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世间开始穿越 第31节

  其实今年高考更多的录取的是专科学生,而且是以医疗、师范、农业学校为重点的,会优先录取。

  因为高考中断的十年,这些方面的人才严重缺乏。医疗要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师范要保证基层教育的师资力量,至于农业大家都知道,国家本来就是农业大国,发展农业是第一重要的事情。

  首先要把肚子吃饱,然后再来保障建设。

  现在的中专毕业生都还在分配工作,更不用说大学生了。这个时代的大学生可以说一声天之骄子。

  周秉昆来到这个世界其实对于当官啥的完全没有兴趣,自己只想把家人照顾好,让家人幸福。

  至于说给国家做贡献,那周秉昆也有自己的方式。

  现在考试的事情完全结束了,周秉昆就只需要等录取通知书就好了。

  两天的考试结束,周秉昆松了一口气;完成了这个大事,周秉昆只等明年的风吹来。

  时间进入12月份了,距离郑娟的预产期越来越近。

  周秉昆还是在工厂兢兢业业的上班,经过老太太的协调,酱油厂也表示只要周秉昆的录取通知书到了,就可以马上办理离职手续。

  周秉昆因为这个事情还专门请了办公室刘主任和方厂长吃了一顿饭;虽说里面有人情在,但是该有的人情世故还是要有的,这点周秉昆还是懂得。

  至于两个小伙伴,莫说现在还不确定是否能考上大学,如果考上了,离场去读书还是没问题的。

  马上周父也能回家了,这次回家就不走了,以后就在吉春养老。家里人虽然一直都没齐过,但是周父能回来也很好了,至少有什么事情需要拿主意的时候多个人商量,还有老街坊的家长里短,周父在家里也能更好的处理。

  周志刚回家的时间已经确定了,就在12月18号。

  高考完之后周秉昆去了一趟马叔家里,郑娟现在不方便,周秉昆就代表郑娟去看看二老,去干干活;然后陪二老说说话,和马叔下棋解闷。

  周秉昆也和二老沟通了一下高考的事情,包括报考的学校和以后的打算;老太太听见周秉昆报考了江辽大学的外语系,心里挺满意的,当时让蒋老师考察周秉昆也是打个前站,现在报考了江辽大学,也就没有辜负当时的准备。

  周秉昆也表示自己报考没问题,现在就等通知了。

  “娟儿,今天感觉怎么样?”周秉昆拉着郑娟的手问道。

  “挺好的,没啥不舒服的,刚刚孩子还踢我呢?”郑娟摸着自己的肚子,脸上都是母爱的光辉。

  虽说周松都快要5岁了,但是多一个孩子谁不喜欢呢?

  “预产期快要到了,你说是个闺女呢还是个小子?”周秉昆问郑娟。

  “那你是喜欢闺女还是小子?”郑娟笑呵呵的反问。

  其实是有机会知道性别的,但是周秉昆没有这样做,没必要嘛,自己又不重男轻女的,反正都是自己的孩子,不管男女都会很喜欢。

  “都行啊,如果硬要说的话,我希望是个闺女,这样咱就儿女双全了,你说是不?”周秉昆给出了自己的想法。

  “我都喜欢,咱家松松这么乖,又懂事。肚子里的肯定能和他哥哥一样,是个乖巧的小朋友。”郑娟说话的时候脸上都有光。

  “要我说啊,不管男女都好,咱家人丁兴旺热热闹闹多好。现在这个时候,心情放松点,等着就行啦。”周母推门进来了,给郑娟端了一碗蒸鸡蛋。

  “吃吧,妈按照秉昆说的,只放了一点点香油和盐,趁热吃。”周母端给郑娟,结果周秉昆接过去了。

  “来,我喂你吃,啊?”周秉昆想喂给郑娟。

  “你快算了,我又不是不会吃。”郑娟当着周母的面有些不好意思。

  周母看到了也就呵呵一笑,儿子和儿媳妇儿的感情好,这个周母都知道,她心里也高兴,所谓家和万事兴嘛。

  现在等孙子出生,然后老头子回来,今年就满足了。

  周母心里不由的想到。

第51章 三喜临门

  12月15号,周秉昆把郑娟送到第一医院妇产科。

  预产期的时间不能准确到具体那一天,所以只能提前做准备;郑娟也没有什么不良反应,15号的时间已经是距离预产期很近了。

  周母在医院照顾,和当时生周松的时候一模一样,唯一的不同是现在多了周松小朋友。

  话说周松小朋友自从上了托管班以后还是学了不少东西的,至少在表达能力上还是有所不同的,现在的嘴巴除了甜还能说会道的,经常说出惊人的话语,有时让人捧腹大笑,有时让人吃惊连连,简直就是一家人的开心果。

