不思善、不思恶’时,正在何所?!

  记得,最后一句措辞严厉些,呵斥他。”

  呵斥?

  “明白!狠狠呵斥!稀里哗啦,小瑶,再来一碗!”

  梁渠筷子捞出炸酥的鳝骨,咬在嘴里嘎吱嘎吱。

  念珠啪嗒啪嗒。

  高台之下。

  桑杰弟子几乎忍不住要出言嘲讽,让久久不言的怀空滚下高台。

  阿威张合口器。

  险些以为梁渠没收到消息,或联络中断的怀空垂下心神,自动忽略最后的“小瑶,再来一碗”,挺直腰背,目光炯炯。

  “好个‘蒸沙作饭’之喻!然仁波切执着于‘空见’不亦如执着实有?当知……”

  嗯?

  原本胜券在握的桑杰弟子神情渐变,滚动喉结。

  桑杰听到一半,眉头不自觉隆起。

  未完!

  末了。

  怀空轻吸一口气,目光陡然锐利。

  “咄!汝那个‘不思善、不思恶’时,正在何所?!”

  其语平缓,其声厉然,吐字似钉!

  落入耳中。

  霹雳惊雷!

  桑杰面色微僵,思路被一刀斩断!

  这是……中原佛子?

第1095章 易如反掌!(二合一)

  “什么意思?”

  “不知道,听不懂哇。”

  “我以为上师说得对!”

  “不对,上师在思考,是中原来的小师傅占了上风!”

  刺耳的话语。

  嘈杂喧杂豁然一静,黑压压的人头偏转,凝视说小师傅占据上风的黝黑中年人。

  冷风刮过,混着人挤人的头油臭,和昨夜炮仗的硫磺味。

  “你怎么知道?”

  黝黑中年人摸摸后脑勺,粗糙食指落向中央高台:“小和尚不是在呵斥上师?自然是占了上风啊,小和尚说完,上师也在思考,没有马上回答。”

  “放屁!”

  “胡说八道!”

  周遭顿时有虔诚信徒羞恼,厉声呵斥。

  “是那小和尚不懂礼数!嗓门大!你这糙汉子,不懂不要胡说!”

  “没错!胡说!上师不与他计较罢!有理不,有理不……”

  “有理不在声高!”

  “对!”

  中年人张了张口,挠一挠发痒的头皮,指甲缝里刮点皮屑和虱子下来,想反驳又担心引起众怒,被众人殴打,抿住嘴唇。

  内圈贵人们没有在意外圈乡民的嘈杂,他们看向桑杰的弟子们,此前僧侣目中无人,现今个个如临大敌,俨然知晓交手答案。

  “这悬空寺佛子……好生厉害!”

  白明哲侧目一眼黝黑糙汉,暗暗惊讶。

  两人年龄阅历差出数倍,境界更弗如远矣,在瀚台名不见经传,不仅让对方先手开宗立宗,更能三两轮内让对方陷入沉吟!

  怀空执无畏印,无喜无悲。

  ……

  “稀里哗啦。”

  冰晶小屋,第二碗银丝面下肚,梁渠捞干净青菜,咕嘟咕嘟喝一口热乎乎的面汤,哈出热雾,询问阿威怎么没声了。

  “在思考,哈,两个回合就不行!什么臭鱼烂虾,阿威,告诉怀空,就是要气势上狠狠压制,越嚣张越好!”

  梁渠空夹筷子,精神奕奕。

  什么叫实力?

  吃着面条喝着茶,就把对面上师轻松压制!

  瀚台百姓位处边疆,天寒地冻,环境朴素,识字率比中原低得多,会写会读自己名字,已然顶顶厉害的“大文豪”,他们信教信的是什么?是佛经典籍?是经文法义?是思辨哲学?

  是故事!

  是好处!

  谁家故事编得真,编得贴切,编的栩栩如生,给予百姓更为精神慰藉和依托,谁便能成为人人推崇,人人敬仰的上教!

  这也是为何莲花宗的影响难以改变,因为故事一样需要因地制宜,纵观天南海北,各地信仰传说皆有地方色彩,究其根因,气候、地理、作物生长俱能作解,强行换一个信仰,只会水土不服,甚至被地方吸收,取长补短,经义愈发无懈可击。

  怀空和桑杰,一统“了达诸法缘起性空,方为正见之根本”,“空性妙理”的辩论,瀚台府的老百姓听得懂么?

  他们听不懂!

  莫说百姓,梁渠这半个佛门弟子作为中转站,他都听不懂。

  既然不懂,为何要辩?

  答案:优越感!

  倘若平日生活仔细观察,三岁稚童吵架,多会拿自己父母亲人做文章。

  你的父亲能吃一头猪,我的父亲能吃一头牛!

  成年当个庄稼汉,看似成熟,彼此信仰碰撞,说辞换汤不换药。

  你的神能抗一座山,我的神能抗十座山,且每座山上又有十万大山,十万大山上有十万棵树,每片树叶都是一个世界,神力无穷。

  正儿八经的教义大师呢?

  他们学识出众,受过良好教育和熏陶,眼界开阔,有自己的思维体系,当然不会空口乱吹,胡吹,与稚童一般,徒惹人笑,而是基于阅历生活之上,结合经义衍生出的思辨哲学,来驳斥击垮对方。

首节上一节1153/122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