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卿,幽清有幸得此明珠,全赖少卿赐福助力,故愿将此明珠奉于少卿为谢礼。
还请少君收下,以全幽清心意。”
这可真是毒蛟身有多重伤、鲜血直淌单膝拜,酣战之宝赠少卿、以求明珠映心诚。
周元之前为毒蛟幽清赐福,只是因其跟随有功,并无借其手收获蛟龙明珠的想法。
哪知毒蛟幽清如此果决,携得胜之势奉上明珠。
此时他若是接受,便与其他几位龙属少君一般无二了。
若是不接受,又显得过分高傲,不承下属之情,难担统御之责。
因此他思虑片刻还是伸手接下,并从衣袖中取出金介龟甲,连同蛟龙明珠一起转赠毒蛟幽清。
“少卿,这万万不可,我赠珠乃是谢恩,未有携礼自重之意。”
“幽清先生多虑了,你之厚礼我已收下,那蛟龙明珠便是我之私物。
你谢我赐福、我贺你得胜,非一事乃两事,为此我之赠礼还望你也要接受。”
周元并非对蛟龙明珠不感兴趣,但不可如此轻易收下。
刚才横江龙君言,此珠能增幅越龙门可能,这便代表其有关化龙之机。
而化龙又是一众杂血龙属的毕生追求,他绝不能以身份高贵,断绝杂血龙属的化龙之念。
驼龙元绪看着那件异常熟悉的金介龟甲眼皮直跳,心中不由暗叹一声。
“司律少卿启智后,应当在人间厮混了些年月吧。
否则为何无真龙从属之傲慢,又善于邀买人心。
福兮祸兮,等他收齐见礼再转赠一番,这群憨货皆要承他两分情意。”
第302章 水族议政
周元不收蛟龙明珠,并且加赐金介龟甲的行为,收获了一众杂血龙属的好感。
与之相比,其他八位龙属少君曾经的作为,就显得有些苛责了。
但驼龙元绪与楚皇伪装的水芝虬龙明显不是这种人,只能说名望不足、难改规则。
不过也多亏有他们助力,否则即便周元有司律少卿之名,多半也无法促成此次夺珠宴。
为此,他赠完贺礼后,先谢过驼龙元绪与水芝虬龙宽仁,又感谢诸位少君慷慨。
随后才扶起毒蛟幽清,亲自引他落座主位。
“夺珠前我等曾言,胜者与我等同坐而饮,龙君在上、我等共证,必不会失言。
幽清少君请随我来,这殿中主位当有你一席之地。”
“多谢少卿引路,幽清日后定向少卿多多请教。”
周元需要顾及众少君颜面,毒蛟幽清却无需如此。
他此时只有一个念头,得众人和善,不如得少卿赏识。
在他眼中,殿内所敬者唯少卿与龙君,因龙君高渺不理俗世,那便只有少卿值得他敬重。
他这种表现近乎堂而皇之的宣称,他跟定司律少卿了。
诸事多向少卿请教,便是议政之时完全支持司律少卿。
“幽清先生客气了,智当多虑、方得周全,今后你我共勉。”
周元的表现算不得完美,但他能提供其他少君无法提供的尊重。
因此心性同样高傲,却被几位少君压制的杂血龙属,皆感心中畅快。
此时一个念头在他们心中萌发,司律少卿有德,或可统领水族制衡天下。
落于主位后,毒蛟幽清难掩心中激动,多少年了他终于可得众龙属一声少君称呼。
但他终究还有几分理智,激动的同时心中亦有忧思。
他不但求名、更求实,他不想留下蛟龙明珠,只想展现更多诚意,好获得司律少卿帮助。
概因这些年几位少君也恩赐过蛟龙明珠,却无一杂血龙属鱼越龙门,化为真龙从属。
并且龙属多桀骜不驯,不仅龙属少君如此,杂血龙属亦是如此。
即便他得珠晋位,也无多少改变,众龙属对此事的看法依然会是好运毒蛟、仁德少卿。
随后的明珠宴上,楚皇伪装的水芝虬龙率先开口,将话题引入水族议政。
“诸位,距上次议政已有四月之久,这期间发生了众多事务。
有梁国内乱戛然止、金焰孔雀当空舞,更有魏军誓师起征途、虞国丞相挂帅印。
依附于我们的玄水部消息灵通,诸位应当也收到了此类情报。”
“诸位当知,魏虞两国本质不同,虞国持有儋州之地不生战力,魏国取回儋州却能暴增一批悍勇武者。
加之魏国国情与诸国不同,其国内武者更类耗材、无甚珍贵,老死新替源源不断。
若让其取回儋州之地,不消数年便会有一批儋州少年入羽林营效力,那时魏国之盛将更难压制。”
“我认为,我等不可再自持身份冷眼旁观。
当借渠河水族之名,出海道袭扰魏国怀州崇余县,威逼靖安郡。
如此可使魏国迫于楚虞力抗、水族之压,放弃吞并儋州的野心。”
楚皇说的有几分道理,魏国武者最大的特点便是源于军营选拔。
这些人出身低微,尚未学会贪生护财,加之突获通天之路又得君王礼遇,一门心思的报效国恩。