  比如现在,周松小朋友就在询问自己的来历。

  “妈妈,我也是在这里生出来的吗?”周发问了。

  “是啊,松松就是在这里出生的,你的弟弟或者妹妹也要在这里出生,过几天你就能看见了。”郑娟认真的回答周松的问题。

  “可是我们班很多同学都说他们是从垃圾堆捡的,我为啥不是?”周松小朋友继续发问。

  “松松啊,谁会把这么乖的孩子放在垃圾堆啊。”郑娟还没开口,周母就给做了回答。

  “小朋友都是从妈妈的肚子里面生出来的,所以每个妈妈都爱自己的小孩。”郑娟还是给了一个正式的回答。

  16号上午11点,郑娟生下了二胎。

  没如周秉昆的想法,是一个男孩,和周松小时候一摸一样。

  周母高兴坏了,家里添丁是最大的喜事之一。

  周松看了弟弟之后说怎么这么小这么丑?在得知自己小的时候和弟弟一样的时候,周松简直惊呆了,嘴巴长的大大的,很是可爱。

  弟弟取名为周聪,小名聪聪。名字是郑娟给取的,希望孩子聪明伶俐。

  名字好听又好记,大家也就没有意义。当时还想着要是女孩的话,就叫周菡,结果名字没用上。

  周秉昆心里想的是,这个名字和原剧中名字一样,可能这就是缘分吧。

  一切顺顺利利,周秉昆还是按照之前的一样,让郑娟在医院住几天,到时候直接回家过年就行了。

  周父后天就要回来了,时间刚刚好。

  18号,周父到吉春,还是周秉昆去接的,周父退休了,所有的东西全部拿回来,稍微有点多。除了行李之外,还买了不少东西,都是特产,正好过年了,能用上。

  匆匆回家放下行李两人就直接去了医院看郑娟。

  周父看见周聪,也是开心的不行。周父这下退休了,心里也就没有什么挂碍了,现在就只想着自己家里人。

  周父提前提休的决定其实也挺艰难的,老爷子要强了一辈子,好多的事情哪怕自己受委屈,也咬牙扛起来。

  原剧中,因为郝冬梅父母的事情,其实周父心里是非常委屈和难受的,这不仅仅是自己的委屈,还有为自己的儿子周秉义的委屈,看着自己儿子夹在中间两边为难,但是也没有办法处理,心里的憋屈和难受可想而知。

  现在两个儿子都争气,家里也不需要他在外面打拼养家,有些心思也就放下了,有些事情也想通了。自己在外这么多年,对家里也有所亏欠,以后就做个慈眉善目的老头子吧。

  老伴也在身边,还有儿子儿媳还有两个孙子;以后儿子要去上大学,自己接个孙子上学放学啥的,这不挺好嘛。

  22号,郑娟出院回家了。

  家里多了一个小奶娃,也多了一些热闹的气氛。

  周聪回家之后,又有好些亲朋好友都来探望,更不用说邵老师和马叔曲阿姨,老两口给拿了不少补品啥的。

  日子平静了几天,随着街道办的人上门,家里又热闹起来了。

  “周秉昆在家不?”

  “谁啊,啥事儿?”周父出门看见是街道办的人。

  “啊你好,这里有周秉昆的挂号信,麻烦查收一下。”

  “周秉昆现在不在,我是他父亲,我能代收吗?”周父问道。

  “麻烦您出示一下您的户口本。”

  查看之后把信件交给了周父。

  周父拿在手上看了一下,没什么名堂,也不好拆开来看,等周秉昆回来再说吧。

  马上临近过年了,周秉昆事情也不多了,所以下班的比较早。

  回家之后周父说了挂号信的事情,周秉昆心里有预感。

  打开之后,果然是江辽大学的录取通知。

  “爸妈,娟儿,是江辽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我被录取了。”周秉昆压下心里的情绪,调整了语气说了信的内容。

