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诸天,繁育标兵 第181节

  ………

  张景云接着整理遗物。

  一枚上清大洞印,象征上清权威,为上清宗所用,茅山法源于上清,故而茅山符多用此印,茅山祖师,茅山仙师敕令的符咒都可以用。

  纸笔墨刀剑是常用品,纸是黄纸,笔是毛笔,墨是黑墨和墨斗,用来画符以及做法,刀是菜刀,杀个鸡放个血都用它,剑是桃木剑。

  “这桃木剑倒是真的。”

  张景云摸了摸桃木剑,瞳孔一缩,剑上飘起一股灵气没入眼睛,是四十年的桃木心制成,还算不错。

  “摄魂铃?”

  张景云有拿起一只铜铃,有手柄,柄端称“剑”,呈“山”字形,是道教三清的象征。

  电影中能看到道士经常摇晃铃铛,这玩意也叫三清铃、法铃、法钟,茅山道士称之为摄魂铃,施法时以单手持柄摇动,其叮呤叮呤的声音,意为“振动法铃,神鬼咸钦”。

  老道士留的摄魂铃是精心蕴养的,是真正的法器,可用来控制僵尸,茅山赶尸一脉也会用到摄魂铃。

  不过赶尸一脉的摄魂铃功能简单,控制普通僵尸,当个赶尸人还行,炼尸一脉的摄魂铃需要控制通灵僵尸,必须常年用法力蕴养。

  “这老道士真有几分本事。”

  张景云看出来了,老道士的本事,全都体现在了炼尸术上,这些年来前身根本没出端倪。

  用老道士的话来说。

  他觉得前身天赋普通,茅山炼尸术,这辈子也不会有什么成就,若不是大限将至也不会托付前身去炼尸。

  剩下的就是坛布和步罡毯。

  都是做法用的,这块上清宗坛布,步罡毯是踏罡步斗用的,踏罡步斗,又称步天纲,流传古老。

  据说是从禹步中衍生出来。

  大禹治水时,在南海之滨发现有种大鸟会禁咒术,大鸟走着一种奇怪步伐能使大石翻动。

  大禹模仿其步伐,使其成为法术,十分灵验,故称禹步,后来造化成踏罡步斗,即可以神飞九天,送达章奏,禁制鬼神。

  “开坛做法,老道士是个半吊子,这些东西里就摄魂铃是正经法器,其他都是样子货。”

  张景云将摄魂铃贴身收好。

  可惜他没练出来法力,用不了。

  说起来前身也是有眼无珠。

  这几年拜老道士为师学习茅山法,真以为老道士是个江湖骗子,正统茅山修行法都不以为然?

  张景云拿起另一本册子。

  这就是茅山法,上清派法术体系,上清是传承最久的符派道教之一,与龙虎山正一、阁皂山灵宝,合称为三山符。

  上清和正一、灵宝有所不同的是,它更强调存想、专精,所传《上清大洞真经》就是如此,在此基础上又派生出各种隐遁变化的道术。

  老道士留下的茅山法脉倒是正宗,名为“采光聚法”,有诗曰:修真了道诀无多,立志求师莫蹉跎,穷理尽性了己命,道术相扶逍遥乐。

  采光聚法,在茅山诸多法脉中,也是三口不言、六耳不传的法典,不见诸丹经史籍,多为口传面授。

  只是如今茅山也不是鼎盛的大教,很多茅山法脉流传于外,可笑的是竟然并没有多少人在意。

  采光聚法是正统性命双修之法,是溶修性、修命于一炉,集补亏损,采天地光气调动体内灵气于一体。

  是命之本,光是神之基。

  采光聚法老道士也没练出精妙,它是以呼吸为开关,意念为动力,光气为运用,上丹田为贮存的上乘妙法。

  集补亏损、炉鼎、聚性光为一体,性命双修,诸法并蓄,功法很多原理都令人拍案叫绝,可惜妙法难修行,茅山诸多法脉也少有人练成。

  “道教术法玄奥,就是放在面前,没有名师引路也很难练出真东西,但是却非常适合我。”

  张景云放下采光聚法。

  老道士遗书中记录的二十年之期,算一算也快到了,张景云还得赶在九叔消灭任老太爷之前到达任家镇。

  功法在路上修炼也不迟。

  另外除了功法,还有茅山炼尸术,想祭炼僵尸,也得将这门功法练得炉火纯青才行。

  打听到任家镇的位置。

  张景云只用了两天半就赶了过去,任老太爷的墓是好穴,蜻蜓点水,所以必是镇上风水最好的地方。

  都不用问别人。

  张景云施展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轻而易举就找到了任老太爷的墓,这就是专业对口。

  “还好,任老太爷还没有被消灭。”张景云松口气,像任老太爷这样的僵尸并不好找。

  确定后,张景云给他上了一炷香,又顺手给周围坟墓都上了香,路过一座荒草杂生的墓碑时忽然注意到。

  墓碑时贴着一个清秀女子的照片,名为董小玉,仅仅二十岁就死了,看着就怪可惜的。

  “谢谢。”

  张景云刚上完一炷香,身子一顿,耳边听到了一道女子感谢的声音,清晰且空灵。

  “董小玉?”

  张景云心中一动,这不是剧情中,跟秋生纠缠一夜,给龙精虎猛的秋生都弄得脚软的风流女鬼吗?

