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邓氏鱼
张苏茵强忍着扭动身子的想法,对姜山露出一个笑容:“您好,姜先生。”
她从没见过如此.锐利的眼睛。
在姜山的注视下,她觉得自己仿佛光溜溜什么都没穿,有一双无形的手,在翻动她的身体,挖掘她的秘密。
就好像把人剖开了来。
心中有点彷徨,有点羞臊她可是有了一个女儿的母亲,虽然已经离婚。
好在这种感受只是一会儿,随着姜山目光收敛,张苏茵暗暗松了口气。
张文宣没发现女儿的异状,笑道:“终于见到姜先生了!”
姜山抱以歉意:“我与李行长是好朋友,李行长介绍张教授过来,按理说我应该第一时间招待两位,但实验到了关键时候,不能分身,我十分抱歉。”
稍作寒暄几句,便说到正题。
姜山道:“我听沈曼说,张教授认为马里亚纳海沟下,某些区域的海底是一层絮状的隔温层,隔温层下隐藏着原始的远古海洋,我想知道,隔温层和远古海洋理论,建立在什么样证据之上?”
姜山一开口,便直指核心。
张文宣和女儿张苏茵对视一眼,张文宣点了点头,然后对姜山道:“关于隔温层和隔温层下远古海洋的深海研究项目的建立,起因在十三年前。”
他说:“当时我带着一个海洋研究团队,在马里亚纳海沟附近做相关的研究。本来是一次很正常的海洋生物调研,但在当天夜里,发生了一次深海地震,第二天,我们意外的捕捉到了一只三米长的邓氏鱼!”
“邓氏鱼?!”
姜山一听,不禁道:“是我认知里的那种远古硬骨鱼类吗?”
“没错!”张苏茵从她的文件包里,拿出了一叠照片:“姜先生您请看。”
张苏茵已经调整好了情绪。
但在姜山接过图片的时候,与她的手交互而过,她又忍不住悸动了一下。
姜山拿着照片,一张张的翻看,都是从各个角度拍摄的邓氏鱼的照片。
张文宣接着道:“我因此怀疑,远古生物仍然生存在深海之中。我追寻了数年,却再没有发现过类似邓氏鱼的远古海洋生物。”
“直到数年前,米国的一艘潜艇经过马里亚纳海沟附近的时候发生故障,随后于千米深海之中,遭遇不明物的袭击。”
“当时附近的海域,并没有其他船只、舰艇经过。救援人员笃定在救援的时候,潜艇遭受到了巨型海洋生物的袭击。”
“虽然这件事被米国按了下去,但我认为,救援人员的话,不无道理。”
“我因此信心大增。之后建立了深海研究项目就在距离这里,柯罗斯岛东北方向不到一千公里的马里亚纳海沟南端边缘,我耗巨资买下了一个深海石油钻井平台,基于这座钻井平台,建立了研究基地。”
他花了不少钱,买下一个已经钻不出石油的钻井平台,建立起深海研究项目的研究基地。
“经过这几年的研究,我得到了很多有用的数据,这些数据无一不表明正常海洋环境之下,还有更深层次的远古海洋。”
又一叠资料被张苏茵摆在姜山面前。
姜山一目十行,看完了之后,作状沉吟起来。
张教授的话,有夸大的嫌疑。这些研究数据之中,能直接证明正常海洋环境下有更深层次的远古海洋的基本没有,只几条间接的、不怎么重要的数据,含含混混。
这必定也是张教授在其他地方拉不到投资的原因。因为他没有好的筹码。
原剧情中,姜山不知道张教授是怎么拉到那个外国佬的投资的,但他现在来到了姜山的面前。
实际上,姜山对这个项目,的确有兴趣。
因为原剧情已经展现过了马里亚纳海沟附近的海底,真的有隔温层,真的有远古海洋,有大量的远古海洋生物那两头巨齿鲨,不过是代表之一。
肯定还有更多、更神奇的远古物种存在着。
至于剧情中两头巨齿鲨造成的巨大损失、人员伤亡,在姜山看来,都缺乏一定的逻辑。
他们被巨齿鲨袭击过后,发现巨齿鲨往华国南方沿海而去,却不通知华国海警、官方,而作出一副急切救人的模样,却让一个夏日海滩血流成河。
只需要通知官方一声,不要说海军,只派几艘海警船,架起机枪、来几发火箭炮,区区巨齿鲨,算根毛线。又不是对面世界的异兽!
或许可以用投资人不允许来解释那个米国投资人,想要独占巨齿鲨,不愿意告诉华国官方,害怕巨齿鲨被华国官方捕获,没他的份儿。
如果用这个来解释,就说明眼前这对父女,三观有问题。
眼看着巨齿鲨往人群密集的夏日海滩杀去,血流成河就在眼前,在这样的时候,无论什么理由,都不应该成为阻挡通知官方的借口。
千万不要说时间太紧,来不及。打个电话要多长时间?
