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世间开始穿越 第395节

  郑辰家里有大小四个窑洞,然后有一个面积看着有一百多个平方的小院子,院子里有一个不大不小的碾子,院子被郑母收拾的很干净,这个条件在村里算不上好但也不差!

  四个窑洞里一个作为厨房和放粮食的地方,还有一个小的窑洞放的杂物,剩下两个就是住人的地方了,至于牛棚是在院子的下面有个地方,牛在这个时代不仅是劳动的主力还是重要的财产。

  这个时候牛已经被老郑和郑母带着下地去了,这个时候牛不干活但也不能让它饿肚子,带到地里那边顺便的让它吃些草填饱肚子。

  天还没有大亮,郑辰也没事儿可干,所以就去厨房看了看,窑洞的前端就是烧柴火的灶台,灶台上放着两口锅,其中一口锅上盖的是木质的锅盖,另外一口是银白色的铝制锅盖。

  窑洞的后半部分放的是粮食,郑辰数了数大大小小十几个袋子装的满满的,其中有小麦有玉米,还有一袋子油菜籽,这也是食用油的主要来源。

  承载着粮食重量的是两根简单的木头,下面用砖头垫的高高的,主要是的目的是为了防潮。

  一个简单的木质橱柜,里面摆放着碗筷这些东西,还有就是盐之类的调料。

  至于冰箱这些肯定是没有的,按照高家村的发展速度,预计在有十几二十年估计才会有这些东西。

  郑辰搜寻了一下自己的记忆,整个高家村里现在家里有电视的人家都是少之又少的。

  一句话总结:不仅是郑辰家里,整个高家村都还处在一个穷困交加的时代。

  道阻且上,路远难行啊!

  郑辰在家里闲着无聊,看书学习在他这里顺带着做一下就行了,反正开挂了不用担心。

  所以他得给自己找点儿事情做打发一下时间。

  他左看看右看看终于给自己找了一点儿事情,家里的水缸里没多少水了,正好那就去挑些水回来把水缸倒满。

  槐树做的扁担,两头拴着绳子下面挂着挂钩,两个铁皮水桶一边挂着一个,按着记忆郑辰挑着扁担往水井的方向走去。

  整个时候没有自来水,黄河里的水也不能吃,所以村里的人吃水都是在水井里面弄上来的。

  水井很深,所以取水的时候去要借助一个叫辘轳的工具,缠绕在辘轳上的麻绳有七八米,把水桶挂在麻绳的挂钩上然后放到水井里面取水,再通过辘轳绞上来,然后重复这个动作取水。

  这个动作可不是轻松的,而且还有一定的危险,要是操作不当容易弄伤取水的人。

  郑辰去的时候已经有人在打水了,郑辰一时没想起来应该怎样称呼这个取水的汉子,但是不打招呼又不行,所以喊了一声叔就算是打招呼了。

  等取水的人走了以后郑辰这才开始操纵辘轳。

  要是原本的郑辰肯定弄不了这个玩意儿,但现在不一样了,摆弄这些东西就很轻松了,简单的几下就把两个水桶装满了,郑辰试了一下就准备回家去。

  但是他还没走就看见了两个熟悉的身影。

  按着原主的记忆他认出了这两个熟人。。。。

第432章 高加林和高双星

  高家村是偏僻的。

  高家村也是落后的,而且这种落后不仅体现在生活条件上。

  就说一个最简单的事情学习,整个高家村共有人口一百多,郑辰和高加林的同龄人至少也有十几个,但能在县城上高中的只有三人!

  和高加林郑辰差不多年纪的刘巧珍甚至就没上过学,用她爹的话来说女孩子总是要嫁人的读书有什么用?有这个时间还不如用来学些生活的知识和技巧来的实在。

  这是无奈也是心酸,既有现实也有时代的限制。

  但也是在这样的情境下郑辰和高加林还有高双星这样的高中生更显的难能可贵,他们承载的可不仅是自己家里的希望,还有村里的甚至还有县里的希望。

  宽州县,已经有五年没人考上大学了,专科都没有!

  郑辰看见晨曦中的来人,他没有着急走,相逢不如偶遇,两个熟人都是重要的剧情人物,说上几句话还是有必要的!

  “哟,这不是郑家的娃娃嘛。。。你达上地去了是不?你又没干过这些要是出事了咋整!”

  走在前面挑着扁担的汉子人还没到跟前话就先说了出来,不是村委会主任高明楼还能是谁!

