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渔村 第1096节

随着鱼钩收起,一条条外表红灿灿的大鱼就被捞了上来。

“真鲷!”敖沐阳说道。

“是啊,真吊!”鹿无遗跟着说道。

红鲷能长到相当大,以前渔获资源丰沛的时候,渔民能钓到一米长的那种大鱼,现在不行了,八十公分已经是罕见的了。

鱼钩上带起了不少只有一斤左右的红鲷,这些鱼不算小鱼了,可以捕捞,而且它们价值最大,红洋人称之为‘童子鲷’,又叫童子鸡。

之所以有这样个名字,可不是因为鲷的读音是diao,而童子鲷读起来别有含义。这不是红洋人的恶趣味,原因是红鲷这种鱼的肉质娇嫩如鸡肉,所以它还有个俗称叫海鸡,童子鸡是源自它这个俗名。

童子鲷指的是尚未产卵、交配的那些鲷鱼,大约在一岁左右,营养价值尤其高,野生童子鲷即使在五星级酒店的餐桌上也能做一道主菜。

收起渔网,他们收获了大大小小两百多条红鲷,这可是不少了,渔夫们很高兴,唱着渔歌喊着号子,继续破浪前行。

周边海域没有继续放延绳钓的价值了,鲷鱼群的残留部队早就跑没影了,指不定又去了哪里。

捕捞到了对虾和红鲷,这次出海的目的已经达成,剩下的就靠运气,能再碰到点什么就捕捞上点什么。

大龙头号从沿海驶入深海,敖沐阳时不时下去骑着老虎探探路,后面又有所收获,碰到了一个鲻鱼群。

这种鱼很常见,它有个厉害的本事,能在淡水、咸淡水和咸水中生活,也就是说,它们对生活环境的耐受力很强。

但在深海碰到鲻鱼倒是挺少见的,因为它们喜欢栖息在沿海近岸、海湾和江河入海口处,比如在我国南方沿海地带的江河入海口,就有很多咸淡水鲻鱼养殖场。

鲻鱼价值不高,可聊胜于无,渔网撒下去,又有好大的收获。

一路航行一路渔歌,照例是出海两三天的时间,大龙头号开始返程。

“这船的油箱还是有点小,以后换成龙头号,咱们可以整个月待在海上,什么时候所有的舱房都满了,什么时候再回去。”敖沐东眉飞色舞的说道。

敖沐阳说道:“你当那船是核动力?还整个月待在海上,别做梦了。”

“那也不至于出来两天就往后跑呀。”

大龙头号要在海上待着也行,这船的油箱不太大,可也能支撑个十天八天,去个北方海域和扶桑海域都没问题。

但敖沐阳为了安全,不想在海上做长久停留,这样的情况下,也就没必要给渔船加满油,要知道满载油料后,额外负载太重,还是会多余耗油。

今年最后一趟出海,他们收获很好,回到码头,大家伙就兴高采烈。

敖大国一脸遗憾,说道:“这次可是好收成,可惜现在不比迎头鬃了,要不然这次咱们肯定能拿第一。”

“要是开全年迎头鬃,那就是这次出海啥也没有,咱们也能拿到鬃头旗,不吹牛逼,咱们出海一个月就顶其他船出海一年呢。”敖沐东自信的说道。

迎头鬃算是红洋当地一种民间渔业比武的名头,就是每年找一段时间设置为捕鱼季,然后大家伙在此期间的渔获进行登记,最后来比看谁收获多,这就叫迎头鬃。

以前这种渔业比武活动多,捕鱼季设置的时间短,往往以一次渔汛为期,比如大小黄鱼迎头鬃,就是每年春汛和秋汛选一段时间开展。

随着红洋市逐渐成为大都市,城市开始依靠工业、运输业乃至旅游业而发展,渔业生产逐步进入转产转业而衰退,迎头鬃这种民俗评先活动就日益淡化、简单化了,到了二十一世纪,直接消失,没有渔家再去参与这种活动,更没有单位去组织。

今天之所以提去这项很有年头的渔家风俗,是因为以前也有过腊迎头鬃活动,每年到了年底就开一次,大家伙热热闹闹的评完了鬃头就回去过年。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敖沐东和敖大国等人随口聊了几句就不说了,敖沐阳却心动了,道:“咱们渔家的传统活动越来越少了,这些活动可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咱应该想办法保留下来,就说这个迎头鬃,多有意思的风俗,是吧?要是再搞起来,肯定带劲。”

