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世间开始穿越 第37节

  冯化成也有点感慨,自己从来没有真正的了解过除了周蓉以外的周家人,这段时间的相处,虽然自己还是没有完全融入进去,但是也看到了周家人身上的闪光点,这是自己从来没有过的感受。

  “你们收拾一下,准备开饭了啊。”周母的声音从厨房里传来。

  “行了,收拾收拾吃饭。”周父说着就收拾了桌上的茶杯啥的。

  很快的,孩子们先围在桌上了,小孩子正在长身体饿得快。

  要说周家这几个孩子,因为吃的比较好,身体都比较好,想周松,身高都有1米4了,算高的了。

  菜一道一道的端上桌,有肉有菜,自己做的,分量还足。

  给孩子们准备了汽水,橘子味玻璃瓶。

  “大家举杯,难得的团圆,祝孩子们以后工作顺利,孙子孙女外孙女学习天天向上!”周父收拾了心情,举杯说道。

  “祝咱爸妈身体健康!”

  “以后常回家看看!”

  吃完着顿饭以后,大家很快就要各奔东西,不管是为了理想,还是为了职责;不管你是愿不愿意,时间一到,大家就要分别了。

  团圆的喜悦在这一刻被一家人最大化的释放了出来。

  至于离别,等来的时候再说吧。

第61章 镯子

  吃完饭之后一家人坐在客厅聊天。

  气氛略显沉闷,再过两天,团觉的日子就要被打破了。

  但是大家都没有主动说起这些事情,刻意的避开了,孩子们也还沉浸在嬉戏打闹当中,大人们的满腹心事还是自己消化吧。

  此次的团圆对于全家人来说或多或少都有所触动,各自在外打拼的时候还没觉得什么,都有自己的小家庭也是一家的生活,只是离别在即,各自满怀心事。

  周母倒是没想那么多,只觉得最近这几天的生活才是自己心里想着的这样,儿女都在身边,孙子孙女也在身边,这就是自己期望的生活。

  至于说分别,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自己也不能把他们留在身边,自己是期盼着儿女以后能常回家看看也就满足了。

  趁着大家现在都在,周母想起自己还有个事情没办。

  进屋在衣柜里拿出来一个小盒子,看着就有些年头了,家里人除了周父和周秉昆之外,其他人不知道周母是个啥意思。

  “这个呢是咱家的传家宝,有些年头了,今天正好大家都在,我就做主给做个安排。”周母看着大家说道。

  “那个时候我和你爸从山东来到咱吉春,后来在光字片落了脚,但是没地方住啊,就想着盖个房子,然后把爷爷奶奶从山东老家接来享福,当时盖房子啊钱不够,然后就借了高丽贷,那利息高着呢!房子盖好了,把爷爷奶奶也接来了,奶奶就给了我这个东西,说让我拿去给当了,把钱还了。你们的爸爸就拿去给人看了,说是个老物件好东西,这还没等着当呢,东北光复了,高丽贷的人被抓了,钱不用还了,这个东西也就留下来了。”周母把盒子打开,里面是两个玉镯子,翠绿色,一看就是老物件。

  家里人都听周母讲了一个故事。

  “当时你奶奶就给我说了,让我留着以后给咱老周家传下去,今天大家都在,那我就给做个分配。”周母说起这些就想起了以前的很多事情。

  “是啊,大家都在,你就给分配,也算是了了一件事情。”周父也是沉默的说道。

  “蓉儿啊,你是我的女儿妈也就和你直说了,这两个镯子我就留给冬梅和郑娟了,一人一个,就是个念想,以后能传下去就传下去,要是要用钱就拿去换钱。咱家就是普通人家,但是你们争气,以后这孙子辈的也争气,咱老周家就越来越好了。”周母拿着镯子给两个媳妇儿一人一个。

  “你们都不要有啥想法,就按你妈说的来就是了,都是自家的儿女,该是咋的就咋的,你们以后都各自把生活过好,也就行了。”周父一锤定音。

  其他人也就没啥说的了,听父母的安排就行了。

  其实这些话主要是给周蓉说的,免得她心里多想,所以就趁着全家人都在的时候拿出来说这个事情,一家人啥事情都放在明面上说。

  “妈,这个事情您和我爸安排就行了,我们都没啥意见。”周蓉心里也清楚,母亲这样说也是想给她一个交代。

  她心里也知道,类似这样的事情一般都是传给媳妇儿的,女儿毕竟是外嫁的,所以心里也没有多想。

  “妈,这镯子您还是放在家里吧,现在拿着也不方便,我这不还在家里住着的呢吗?”说话的是郝冬梅,说的也是自己心里想的。

  “是啊妈,这个还是您先收着吧,咱都是住在一起的,还分啥你我的。”郑娟也觉得这个事情可以缓缓再说。

  “行了,这个事情就不要再讨论了,都听你妈的安排吧。”周父能理解周母的想法,这个事情他也是支持的,所以不想在这个事情上纠缠了。

  本来就是一个小事情,要是大家的注意力都在这个上面去了,小事也会变成大事情,反而会影响其他的。

  说这个事情的时候周秉昆和周秉义都没有开口,周秉义可能是觉得不合适,周秉昆心里觉得没啥,这个事情也不是钱的事,母亲的想法无非就是老传统和观念,有些东西就只能传给媳妇儿,以后保证这个东西能在周家一直流传下去。

