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交涉,范府的马车依旧没能前进半步,林婉儿只得无奈放弃,她摇了摇头,叹道:“知道了。”
听到这三个字,拦车的监察院官员松了一大口气,赶紧行礼表示感谢,若是一般的大臣贵人,即便是太子和皇子想来别院看长公主,监察院的人都不会有如此好脸,直接就将人赶走了,然而林婉儿不一样,她不仅仅是长公主的女儿,还是他们监察院提司范闲范大人的妻子。
这后一个身份,让监察院的人都不敢稍失礼数,可以说范闲妻子这个身份,比她郡主的身份,还要牛批。
这就是范闲现如今的能量。
林婉儿没能见到李云睿,但也没有直接走,而是留在了此处,怔怔的看着远处那个熟悉的园子,默默流着眼泪,为母亲祈福。
长公主被幽禁一事,自然在朝野上下产生了极大的震动。
虽然去年的冬天,陛下雷厉风行的将长公主一系人马清扫了干净,但却没有对长公主做出任何处罚,那么谁也不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事。
因为没人敢轻视这个在十几年间掌控了极大权力的女人,哪怕她被庆帝清除了所有势力,但只要庆帝不做出严惩,以她的手腕和心计,可以很快收拢一大批门人,再次影响庆国的朝政。
然而现在不一样了,一个被幽禁的长公主,即便有通天的本事,也翻不出太大的风浪来,没有太多人会担心朝政还会发生太大的变化。
对于李云睿被幽禁一事,有的派系从内心深处感到开心。
比如:监察院、门下省、中书省等等。
有些人则感到伤心和难过,且理由不一样。
比如:林婉儿是因为母女之情。
得到消息的太子,气的浑身发抖,他没有去别院探望,而是用一种倔犟而狠毒的目光,死死的盯着皇宫御书房方向。
当然了,还有人感到害怕和恐惧。
比如:老二李承泽。
范闲用了三年的时间,将长公主和老二之间的联系挑上了台面,清理掉了老二一系的大部门人马,所有人都知道了他的靠山是长公主,如今长公主被幽禁,那么下一个是不是就轮到他了?
老二蹲在王府的椅子上,再也没有了往昔的意气风发,今早得知这个消息后,他便一直呆愣愣的看着王府大门,好似在等待着宫里的太监和太常寺的官员们闯进王府,将他捉拿幽禁起来。
哪怕过去了好几个月,他依旧想不明白,自己的父皇为何会突然对姑母下手,而且让他震惊的是,他父皇那悄无声息的雷霆一击。
事实上,不仅是他想不明,很多朝臣都想不明白庆帝为什么会突然对李云睿下手。
没办法,因为长公主和太子之间的关系,知道的人实在太少了,如今除了有限的几个人之外,都被庆帝给杀了。
当然,现在追究庆帝为什么对李云睿动手已经没有意义了。
只需要知道,天子一怒,天地变色,悄无声息间,便让京都的局势变了一个模样便足够了。
李承泽现在才明白,他那位父皇一直没有动手,不是因为他父皇没能力动,只不过是以前懒得动而已,是他和姑母触怒了一头懒得动的巨龙。
老二不知道自己将面临什么,但可以确定的是,陛下对他和长公主之间的利益关系,以及最近两三年做的事一清二楚,或许此生再也没有出头之日了。
“悔不听三弟之言啊。”
在李承宗离去之前,其实跟他说过,不要和李云睿再有任何交集,可他显然没有听进去。
李承泽叹息一声,看向旁边的王妃叶灵儿,摸出一张写满字的递给她,说道:“这是休书,你收好,想来父皇看在你叔祖的面子上,不会为难你。”
老二如今手中可以凭借的力量,就只有叶家,但在去年的那个冬日之后,他就再也没有和叶家明里暗里通气来往,因为他很清楚,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在他爹的注视之下。
虽然他不知道父皇为何突然会对李云睿动手,但在李云睿忽然被打落尘埃之后,他根本没有任何勇气去做点什么,因为他担心自己一旦有异动,会让父皇怒上加怒。
为了小命着想,还是安稳一些吧,或许父皇只是一时生气,不会怪罪姑母也说不定,毕竟当初走私一事,父皇都没有计较。
这是李承泽在今日之前的想法,但今日得知李云睿被幽禁,他便知道大势已去,等待他的,最好的结果便是幽禁,所以今早他写了这封休书。
尽管他和叶灵儿是因为庆帝的旨意才在一起的,但成婚一年多了,多少还是有夫妻情分的,他不想连累叶灵儿。
反观叶灵儿则是满脸担忧的看着李承泽,接过递来的休书看都没看,便直接撕了。
她不知道如何安慰对方,也不能帮他做什么,但她也不会怕受到牵连便弃自家夫君而去。
对于叶灵儿的举动,老二并没有说什么,老老实实的在王府等待着自己的末日到来,京都朝野上下,也在等到二皇子完蛋的那一天。
然而众人等了大半个月,皇宫的旨意终于下来了。
这道旨意震惊的所有人都说不出话来,老二更是被这道旨意震的七荤八素,之前的惶恐、伤心、难过等等,都被前所未有的喜悦所代替了。
旨意上明确表示,太子要被禁足半年,所以在庆帝去大东山祭天期间,国事由二皇子代为处理。
代理朝政。
这可是储君才有的资格。
这说明什么?