  “明楼叔,我都弄好了准备回家了,这不是看见你和双星了就等着和你们说句话!”郑辰笑呵呵的说道。

  高明楼年轻的时候当过兵,这段经历对他成为村主任还有很大的帮助的,这么多年的村主任下来高明楼在村里口碑不错,所以村里的人对他还是比较服气的。

  高明楼个子不高,头上带着一个蓝色的帽子,眯着一双小眼睛看人,但眼里的精光时而闪过,这个小老头可不是表面上憨厚的人,他心里精明着呢!

  “你这娃娃以后可不敢这样了。。。你和我们家双星一样,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好好学习应战高考!你们这些娃娃现在要牢牢抓住这个时机改变自己的命运,以后让你妈你达也能过上好日子。。。”

  高明楼不愧是当主任的人,这教育的人话是一套一套的,就是显的唠叨了一些。

  “爸,村主任都开始在这里教育人了?还让不让人活了。。。”

  跟在高明楼身后的高双星不耐烦的出言打断了高明楼的长篇大论,然后又看着郑辰说道:“今天没事儿吧,没事儿吃了饭咱们喊上加林一起上山去。。。”

  郑辰还没说话高明楼一巴掌拍在了高双星的背上,他的表情很严厉:“我说你这个娃娃真是不分轻重缓急,现在都什么时候了一天净想着野!不准去!”

  “爸你干啥啊!好不容易放个假也不让人休息!”高双星被高明楼打的跳了起来,嘴里不满的嘟囔着。

  “休息休息一天就知道胡咧咧!等你考上了大学有你休息的时候!郑辰你别和双星一起胡闹,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能学一些是一些,千万千万要抓紧时间!”高明楼语重心长的说道。

  看着有些逗的两父子郑辰心里笑了,这俩人还挺有趣的。

  “我不去明楼叔!我挑完水就回去看书了!双星,你也加油咱俩一起努力!走了明楼叔!”

  人看见了招呼也打了,郑辰就准备回家了。

  等郑辰走了以后高双星这才在后面喊道:“好你个郑辰你什么变的这么爱学习了,你是不是变态了!!”

  “甚变态!哪里学来的歪话!看看别人郑辰再看看你,我真想一巴掌拍醒你!”高明楼摇摇头说道。

  高明楼到底是舍不得对高双星下狠手的,他们家三个儿子分别取名高大星、高双星和高三星,三个儿子当中目前看高双星是最有希望的,因为高三星完全学不进去!

  高明楼的见识比起高家村的绝大部分人来说都是长远的,所以他很清楚要是高双星能考上大学意味着什么,不仅对于高双星自己,对整个高家来说都是意义非凡的!

  “哎,你们三个娃娃当中目前来看高加林的成绩最好,但要是论心性我倒是觉得郑辰最好,以小看老。。。双星你呀。。。。”

  对于高明楼的评价高双星不以为意,或者说在高双星这个年纪来说这些事情他还想不到。

  看着没心没肺的高双星高明楼心里叹息一声,真是个傻娃娃啊!

  郑辰又跑了一趟这才把家里的水缸倒满,这个时候天已经大亮了,看了看家里挂在墙上的钟表,时间已经是8点多了,算算时间父母应该在十点左右就要回来了。

  郑辰准备给父母做顿饭。

  这不是郑辰矫情或者其他的,要知道在这个时代里别说他这个年岁的孩子了,就算是更小一些的孩子都要力所能及的做一些事情,比如干农活给家里的猪或者牛割草,还有捡柴火,反正在农村就有干不完的活儿。

  郑辰又不是废人,既然到了这个时代这个家庭了那也是要做事情的,挑水是这样做饭也是这样。

  做早饭也很简单,陕北农村一般都是稀饭和馒头为主,做起来也简单。

  就是在生火的时候郑辰弄了半天才把火点燃。

  这个烧柴火的灶台想要点火不容易,先要用容易点火的细柴或者麦秸引火,然后才能放稍微粗一些的木柴进去。

  对于做饭这个事情郑辰不陌生,火点燃了以后就简单了,馒头是提前做好的热一下就成,简单炒了两个菜,西红柿炒茄子还有土豆丝。

  郑辰是算着时间的,等他差不多弄好老郑和郑母就从地里回来了。

  “也不知道额娃饿了没有,都说了回家回家,你非要说再锄一陇。。。”贺母走到门口了还在抱怨。

  “都说了一路了还不消停。。。他那么大的人了饿了家里有馍,垫垫肚子还是可以的!”老郑不以为然的说道。

  “就你心大。。。”郑母笑道。

  郑辰在家里听见动静就知道人回来了,他从屋里走出去迎一迎。

  “爸妈你们回来了。。。我给你们弄水洗手。。。饭我都做好了,洗了手就吃饭!”郑辰说完就去拿脸盆打水,顺便拿了胰子给他们。

  老郑和郑母听完郑辰的话以后两人都愣住了,他们觉得自己听错了。

  “没听错吧,额娃刚才说做了饭?”郑母说话有些断断续续的不敢相信。

  “快去厨房看看。。。做不做饭的无所谓别闹出事儿了,快去看看去。。。”老郑反应快就赶紧滴声给郑母说道。

  一个从来都没做过饭的人说自己做好饭了,那么只有一种结果,点火烧灶不出事儿就是万幸了!