  按说这样的想法是属于封建传统的思想,只是这个时代大家都是这样的共识,既然不能改变那就尊崇吧。

  周秉昆看到这个镯子就想起了原剧中的情况,周秉昆当时是把镯子拿去当铺给当了,换了一千多块钱,这些钱最终是在三年的时间内分批次给了郑娟,帮助她家渡过了难关,

  原剧中最后也没有因为这个镯子闹出什么矛盾,好像除了周母以外,周家的其他人对于镯子是没有印象的。

  但是周秉昆是知道的,原剧中周母从昏迷中醒来以后,在和乔婶儿聊天的事情还说起了镯子的事情,只是说自己记不清放在哪里了。

  所以周秉昆能理解周母的想法,至少在她的心目当中,这个事情她一直都是记着的,对她来说,这是周秉昆的奶奶当年交给她的,所以她有义务和责任,把这份传承继续的传下去。

  大家看着周父周母的态度都很坚决,也就没有继续再说了。

  “爸妈,我和化成商量了一下,想把你们接到京城去耍几天,带你们去看看天安门啥的,这么多年我们也没在身边,就给我们个机会尽尽孝。”周蓉忽然提出了这么个想法。

  “暂时就不去了,我和你妈在家里挺好的,没事的时候找找老邻居下下棋唠唠嗑挺好的,你说你和化成也比较忙,都有自己的事情,现在去也不方便,以后有的是机会,等以后再说吧。”周父听到周蓉的话有点吃惊,沉默的思考了以后才说话的。

  “是啊蓉儿,你说你们工作和学习现在这么紧张,现在去肯定会打扰你们的,等以后再说吧。你们把自己的日子过好就行了。”周母听着周父的说法,也开口说了。

  从现实情况来说这个提议不是很现实,周蓉自己都还在读书时间紧张,冯化成倒是在上班了,但是也有自己一摊子事情,所以不管是从经济方面还是住宿之类的,现在都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就说去京城住旅社啥的,那也很不方便。

  但是周蓉的心意是真的。

  回家的这段时间发生的很多事情是对她内心有触动的,特别是对父母这块。自己从小家里人都是对她宠爱的很,自己也反思了对于父母这么多年是真的没有尽孝,所以自己提出来让父母去京城,是真的实心实意的。

  她自己也是知道其中的困难和问题,但是自己也做好了解决问题的心理。

  当然,这样的想法仅对于父母。

  周秉义对于周蓉的想法也是有点意外,自己的妹妹还是了解的,这么多年,她做了太多的特立独行的事情,很多时候她自己都有主意,别人的意见对她来说有时候连个参考的意义都是没有的。

  现在针对父母的善意,周秉义虽说也觉得里面有许多困难和问题,但是至少心意是好的吧?

  “爸妈,这个事情交给我来安排,找个合适的机会,到时候咱一家人去京城玩,去看看我姐他们,咱也可以去看看长城看看故宫啥的,我也想去啊,毕竟是首都祖国的心脏,也带孩子们去见见世面。”周秉昆接着大家的话题说了自己的想法。

  “爸,啥时候去?我都听说了,说京城很大,人也多,卖啥的都有,和咱吉春那可太不一样了,我也想去看看。”说这话的是周松。

  周松虽说不是家里最大的孩子,但是男孩子懂的多,加上冯回来之后他们几个孩子相处的不错,可以说是无话不谈,很快就熟悉起来了。

  “咋的,你倒是懂得多,看来是得找个时间让你爸带着去一趟京城。”老爷子对于孙子那是喜爱的紧,自从退休后和孩子们相处的很好。

  “爷爷你想啊,京城多好,要是我以后能去京城上学就好了,你看姑姑上的京大,那就是顶好的学校。爷爷,你说咱先去看看那学校长啥样,到时候我去读书了不就熟悉了嘛。”周松自己倒是很有志气的,对于京大自己也了解过,真是好学校。

  比他爸上的江辽大学还好。

  “行啊,只要你有这个志气,那爷爷咋的都要带你去京城溜达一圈,咱提前去看看你姑姑上的学校。松松啊,要努力啊,上这个学校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老爷子对于孙子的壮志那是满意的很,摸了摸周松的头说道。

  周母看着听着儿子和孙子的话,乐呵呵的。

  周松自从上了小学以后那是一改小时候调皮的性子,感觉就是开窍了,知道学习了。现在基本上都是年级前三,要知道吉春第一小学那可是最好的小学,而且学生也很多,是整个吉春的重点小学。