说明他父皇决心废储,而他是取而代之的那个人。
多年来的期盼,眼看就要成为现实,李承泽又如何能不兴奋?
第120章 临行前
长公主被幽禁,所有人都以为第二个倒霉的人会是二皇子,谁也没想到,原本该倒霉的人,却一下获得了监国之权。
老二自然也没想到,他只觉得浑身发冷,他那位父皇行事,总是这样出人意料与令人寒冷,行事手法犹如流云在天,怎么也摸不清痕迹。
李承泽可不相信庆帝不知道他和李云睿做的那些勾当,那么在李云睿被幽禁的情况下,庆帝为什么还让他监国呢?
实在想不明白,但只需要知道一件事就行,那就是在监国期间一定不能搞事,不能让任何人抓到把柄。
所以兴奋过后的老二,变得愈发老实本分了。
又过去半个月,出行的祭天队伍已经准备妥当,时间也来到了庆历八年盛夏。
这天蒙蒙亮的时候,京都武义巷那座最大宅院里,那位最近年喜欢上种白菜的老爷子就已经起床,正在用木瓢盛水浇地了。
去年辞去军院职位后,秦业便安安心心的留在了家里带嫡长孙,小孙子喜欢吃白菜,便特意弄了个菜园子种白菜。
作为军方最德高望重的大佬,秦业的年纪已经很大了,大抵人老了都是这样,好像是怕一觉睡死过去,所以老人总是比一般人要起的早一些。
今天他二儿子也起床很早,如今已经做到枢密院副使,被迫从京都守备中脱离的秦恒,满脸忧色的从前院来到菜园,凑到老父亲身边低语了几句。
秦老爷子微微皱眉,苍老的面容上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叹道:“看来京都真要变天了。”
“要告诉陛下吗?”
秦业摇头:“陛下不会在意的,咱们那位陛下此行去大东山便是为了引出一些人。”
“如果陛下真死在大东山,我们要怎么做?”秦恒担忧问道,他并不知道是谁扔给他的信,但能在秦家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把信送到他屋子里,说明对方十分不简单,或许设下的局真有可能让庆帝死在大东山。
“如果是你大哥,根本不会问这种问题。”秦业有些恨铁不成钢的说道。
秦恒:“……”
他也知道自己比不上大哥,如果不是他那位表弟临走之前,来过一趟秦府,让他大哥走文官的路子,他现在根本不可能是秦家继承人。
秦业叹了口气,说道:“你表弟在京都,我们是定王一系,如果他不在,我们便是帝党,谁坐在那个位置上,我们便听谁的,你这种话问都不该问,除非你想造反。”
秦恒赶紧摇头,转移话题道:“父亲,表弟真的还活着吗?”
