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麻绳通天神仙索只是昙花一现,便再也不见了。”
任意一项戏法达到满级便可进入,这前置条件听起来不难,却远比道具类的触发条件复杂的多。
周元自己就有满级的控弦技能,他常用的三星连珠箭,便是靠满级控弦技能实现的。
这技能的来源简直不要太简单,靖安大营的教头教了几天,他便就会了。
但直到现在,周元也没见到能像他一样,射出三星连珠箭的射手。
最普通的技能练到最高级,本身就是坚持与悟性的积累。
另外,正常人是没办法维持巅峰状态的,几日不练、心意不专都有可能滑落巅峰状态。
他们也没有属性面板,根本不知道自己距离入门条件还有多远。
当他们自觉已经练成,却始终无法进入彩戏门后,多半也就认为彩戏门并不存在了。
最重要的还是,有一项满级戏法,再刚好路过此地,并接触到这座门派传送门的几率,实在是太低了。
“如此看来,当年戏耍县令的老者与麻绳偷桃的父子,还是耍弄戏法的天才。
不过他们未必是两个人,或许偷桃的故事更早发生,戏耍县令反而是后事。
一切不过是那位技法高超的戏法师年纪大了,曾经的小心谨慎,也随着能力的增长,变为自在洒脱了。”
周元装作探查的样子,接触了那扇如影似幻的大门,这次倒不是什么反应也没有。
属性面板直接给出了反馈信息,【叮,条件不足,无法进入彩戏门】。
老实说,这是他见过入门最容易,也最困难的触发式秘境。
容易是指他自己,困难是指所有人,包括武者群体。
他甚至怀疑,就算自己把彩戏门的进入方法交出去,大魏朝廷近些年也无法拿出能够进入的人。
除非大魏朝廷专门开办一个戏法班,广泛培训、精益求精,数年后或许才会有人满足要求。
“戏法师、神仙索,入门方可见真容,不入门在亦为梦。”
周元使用御风术,进入漂浮状态后,从地窖内一跃而起,他已经知道下一步该如何做了。
随后两天他与武者护卫正常搜寻,并将羽林辅骑散出去,寻找彩戏巷的居民询问过往。
很快羽林辅骑便带来了一个有价值的消息,一位老人说出了彩戏巷名称的由来。
他言自己祖上曾经是街头卖艺人,后来还开过一家彩戏园,既收徒也表演。
因此,彩戏巷曾经是一座戏院,后来虽破败改为了民居,却依旧保留了彩戏的名号。
他还说,自家族谱的辈分连起来就是一句,戏法精如真、彩戏方入门。
可惜时过境迁,他们家不知从第几代开始变成了木匠,后也一直以木匠手艺过活。
末了还向羽林辅骑推销他做的马扎,那憨厚壮汉便买了几个回来。
“你就没问问有无戏法书?”
“校尉大人,我问了。
那柳老头说就算有,也被他祖上被当作引火物给用了,他们家现在除了木工图,别的书什么都没有。”
虽然这位憨厚的羽林辅骑并没带回什么重要情报,但却给周元带来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彩戏园、神仙索、卖艺人,此地的奇闻故事与地名皆与戏法有关,或许可以由此入手。
你去寻找张县令,让他张贴告示,为我请几位民间戏法师过来表演,酬劳就按每天三十枚铜钱算。”
以周元可以调用的资源规模,就算每日给数百枚铜钱也很轻松。
但民间艺人多谨慎,开太高的价格,反而会让他们认为是买命钱,进而不敢应招。
因此,周元难得小气一把,准备用较少的钱,引出最有价值的线索。
“接下来,便是学一门戏法了。
只要将其升到满级,便可窥见彩戏门内到底有何物。”
第151章 戏法入门
周元为朝廷新贵,宁安县令自然愿意配合行动。
在收到周元的命令后,他不仅亲自撰写了告示,还让几队衙役走街串巷的搜寻民间戏法师。
对于羽林营的邀请,民间戏法师们并没有犹豫。
概因羽林营富贵,若是演的好了,定能得一大笔赏钱,就算演不好,羽林营也不会拿他们怎么样。
毕竟羽林营有天子亲军之名,在外代表天子颜面,于民间从不放肆。
因此,县衙告示发出不久,各类卖艺者便纷纷应召。
当他们抵达彩戏巷时,周元还真拉着一众下属来看戏法,使得众将士难得放松片刻。
“我素闻戏法有丹、剑、豆、环、绳五绝,不知各有何技成名?”
