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保工街,电线杆架着错乱的长线,贴着小广告的路灯忽明忽暗,照出一排排堆叠成片的低矮房屋。
跟秦时上辈子住过的城中村没啥区别。
这块棚户区说要拆迁改造,已经提了好多年。
但就像衡州新星年年都喊口号,必须力争上游,努力成为东夏经济发展前十行政区一样。
基本属于雷声大雨点小。
“二哥,你咋每次都能踩着饭点回家。”
秦时刚踏进油毡和石棉瓦拼凑成的小平房,一盏微微暗黄的电灯被拉绳开启,散出并不通透的光亮。
略显低矮的小桌摆着荤素搭配的两菜一汤,梳着马尾辫的少女正在布置碗筷。
右边狭小的厨房里,身材高大的背影掌勺颠锅,动静颇大,大火翻腾间香气四溢。
前者是老幺,秦澜;
后者是大姐,秦晓。
秦时放下背包,故作不满道:
“都讲多少遍了,叫‘哥’就行,别带‘二’字!”
小妹秦澜俏皮一笑:
“好的,二哥!”
秦时长吁短叹,满脸遗憾:
“本来还想着打工赚了钱,给你换一台新款的天舟电脑……”
“诶,哥!兼职累了吧,我给你捏捏肩!”
秦澜瞬间服软,青春无敌的漂亮脸蛋满是谄媚讨好,宛若摇尾巴的哈基米。
“不见面惦记,一见面就闹腾,你俩真是冤家。菜上齐了,赶紧洗手吃饭!”
高大背影转过身,肤色较深,臂膀粗壮,利落短发。
外面披着牛仔夹克,里头是染着几抹机油的白色背心。
颇具阳刚之气!
“好嘞,大姐。”
秦时、秦澜立马乖巧,异口同声。
面对红烧鱼,葱爆大虾,冬瓜排骨汤这等美味,两兄妹下筷如飞,大快朵颐。
他们平常饱受学校食堂合成快餐的折磨,好不容易改善伙食,个个都似饿死鬼投胎。
“你俩多大的人,还抢食。”
大姐秦晓眼里尽是满足,高强度工作积累而下的疲劳和辛苦,像被一扫而空。
“哥,你歇着,我去洗碗!”
秦澜还惦记着那台天舟电脑,十分自觉承包活计。
“算你懂事。”
秦时摸出手机,从加的各种薅羊毛群里寻找优惠券,东拼西凑做完一堆减免任务,最后再把砍多多链接发给周宁。
【帮忙砍一刀!急!】
“你太宠小澜了,她才高二,用这么好的电脑干嘛。”
大姐秦晓摇头:
“给自己留着吧。”
秦时笑了笑:
“我又没机械天赋,高考完了,肯定走武科的路线。老幺不一样,我看着都头疼的《机魂沟通理论》、《编译原理》、《结构学》,她能学得津津有味。
好好培养下,说不定,咱们老秦家能出个女工程师呢!”
秦晓面容柔和:
“我听台球厅的周叔说,他准备给周宁买几节开发生命力的体能课,冲一冲定段考试。
小时,你有啥想法吗?”
秦时挠挠头:
“武道班,体能课,跟电视里天天打广告的保健品没什么两样,实际效果赶不上宣传的千分之一。
大姐,咱们就别凑热闹了。”
秦晓仍旧是柔和的表情,轻声细语:
“小时又怕花钱了,对不对?没事的,我刚接一笔长途的大单子,送材料去烟城。
喏,这是从老陈那里预支的押金,拿去!也报个武道班啥的,你成绩又不差,肯定能考上好大学。”
饭桌下,秦时手掌被塞进扎成两捆的厚实纸钞。
他下意识想推回去,可大姐成天搬货做活的力气不小,愣是没能撼动半分。
“都自家人,别拉拉扯扯显得生分。小澜那边,姐替她也攒了一笔。
你俩好好念书,别担心,姐供得起。”
秦时嘴巴张合,却没挤出声音,过半晌才喊出一句:
“知道了,大姐。”
秦晓瞧着弟弟,平素泼辣凶悍的烈性悉数收敛住了:
“小时,你向来有主意。这笔钱给你了,怎么使,你自己做主。”
秦时低着脑袋,闷闷点头。
他手里两沓崭新的钞票,散发着油墨香。
仔细看,正面是赤旗招展,上方有腾龙祥云,下边则以麦穗图案环绕。
这么多百元面值的东夏新币,一捆五十张,足足万元钱。
秦时知道开大车送货收入不低,但也明白这活儿很熬人。
大姐每回出远门,一去就是好几个月,风餐露宿,吃喝拉撒都在车上,沿途还要防备车匪路霸偷油盗贼。
风险极高!
