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研究基地所在的钻井平台,其地理位置,东近马里亚纳海沟、北靠南中国海,西边过来是柯罗斯岛海域,南边就是密克罗尼西亚联邦。
曾经是某国际石油集团为开采海底石油所建,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放弃,被张教授筹款盘下来,作为他研究项目的常驻基地。
在得到姜山的大力投资之后,深海研究基地发展飞速;各种硬件设施,那是往顶好了翻修,尤以其深入海面以下的基地主体,全靠着张苏茵每个月跑柯罗斯岛一趟,从姜山手里抠过来的一批石墨烯材料建造而成。
至于超算、鳐型潜水器、人工智能支持、高薪资高待遇.种种,就不细说。
鳐型飞行器缓缓降落在钻井平台上,张教授牵着一个可可爱爱的小姑娘,站在一旁。
小姑娘眼巴巴的看着姜山牵着张苏茵从飞行器下来,不禁怯生生望着张教授问道:“爷爷,他就是爸爸吗?”
张教授不知怎么回答。
姜山听到了,过来和张教授握了握手,然后笑着对小姑娘道:“你就是梅英?张梅英?”
梅英,也就是张苏茵与前夫哥所生的女儿,四五岁模样,洋娃娃般,十分可爱。
小姑娘到底认生,连忙躲到张教授身后,探出小脑袋,好奇的打量姜山。
姜山蹲下来,伸出双手:“这么可爱的小姑娘,谁不喜欢呢?叫叔叔也行,叫爸爸也行。”
旁边的张苏茵眼神禁不住狠狠的波动了一下。
怎么说呢,在姜山而言,无所谓接盘不接盘的问题对于一个四五岁的小姑娘,决然是不能怀着这样的态度去对待的。
再则,姜山觉得,自己这一辈子,怕是很难有后代。
他是纯正的先天人族,除非伴侣之中也有一位纯正的先天人族,否则基本上不可能有嫡亲的血脉后裔。
张苏茵既然已经是姜山的女人,那么张苏茵的女儿,姜山也愿意接纳。
张教授一旁,不知怎样心情。
姜山是个什么样的人尤以在女人这方面,是个什么级别的路数,全世界都知道。
可是怎么说呢,首先,当初找姜山投资,既然带了张苏茵一起,那么以张苏茵的姿色容貌,落到姜山手里,是可以预见的。
其次,姜山除了女色方面博爱了些,其他任何一个方面,都是顶好顶好。
再则说了,这儿研究项目全靠着姜山支持;姜山这样的冤大头,恐怕找不到第二个。
如果没有姜山在金钱、物资、设备各方面的无条件支持,他这儿想要取得成果,恐怕猴年马月。
最后便是张苏茵自己愿意,那就实在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叫叔叔吧。”张苏茵把女儿拉过来,对姜山说:“你来抱着她。”
姜山自无不可。
这里抱着小孩儿,边走边听张教授滔滔不绝的说项目的研究过程,姜山逗着小孩,一边听一边点头。
从电梯一路往下,来到研究基地深入海面数十米的主体一个巨大透明的球体,除与上面钻井平台相连的电梯间,四面八方,皆明净透彻。
便仿佛置身于海洋之中,前后左右、上下四方,成群结队、色彩斑斓许多鱼儿游过,颇是有一种别样的趣味。
“很漂亮吧?”
梅英小姑娘渐渐与姜山熟悉起来,不认生了,十分一副小大人的模样,给姜山介绍起来那色彩艳丽的,是什么什么鱼;那个虾又叫什么名字.
姜山笑眯眯的。
小姑娘一边跟姜山说话,一边和姜山背后的郑多恩作鬼脸,时不时咯咯笑。
一路直到研究中心,全体研究团队的成员,都早等着姜山了。
热烈的掌声响起,姜山放下小姑娘,让郑多恩带她去一边儿玩儿,这才笑呵呵道:“大家辛苦。”
说:“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出成果,大家的努力,我看到了,也感受到了。我也没别的什么,就给大家包个红包吧。”
顿时一阵起哄。
谁不知道姜山的红包世界最大?!
随后分别与研究团队的各个成员聊了一阵,听他们滔滔不绝的说起这个项目的研究过程,看得出来,都特别有激情。
好听的话,都不大会说;但说到专业,说到研究项目,就特别能侃。
张教授说:“远古海洋必定保持着几千万年甚至上亿年前的远古环境,这样的环境和其中的远古生物,对我们研究生命起源、进化,有着巨大的帮助。”
他对姜山道:“只要确定隔温层下远古海洋的真实存在,那么我们的这个项目,就可以进入拓展期了。”
姜山微微颔首,与张教授并排着,看着明净的石墨烯墙壁外面姿彩缤纷的海洋生物,道:“在远古海洋环境下,研究生命的起源、进化,的确是很好的研究方向。”
他说:“也是巧了,我岛上就有一支专门研究远古生物的团队。等这里确认了远古海洋的存在,你们两边项目,便进行合流、拓展,合作研究,希望能出一些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
张教授顿时振奋不已,说:“我正打算建议姜先生组建相关方面的研究团队,没想到姜先生早有准备。”
(本章完)
第292章 远古海洋中的炽蓝漩涡
这次请姜山过来,是作为发现远古海洋的见证者对研究团队来说,具备某种崇高的意义。
这里姜山和张教授说着话,张苏茵快步走来,说:“爸爸、姜山,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做好了。”
当着张教授的面,到底张苏茵不好意思叫姜山‘山哥’,她年龄比姜山大几岁,私下里,山哥山哥的叫的又甜又腻,公开场合自然是不行的。
“好,开始吧。”
张教授也是个雷厉风行。
他对张苏茵点了点头,然后示意与姜山去研究中心:“姜先生,我们去见证奇迹!”