  “真的,我看看。”周父结果通知书一目十行的看完。

  “好哇好哇,咱家也有大学生了,好啊秉昆,好!”周父高兴的情难自禁,说话的声音不与自主的就高了起来,充满了兴奋的气氛。

  “儿子你真厉害,真给妈争气,行啊你。”周母也上去揉了揉周秉昆的脸。

  没有那个父母不为自己的孩子自豪和骄傲。

  郑娟虽然没有说话,但是自豪的眼神是无法掩饰的,有爱也有骄傲。

  就连周松看着家里大人都在为爸爸高兴,自己也高兴起来。

  抱着周秉昆的腿连说真厉害真厉害。

  周秉昆也高兴,虽然心里在之前都有把握了,但是真正尘埃落定的时候,心里还是松了一口气。不管自己之前在家人面前说的多么有信心有底气,但是终归只是口头上的承诺,现在把承诺兑现了,是给自己一个交代,也是给了家人一个交代。

  周秉昆抱起了周松,在他脸上亲了一口,嘴上什么都没有说,但是内心的自豪是不能掩饰的。

  “秉昆,咱家这是双喜临门啊,聪聪出生,你考上大学,好啊,咱周家祖宗保佑啊。”周父拿着通知书感慨的说道。

  “爸,咱家不是双喜临门,是三喜临门。”周秉昆看着家人说道。

  “哪里还有以喜?”周母好奇的问道。

  “还有我爸光荣退休啊,这也是一大喜事。妈您说是不是?”周秉昆给周母眨眨眼。

  “还是儿子说的对,老头子你退休了也是喜事一件,以后就在家里陪我和孙子了啊,好!”周母也是非常认同周秉昆的话。

  虽说平时在家里有孙子有儿子还有儿媳妇儿,不觉得孤单。但是自己的老伴不在家,还在一线工地,有时候想起这些事情也会觉得心里不安。

  现在好了,家里和和美美的,虽然还有儿女不在家,但是周母心里还是觉得很满足了。

  “咱家喜事这么多,今天必须庆祝一下,我去做饭,今天我陪你们爷俩喝点,今个高兴,高兴。”周母说着就要去厨房弄菜了。

  这不快要过年了吗,提前也准备的有菜,肉啊蛋啊啥都不缺。

  “我看行啊,必须庆祝一下啊。”周父对周母的提议很是赞成。

  “奶奶我想吃炸肉丸。”周松也赶热闹,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好啊没问题啊,奶奶这就去给我大孙子做。”周母听见周松说的,高高兴兴的就答应了。

  “那我给您忙帮,咱俩个人整的快点。”周秉昆也一起帮忙,给母亲打个下手。

  两人就在厨房去忙活了,周父也在抽放给灶里添柴。

  周秉昆也没忘给周父拿了烟,周父平时抽烟比较多,只是现在家里有孩子了,就很克制自己了,一般抽烟都是去院子里抽了。

  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不能熏着孩子了。

  忙活了一个多小时,晚饭也准备好了,除了吃饭的下酒菜,还准备了鸡汤,这是郑娟的月子餐。

  周母先招呼郑娟吃了,一家人这才围着饭桌开始了晚餐。

  “也不知道你嫂子和你姐考试的情况咋样,要不明天发个电报问问?”周父在吃饭的时候提起了这个事情。

  之前都来信说了要参加高考的事情,现在周秉昆的录取结果已经出来了,周父自然就要关心一下家里的其他人,写信太慢,发个电报也能快一点。

  “行啊爸,这个事情明天就可以去办,早问早安心。”周秉昆对于周父的想法是支持的,毕竟都是自家人,该关心的还是要关心一下。

  “那行,明天我就上街去办这个事情,秉昆啊,你厂里那边没问题吧?年后就要上学去了,得把手续办好。”周父提醒了周秉昆一句。

  “放心爸,这个事情提前都沟通好了,只要我拿到录取通知书就可以直接去办手续了,没问题的,我明天就去厂里办。”周秉昆也想的是明天去把后续的事情办完,自己在酱油厂的工作就结束了,年后就正式成为一名在校大学生了。

  “那我就放心了,这江辽大学就在咱吉春,秉昆以后也可以住在家里,作息时间和上班也没啥区别,这样的话咱一家人也能常在一起,好啊,好,来秉昆,喝一个。”周父对于周秉昆的选择还是很满意的,既能上学还能顾家,离得又近,挺好。

首节上一节31/5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