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无定河捞尸提取词条 第1072节

  与此同时,白鹤儿等人也开始挑选适合自己的武学。

  白鹤儿挑选了一门蕴含着“阴阳化生”以及“归墟引”的秘法上。

  曳泉则在众多功法中仔细寻觅,最终选定了一门契合“地脉合流”和“天象感应”的功法。

  苏木则选择了一门名为“咫尺乾坤”的身法绝学。

  此刻,当他们开始参悟这些功法时,他们所有关于武道的领悟、思考、以及自身大道的触动与交融,

  都如同涓涓细流一般,源源不断地灌入到了谢缺的脑海内。

  武宗洞天最深处,时间与空间的界限在此模糊。

  谢缺盘坐于一片混沌气旋中央,他眉心那道烛龙之瞳此刻正微微开阖,

  流淌着淡金色的辉光,倒映着轮回福地“津门城”中发生的一切。

  此时,他的嘴角勾起的那一抹满意的弧度,显示出他对众人的表现十分满意。

  四人踏入轮回福地后,便开始了各自的修行之旅。

  尽管他们的主要目的是修炼武学,但谢缺却在一旁观察,将四人所领悟的大道都学去了个七七八八。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积累,谢缺才能够为夏启量身打造出一门如此契合的武道绝学。

  当他看到自己的心血之作终于完成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愉悦之情:“妙哉!”

  谢缺对这四人的评价极高,他们皆是地仙界的人中龙凤,拥有成为大道种子的潜力。

  他们在福地中的每一次领悟、碰撞和创造,都如同为他开辟了新的道田,播撒下不同的道种。

  而这轮回福地,也确实如他所料,成为了他武道修行的最佳“资粮场”。

  当白鹤儿、曳泉、苏木三人在渔帮观澜阁开始参悟各自挑选的顶级武学,

  并将心神沉入其中时,三道性质迥异却都无比精纯的“道韵”,

  瞬间穿透了福地的屏障,精准无比地汇入谢缺眉心的竖眼之中。

  “混元大道……果真有趣!”

  谢缺微微点头,随即脑中换了一缕道韵开始参悟:“天地脉动,势随念转。”

  “也不知晓这‘上苍’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宗门,不过以其之道而言,恐怕也只能是被限制在半步道君,永远无法结成道果。”

  谢缺没有去看最后一缕道韵,而是继续研究着这缕“大势之道”。

  “空间大道的话,大虞天君也是没有什么太大进步。”

  随着时间的推移,谢缺明显感觉到自己对多种大道的理解在缓慢而坚定地加深、融合。

  他仿佛看到了通往最终证道的道路,在他眼前逐渐变得清晰、拓宽。

  与此同时,夏启在得到《帝者皇心》后,毫不犹豫地向秘宗告假,申请闭关修炼。

  与其他密武相比,他深知这门《帝者皇心》才是最适合他的武道绝学。

  他深知这门量身定做的绝世武道蕴含着无尽的奥秘和潜力,需要他全心全意去领悟和吸收。

  与此同时,白鹤儿、曳泉和苏木也都在渔帮闭关修炼。

  此刻,青龙长老独自站在观澜阁的窗前,静静地凝视着滔滔江水。

  他的眼神深邃而难以捉摸,仿佛蕴含着无尽沧桑。

  “帝皇、混元、天地大势……还有那几个小家伙身上的‘非此界’气息……”

  青龙长老喃喃自语道:“这津门城,这大周,怕是要变天了。老夫此举,究竟是福是祸呢?”

  他似乎在夏启等人身上,看到了超越此界规则的可能性,

  他的赠予,或许也是一种投资或观察。

  此刻,谢缺也是满意地收回感知:“种子已播下,养分在汲取。”

  “接下来,该看看他们能在福地里成长到什么地步,又能为我结出怎样的‘果’了。”

第869章 虚空道宫和噩耗

  谢缺端坐在武宗洞天的核心位置,他的身体周围环绕着浓郁的浑沌气息。

  这些混沌气息此刻,正不断完善着洞天世界内部的法则运转。

  而谢缺亦是闭眸,正在消化来自轮回福地的反馈。

  良久,谢缺方才睁开眸子,心中不禁感叹道:

  “集众之智,果然是一条捷径啊!”

  “这些天骄们的‘道’,正是我完善武道的绝佳资粮。”

  他面前悬浮着一本《武典》虚影,其中的内容也随着他吸收不同大道感悟,

  而开始变化、增补,使得其武道体系也变得更加贴合大道。

  就在这时,突然间,一道微弱但却蕴含着古老空间波动的神念穿越虚空,径直抵达了谢缺的识海。

  这道神念虽然微弱,但瞬间便让谢缺一怔,好似脑海中多出来了一段莫名的记忆。

  谢缺也不惊讶,他知晓这是大烛天君的手段,

  也唯有其对时间大道的理解,方才能够凭空在自己身上做到这一步。

  谢缺停下周围混沌气息的运转,开始翻阅起这段信息。

  大烛天君的神念信息中,一段是其近来的经历,另一段则是其对大道的感悟。

  其声称,近来在探索一片虚空时,恰发现了一处裸露在外的时光长河。

  其踏入其中后,意外地发现了一处包裹的宏伟道宫遗迹。

  而此处的时光长河内的宙光也表示出一个信息,那就是这一段时空属于“上一纪元”。

  不仅如此,这来自上一纪元的时空内,还存有相互纠缠的“宇之大道”与“宙之大道”的本源道韵。

  这种“融合”的状态极为罕见,就算是领悟了完整的宙之大道或宇之大道,也不一定能够领悟出来的。

  大烛天君深知谢缺所修武道包容并蓄,尤其涉及时空,

  故不惜耗费本源,将自己初步接触、解析出的部分“宇宙道韵”感悟传送给谢缺。

  并且大烛天君还在末尾留言道:“此地道则混乱,危机四伏,恐有纪元湮灭之力残留。”