敖大国说道:“有什么带劲的?现在海上还有多少渔船?又有多少鱼可以捕捞?再说了,也没有单位来组织了,以前是县委牵头,有奖励,大家伙就热情,现在?哼哼。”

说着,他便摇起头来。

找组织单位其实不难,敖沐阳可以跟戴宗喜说一声,由红洋海洋与渔业局来牵头。可是敖大国说到了一个问题,现在海里鱼少,近海更少,大小黄鱼资源近乎灭绝,确实没有多少渔家还有兴趣去参加这样的活动了。

1150.过腊鱼头(1/5)

迎头鬃这个念想,老敖暂时给压住了,马上就要过年了,且冬季没有渔汛,好歹等到开春才行。

这是大龙头号第一次回归新码头卸渔获,以往码头狭窄,大家伙得排着队小心翼翼的互相推让着才能带下泡沫箱。

现在好了,两车道变六车道,老司机们可以肆意飙车,即使开的是拖拉机都敢玩一把漂移。

人群熙熙攘攘的挤过来,敖大国蹲在船头挥手喊道:“别挤别挤,挤个锤子,这次有大虾和过腊带回来,家家户户都有份——说了别挤,挤个锤子啊?!”

有游客想顺便带点海鲜回家,看到敖沐阳后他们认出他的身份,就纷纷问道:“村长,这怎么把活虾带回去,你有诀窍吗?”

码头上有打开的泡沫箱,里面的对虾有二十公分的长度,一个就得有小半斤,即使是红洋来渔村玩的市民也没怎么遇到过,自然见猎心喜。

敖沐阳说道:“对虾不用非得吃活着,你们冰镇上以后就能保住鲜味,回家以后放心的吃就是。”

但有人说道:“我想带活的大对虾回去给朋友开开眼界。”

敖沐阳道:“那你就多花两个钱,专挑那些生龙活虎的。”

这是唯一办法,大对虾送到市场后就是进行冰镇,不管活着死了,一律冰镇,否则一旦有坏掉的虾,那一影响可就是一大片。

他提着两条童子鲷往家里走,看见鸽子婶挎着菜篮子上了码头来抢鱼。

大龙头号每次满载而归,都会优先出售给村里人,允许村里人先挑选,剩下的才会送去码头市场出售。

在村里码头上卖的时候,这些渔获格外新鲜价格还便宜,所以家家户户就去抢着买,在码头上他们是不对鱼贩子出售的,顶多卖给村里的游客——游客们都是在渔家乐住下后领一个条子,这条子相当于门票。

鸽子婶跟他打了个招呼,他点点头后就对敖大国喊道:“大国叔,给鸽子婶家多分两条鲷鱼,上个头大的——谁踩我?”

一群少年追赶着跑到码头来凑热闹,其中跑在前面那个莽撞,一脚踩在他的脚背上。

敖沐阳甩了甩脚道:“你谁家孩子?卧槽,小俊?你怎么弄了这么个发型?前两天看你爸妈男女双打对付你的时候,你头发还挺短的,这是被拽出来的?”

敖小俊留了个他的少年时代比较流行的那种非主流发型,一头黄发随风飞舞,最长的一绺挂在脑后跟个狗鞭似的。

听了敖沐阳的话,他咧嘴笑道:“哈哈,吃惊不,小阳叔?我这是戴了假发。”

说着他从头上摘下了一个发套,展示一番后又给戴上了,得意洋洋的说道:“怎么样,给力吧?”

“给力个锤子,”敖沐阳摇头,这孩子真不省心,他又问道:“小俊,你寒假作业写完了吗?”

敖小俊说道:“我从来不写假期作业,这假期本来是给学生的福利,是老天爷和国家领导让我们休息的,结果学校还给布置作业,这叫什么?这叫忤逆天道!这叫有违政策!”

敖沐阳耸耸肩道:“你说的很有道理,但你要是不写作业,等你上学的时候等着挨打吧,老师打你一次,你爸妈混合双打一次。”

首节上一节1096/1472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