  PS:求订阅,求月票~

第147章 有个大胆的想法【求订阅】

  “谢谢。”

  耳边传来一声谢谢,张景云低头,看到墓碑上刻着“董氏小玉之墓”和“咸通七至二十七年”。

  张景云毕竟也是民间考古爱好者,肯定清楚这“咸通”应该是唐朝唐懿宗的年号,而且一共只有十五年。

  现在是民国时期,末代皇帝溥亦,上一个皇帝应该是光绪,这是非常明显的历史错误。

  不过考虑电影导演是香江那边的,张景云也就可以理解了,毕竟那边导演的历史烂得很。

  好在冥冥中有神异力量修复漏洞,张景云也是来这个世界后才发现,末代皇帝之前还真特么是咸通。

  张景云对此也只能说牛逼。

  深深地看了一眼董小玉的墓碑后,张景云扭头下山,在任家镇找了个地方打听消息。

  任家镇规模不小,外来人口较多,受西方文化影响,在街上能看到有很多西洋的玩意,每每都有人惊叹。

  “又来了一遭民国。”

  说起民国,张景云还是很熟悉的,之前几次穿越民国,一次杀了末代皇帝溥亦,一次杀了西太后。

  民国乱不乱张景云说的算。

  不过这次就没必要分心这些事了,跟造反比,修道更重要,张景云想看看这个世界的修行体系有何妙处。

  找个地方喝上一杯茶。

  张景云顺便打听了下九叔,果然,镇上的人对九叔风评极佳,谈到九叔是赞不绝口。

  张景云问了些细节。

  比如九叔的全名是什么。

  店小二想了又想,还真说不出来,叫惯了九叔,大名反而记不清,小二又问别人才告诉张景云。

  九叔全名应该是林九,十几年前,他搬到任家镇在西边开了义庄,谁家有丧事基本都会请他操办。

  偶尔镇子上发生什么灵异的事件,也会请九叔出马,但是九叔具体有什么本事,小二也说不清楚。

  张景云没得到想要的信息。

  如果单纯是僵尸先生世界的九叔,那他记得清楚,九叔原名林凤娇,又名林九,正统茅山弟子。

  但如果是各种九叔演的角色混合,九叔有可能不仅是九叔,他还有可能是英叔、一眉道长…

  “九叔、英叔,啧啧!”

  张景云确定这是僵尸先生世界后,就已经感觉奇怪,前身的师父,老道士曾经提到过茅山派各法脉。

  其中,坐镇茅山的茅山派大师兄,名为石坚,名气极大,是茅山派中为数不多将雷法修炼得炉火纯青的高道。

  石坚的名头连老道士都如雷贯耳,可是张景云却疑惑了,他记得石坚不是九叔另一部作品中的角色吗?

  石坚法力深厚且心狠手辣。

  尤其是他修炼雷法,能手搓雷霆,甚至还号称仙人之下我无敌,仙人之上一换一,绰号雷电法王。

  石坚的雷法,确实已经登峰造极,近乎道矣,最后跟九叔对战,也是死在自己的雷法之下。

  正是注意到这些,张景云才有心,侧面打听一下九叔的底细,只可惜没有得到什么有用的。

  张景云没管那么多。

  喝完茶,张景云先找个地方住下,眼下烈日当空,那女鬼董小玉自然不会现身,否则必定魂飞魄散。

  考虑到可能在这个世界滞留很久,张景云索性买了一处宅子,反正老道士留下一千多大洋,前几天捉鬼挣了五百大洋,系统空间里的积蓄都用不上。

  有了住所,张景云没有浪费时间,准备抓紧时间修行,白天上香时惊动了董小玉,晚上说不定会大战一场。

  正好,张景云来到这个世界几天,也没正式修行茅山法,他的系统面板早已经跃跃欲试。

  念头一起,打开数据面板。

  张景云看向属性点。

  【属性点:1024】

  这是他在灵笼世界一年多的积累,使出了铁杵磨成针的劲头,辛辛苦苦才攒下这么多属性点。

  一千多属性点,别说修炼茅山法,就是将道教各派的镇教功法拿出来修炼也差不多够用。

  【采光聚法未入门】

  心念一动,在技能栏中生成技能,张景云便做好修炼的准备,随时都可以加点修行。

  加点之前,张景云也挺想看一看,自己身上有没有修道天赋,便拿起采光聚法琢磨片刻。

  功法多含道教术语,若是一般人,通过这本采光聚法就想修行,难度不亚于观看道藏自悟功法。

  不是谁都能跟黄裳比的。

  不过张景云修行这么多年,对道教术语并不陌生,甚至来说,在武当山被张三丰一顿熏陶,功底是有的。

  张景云粗略观摩采光聚法之后,还不能确定自己有没有修道天赋,因为这要看能不能修练出法力。

  如今这个时代,从修炼环境来看,已经远远不如古代世界,可能越往后越接近末法时代。

  九叔的道行已经很高了。

  但是他的两个徒弟一个比一个废,秋生还好,多少会点拳脚功夫,必要时还能帮到九叔,文才则只会拖后腿。

  这二人跟在九叔身边那么多年了,竟然还没修炼出法力,可见不是什么人都有修行天赋。

  “百日筑基,这是最直接的办法,能不能修炼出法力一试就知。”张景云心中想道。

  当然,也有不少人在一百日之外,才修炼出法力的,但是有没有天赋,这百日的修行已经足够。

首节上一节181/35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