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在破案,怎么成仙了? 第54节

  “你看到我眼里的血丝了吗?”曹安凑近,指着自己用力过猛的眼睛。

  “熬夜苦读?”

  “不,是天天瞪眼睛修炼那望气术,哪有功夫理会其他,爆炸案怎么了?是谁结的案?居然也不拦着?”

  “拦不住啊!结案的是大理寺少卿,莫孝明。”

  说起这小子,庞士也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

  那日他独自领了队伍,依照龚侍郎口中获得的情报,去查了一处地方,没想还真遇上了敌人。

  经过一番浴血奋战,大理寺高手终以32人死亡,46人受伤的代价,全歼了敌人12人。

  “什么狗屎的战绩。”曹安忍不住骂出了声。

  大理寺、刑部、御史台合称三法司,六扇门就是他们合力组建的,号称大兴王朝最强的官署部队。

  而大理寺本身也会留有一批精锐在本部,拉出去的高手最低也是八品,甚至还有五品的捕头领队,无一是庸手。

  你现在告诉我死伤几十个,开什么玩笑呢?

  “敌人有那么强?”

  “是地火雷。那地方确实有炸药,不过是被埋在了地下,爆炸范围远比想象的大,敌人反抗时引爆,他们中招了。”

  “所以换个角度想,这从头到尾就是个陷阱咯?引他们过去看烟花?”

  “有这个可能,但在莫孝明的嘴里,他们已经立功了,只炸了10桶,剩余6桶运回了朝里邀功。”

  线索拿到了,犯人伏诛了,炸药也寻到了,案子摆上朝堂,庞士都找不出有利的论点去反驳。

  指出内河码头爆炸时,河面飘着火油?

  可保不准是其余货船里的油脂呢?这事可扯不清楚。

  反正那日在朝堂上,三法司就合力把这功劳揽了下来。

  “所以,他们有帮龚侍郎一起请功吗?那位的死罪……”

  “呵,提都没提。”

  庞士算是看穿莫孝明那小人嘴脸了,只顾着给自己领赏,案子匆匆就结了。

  “不,这案子怕是没那么简单。”冯昭说着,打开自己随身的包裹,将其中一册厚厚的账本拿了出来。

  “前日曹水绣寻我冯家,是为了查一批来自南楚的刀,对吧?”

  “没错,歹人使用了大量的南楚土琉璃,必然与南楚商队有些联系,你们查到线索了?”

  “既然是曹水绣要查,我冯家自然尽心尽力。我让人翻遍了所有记录,果然查到了问题所在。”

  冯昭将账本摆在二人面前。

  根据记录,前些日子的确有人带着南楚的货,来找他们七文楼。

  不过不是贩卖,而是换物,换了荒狼血、妖兽皮、上品绸缎、花卉、胭脂、墨彩等。

  七文楼本身混迹黑市,一般不会去查别人底细,但毕竟是曹安这位救命恩人的嘱咐,他们又再次梳理了运输流程。

  发现再早些时候,也有人以金银结付,大批量买走了同样的货物,货物辗转流向几次后,竟然真去到了南林商会。

  “也就是说,这批来自南楚的刀,是那群幕后黑手发现资金不足后,才临时起意换购的,算是被我们抓住线索。”

  “所以冯家这次遭难,会不会也是他们的动手?”

  “应该不是。”曹安思考了片刻,摇头否决:“冯家中毒远比爆炸案来得早,他们一心想要隐藏,不会引发如此屠杀。”

  曹安否定了这个可能性,也因为他知道下毒者是丁节,那人与黑役有联系。

  若真是黑役所为,甚至不需要经过七文楼的手,两起案子应该是巧合。

  而说起这次的中毒案,冯侍郎也是心怀愧疚:“不经历大难,亦不知道悔改。家里已经决定了,捐出一半的家产作善事,希望能为后辈积一些德。”

  “嗯,你们能这么想,自然是最好的。”

  “当然,更要感谢曹水绣的救命之恩,两份薄利,还请二位收下。”

  冯侍郎这次过来,可谓是背包满满,这份‘薄’礼,怕是真不轻呐。

  只是这么明不张胆的收礼,好吗?

  曹安看向了庞士,发现这位已经打开了礼盒,抓起礼金塞兜里了,动作真是熟练啊!那我也收下吧。

  “感谢冯侍郎的情报。”

  “应该的,也愿二位大人,早日抓获凶手。”

  冯昭鞠了一躬,便匆匆离开马车了,留下曹安二人继续赴宴。

  只是这马车里的气氛,比起刚才,要更严肃了些。

  “买了这么多东西,却没见着用途,看来之前那些的确是个诱饵,让朝廷放松警惕的。”

  “可这些东西,又有何用处呢?荒狼血、妖兽皮、上品绸缎、花卉、胭脂、墨彩……”

  曹安将这些东西在脑海中过了一遍,实在想不出具体的用法。

  特别是这荒狼血,算是唯一指名道姓的东西了,这玩意,有什么特殊的吗?

  “嗯,说起荒狼血,我倒是想起一个人来。”身旁的庞士喃喃自语。

  “想起了谁?”

