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楼打卡签到 第347节

当下就化作一道光远了去。

等到崔五姑连同怪叫花子,还有峨眉派的醉道人、髯仙李元化一同回到花雨洞的时候,陈玄策早就离开多时了。

凌浑、崔五姑抢进后洞,见其四壁上的图解依旧在,方才松了一口气。

而这时候小人国的国师膝角,也已经发现了天书图解不翼而飞,正勃然大怒中了。但他也只能这般了。刚飞上天来寻找贼人踪迹,就远远的看到了四道遁光,气息个个皆恢弘浩大,当下如何还敢上前,慌忙降下云头,躲了起来。

哪里知道陈玄策这个时候已经游荡去了太行山。

他却是来寻找函虚仙府的。

函虚仙府并不是蜀山剑侠传里出世的洞府,而是李楼主蜀山系列的青城十九侠中出场的。而至于为什么人所得,陈玄策就记不清了。

他又没看过青城十九侠。甚至都不知道青城十九侠的时间点乃是此前的魏忠贤时期,只不过时间跨度较长。

只不过是从网上的蜀山同人中窥得了这一信息,而后翻腾旧时的记忆时候,从很深很深的角落里才发现了这一消息。

这也就是他成仙得道了,可以反反复复的翻找此前的记忆,哪怕他自己早就不记得的事情,反脑海里翻找出的记忆,却能把一切还原的一清二楚。

如同看电影!

废话不多说,再来看函虚仙府,此乃赫赫有名的上洞八仙之一的纯阳真人吕洞宾开辟的洞府。

吕大神一共开辟了七处洞天福地,这是其中之一,也是现在仅剩的一处还不广为人知的。其他有六处都已先后被人发现,造就了不少的剑仙豪侠,但令人不解的是,纯阳真人的道统传承剑术,却始终不见人传承。

所以这最后一处仙府里存的必是那位衣钵。

这一传闻不知道刺激了多少修士对之趋之若鹜。可惜,一直不见有听闻。

陈玄策还从消息中看到,这涵虚仙府四个大字已被人用刀斧生生削去了。

因为此前这座仙府已经被人秘密寻到手,但这人乃是一个左道旁门。

虽非庸流,却也不是什么真正高名之士。

因为削去四字这事儿做的太糙了。

他从别地高人口中听闻消息,几经辛苦才找到了这处洞府所在。本欲窃为己有,无奈纯阳真人所留丹书、剑诀俱有禁法密封。

而入宝山空手而归的滋味太折磨了。

一发狠,自己得不到,也绝对不能让别人得到,同时也担心自己道行浅薄被别人强夺洞府。

于是用法宝将洞口篆字掘去,移来千年藤蔓与浓苔肥薛将洞门隐蔽,只留下出入道路。

甚至还装作不知,在左近觅一崖洞暂居,以备穷年累日,每日潜往洞中探索研讨,冀于必得。

且每当出入之时,洞口必还另有禁法遮掩,使人到了近侧都难觉察,如此方能隐蔽得住。

可以说是小心到了极致。

但可惜的是,旁门中人是非缠身,没住多时,便在外头遭劫伏诛。

死时当然不会向仇敌吐露仙府之所在。

于是乎,此处仙府就再度荒芜了起来。

仙府所在地正是太行山的三折崖。

可是陈玄策哪里知道三折崖在什么地方啊,太行山很好找,三折崖可就不同了。

只能慢慢的搜寻,他现在是越发怀念指南针了。

无形的神念如水般流淌开来,陈玄策是一点点的寻觅,反正他有时间。

崇祯帝那里的局势一点都不紧张,孙传庭可还没死呢。而且有了八大家的血肉来解渴,大明的局势怎么都能缓和一些。

这中间至少还差着好几个月呢。

陈玄策就耗在太行山了,一座山头一座山头的寻觅,反正三折崖么,顾名思义,特征极明显。

所以他当然能找对地方。

上中下三个褶皱,这是非常明显的特征。其中第二层断崖上,露出一块平坦的岩石。

石台约有一亩大小,直对着西北群山,下面是深壑绝涧,两侧各挂着一条瀑布,如玉龙倒挂,直下百丈。

明眼人一眼就能知晓这里不俗。

===第二百七十二章 剑诀丹经===

繁花如绣,碧苔浓肥,斑斓的颜色直将石台整个都包没了。

从空中俯往下去,就仿佛是崖上挂着一个绚烂锦墩。

清丽雄奇,形胜独绝,真不愧是吕大仙的隐修所在。

然而让陈玄策哭笑不得的是,这里明显已经有主了。

那神识一扫石台,立刻就触碰了禁制。

一层清光升腾来,把整个半山腰都笼罩了住。

明夷子和大呆山人自得承吕祖衣钵后,就一直隐居此地,闭门苦修。只门下弟子在外有走动。

今日两人依旧苦研丹经,忽然感知一阵府外禁制被触动,二人不敢轻心,忙奔出来看。

就看见陈玄策立在虚空。

见洞府里奔出来二人,两手一,施了一礼,开口道:“此地如果不差,当就是昔日纯阳真人所留洞府之七函虚仙府了。二位在此居住,必已得纯阳真人之传承。”

明夷子和大呆山人被人一口叫破根脚,心中更是暗凛,不知道对方说来目的为何!

这人面相奇异,叫他二人心底直呼不可思议。

陈玄策所来目的当然就是为了吕洞宾留下的丹经药铲和纯阳金丹了。

首节上一节347/53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