“都市圈的健身房,或者搞生命力开发的培训班,挂羊头卖狗肉的居多,收费贵不说,效果还未必好。”
秦时袒露心里的想法:
“我打算去子弟九中碰碰运气,周叔介绍了一个梁老师,听他讲,这位老师以前参加过群星杯,生命力开发程度不低。
后来得罪人,才被发配到旧厂街当体育老师。”
秦晓嗯了一下,表示同意。
在她眼里,秦时素来听话懂事,又拿得出办法,比自己聪明,也比老幺靠谱。
“我明天出趟远门,你作为学生,任务是好好念书,别老想着怎么赚钱。
姐养得起你俩,也会让咱们家日子越过越好。”
秦时还是没抬头,只回了一个字:
“嗯。”
第3章 丰碑,成就
夜色晦暗,笼罩日渐破败的旧城区。
坐落其中的大片街道充满宁谧,偶有一隅通亮,保留热闹。
秦时回到七八平米大小的卧室,这里用来睡觉兼学习。
窗户贴着旧报纸,写字台斑驳掉漆,右边是堆成小山的各种书本,课外类型居多。
左边摆着一副相框,里面是一家五口人的泛黄照片,女的清秀温婉,男的英挺硬朗,都穿着深蓝色工装。
大姐站在中间,其余两小只坐在父母膝上。
吧嗒!
秦时轻拉灯绳,窄小低矮的屋子刹那沉入黑暗。
躺在床上,睁眼望着头顶的木板,面板边框再次浮现。
【第17536次补充能量】
【成长度+1】
【营养不足】
【锻炼强度低】
【成长度略有增加……】
【综合评价:F】
“一天吃三顿合成餐,每天两三万步,回家就做俯卧撑,仰卧起坐,还营养不足,锻炼少?
废物点心,倒是来点作用!”
秦时扫过无意义的文字信息,又摸了摸压在枕头下的那笔钱,心里稍稍安稳。
他本想靠自己打两个月暑假工,攒够体校老师开班学习的报名费。
虽说健身房的强化锻炼,武道班的体能训练,皆是生命力开发的有用方式。
但大多收费昂贵,且效果因人而异。
死党周宁家庭条件尚可,丢个几万块进去打水漂,勉强可以承受。
秦时却做不到心安理得花掉大姐奔波劳碌,所赚来的辛苦钱。
“体校也算一条路子。周叔说,以前的旧厂街子弟学校,辉煌得很。”
秦时对此有点印象,彼时泰安都市圈还没发展起来,整个广袤的海港地区以当阳为中心,建立庞大的工业园。
并衍生出与衣食住行息息相关的各类行业。
上层考虑到军工厂的特殊性质,以及大拓荒运动如火如荼的特殊背景,得知许多奋战在一线的高级职工几乎全年无休,难以照顾家庭。
经过实地考察,各厂牵头,当阳区专门成立了既非公办,也非民办的子弟学校。
行政上属于工厂领导,业务上则由泰安教委指导。
最鼎盛时,子弟学校有十一所分校,包括小学、初中、高中。
就读的学生全都是本地职工子女。
很久很久以前,教委公布的衡州十大强校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