  “你们青衣署的署正大人,前任荒狼军将军,应长锋。”

第77章 年前的变局

  第77章 10年前的变局

  应长锋,年少成名。

  据说冠礼之时,单枪匹马力斩六品妖兽荒狼王,割其头颅拖回京都,一时间名声大噪。

  后参军建功,得圣上赏识,封了荒狼军的封号,戍守边疆。

  其领军风格鲜明,擅长捕捉战机,真如荒狼一般,在你最疲惫之时咬上一口,兵法凶猛狠厉,手下聚拢了一批精兵强将。

  也正是他,杀的南楚之地闻风丧胆,那些年的大兴王朝,可谓是风光无限。

  可就在十年前,一场突变来袭。

  上江城内爆发了一场大战,人、妖、鬼、邪混做一团,在长天门前厮杀,据说那一战持续了三天三夜,杀的天昏地暗,血流成河。

  传闻也是那一战,应长锋身负重伤,不得不卸甲归朝,这才有了如今南楚鼠辈猖獗的现状。

  当然,知情者都清楚,应长锋是主动卸甲的,就为了换三司敕律。

  “所以那【敕律】,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曹安问出了一直以来的疑惑。

  他知道,南山学院是专门分了一个派系,来学习敕律的。

  其中的学子都是宦官子弟,一般人根本无法进入,仿佛【敕律】一词是禁忌,平民老百姓无权提及,真有那么厉害吗?

  庞士摆摆手,停顿了片刻,似乎在凝神确认周围是否有人偷听,才低声回道:“别看那律院神秘,他们学的,一成是敕律,九成是对皇室的尽忠思想。”

  “还有此等说法?”

  “那是自然,不然为何只有官宦子弟能去?因为他们更好控制。”

  “所以那这敕律……”

  “说白了,就是皇室下封的力量,听说与龙脉有关,当年将军卸甲,就是为了办一人之罪。没有敕律,他就动不了这人。”

  【敕律】具体的形成,曹安尚未明确,但很明显的一点,敕律象征着某种特权与力量。

  当日的皇室,明显是在提防应长锋,与其说卸甲换敕律,倒不如说是兵权换一个条件,看来当年的局势,的确很混乱。

  “那10年前的长天门大战,具体是何故爆发的?结果又是如何?”

  “这我就不知道了,当时我也还小,不过若是你想知道的话……”庞士语气突然一顿,没有再继续解释。

  转而用自言自语的方式,微微提醒了一句:“听说鬼市也是10年才前出现的,也不知道里面有什么秘密呢。”

  “多谢。”曹安由衷的感激了一句。

  身为皇室的刀,他不便透露太多秘密,但作为朋友,他愿意分享一些小道消息,至于有没有能耐查到,就看你自己的本事了。

  “对了,说到这,我又不得不提醒一句,等会去【会武宴】,必然会被问及:‘是否为圣上效力’。你先想好了,别到时乱了分寸。”

  “为圣上效力?我这不是个八品官吗?不算为他效力?”

  “是官没错,但亲信与官员,还是有区别的,你懂我意思吧?”

  亲信,将一切压在皇帝身上,就像是如今的皇城司庞家,他们或许风光无限,但人生的一切,都已经被牢牢的锁在了皇帝的身边。

  而青衣署,就只是一个部门,没有高官厚禄、万人敬仰,一切的天材地宝、功法秘籍,都需要自己去打拼。

  唯一的好处,或许就是自由。

  “自由,就已经很难能可贵了!”曹安对于青衣署,还是非常满意的。

  军队出身,对于‘团结’二字的看重,比任何地方都强,可以很安心的将身后交给战友们。

  除了积压一大堆工作没人干以外,除了没事就让他加班以外,除了那水旗说了半个月不见人影以外,也没什么不好的。

  “两位大人,会场已经到了。”车外传来了马夫恭敬的禀告。

  这一路上怀疑了半天,讯息倒是接收了不少,可似乎进展甚微。

  不过没关系,宴会结束之后,再去龚侍郎那探探口风,或许能有所帮助。

  曹安下了车,迎面便有一位官员迎了过来。

  尚未递出请帖,官员已经热情的打起了招呼:“哈哈~是庞都知与曹水绣来了,失敬失敬,今日之宴二位肯赏光,真是蓬荜生辉啊!快请进吧,安王已经等候多时了。”

  说着,还特意在庞士耳边叮嘱了一句:“庞都知,今晚可是有不少的大家闺秀到来啊!您可要好好把握机会。”

  “哈哈,我可是老熟人了,自会把握的。”

  一眼认出曹安,还未入席便挑起了宾客的热情,茶酒司的吏官接人待客可真是有一套。

  只是这份热切的场景之中,曹安的脸色却从微笑慢慢变为了凝重,最后化作惊疑,身体如同紧绷待射的弓弦。

  身旁的庞士反应最快,第一时间发现了曹安异样,知道是生了变数,连忙顺着曹安的目光看去。

  却见车水马龙的街巷拐角处,一位披着黑色斗篷的孩子出现了。

  不高的个头,配上粉嫩的小脸蛋,一对大眼睛无波无澜的看向这边,没有任何异样,十分乖巧。

  “嗨~我还以为是什么事儿呢。那孩子似乎是你们青衣署的吧?模样真可爱,叫什么名字?”

  “的确是我们青衣署的,她叫小九。”

  “他这是迷路了?要不要人送她回去?”

  “不必了,她在……等人……”曹安的声音有些卡壳。

  小九可爱吗?

  确实很可爱,走在路上都能吸引不少母爱泛滥的女性注目。

  但她每次出现,结局却都不太可爱。

首节上一节54/32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