一听这话,秦业没好气道:“你死了,他都不会死,已有明确消息,他在回京的路上。”
“那就好。”
秦恒长松了口气,虽然不知道自己老爹是从哪儿得到的消息,但只要知道李承宗还活着,就一切都好说,心情舒畅,连称呼也变了。
“爹,那我们要不要假意支持下太子,如今长公主失势,太子被禁足,老二看似捡了个大便宜,但恐怕是陛下为了对付他,日后很可能是范闲一派独大,我担心范闲会做些什么,我们要不要假意支持下太子或者老二,起码在表弟回来之前,不能让老二和太子倒下去啊。”
作为秦家明确的继承人,秦恒也从秦业嘴里知道了一些当年的事,秦家对于范闲而言,那可是有杀母之仇的。
“你想选谁?”
“太子吧,老二有叶家,如果我们再假意支持他,那不符合表弟说的三方平衡。”
秦业沉默片刻,嗯了一声,紧接着却话锋一转道:“不过,也要等陛下大东山之行后再说,你只要记住,即便宗儿不在京都,我们秦家也不需要投靠任何人。”
秦恒点点头:“爹,那没什么事,我先下去了。”
秦业摆摆手,没有再说什么,拿起了木瓢继续浇水,完全看不出他曾经是军方第一人。
和亲王府。
这是大皇子李承儒的府邸。
今儿个一早,李承儒便着急火燎的去了一趟定王府。
至于为什么去定王府,那就不得不提到,定王府的孕妇餐了,因为定王府从来没有出现过难产之类的事,导致定王府的孕妇餐被吹的神乎其神,所以今早查出媳妇战翩翩怀孕之后,李承儒便匆匆去了趟定王府借人。
回到和亲王府的时候,正好赶上一个年轻太监来宣旨。
这个太监叫洪竹,曾经的东宫首领太监。
在去年冬天东宫那场大火中,死了很多人,可以说所有的宫女太监都死了,只有这位太监首领活了下来。
而且他不仅活了下来,还被重用了,虽然没有明说,但很显然是下一个侯公公。
旨意很简单,就是让李承儒参加中午的皇子家宴。
这些年皇子家宴并没有断绝,但此次家宴,却让李承儒泛起了嘀咕。
自从他从征西军中回到京都之后,事情是一件接着一件发生。
先是长公主手下的势力被清扫,然后是东宫大火,陛下无缘无故要废太子,以及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祭天和老二监国。
除了老二监国之事,其他事发生之后,他都进宫求见过。
尤其在庆帝去祭天这件事上,他更是三番五次进宫求见庆帝,想让庆帝收回成命,结果连宫门都没能进去。
而且就在昨日,他都去过一次皇宫,依旧没能见到庆帝。
现在却突然让他参加家宴,李承儒觉得并不简单。
左思右想,他也想不通庆帝为什么要突然安排个家宴。
想要找个人商议吧,才发现时间已经来不及了,匆匆忙忙的进了皇宫。
还是老地方,只是比起早前几年的皇子家宴少了两个人。
一个是李承宗。
另一个则是太子李承乾。
兄弟三人一番客套,快要找不到话题聊的时候,庆帝才姗姗来迟。
饭桌上,庆帝嘱咐了一些老二监国的事,夸赞了一番小四。
这两三年,李承平跟着李弘成一起,为庆国财政创收了不少,大有赶超范闲手中内库的意思,让庆帝十分满意。
至于老大,庆帝在饭桌上都没有跟他说话,不过草草结束家宴之后,单独将他留了下来。
“过两日,朕便要启程去大东山祭天了。”
谁都知道庆帝此番去祭天是有很大风险的,起码东夷城那位出关的大宗师肯定会来刺杀,所以为了让庆帝留在京都,李承儒已经进宫过好几次了,奏折更是天天上,如今终于见到了庆帝,他自然不能放过当面劝说的机会。
李承儒点点头,认真道:“父皇,正所谓万乘之尊,不临不测之地,儿臣恳请父皇留在京都。”
“京都有太后坐镇,有陈萍萍和两位大学士,还有秦业那个老家伙在,谁敢擅动!”
“父皇……”
庆帝不耐烦的挥手打断道:“好了,祭天一事,朕意已决,你不用再说了,留你下来,是有事交代你。”
话音落下,伺候的侯公公便捧来一道圣旨,然后躬身退了下去,整个御书房只剩下了庆帝和李承儒两人。
李承儒展开圣旨看了看,整个人都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