姜山道:“还是由苏茵带队?”
张教授还没回答,张苏茵即点头,道:“没错,我带队。”
她说:“我是团队之中最具深潜经验的人,我不带队谁带队?”
又说:“我也不会放弃亲自见证历史的机会!”
姜山看着她神情,知道她心意,点了点头:“我让多恩陪着你一起去。”
虽然,鳐型潜水器足够坚固,姜山相信,原剧情中的那种巨齿鲨,便是咬崩满口大牙,也休想对鳐型潜水器造成破坏;虽然,张苏茵有纳米腕表,以纳米腕表的强大功能,即使她徒步在万米水深的海底行走,也能坚持一段时间。
巨齿鲨咬力不过几十吨,几十吨的攻击强度,没有能力破坏星云2号材料为主体的鳐型潜水器,连石墨烯作的边角都休想咬破。
而组成纳米腕表的纳米机器人的功能更加强大。星云三号材料所制、具备种种防御、医疗、攻击能力,巨齿鲨那玩意儿,瞬杀而已。万米深海的压力也压不坏它。
但事无绝对,总有个万一。
可张苏茵要去亲自见证发现远古海洋的历史奇迹,姜山总不能硬生生阻止她。便让郑多恩陪着她一起下去,有个照应。
真出了什么问题,姜山自己个儿往水里一跳,下去救人要不了几分钟。
很快,研究中心的大屏幕上,显示鳐型潜水器中,穿戴好装备的张苏茵及随同她一起下去的几个成员,还有郑多恩,他们朝着摄像头比了个OK的姿势。
鳐型潜水器随即脱离基地,开始迅速下潜。
研究中心的团队成员们没有闲着,他们时刻监控着鳐型潜水器的状态,每隔二十秒汇报一次。
“下潜至一千米,正常。”
“三千米,正常。”
“四千米、五千米、八千米、九千米!”
“即将进入峡谷区域,看,那就是隔温层!”
在鳐型潜水器炽亮灯光的照射下,漆黑的海底峡谷,揭开了它深密的面纱。
一层仿佛絮状物一样的,如同云烟的隔温层,就像一张毛毯,软绵绵模样,安静的铺在峡谷的底部。
在这样的深水区域,几乎不存在光照条件,要找到深藏在海底峡谷之中的隔温层,难度多大可想而知。
之前的一段时间,张苏茵不知下潜果多少次,每次无功而返。上次惊鸿一瞥,也许是运气,也许是其他什么,终于让她发现了隔温层的存在!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除了姜山,都以痴迷的目光,紧紧的盯着大屏幕上的由潜水器摄像头捕捉、传递回来的画面。
忽然,被姜山抱在怀里的小不点梅英却忽然指着画面中絮状隔温层的边角处道:“那儿好像有光!”
而姜山的眼睛,早在小不点梅英发现之前,就已经锁定了梅英所指之处的异常。
画面中,鳐型潜水器的镜头越来越近,有光的那片区域,反倒在鳐型潜水器的强烈光照之下,被覆盖了。
但紧接着下一刻,张苏茵关掉了灯光。
这一下,絮状隔温层上,一团呈圆形的淡淡的蓝色光斑区域,终于一清二楚。
“怎么会有光呢?”
张教授自言自语。
旁边的团队成员劈里啪啦敲打键盘,道:“根据我的计算,隔温层的这一团光斑,几乎呈正圆形,直径三十七点三三米不对它在变大!”
“现在是三十七点三四米!”
“三十七点三五米了!”
众皆哗然!
深海隔温层下,竟然出现这样一块光斑,而且它在迅速扩大!
“它的亮度,也在增加!”
“万米深海的隔温层下,为什么会有光?!”
许多不解。
姜山的眼睛,已经眯了起来。
旁边的张教授咬牙道:“让苏茵立刻返航!”
面对不确定情况,张教授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但张教授的决定,却被张苏茵拒绝了。
张苏茵的声音传回来,说:“我昨天能发现隔温层,不是一个偶然。因为当时我好像看到有光。”
“只是可能因为很微弱,之后我没有再看到。”
“现在终于可以确定,隔温层下,真的有一个光源。从昨天开始出现,到现在,这个光源在增强、增大。”
“这绝对是一个奇迹。我一定要下去看看!”
说:“昨天我忍住了,今天我不能忍!”
原来张苏茵能发现隔温层,不是因为运气,而是因为她看到有光。但是昨天她看到的时候,光源很微弱,甚至可能处于闪烁状态,以至于她之后没有再看到。
这使得她不能确定到底看到了光没有。所以她没说。
今天得以确定。
张苏茵的拒绝,让张教授心急起来,他连忙看向姜山:“姜先生,劝一劝苏茵,让她返航!”
姜山道:“恐怕劝不动。”
张苏茵也听的清楚,回应道:“都别劝我。”
这时候,画面中,鳐型潜水器开始下潜,进入了絮状隔温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