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从奶爸文炮灰反派做起 第1979节

  “娘,我不想嫁人。

  我不想嫁给那个人,我连他面都没见过。

  都不知道他是什么样儿。”

  蒋招娣哭哭啼啼的,和周围喜庆的气氛格格不入。

  引起了周围村民,还有不知情的外村人的指指点点。

  村里人开始讲述起蒋金兰一家如何做到将一个未来的好女婿,用高额的彩礼,拒之门外的。

  现在只能看着这位曾经的好女婿娶妻,干抹眼泪。

  而蒋金兰已经决定的事,哪里容得蒋招娣反抗。

  况且已经收下了那笔厚厚的彩礼。

  到手的钱,哪里还能再还回去。

  这钱给她乖儿子结婚用的。

  “不想吃就滚回家去。

  这个婚,你不嫁也得嫁,由不得你放肆。

  我给你安排的婚事,对方是十里八乡的俊后生。

  我是你娘,还能害你不成?”

  蒋金兰自是不会告诉女儿,让她嫁的是一位五十多岁的鳏夫。

  据说鳏夫的上一任老婆就是被他打死的。

  但那是谣言,一定是谣言。

  只要女儿嫁过去,那就跟她没关系了,就算是真的,又如何?

  现在就算是哄,也要将女儿哄的嫁出去。

  蒋招娣看到母亲发怒了,只好一边呜咽着,一边吃起了碗里的烩菜。

  这饭是真香啊!

  要是她娘当初没有提那么高额的彩礼。

  那现在站在楚天岚身边的男人,就是她了。

  想到这里,蒋招娣泪目止不住的横流。

  希望她不久后,就要出嫁的那个男人,能和楚天岚一样有出息。

  娘说了,对方是个有能耐的男人.

第四十九章想要回城的知青

  要不,也拿不出那么一笔高额的礼金。

  足够她两个儿子娶媳妇了。

  就是翻新房子的钱还不够。

  毫无疑问,那礼金被蒋金兰拿了。

  至于嫁妆,家里的那两床旧被子,也到了换新的时候了。

  正好随蒋招娣去了,不能显得她蒋金兰小气不是?

  楚天岚的婚礼,举办的红红火火。

  村长、大队长等一班子领导,全都赏脸前来了。

  甚至就连几位邻村的村长也到位了。

  楚老爷子只觉得浑身精气畅快。

  这活了一辈子,从没今天这么舒畅过。

  人活一辈子,活的就不是这张脸吗?

  楚天岚的奶奶杨桂花,看到小孙子这么长脸,也是笑得合不拢嘴。

  对于这过门的媳妇许语诗,那是一百个满意。

  人家可是书香门第出生呢。

  能不要彩礼的嫁给她孙子,而且还怀了孩子。

  她老楚家赚大了,她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

  说不得,这小孙子就是未来的文曲星呢,一下子圆了她抱孙子的愿望。

  这光耀门楣的事,将来就得落在小孙子身上了。

  楚天岚也在宴席中见到了哭的眼睛红肿的蒋招娣她们。

  但楚天岚却没有搭理,直接绕了过去。

  经过小朋友的时候,楚天岚也会撒一把大白兔奶糖。

  拿到大白兔奶糖的孩子,高兴的大喊“我拿到大白兔奶糖了”。

  别说是这年头,就是往后三十年。

  大白兔奶糖,也不是一般人家能吃的起的。

  可以想象,拿到大白兔奶糖的孩子们有多开心。

  楚天岚已经从父母那里听说了,蒋招娣被她妈卖给了很偏村子的鳏夫,据说对方年龄大了,还品行不端。

  而蒋招娣不日就要嫁出去了。

  他倒没对蒋招娣产生什么恨意,只为她的未来感到可悲。

  上天给了她唯一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可惜她没有抓住。

  可以想象,她未来的命运将有多么悲惨。

  不死也得脱层皮。

  命运毫无疑问,是一个大写的悲剧符号。

  楚天岚和许语诗,在喜宴上随便应付了几口,垫了垫肚子。

  一个是今天事多,另外一个原因。

  则是家里还为他和许语诗准备了小灶,有鸡鸭鱼肉等着呢。

  楚天岚的婚事,算是圆满结束了。

  直到过了许久,还是村里人津津乐道的谈资。

  毕竟,没有谁家办喜事有楚家这么阔气啊!

  农村是有宅基地的。

  楚天岚结了婚,自然也不好意思继续住在家里。

  主要是家里窄啊,容纳不了那么多人。

  楚天岚也不想因为自己结婚了,就要闹得家里分家,更不想许语诗受到委屈。

  于是招呼人卷起了新屋。

  之前送出去的野猪肉,那都是人情。

  现在到了还回来的时候。

  都是乡里乡亲的,楚天岚这一张罗,后生爷们就过来帮忙了。

  楚天岚也热情招待着,没有亏欠他们。

  资金到位,再加上材料也准备好了。

  两个月不到,房子就封顶了。

  又花了一个月的时间装修,总算是能住人了。

  之后,楚天岚带着大肚子的许语诗住了进去。

  宽敞明亮的新屋,让许语诗很是开心。

  楚天岚这下,可以在新屋里跟着许语诗学习了。

  很快半年时间过去了。

  然而,楚天岚没想到。

  他没等到恢复高考的消息,却等到另外一个重磅消息,知青可以回城了。

  对,说的就是那些到村里插队的那些知青。

  这个消息传来,一下子让整个村子都乱了。

  准确的说,是让那些知青乱了。

  要知道,以前知青也是能返城的。

  为满足城市建设的需求,随着工厂每年都在扩建,自然工人的需求指数也在提升。

  于是劳动局针对下乡的知青,就给了返城指标。

  每年秋季毕业的时间,还有年底全国统一的一次招工,可以召回部分下乡的知青。

  只不过楚天岚所在的村子拿不到知青回城指标而已。

  可这次不一样啊!

  这次回城的机会,是不附带条件的。

  当然,回城肯定不是一下子安排所有人全都回去,得分批分次的回去。

  第一批回去的名额很少,就两三个。

  自然是细细考量,才能决定让谁回去。

  要不一下子全涌回去,那城里还不乱了套?

  也就是说,回城是有名额的。

  村里的知青们为了回城的名额,都已经疯了。

  谁要不让他们回城,那就是他们的仇人。

  对,政策说是分批次回城。

  可万一城里的人口过多,以至于政策变了呢?

  那到了后面的知青,还能回城吗?

  那是一辈子的命,谁敢赌?

  这是一个决定个人命运的时代,无数人的命运和时代紧紧连在一起。

首节上一节1979/198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