  郑母进门以后就闻到了饭菜的香味,看见摆在灶台上的两盘菜心里安定了不少,至少厨房里面没有异样就说明没事儿,她再揭开锅盖,先是看见了蒸着的馒头,下面是小米粥。

  郑母虽然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但事实摆在面前,这下她才真是心生欢喜。

  “他爸。。。他爸。。。额娃出息勒,那饭做的比我都好,出息勒!”

  郑母的惊呼让小院的气氛又多了一些欢喜,今天的事情对于老郑和郑母来说是喜出望外的,这个时代的人们很容易满足,儿女孝顺能干能为家里分担压力,这绝对值得高兴的事情。

  “额娃炒的菜也好吃,就是油放的多了些。。。”老郑边吃边点评道。

  “就不话多!你下地回来就能吃饭还不满意?吃点油咋了,吃点油那是你的福气!”郑母毫不客气的维护郑辰。

  “那我下次少放点!我爸说的对,是该节约些!”郑辰不以为意的笑道。

  后世的宽爽日子过多了,炒菜多放油还是少放油都不打紧,但是现在不同,物资紧张都要省着些用!

  “额娃别听你爸的,多吃些油好!”郑母无条件的维护郑辰。

  老郑见状也只能摇摇头,和大部分的父亲一样,面对自己儿子的时候都是寡言少语的,再说他又不是真的怪郑辰只是嘴上说说而已。

  听着郑母一口一个额娃额娃的喊着,郑辰心里也倍感亲切。

  貌似这个剧里面的母亲对于儿子都是格外的宽容和疼爱,别人家尚且如此郑辰作为家里的独生子待遇就更好了,和高加林在家里一样的吧。

  吃饭饭以后郑辰主动提出要去洗碗,但被郑母拒绝了,说让他看书,不想看书睡个午觉也行。

  看到这个情形郑辰知道自己再说什么也没用了。

  回屋里看了看书,基本上高一高二的课本全部过了一遍,对郑辰来说看过了就是学会了,学会了就不会忘记。

  中午老郑和郑母也就没在上地干活,下午再要上地就要等吃了午饭以后才去,那个时候日头西落就没有那么热了。

  但是吃完午饭以后郑辰也要走了,他要去学校继续学习了。

  临走的时候郑母给他准备了一些东西带上,老郑还给了他三块钱作为零用钱。

  “不要有思想负担,尽力就好!”老郑简短的说完就没话了。

  “你达说的对!好好学就行了,家里么有甚事你安心就好!”郑母把手里的软布兜小心的系在自行车的车头上。

  软布兜里装的有饼子和红枣,饿的时候垫垫肚子。

  饼子也叫锅盔,相比起馒头来说水份更少,所以也比馒头更耐放,多放几天也不会坏。

  “放心吧,我绝对努力!你们干活的时候慢些,我走勒!”郑辰说完就骑车走人了,他要到村口和高双星还有高加林汇合。

  三人向来都是这样的,回家的时候一起回,去学校的时候也一起走。

  郑辰走了以后郑母还站在门口不肯离开。

  “走吧,娃都走远了。。。”

  “哎呀你让我看看,额娃从桥上过的时候我还能看见呢!额娃懂事了,这读书还是有好处的,其他的不说就比其他的娃娃懂事。。。”郑母不搭理老郑的话还是坚持站在门口往远处张望。

  老郑有些无奈,但他也什么都没说。

  再说郑辰骑着二八大杠一路到了村口,高加林和高双星已经在等着了。

  “今天这么慢,等你半天了!”高加林笑道。

  “偶尔登一次咋了?走吧,比一比?”郑辰拍了拍自行车说道。

  “比就比,开始!”高加林嘴里的话还没说完脚下一用力自行车就冲了出去,纯粹的作弊啊这是!

  “等等我!”高双星大喊一声也跟着冲了出去。

  郑辰是最后一个出发的,但他是第一个到的,比高双星和高加林早了五分钟!

  宽州县城也是依山傍水而建的,就连宽州县第一高中都是建在半山腰的,作为宽州县最好的高中学校是老式的尖顶瓦房,比起后世富丽堂皇的学校来说这里可以说非常的简陋。

首节上一节395/5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