  对于周松的学习,家里人都是非常满意的。

  现在有这样的想法,家里人都高兴,从周秉昆这辈开始,家里人都成了读书人,这是一个家族的希望和未来啊。

第62章 来信

  大哥周秉义和周蓉都走了,周家又恢复了以前的状态。

  最近周秉昆接到了刘老师和韩强的来信。

  两位都是周秉昆上学的室友,这两人算是玩的比较好的,一个年长社会经历丰富,一个年纪小但是家世强大世面广。

  刘老师刘璋仁回到了家乡后全情投入到了教育事业当中,现在不仅是学校的校长,还是党高官了,在整个家乡都是名人。

  给周秉昆写信除了叙旧之外,还有一个事情想找周秉昆帮忙。

  因为家乡学校的条件不好,所以在书籍方面比较缺失,除了日常的课本之外,其他拓展知识的书籍是少之又少,想让周秉昆给想想办法,看能不能给孩子们解决一点知识拓展书籍,让孩子们能开开眼界涨涨知识。

  信的最后也说了,自己也认识不到几个人,所以都给写信了,要是能帮忙的就给解决解决,要是实在不行,那也没关系。

  信不仅给周秉昆写了,给韩强也写了的。

  周秉昆看了信之后觉得自己能帮上忙,你说要是其他的事情周秉昆可能不好办,但是书籍的事情可以找下邵老师,应该能给解决一点,毕竟邵老师是在出版社工作,这几年下来,邵老师已经是总编了,在出版社还是有点地位的。

  再说,这个事情是助学的好事。

  周秉昆也想过了,要是能走扶助的方式那最好,要是不行的话,周秉昆自己掏钱买一些给刘老师的学生。

  韩强的来信倒是邀请周秉昆去上海,说的之前的拜托的事情已经有了眉目,把大概的情况已经沟通好了,让周秉昆给个准确的时间,他那边好安排!

  什么事情?

  光明眼睛的事情!周秉昆虽说不懂医术,但是找了嫂子郝冬梅大概给看了看,说的很大可能就是白内障,这个病是可以治的,只是吉春的医疗条件不行。

  周秉昆心里一直记挂着这个事情,所以就拜托韩强在上海给找找专家,上海的医疗条件那在全国都是顶尖的。

  果然这个事情对于韩强来说是没啥难度的,这才不多长的时间,事情已经有了眉目。

  现在需要做的就是要找个合适的时间。

  自己现在毕竟是在上班的,不能随心所欲的安排的时间,这个事情还得从长计议。

  收到韩强的信对于周秉昆来说真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周秉昆终于有机会要完成自己对郑娟一家的承诺了。

  信都是寄到周秉昆单位的,所以家里人都还不知道这些消息。

  周秉昆都能想象的到郑娟得知这个消息的反应了。

  晚上回家之后周秉昆第一时间去找了郑娟,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她。

  “不是,你盯着我看哈,我脸上有脏东西?”郑娟看着周秉昆盯着她,诧异的问道!

  “娟儿,给你说个消息,你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啊!”周秉昆先给郑娟打个预防针,避免等下反应太大!

  “不是秉昆,你这啥意思啊,和我有关系的?你说就行了。”听见周秉昆这样说,郑娟更加的好奇。

  “我之前不是给你说过要想办法把光明的眼睛治好吗?我托了上海的朋友给找大医院问了,今个收到了他的来信,信里面说了,已经找到了专家,光明的眼睛有希望了!”周秉昆长话短说,直奔主题!

  说完之后发现郑娟没有反应,感觉愣住了一样。

  然后就是眼泪像是断了线的珠子一样,慢慢的变成了倾盆大雨!

  周秉昆赶紧上去紧紧的抱住了郑娟,郑娟嘴里还没有哭声,但是整个人颤抖的厉害,周秉昆心疼坏了,拍着郑娟的后背。

  “没事没事啊娟儿,想哭就哭出来吧。”周秉昆感觉郑娟抱着他的手太用力了,慢慢的也听到了郑娟压抑的哭声。

  “呜呜。。。”郑娟的哭声越来越大。

  这么多年了,弟弟光明一直是郑娟的心病。光明是那么的懂事,那么的为她这个姐姐考虑,甚至为了不想连累姐姐,自己要去寺庙里面当和尚。

  自己心里何尝不能理解光明的想法,想好这么多年有周秉昆一直在中间协调,光景这才相安无事了这么久。但是光明心里的想法和他的倔强郑娟何尝不知道啊,在弟弟的心目中,他眼睛看不见就会觉得自己是个没用的废人!

  郑娟不止一次的想过,要是光明的眼睛是能看见的,凭着他的聪明劲一定是个有出息有本事的人。

  想到这些,郑娟的哭声越来越大,这么多年的委屈和压抑,一朝得到释放。

  听着郑娟的哭声,周母和周父赶紧过来看发生了什么。

  “不是,娟儿啊,你咋了,你别吓妈。秉昆,是不是你欺负娟儿了啊!”周母前半句话说的很温柔,后半句就是在怼周秉昆了。

  “妈,看您说的,我咋会欺负郑娟?是有个事情,我等下给你说。”周秉昆对于来自周母的训斥已经习惯了,这么多年,周秉昆对于自己在家里的家庭地位已经是非常清楚了。

  是的,家庭‘弟’位!

  “娟儿快别哭了,啥事啊,说出来咱这一家人都能解决的啊。”周父也是一头雾水的,但是看着儿媳妇儿哭的伤心,周父也是心疼的很。

首节上一节37/5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