  “吾需深入探查此成道之机,凶险异常,此后神念恐难以及时传递,勿念。”

  讯息至此中断,谢缺也能从其口吻中读出一股毅然决然。

  随即谢缺也开始接收起大烛天君所领悟的那些道韵来,这来自上一纪元的道韵瞬间如同晨钟暮鼓一般,使得他自身多年来的积累瞬间有了回应。

  他深知这是一个难得的契机,于是毫不犹豫地决定闭关推演。

  随着对这股感悟的深入理解,谢缺逐渐发现它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拼图,

  而他要做的,就是调动从轮回福地中汲取的诸般大道,

  将这些大道看作是不同的“颜料”和“工具”,去描绘、印证、补全这颗种子,让它在自己的脑海中生根发芽。

  并且谢缺还以自身的洞天世界为“画布”和“实验场”,谢缺开始尝试将这股感悟具象化。

  在谢缺的领悟之下,他对于时空之道越发的得心应手,

  洞天边界原本模糊的混沌地带开始逐渐凝实,空间结构也变得更加致密、富有韧性,原本肆虐的空间乱流也渐渐平息下来。

  而洞天内的时间流速也不再完全依赖谢缺的意志强行扭曲,而是开始形成一种更自然、更稳固的“时间之河”雏形。

  虽然这条时间之河目前还比较脆弱,仍然需要谢缺的调控,

  但它的基础规则已经初步建立起来,为未来的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时空规则不断完善的推动下,五行流转、阴阳交替以及生灭循环等基础法则仿佛被赋予了生命一般,开始自行衍化和链接。

  它们相互交织、相互影响,逐渐形成了一个初步闭环的“小天道”系统。

  这个“小天道”系统的出现,使得洞天内的自然现象变得更加自然和真实。

  风云雨雪、昼夜更替等不再需要谢缺时刻进行微观操作,而是自然而然地按照这个系统的规律运行。

  这不仅减轻了谢缺的负担,也让洞天内的生态环境更加稳定和和谐。

  然最为关键的突破,并非仅仅在于自然现象的自然运行,

  而是这套新生的“小天道”系统,具备了“考验”与“反馈”机制,那就是天劫系统的诞生!

  谢缺能够清晰地感知到,当有生灵在这个洞天内修行到某个临界点时,就会引发相应的劫数。

  这些劫数可能是风火雷劫,也可能是心魔劫等各种形式。

  只有成功渡过这些劫数,生灵才能获得洞天法则的洗礼和反馈,从而提升自身的实力和境界。

  虽说如此,但也基本上不会有弟子选择在武宗洞天内渡劫突破,

  毕竟武宗洞天比起地仙界的天道而言,还是太过弱小了,

  其中道韵法则定然是不够完整全面的,虽说在其内突破会显得更安全容易,

  但是在其中突破的修士,在底蕴和根基方面,也就绝对比不上在地仙界突破的修士了。

  不过这一机制的出现,标志着洞天世界的规则已经趋于“完整独立”。

  它不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空间,而是一个拥有自我调节和发展能力的小世界,

  其中也会诞生可以自主修行的灵兽,或是灵植,山石河流亦可以成道!

  谢缺不禁感叹道:“自成循环,劫数考验……此乃真正小天地之基啊!”

  他也意识到,这个洞天世界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修行之地,而是一个真正的世界!

  想到这里,谢缺心中一动,屈指轻弹,只见他面前的虚空之中,突然泛起了一层涟漪。

  紧接着,那涟漪迅速扩散开来,形成了一方巨大的云团。

  这云团翻滚着,凝聚着,最终竟然化成了一只巨大的眼眸!

  这只眼眸宛如由云雾构成,通体洁白,没有一丝杂质。

  它的瞳孔是深邃的黑色,宛如深渊,

  而这,便是天罚之眼!

  它代表着天道的刑罚,监察着天下万物的一举一动。

  在这天罚之眼的中心位置,无数细小的混沌雷光在其表面闪烁着,时而明亮,时而黯淡。

  这些混沌雷光虽然微小,但却蕴含着无尽的力量。

  每一道雷光都代表着一种“劫”,它们既是毁灭的力量,也是新生的契机。

  这些雷光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复杂而神秘的图案,仿佛是天道运转的道韵体现。

  就在此时,谢缺的眉心突然传来一阵异动。

  他的眉心处,原本紧闭的烛龙竖眼自主地睁开了!

首节上一节1072/109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