仅这一点,就绝非世家武者与有智妖魔可以比拟。
可以说只需拉上战争期限,魏国有能力耗死其他国家。
当然这里面不包括横江水族,以横江水族的组织架构,根本无需消耗国运。
只需打上几场血战,各水族府主便会自发出海避难。
毕竟世家武者还有子嗣亲眷拖累,横江水族却是自成一体,谁也无需对谁负责。
但靖安郡可是周元的老家,也是他从军之地,哪能任由楚皇乱来。
正当他准备展示仁爱,劝告大家性命贵重时,蛟龙洪鼎却一把将手中玉盏拍碎怒斥道。
“水芝你居心何在,我看你空有议政之言,却无议政之智。”
“我且问你,梁国内战时是谁火速赶来龙宫,劝告我等不可插手梁国之事。
你当时怎么说的,说什么我等一旦动手梁国内战性质就变了,楚魏两国必蜂拥而至。”
“我当时就竭力反对此等谬论,这天下各国之中哪一国没有妖魔大将。
我横江水族与梁国结盟,尊梁皇之令出兵讨伐叛乱,正可谓出师有名,又有何不可。”
“可惜养尊处优让你等失了斗志,一点风险也不愿担当,坐看大梁荣京被围。
结果如何,梁皇调不动援军,不得已之下放出了那只金焰孔雀。”
“这下好了,往常我等还能以势压制梁国,进而影响其朝政。
现在梁国哪还理会我等,不向那大孔雀诉苦令其巡查横江,便是尽了多年同盟之义。”
蛟龙洪鼎越说越气,其龙须无风自动、双目绽露凶光,若不是横江龙宫不好动武,他真想与楚皇较量一番。
楚皇自然不可能怕他,真打起来以楚国兵锋之凶蛮,绝非他一个暮江水君可比。
“暮江水君莫要动怒,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我当初也是为横江水族着想,绝无私心。
否则我大可坐看你等出兵平叛,何须费尽心思阻止乱局。”
“哼,你最好如此,否则这水族议政不议也罢。
索性不议还能维持当下局面,越议我等处境却越是艰辛。
去年我等还可以遨游梁国享尽优待,现在你再去试试,多半会被视作入侵,被那魏梁同盟联合绞杀。”
蛟龙洪鼎之言绝非危言耸听,事实上梁国与魏国结盟后,横江水族的处境就尴尬了。
魏国即便野心勃勃,也不会对自己仅有的盟友下手,为此梁国已无需横江水族助防魏国。
最关键的是,横江水族失去了影响梁国朝堂的能力。
魏国又迅速填补了这一空缺,使横江水族只能在魏梁夹缝中生存。
“暮江水君不可只看一时利弊,魏国之事与梁国不同。
梁国乱是私事、魏国西征是天下事,我等唯有制衡天下,方能保持超然地位。
否则一旦让魏国完成联梁胁虞,进而威逼楚国的态势,必然会趁机清理我横江水族。”
第303章 楚虞之谋
天下局势变得太快,之前还是楚梁虞三国压制魏国,现在却变成了魏梁同盟压制楚虞同盟。
这种变化确实对横江水族有一定的影响,但绝非楚皇说的那么严重。
说到底,横江水族之所以盘踞在江河水府并非出于生存需求,而是出于享乐需求。
他们当初和梁国结为同盟的主要原因,一是为了制衡天下,二是为了有广大游玩之地。
毕竟水府再是奢华,也总有待腻的时候,有智龙属需要更多的生活空间,去感受人间的繁荣美好。
梁国也乐见其成,给予了他们公侯爵位,使他们能俯瞰人间百态。
因此从收益层面来看,梁国与横江水族属于互相需求的双赢关系。
但这不代表横江水族离开江河水府便无法生存,四海汪洋永远是他们最好的退路。
当他们隐入深海水府后,人间之事将很难影响到他们。
所以楚皇之言看似危机重重,但本质上对横江水族造不成太大压力。
“水芝少君所言有些道理,但天下各国互为博弈,岂有一个省油的灯。
那虞国丞相我也见过,实力非凡、心思缜密,此刻由他督导虞国朝政,怎会被那魏国轻易胁迫。
既然如此,我等当坐看几国相争,不可轻易介入人族内斗。”
眼见蛟龙洪鼎已动怒失态,驼龙元绪立刻做出回应。
他并非心向楚皇,而是担任水族大丞相之名,使他必须尽力维护议政秩序。
若是议政无法顺利进行,水族本就不多的凝聚力定会再次削弱,此非他所愿、亦非水族之福。
“大丞相所言甚是,我等不可因虞国之事攻伐魏国。
此行虽能借助渠河水族之名行事,但魏国西征受挫后,定会清算动乱。
那时渠河水族势必面临魏国的全力打压,此乃消耗同族之策,我等万万不可为之。”
虬龙敖汐接下驼龙元绪的说辞,避免水芝虬龙与蛟龙洪鼎再起争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