“禀将军,丹为吞铁胆、剑为吃宝剑、豆为仙人摘豆、环为九连环,绳为神仙索。”
“戏师会几种,可一一演示。”
那戏法师听说过周元的出身,视其为民间豪杰、少年英雄。
因此,拿出了所有本事为他表演,企图得到周元这位新元榜魁的赞赏。
随着丹、剑、豆、环彩活四套开始耍弄,周元发现这位戏法师是有真本事的。
孩童拳头大小的铁胆刚落入口,但见喉咙一吞,便消失不见,再纳气上吐铁胆又重回口中。
周元看的清楚,没有躲避视线的障眼法,全是苦练成技,一吞一吐之间精妙不凡。
“往常有些客人不信,我还张着嘴吞给他们看。
今日在场的都是贵人,我不好太放肆,还请诸位大人多多见谅。”
戏法师轻轻一吐铁胆落入手中,行了个礼,转身拉来桌案,向上放了两个碗、七颗胶豆,表演起了仙人摘豆。
相比于真材实料的吞,摘豆讲的就是一个巧了,在场武者还能看出些端倪,辅骑壮汉们却是连连惊叹。
这等水平在周元看来已经技艺不俗了,即便不是满级戏法,差的也不会多。
如此一来,若是开发彩戏门秘境,倒也不用从头开始。
将这些技艺高超的民间艺人集中培养,倒也能快速产出成果。
等四套戏法彩活耍弄完,那戏法师便要行礼下台,周元却突然叫住了他。
“戏师且慢,不是还有绳技未演吗,我对那神仙索十分好奇。”
“将军有所不知,神仙索早已失传。
我们戏法一门的艺人相信祖师曾有妙法,奈何我等想破脑袋,也未有所得。
因此只余戏法神仙索之名,却无神仙索之技流传。”
“哦,此地有一百姓,言其祖上为戏法师,还建过一座名叫彩戏园的戏院。
其祖谱辈分为一句,戏法精如真、彩戏方入门,不知是真是假。”
“确是真的,我所学之技若往上追溯,也算彩戏园一脉。
我师父曾说过,彩戏成园为的便是研修绳技神仙索,技法不成,戏园自然也就散了。”
那戏法师下台后,其他戏法的表演虽然也相当出彩,但都没有第一位戏法师那般技艺精湛。
直到最后一位戏法师登场,表演了三仙归洞、彩巾变鱼、藏物如常,才引起周元的注意。
“就这两位了,给他们发文书,邀他们暂入羽林营效命,共寻神仙索之迷。”
“诺。”
两位技艺精湛的戏法师得到文书后,极为振奋。
这对所有戏法师来说,都是一个好消息,只有朝廷重视他们,他们的社会地位才会提升。
乃至他们的孩子与徒弟都会受益,卖艺人家也能有个奔头。
“你们既然签了文书,我也不瞒你们。
我怀疑两百年前的神仙索戏法,关乎到一处未开发的秘境。
彩戏园传下的那句,戏法精如真、彩戏方入门,或许就是进入秘境的口诀。”
“看你俩的缘法吧,若是能有幸进入秘境,便可入羽林营谋职、更易出身。
不过求人不如求己,你们二人选出一门易上手的戏法,教于我的下属。
莫要私藏,我会遣属下找其他戏法师验证。”
周元不做隐瞒的原因很简单,戏法师属于走南闯北的游商,只不过他们不卖商品、而是卖艺。
他们有机会接触到上层权贵与下层百姓,加上又在京城附近活动,不会不知道秘境之事。
在多年传承、辛苦练艺的情况下,他们肯定也怀疑过神仙索的传闻,并且做过一定的考察。
因此瞒着他们的意义不大,反正秘境位置是死的,谁也搬不走。
两位戏法师的听闻周元所言,突然跪倒拜行大礼。
“岂敢私藏,将军为末流戏法奔波,我等若再私藏,有何面目祭拜祖师、亦无脸面对子孙。”
“好叫将军知晓,我等师爷曾数次拜访官府,言神仙索不通天、通的乃是玄异秘境。
奈何探秘使苦寻无果,独留我等代代搜寻。”
“今日将军愿接下戏法一门的因果,无论成与不成,我等戏法艺人必以祖师礼敬遵将军。”
两位戏法师的反应,超出了周元的预料。
这天下百姓终究是活人,他们有自己的追求,也有思考执行的能力。
一个秘境对大魏朝廷来说不过是锦上添花,但对一众戏法师而言,却是唯一的通天之绳、神仙之索。
“两位快快请起,戏法精如真那句话才是核心。
往后几日你们自己也需习练拿手技法,我相信神仙索不会无缘而来,若真有,总会寻到。”
得到周元这位新元榜魁、朝廷新贵的认可,对两位戏法师来说,是一件值得记入门中,永远流传的大事。
为此他们不敢怠慢,拿出了压箱底的彩戏八法,捆、绑、藏、掖、撕、携、摘、解,让周元挑选。
周元最终选择了重视手上技巧,可变幻意式形象的九连环作为入门之法。
随后几日,羽林辅骑照常巡查,禁军武者依然执行护卫任务。
唯有一众勋贵子弟与随军道人被周元抓来,一起练习戏法。
“老道修了一辈子道,到头来还要跟着校尉大人学这戏法,当真是求真借假、由凡逐灵。”
老道人虽然嘴上说着看不上戏法,学起来却比一众勋贵子弟还要认真。
周元就更为特殊了,戏法入门后,先是每天升上一级,后是每间隔三天升上一级。
如此快的进步,让一众勋贵子弟与禁军护卫见识到了什么叫做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