也不必找‘官方不相信’这样的理由,特么网络那么发达,手机随便拍摄一段,传过去,不相信也相信了。
这种片子,因为一些乱七八糟的原因,往往夹带着许多私货,乍一看没什么,仔细一想,全都是屎。
现在,电影剧情融入真实世界,具体的东西,肯定不会与电影里一模一样。就像现在,张苏茵父女来找姜山投资,而不是找某个米国佬。
话说回头。
张文宣的数据中,拿不出有力的筹码;但不论是因为技能点,还是因为远古海洋远古生物,姜山都已决定投钱。
但他不会表现的那么干脆。
作状沉吟。
道:“张教授,这些数据、这些照片,都不够有说服力。”
说:“因为它们都能造假。”
听了这话,张氏父女顿时心中一急,张苏茵连忙道:“数据和照片绝对真实,姜先生,这是我父亲一生的名誉!”
姜山摆了摆手:“别急,听我说。”
道:“那条邓氏鱼呢?只要把它身上的任何一点东西,摆在我面前,我都会立刻答应投资。”
张苏茵张了张嘴。
张文宣叹息一声,低下了头。
姜山见状便道:“我出去抽一支烟,考虑一下。”
(本章完)
第125章 投了
姜山到门外一侧的廊前,点了支烟;廊下的花圃,此时已郁郁葱葱,一些花儿点缀,有香气扑面。
里面,隐隐传来张苏茵父女的争执声。
片刻后,张苏茵出来,走到姜山身边,说:“姜先生,我和我父亲的推论绝对不会有错。”
“马里亚纳海沟附近的海底一定有隔温层,隔温层下一定是远古海洋。”
“我也知道照片和数据没有足够的说服力,但是很抱歉,邓氏鱼已经毁了。”
姜山撇脸看着她,说:“毁了?”
“是的。”张苏茵拢了拢耳根的头发,情绪有些低沉:“我亲手烧掉的。”
“哦?”姜山诧异起来。
张苏茵道:“如果您愿意听,我可以告诉您。”
姜山示意她说。
张苏茵叹了口气:“是因为我的前夫他计划卖掉邓氏鱼标本,我发现的时候快来不及了,所以我把它连着我们家的房子一把火点了。”
是个狠人。
她抬起头看着姜山:“然后我们离婚了。”
姜山听着,微微点了点头,不置可否。
他记得剧情里,张苏茵的女儿梅英那个小姑娘,说是因为她爸爸也就是张苏茵的前夫到处拈花惹草,张苏茵才离的婚。
这儿却说是因为邓氏鱼标本。
张苏茵见他不信,说:“我没必要骗您。”
姜山笑而不语。
张苏茵似乎有些急了,她一把拉住姜山的手,说:“我和我父亲的一切,都投入到了这个项目之中,毕生的理想、金钱、人脉,姜先生,我不能让它失败。任何条件,我都答应!只要您愿意投资!”
这是豁出去了?
姜山不禁道:“任何条件?”
“是的!”张苏茵咬了咬银牙。
姜山笑了起来:“这样,我再琢磨琢磨,给我十分钟。十分钟后,予以答复。”
张苏茵闻言,张了张嘴,叹了口气,转身进去了。
姜山便对手腕上的自制腕表说道:“搜索海洋专家张苏茵、张文宣的相关资料。”
“好的,请稍等。”九鼎的声音从腕表中传出。
这块腕表,是临到从实验室出来时候,制的第一批十块腕表中的一块,跟丽贝卡那个功能大致相同。
不多时,一片平板电脑大小的光幕从表盘上投射出来,在网络上能够搜索到的张文宣父女的信息,全部展现在姜山面前。
其中关于张苏茵离婚、房屋火灾的信息,都有。
也有邓氏鱼标本的相关信息,但与邓氏鱼相关的信息,网上多为调侃,认为是模型,是离婚的借口。
几乎没人相信是真的。
倒教张苏茵的名声,因此变得不大好。
看完之后,姜山转身走进客厅,张苏茵父女都沉默着,见他进来,明显坐直了一些。
姜山道:“关于两位的深海研究项目”
他看了眼张苏茵:“我投了。”
父女两个一怔,随即都露出了狂喜之色!
张苏茵看着姜山,目光莫名。
张文宣手舞足蹈,道:“谢谢你,姜先生,我真的”
姜山笑道:“不要激动。我对这个项目,的确有一些兴趣。深海、远古生物、远古海洋,听起来有点意思。”
便道:“具体谈一谈吧,你们要多少钱?接下来的研究计划呢?”
张苏茵立马递上来一份文件。
姜山一边看,她一边说:“首先,我们需要扩充研究团队,我们要招募潜水、信息技术、机械工程等几个方面的专业人才。”
“其次,我们需要最好的海底探测器、一艘可以下潜到马里亚纳海沟底部的科研潜艇。”
“其三,我们需要一些更先进的探测设备,需要对研究基地的各种设施进行全方位升级。”
姜山翻到资料的最后一页,一串巨大的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